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李连达

月刊

1007-7693

xdyd@chinajournal.net.cn

0571-87297398

310003

杭州市中河中路250号改革月报大楼10楼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Applie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推进浙江道地药材研究,促进中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

    武雨含姚建标彭昕蒋剑平...
    1879-1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地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的中药材。浙江省是中国中药材重点产区之一,中医药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在浙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产地适宜、品种优良、疗效突出的浙江道地药材。本期推出了"浙江道地药材研究"专栏,分别从浙江道地药材的"药效研究""成分研究""工艺优化""方剂配伍""种植栽培"等5大主题开展深入研究,从生物学、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和医学等多个方面,结合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揭示浙江道地药材的物质基础及其科学内涵,为进一步提升浙江道地药材的质量和临床疗效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浙江道地药材药效研究成分研究工艺优化方剂配伍植物栽培

    白芍对血管的保护作用及谱效关系研究

    王芳许平翠林炳锋王娜妮...
    1883-1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白芍(Paeoniae Radix Alba)HPLC指纹图谱,研究白芍指纹图谱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活性之间的谱效关系。方法 以HPLC建立白芍指纹图谱;采用脂多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Tg(fli1∶egfp)系斑马鱼模型,测定17批白芍提取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内外的保护作用,运用灰色关联度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白芍指纹图谱与药效作用的谱效关系。结果 构建白芍的HPLC图谱,标出11个共有峰,有较高的关联度,表明白芍中的多个成分可能对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具有协同作用;与体内活性的关联序分别为P6>P7>P 10>P 11>P9>P5>P3>P2>P8>P 1>P4,与体外活性的关联序分别为P6>P4>P2>P3>P5>P1>P10>P9>P7>P11>P8,其中指认6号峰为芍药苷,经偏最小二乘标准方程回归系数为正值,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和Tg(fli1∶egfp)系斑马鱼血管呈正相关,且VIP>1。0;进一步检测活性成分药效作用发现芍药苷可提高脂多糖诱导内皮细胞模型增殖、迁移和成管能力,促进Tg(fli1∶egfp)系斑马鱼血管生成,且存在浓度相关性,可认为是白芍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药效物质。结论 白芍抗血管炎症损伤的主要药效物质为芍药苷,可为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白芍指纹图谱血管内皮细胞斑马鱼谱效关系芍药苷

    基于化学计量学的浙产醋延胡索镇痛的物质基础研究

    李亚飞赵明方唐瑞方可儿...
    1892-1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浙产醋延胡索HPLC指纹图谱与镇痛药效的相关性,筛选出浙产醋延胡索发挥镇痛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 建立浙产醋延胡索HPLC指纹图谱与大鼠痛经模型,采用大鼠体质量下降率、扭体反应、血清丙二醛(MDA)、雌二醇(E2)、前列腺素E2(PGE2)及前列腺素F2α(PGF2α)的水平作为镇痛药效评价指标,结合化学计量学筛选浙产醋延胡索发挥镇痛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以及对含量贡献度较大的重要成分。结果 建立了不同批次浙产醋延胡索饮片的指纹图谱,指认了 9个共有成分;相比空白组,模型组的体质量下降率、扭体反应次数和MDA、E2、PGF2α水平均显著升高;相比模型组,以上指标在各给药组均有所降低。相比空白组,模型组的PGE2水平显著降低;相比模型组,各给药组的PGE2水平显著升高。浙产醋延胡索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其发挥镇痛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脱氢紫堇碱;对含量贡献度较大的重要成分为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与四氢黄连碱。结论 浙产醋延胡索的药效发挥是多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各成分与药效学指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本研究可为浙产醋延胡索镇痛的物质基础筛选提供参考。

    醋延胡索指纹图谱镇痛化学计量学物质基础

    基于中医药化学生物信息学探讨归芪白术方抑制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物质基础

    王锐峰靳晓杰刘昊李程豪...
    1900-1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药效团模型-分子对接-结合自由能计算的虚拟筛选策略结合细胞生物学实验的中医药化学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归芪白术方中靶向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ide 3-kinases,PI3K)抑制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细胞增殖的成分。方法 构建PI3K抑制剂药效团模型,并对归芪白术方化合物进行虚拟筛选,对符合药效团模型的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和结合自由能计算,选择潜在抑制成分进行生物学实验评价。利用CCK-8和克隆形成试验检测潜在抑制成分对UM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UM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JC-10染色法检测UM细胞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ting检测PI3K及下游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药效团模型包括2个氢键受体、2个芳环中心以及排除体积。CCK-8结果显示10、20、40、80μmol L-1槲皮素、川陈皮素、桔皮素,20、40、80μmol·L-1桑辛素可抑制UM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试验显示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川陈皮素、桔皮素、桑辛素均可明显抑制细胞的克隆增殖。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桔皮素、槲皮素将细胞阻滞在G0/G1期,川陈皮素、桑辛素将UM细胞阻滞在G2/M期。JC-10染色法结果显示槲皮素、川陈皮素、桔皮素、桑辛素均可使UM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4种化合物均可靶向PI3K发挥作用,但其影响的下游通路不同。结论 本研究基于中医药化学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挖掘了归芪白术方抑制UM细胞增殖的物质基础,为中药复方的现代化开发提供参考。

    葡萄膜黑色素瘤归芪白术方中医药化学生物信息学药效团模型

    三叶青块根不同提取物抗胸腺萎缩药效研究

    谢珍张晨辉陆静娴业康...
    1913-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腹腔注射聚肌苷酸-聚胞苷酸(PolyI∶C)建立小鼠胸腺萎缩模型,比较三叶青石油醚提取物(petroleum ether extract,PEE)、乙酸乙酯提取物(ethyl acetate extract,EAE)、正丁醇提取物(n-butanol extract,BE)和水提取物(water extract,WE)抗胸腺萎缩的药效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0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4种提取物的低、高剂量组,共10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同时给予同体积的纯化水,连续灌胃10d。给药第9天开始,除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组别均腹腔注射16mg·kg-1的PolyI∶C溶液,连续2d。取胸腺称重并计算脏器指数,取血进行白细胞分析及IL-2、TNF-α的检测,分析胸腺组织的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TNF-α、p-NF-κB、NF-κB的表达。结果 相较于模型组,提取物各组均可不同程度提升胸腺质量和胸腺指数,及皮质和髓质面积比值和髓质1mm2的胸腺小体数量,显著降低血浆中TNF-α水平,明显抑制NF-κB的磷酸化,降低TNF-α的蛋白表达,且在不同指标上的作用强度各有优劣。WE低剂量组、EAE低剂量组和PEE高剂量组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细胞绝对值和淋巴细胞百分率升高;WE低剂量组和BE高剂量组IL-2水平显著升高,这些作用表现尤为突出。结论 三叶青块根4种提取物可不同程度改善胸腺萎缩和胸腺组织形态改变,调节造模后动物外周血白细胞失衡,可能与抑制PolyI∶C诱导转录因子NF-κB的磷酸化、降低促炎因子的蛋白表达有关。

    三叶青块根提取物胸腺萎缩

    去壁灵芝孢子粉改善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研究

    莫文菊黄孝闻叶魏武韩知忖...
    1921-19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去壁灵芝孢子粉对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防治效果,为使用现代工艺加工的传统中药有效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浙江省肿瘤医院2021年11月-2023年3月收治的74例接受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女性患者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2组均给予4周期表柔比星(或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环磷酰胺辅助化疗及相应的对症治疗;治疗组化疗同时口服去壁灵芝孢子粉2 g·d-1治疗,对照组口服安慰剂对照。对比分析2组治疗前后癌因性疲乏发生率及疲乏严重程度、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炎症因子、肠道菌群变化,以及药物对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化疗后癌因性疲乏发生率及Piper疲乏修正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3+、CD4+、CD3-CD56+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CD8+比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IL-2、IL-10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而IL-6、IL-8、C反应蛋白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肠道菌群在属水平普拉梭菌丰度高于对照组;2组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 去壁灵芝孢子粉能显著降低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及疲乏程度,抑制炎症因子,调节肠道菌群及机体免疫。

    癌因性疲乏乳腺癌化疗去壁灵芝孢子粉

    白芍总苷对过敏性鼻炎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失衡的影响

    郑丹桦汪卫芬王玉喜胡春霞...
    1929-1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白芍总苷对过敏性鼻炎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失衡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杭州市临安区中医院门诊和住院部接受治疗的中医辨证为肺脾气虚型的过敏性鼻炎患者92例,招募时间为2020年7月-2023年7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给予孟鲁司特钠片和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白芍总苷胶囊,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过敏性鼻炎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实验室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指数分别为95。65%和80。43%(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RQLQ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RQLQ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效果更佳(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IL-4、IFN-γ、T-bet、GATA-3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IL-4、GATA-3水平相比治疗前降低,血清IFN-γ、T-bet水平相比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效果更佳(P<0。05)。结论 白芍总苷可提高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纠正Th1/Th2免疫失衡状态。

    过敏性鼻炎白芍总苷临床疗效免疫失衡不良反应

    基于UPLC-Q-TOF-MS的不同月份铁皮石斛次生代谢物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张璐方玲余欢欢张国亮...
    1934-1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铁皮石斛中次生代谢产物在不同月份的变化规律,为铁皮石斛资源的精细化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UPLC-Q-TOF-MS结合分子网络技术快速鉴定铁皮石斛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并对连续12个月的铁皮石斛样品中酚类、黄酮等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共鉴定出9类56种次生代谢产物,其中酚类、黄酮及萜类的相对含量均在11月达到最高。结论 11月可作为铁皮石斛的最佳采收期,该研究有助于铁皮石斛资源的精准利用。

    铁皮石斛次生代谢产物动态变化规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基于HPLC特征图谱、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和多指标成分测定的衢枳壳及其相似药用部位的质量差异研究

    施梦瑶徐冰晶童超英李谨廷...
    1943-1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衢枳壳与相似药用部位胡柚皮的差异性成分及含量特征,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10批衢积壳和12批胡柚皮的HPLC特征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 discriminate analysis,OPLS-DA)筛选差异性成分,结合特征峰相对峰面积比值探究不同部位质量差异,通过特征性成分的含量测定及t检验和聚类分析验证方法可靠性。结果 建立了衢枳壳与胡柚皮的特征图谱,相似度>0。9,且组内相似度高于组间相似度;分别确认衢枳壳中12个特征峰,胡柚皮中15个特征峰,其中10个为共有峰,经对照品指认圣草次苷等8个色谱峰。根据每批17个特征峰面积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PCA提取出2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可达83。841%;OPLS-DA分析筛选出新北美圣草苷、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新橙皮苷4个差异性成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峰8、峰13的峰面积比值可区分2种不同药用部位。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特征成分新北美圣草苷、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新橙皮苷在10批衢枳壳中含量范围分别为0。25%~0。55%、0。84%~2。29%、4。24%~8。57%、3。40%~10。13%;在 12批胡柚皮中含量范围分别为 0。66%~1。40%、0。30%~0。45%、3。60%~5。52%、2。19%~3。69%,且其在衢枳壳与胡柚皮中的平均含量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基于4个特征成分对22批样品的聚类分析可将不同批次的样本准确地分为衢枳壳与胡柚皮两类。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能特异性识别衢枳壳及其相似药用部位的差异成分并对两者进行有效区分,为衢枳壳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衢枳壳胡柚皮HPLC特征图谱化学模式识别质量差异评价

    UHPLC-Q-TOF-MS同时测定铁皮石斛中2个专属性黄酮苷的含量

    罗镭黄岚陈碧莲
    1952-1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液质联用(UHPLC-Q-TOF-MS)同时测定铁皮石斛中 apigenin-6-C-(2"-O-β-D-glucopyranosyl)-α-L-arabinopyranoside 和 apigenin-8-C-(2"-O-β-D-glucopyranosyl)-α-L-arabinopyranoside 含量的 方法。方法 采用 Agilent ZORBAX SB C18(2。1 mm×100 mm,1。8 μm)色谱柱,以乙腈(A)-0。1%甲酸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0。25mL·min-1,进样量为2 μL。采用电喷雾双喷离子源(Dual AJS ESI),负离子模式,质量扫描范围为m/z100~1 700。结果 Apigenin-6-C-(2"-O-β-D-glucopyranosyl)-α-L-arabinopyranoside 和 apigenin-8-C-(2"-O-β-D-glucopyranosyl)-α-L-arabinopyranoside 分别在 0。004 96~0。248 μg·mL-1(r=0。999 9)、0。010 79~0。537 9 μg·mL-1(r=0。999 9)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4%、100。41%;RSD分别为2。09%、2。00%。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可为铁皮石斛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铁皮石斛UHPLC-Q-TOF-MS含量测定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