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消毒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张文福

月刊

1001-7658

xd948537@126.com

010-66948537

100071

北京丰台东大街20号

中国消毒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isinfec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家级消毒学理论与应用性刊物。注重科学性、实用性,旨在推广科研成果,交流工作经验,促进技术改革,发展消毒事业。以多种方式介绍国内外有关消毒与灭菌的科研成果、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适合于广大卫生防疫人员和高、中级医护人员阅读,亦可作为从事科研、教学、食品、制药、兽医等工作人员的参考读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皮肤消毒剂预防重症患者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网状Meta分析

    曹立娟杨涛刘素霞邹秀珍...
    594-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皮肤消毒剂预防重症患者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搜集重症患者置入血管导管前皮肤消毒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 2021 年 10 月 8 日,采用Stata 17 和R 4.2 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 8 个RCT,共计 4 990 例患者和 8 749 例导管,涉及 8 种皮肤消毒剂,分别为 0.5%、1%和 2%氯己定醇、2%氯己定水溶液、氯己定混合溶液(0.25%氯己定+0.025%苯扎氯铵+4%苯甲醇,CBB)、10%聚维酮碘、5%聚维酮碘醇和 70%异丙醇.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2%氯己定醇的导管病原菌定植发生率低于 5%聚维酮碘醇[OR=0.18,95%CI(0.04~0.89)],概率排序结果为 2%氯己定醇>CBB>2%氯己定水溶液>1%氯己定醇>5%聚维酮碘醇>0.5%氯己定醇>70%异丙醇>10%聚维酮碘.在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方面,8 种皮肤消毒剂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概率排序结果为 2%氯己定醇>CBB>1%氯己定醇>2%氯己定水溶液>0.5%氯己定醇>70%异丙醇>5%聚维酮碘醇>10%聚维酮碘.结论 2%氯己定醇在预防重症患者血管导管相关感染效果更优.

    皮肤消毒剂重症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网状Meta分析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消毒供应中心硬式内镜器械全流程管理中的应用

    王晓菲陈东方刘亚琴梁新月...
    599-6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硬式内镜器械全流程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2022 年 1 月将FMEA应用于某医院硬式内镜处理流程中,组建FMEA小组,对存在的失效模式进行汇总分析,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比较FMEA实施前后硬式内镜处理全流程中的风险优先数(RPN)和工作人员工作质量.结果 FMEA实施后,硬式内镜器械交接错误、器械丢失、清洗不彻底、器械组配错误、器械损坏、灭菌失败、漏登记等失效模式RPN值均显著降低(P<0.01).FMEA实施后器械清洗、检查包装、器械灭菌合格率均显著高于FMEA实施前(P<0.01),器械损坏率低于实施前(P<0.01).结论 FMEA能够发现硬式内镜在处理全流程中潜在的问题,提高管理质量.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消毒供应中心硬式内镜器械全流程管理

    骨科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严敏刘磊陈韵赵玉英...
    603-6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骨科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2021 年 12月在医院行骨科手术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并对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骨科术后医院感染总体发生率为 0.34%,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泌尿道和手术部位.骨科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手术部位以髋部占比最高,其次为脊柱和下肢.检出最多的几种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4.82%)、表皮葡萄球菌(11.68%)、金黄色葡萄球菌(10.95%)、肺炎克雷伯菌(7.30%)、阴沟肠杆菌(5.84%)、溶血葡萄球菌(3.65%)和鲍曼不动杆菌(3.65%).手术部位感染以革兰阳性菌最常见,而下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最常见.葡萄球菌对四环素、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较敏感;主要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高.结论 骨科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广泛,耐药情况复杂多样,临床应加强标本送检,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骨科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集束化管理对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器械再处理的应用

    张萍陈慧
    607-609,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管理在改善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器械的消毒供应质量及功能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1 年 1-6 月 459 台手术器械作为试验组,采用集束化管理;选取 2020 年 6-12 月 438 台手术器械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比较 2 组手术器械再处理质量、医护人员满意度及患者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手术器械的清洗、灭菌、包装、放置、发放和回收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手术器械的连接线、内镜、辅助器和其他零部件的功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手术器械的配送、交接、功能质量和记录溯源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相关院内感染率及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管理可改善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器械的再处理质量,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

    集束化管理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器械质量满意度安全性

    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处置现况Meta分析

    郭立莫军军吴琦沈红梅...
    610-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全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多项管理指标落实状况.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等中英文数据库中2010年1月—2023年9月关于我国各地医院外来医疗器械处置管理状况的横断面研究文献,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评估文献质量并提取数据,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4 768家医院.Meta分析结果显示,83%的医院外来医疗器械术前处置规范,55%的医院术后处置规范;78%的医院落实信息化追溯;58%的医院对外来医疗器械进行首次灭菌参数及有效性测试;61%的医院器械包重量、体积符合规范.结论 我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存在对外来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多项指标落实率低的问题,建议医院贯彻执行行业标准要求,加强外来医疗器械科学管理,保障其质量安全.

    外来医疗器械处置Meta分析循证护理学

    不同采样方法对内镜清洗消毒效果检测结果的影响

    党晓茹许婷路宁维余淑霞...
    615-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蠕动泵辅助采样法及普通冲洗采样法检测软式内镜消毒效果的能力.方法 选取该院2019-2021 年处理后软式内镜的监测结果,2019-2020 年使用普通冲洗采样法收集采样液,2021 年使用蠕动泵辅助采样法,比较 2 种方法的检测合格率、病原菌检出率情况;同时计算用 2 种方法检测单支软式内镜的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结果 蠕动泵辅助采样法检测软式内镜消毒合格率明显低于普通冲洗采样法,分别为78.99%和 95.98%(χ2=25.12,P<0.001);病原菌检出率明显增高,蠕动泵辅助采样法及普通冲洗采样法分别为52.10%和 17.86%(χ2=34.89,P=0.002),采集一支内镜所需时间由 138.73 增加到 316.73 s(t=6.60,P<0.05),经济成本较普通冲洗采样法增加 101.22 元.结论 蠕动泵辅助采样法检测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灵敏度高.

    软式内镜消毒效果蠕动泵辅助采样法

    生物膜对消毒剂抗性研究进展

    陈志娜李映花曾海燕邓秀梅...
    618-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医院感染和最具生命威胁的细菌之一,本文对其生物膜的组成、结构和发育过程,常规消毒剂与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相互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为筛选高效、低毒、方便、经济的新型消毒剂,促进临床护理工作、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参考.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消毒剂耐药性

    手术室护士行为对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

    郭威商临萍赵文婷孙沛...
    622-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手术部位感染(SSI)是一种严重的、可预防的术后并发症,与手术室感染风险因素相关.虽然引起SSI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患者特征、手术环境、手术过程、围手术期护理等,但手术室作为进行外科手术的主要场所,最直接参与和影响SSI的发生.手术室护士是具有特殊岗位和职责的群体,直接参与手术过程的始末,担负手术室的感染防控重任,其行为与患者SSI直接相关.本文综述了手术室护士外在规范、活动与人员配置的监管、日常实践行为、医护配合和团队沟通与协调方面的行为对预防SSI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制订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在减少SSI风险因素的基础上降低SSI发生率,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手术室护士手术部位感染环境无菌操作抗菌药物管理低体温

    自制固定架固定手术无影灯手柄清洗质量效果观察

    韦秀佳黄彩振丁赟王开秀...
    627-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自制无影灯手柄固定架清洗无影灯手柄与传统清洗方法的清洗效果.方法 将手术室使用过的无影灯手柄 150 件根据摆放方式随机分为倾斜摆放组、竖立摆放组和固定架摆放组 3 组,每组 50 件,摆放后放到全自动清洗机清洗.采用目测法比较无影灯手柄内、外表面干燥合格数及倾倒数;ATP荧光检测手柄内、外侧表面清洗合格数.结果 目测法、带光源放大镜检测 3 组手柄内、外表面的清洗质量、干燥合格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洗后手柄倾倒移位数、内侧干燥合格数中、ATP荧光检测内、外表面合格数检查中,竖立摆放组和固定架摆放组优于倾斜摆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该无影灯手柄固定可以提高清洗质量.

    固定架无影灯手柄清洗灭菌医院感染

    器械图谱模块在精密器械再处理中的应用效果

    饶冬霞姜伟周欢周琼...
    629-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器械图谱模块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系统的应用,以提高精密器械再处理过程中的合格率及临床科室满意度.方法 在消毒供应中心原有质量追溯系统中,添加器械图谱模块,记录精密器械图片和文字等相关的信息.随机抽取器械图谱应用前(2021年1-3月)和应用后(2021年4-6月)2个阶段精密器械包各1 000包,分别统计比较在分类清洗、检查包装过程中精密器械包的合格率和临床使用科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与器械图谱模块应用前相比,器械图谱模块应用后,在分类清洗过程中,器械包合格率由94.6%提高为98.9%(P<0.01);在检查包装过程中,合格率由98.8%提高为99.9%(P<0.05);精密器械摆放、精密器械保护、精密器械清洁度三方面的满意率均有增高(P<0.05).结论 应用器械图谱模块可提高精密器械再处理过程中的质量.

    器械图谱精密器械再处理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