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李连达

月刊

1007-7693

xdyd@chinajournal.net.cn

0571-87297398

310003

杭州市中河中路250号改革月报大楼10楼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Applie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FAERS数据库的芳香化酶抑制剂不良事件信号挖掘研究

    张琪琳丁玉峰陈力舒亚民...
    224-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s)的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信号进行挖掘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提取2015年第1季度—2021年第2季度共26个季度的与AIs相关的ADE报告,数据规范化后,利用报告比值比法和比例报告比值法对ADE报告进行数据筛选与分析.结果 共获得以Ais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共16 501份,筛选后得到ADE信号1 150个(依西美坦209个,来曲唑377个,阿那曲唑564个),累及23个系统,主要涉及各种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等.报告数前50位的ADE中未在说明书中出现的信号有47个(依西美坦15个,来曲唑11个,阿那曲唑21个),新信号主要集中在血液、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结论 本研究挖掘出的常见ADE信号和其累及系统与说明书一致,但3种AIs的ADE具有差异性且发现新信号,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芳香化酶抑制剂信号挖掘不良事件比例失衡法

    HPLC-ESI-MS/MS同时测定癫痫患儿血浆中丙戊酸、苯巴比妥和托吡酯的药物浓度

    马英华赵宜乐秦亚彬韩雨...
    232-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HPLC-ESI-MS/MS)同时测定癫痫患儿血浆中丙戊酸、苯巴比妥和托吡酯浓度的方法,用于癫痫患儿的血药浓度监测及结果分析.方法 样品用有机溶剂沉淀蛋白法进行前处理,分别以丙戊酸-D6、托吡酯-D12、苯巴比妥-D5 为内标,采用 Phenomenex Kinetex® EVO C18 色谱柱(2.1 mm×50 mm,2.6 μm),以 0.07%甲酸-1 mmol乙酸铵-水(A)和甲醇(B)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5mL·min-1.质谱检测系统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多离子反应监测模式扫描.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定量下限(LLOQ)、标准曲线、残留效应、稀释效应、准确度、精密度、基质效应和稳定性.结果 丙戊酸在0.6~120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8 9),LLOQ为0.6 μg·mL-1;苯巴比妥在0.25~50 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LLOQ为0.25μ.g·mL-1;托吡酯在0.25~50 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LLOQ为0.25 μg·mL-1.批内和批间精密度RSD≤8.0%,稳定性良好,不受普通基质和溶血基质(溶血程度≤5%)的影响,方法学验证均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结论 本方法快速、简便、稳定、经济,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应用于监测临床癫痫患儿丙戊酸、苯巴比妥和托吡酯的血药浓度.

    丙戊酸托吡酯苯巴比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血药浓度监测儿童

    男性慢阻肺合并肾功能损害患者多索茶碱血药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刘勋孙博孙惠斌张颖...
    238-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肾功能损害患者多索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探讨多索茶碱血药浓度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18年7月—2021年7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使用多索茶碱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肾功能损害的男性患者病例121例,记录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和患者人口学数据、检查指标、合并用药情况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初步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和血药浓度的关联性,并将因素纳入构建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用以矫正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结果显示多索茶碱血药浓度与患者年龄(r=0.32,P<0.001),体质量(r=-0.40,P<0.001),肾小球滤过率(r=-0.24,P=0.008)的关联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相对于重度肾功能损伤的患者,轻度损伤的患者多索茶碱血药浓度更低(P =0.017),吸烟患者的多索茶碱血药浓度更低(P=0.018).在矫正了其他因素后,结果显示年龄越大,血药浓度越高(b=0.08,P=0.032),体质量越大,血药浓度越低(b=-0.14,P<0.001),吸烟患者的血药浓度相较于不吸烟的患者更低(b=-1.30,P=0.048).结论 对于合并肾功能损害的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多索茶碱血药浓度与多种因素相关,年龄更大、体质量更小、肾小球滤过率更低的患者的血药浓度更高,吸烟可能导致多索茶碱血药浓度降低.

    多索茶碱血药浓度肾功能损害吸烟

    低分子肝素诱发肝损伤:个案报道并文献统计分析

    孙丽高雷李霖管艺...
    243-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诱发的肝脏系统不良反应.方法 报告1例低分子肝素致患者肝损伤的不良反应,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汇总后进行文献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5篇,提取病例23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为26~75岁(平均年龄54岁).原发病主要为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多于深静脉血栓).诱发的肝脏系统不良反应主要有肝细胞损伤型(7例)、混合型(7例)、胆汁淤积型(1例)、未知(9例).从开始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到诱发肝脏系统不良反应的时间为1~33 d(平均6d).出现不良反应后10例停药,11例停药并予对症治疗,2例无任何处理.不良反应结果中除1例患者结果未知以外,其余22例患者停用低分子肝素后,肝功能均好转,有11例患者康复,1例患者康复时间未知,其余10例患者的平均康复时间为66.5d.结论 低分子肝素相关的肝损伤是不常见和可逆的,康复时间长,建议关注低分子肝素对肝脏的不良反应,在使用低分子肝素期间定期监测肝功能相关指标,以便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药物性肝损伤,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低分子肝素肝损伤不良反应

    1例布鲁氏菌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脊柱炎患者的药学监护

    张瑶胡占嵩屠莹刘昱...
    249-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布鲁氏菌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脊柱炎患者的治疗方案以及临床药师在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布鲁氏菌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脊柱炎患者的治疗过程,结合基因检测和INR监测结果,协助医师制定药物治疗方案.针对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的抗凝影响,及时调整华法林剂量以达到理想目标值,同时提供患者有效的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结果 医师采纳了临床药师的合理化建议,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病情好转后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对患者实施全程化的药学监护,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布鲁氏菌病心内膜炎脊柱炎药学监护

    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的meta分析

    张丽萍陈欣欣
    254-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性评价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为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依据胃食管反流病、奥美拉唑以及兰索拉唑等主题,检索知网、万方、PubMed、维普、龙源等数据库,筛选并最终纳入文献12篇.其中,观察组采用口服兰索拉唑缓释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对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症状缓解情况、胃镜下愈合率4项指标作系统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7.09,95%CI:3.48~14.46,Z=5.39,P<0.0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31,95%CI:0.19~0.50,Z=4.83,P<0.00001);观察组症状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64,95%CI:1.97~6.74,Z=4.11,P<0.00001);观察组胃镜下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2.66,95%CI:1.66~4.25,Z=4.09,P<0.00001).结论 相较于奥美拉唑,应用兰索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更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恢复.

    胃食管反流病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疗效meta分析

    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引起药源性肌颤1例

    冷丽丽王琳
    261-262页

    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药源性肌颤不良反应

    基于QFD优化医院药学服务模式降低感染风险

    刘岳金叶岩荣王彩云颜冬梅...
    263-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将创新型品管圈应用于优化药学服务,准确识别药学服务中感控风险点需求,根据需求设计药学服务模式,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运用创新型品管圈10大步骤,通过多维质量工具进行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velopment,QFD),以"质量屋"形式对药学服务的需求进行多层次的演绎分析,结合PDCA循环管理工具,对改善前后药学服务情况进行分析并评价.结果 活动实施后,药品直送率从0提高到100%,患者每日聚集频次从19次降低至15次,高峰期平均每人次取药时间从19.33 min降低至10.21 min,患者线下每人次用药咨询时间从17 min降低至11 min,AGV小车每季度使用次数从185次提高至556次,自动分包机季度作业量从164 628包提高至199 999包,气动物流传输季度作业量从50 880次提高至56 201次,院内季度感染发生率从57%.减少至41‰.此外还获得11项附加效益和无形成果.结论 QFD结合PDCA循环在优化药学服务模式降低感染风险中,能够打破药学服务管理现状,推动药学服务的现代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质量功能展开(QFD)质量屋药学服务降低感染风险

    达格列净应用合理性评价

    张鹏程宋佳伟王雪倩吴炜...
    269-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达格列净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价标准,采用属性层次模型法综合评价达格列净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 以达格列净说明书、中华医学会等发布的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为依据,制定达格列净药物利用评价标准.采用属性层次模型对2021年1-9月亳州市人民医院268例应用达格列净的归档病例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达格列净应用主要不合理问题及占比为给药方式(91.0%)、用法用量(69.4%)、用药前评估(60.4%)、用药监护(53.7%).达格列净应用的合理性评价结果:优秀[90≤病例分值(medical record score,MRS)<100]16 例(6.0%),良好(70≤MRS<90)137 例(51.1%),合格(60≤MRS<70)94例(35.1%),不合格(MRS<60)21例(7.8%).结论 基于属性层次模型的药物利用评价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信,该方法将评价的多个指标整合,使评价结果更具有直观性,可在药物临床应用评价中推广.

    属性层次模型达格列净药物利用评价评价标准

    临床常见药物导致药疹与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周晓燕杨溪刘乖丽李玉叶...
    274-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疹是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除引起皮肤黏膜损害,还可引起肝、肾、骨髓多系统损害,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近年来特定药物导致的药疹与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间的关联性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部分研究成果已用于临床用药前筛查以预测和避免药疹的发生.本文从临床常见药物导致药疹与HLA基因多态性的关系及人种差异、基因筛查的临床价值及经济效益、HLA基因介导药疹的免疫机制几个方面阐述,以期为个性化精准医疗及药物安全评价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药疹人类白细胞抗原精准用药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