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王炳护

半月刊

1673-9523

zgxdywyy@yahoo.com.cn

010-84254812,87081080(主编室)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8号楼南门207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中药炮制措施对中药饮片治疗效果的影响探讨

    梁文辉刘津唐燕玲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中药炮制措施对中药饮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80 例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在水处理前分档,观察组在水处理前分档联合炮制前分档。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的中药炮制措施会对中药饮片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水处理前分档联合炮制前分档的方式,可以使整体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中药炮制中药饮片治疗效果炮制措施不良反应

    早期教育对0~3岁小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黄惠萍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教育对0~3岁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210例进行早期教育的0~3岁小儿纳入研究,并采用分层随机法将所有纳入者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早教育)与研究组(行针对性早期育),各 105 例。比较两组小儿的体格发育与智能发育状况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干预 6 个月后,对照组 0~1 岁、1~2 岁、2~3 岁小儿的体重增长量、身长增长量、头围增长量以及胸围增长量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小儿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等维度的发育商评分分别为(102。39±5。11)、(103。33±6。19)、(101。32±6。74)、(102。58±6。14)、(99。53±6。47)分,均低于研究组的(106。34±6。35)、(109。26±6。47)、(107。52±6。78)、(110。37±6。49)、(107。85±6。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小儿家长的总满意率为 86。67%,低于研究组的 9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 0~3 岁小儿进行早期教育,有助于改善其体格发育与智能发育状况,同时获取更高的家长满意度,存在较高的应用价值。

    早期教育小儿生长发育身长体重体格发育智能发育

    手指精细动作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手功能障碍患者手功能的影响

    许加云周丽萍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手指精细动作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手功能障碍患者手功能的影响。方法 60 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手指精细动作训练。在治疗前、20 次训练后第 2 次(治疗7 周后)、40 次训练后第 3 次(治疗 14 周后)评估两组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偏瘫手功能分级以及Lindmark腕手功能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 7 周后,两组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 14 周后,试验组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 7 周后,两组偏瘫手功能分级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 14 周后,试验组偏瘫手功能分级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 7、14 周后,试验组Lindmark腕手功能评分分别为(10。68±3。30)、(17。48±5。1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70±2。58)、(14。75±4。89)分,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手指精细动作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手功能障碍患者的手功能。

    手指精细动作训练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手功能障碍

    综合理疗联合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和肢体功能的影响观察

    林青青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综合理疗联合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和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100 例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展开对照研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综合理疗联合虚拟现实康复训练)与参照组(综合理疗),各 50 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及肢体功能。结果 治疗前,两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与参照组FMA评分(68。14±6。62)分、ADL评分(67。29±6。35)分对比,试验组的(79。02±7。24)、(76。82±7。43)分显著较高(P<0。05)。与参照组总有效率(86。00%)对比,试验组(98。00%)显著较高(P<0。05)。结论 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综合理疗联合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后,可显著提升患者运动能力,疗效确切,可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与推广。

    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脑卒中综合理疗肢体功能偏瘫

    健身气功六字诀对哮喘缓解期患儿肺功能及哮喘症状的影响探讨

    刘佳缘刘芳刘艳琳曾冰英...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健身气功六字诀对支气管哮喘(BA)缓解期患儿肺功能及哮喘症状的影响。方法 64 例哮喘缓解期患儿,随机分为六字诀组、对照组,各 32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练健身气功六字诀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时间肺活量/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气道炎症与哮喘控制情况[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值与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结果 六字诀组干预前FVC、FEV1、FEV1/FVC分别为(2。34±0。38)L、(1。51±0。25)L、(67。62±4。98)%,干预后分别为(2。87±0。46)L、(2。21±0。43)L、(73。87±5。42)%;对照组干预前FVC、FEV1、FEV1/FVC分别为(2。39±0。41)L、(1。57±0。29)L、(68。18±4。79)%,干预后分别为(2。81±0。44)L、(2。28±0。39)L、(71。92±6。33)%;两组患儿干预前及干预后FVC、FEV1、FEV1/FVC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儿干预后FVC、FEV1、FEV1/FVC均较干预前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干预前FeNO、C-ACT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六字诀组患儿FeNO(10。66±3。41)ppb低于对照组的(14。56±4。63)ppb,C-ACT评分(25。28±1。30)分高于对照组的(24。22±1。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干预配合健身气功六字诀能改善哮喘缓解期患儿气道炎症指标及哮喘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健身气功六字诀哮喘缓解期肺功能哮喘症状

    超早期手指操对心梗介入术后患者手指肿胀发生率、手指肿胀程度的影响

    林彬彬
    167-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早期手指操对心梗(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手指肿胀发生率、手指肿胀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 108 例心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4 例。对照组患者介入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介入术后采用超早期手指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指肿胀发生率,手指肿胀程度,干预前后的血液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 6 h的VAS评分(2。50±0。3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2±0。41)分(P<0。05)。观察组患者手指肿胀发生率 29。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48。15%(P<0。05);观察组患者手指肿胀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血液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分别为(4。65±0。32)mPa·s、(1。70±0。08)mPa·s、(0。36±0。05)、(4。01±0。6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91±0。67)mPa·s、(1。83±0。10)mPa·s、(0。42±0。12)、(4。33±0。75)(P<0。05)。结论 超早期手指操能降低心梗介入术后患者手指肿胀发生率、手指肿胀程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值得推广。

    心肌梗死介入术超早期手指操手指肿胀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腔镜下肺病损切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陈玉
    17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腔镜下肺病损切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行胸腔镜下肺病损切除术治疗的 76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8 例)及观察组(38 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后康复措施,观察组术后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应激反应指标[心率(HR)、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HR、IL-6、TNF-α、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HR(90。33±4。46)次/min较对照组的(81。25±5。93)次/min高,IL-6(25。83±5。41)ng/L、TNF-α(55。89±6。59)ng/L、CRP(4。35±0。75)mg/L均较对照组的(37。29±6。46)ng/L、(70。34±6。82)ng/L、(6。52±0。33)mg/L低(P<0。05)。结论 在胸腔镜下肺病损切除术后对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效果良好,患者的应激反应指标变化不明显,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快速康复外科胸腔镜下肺病损切除术应激反应并发症

    基于IMB模型的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性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李凤
    17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IMB)模型的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 66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IMB模型的盆底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盆底肌张力、性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盆底肌张力Ⅰ级3例,Ⅱ级5例,Ⅲ级及以上25例;对照组盆底肌张力Ⅰ级6例,Ⅱ级 10 例,Ⅲ级及以上 17 例。观察组盆底肌张力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性欲、阴道润滑、性疼痛、性唤起、性高潮、性生活满意度评分分别为(18。53±1。28)、(12。13±1。77)、(12。25±0。67)、(13。12±1。26)、(13。05±1。26)、(13。65±1。3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5。28±2。17)、(8。85±1。79)、(9。12±0。71)、(10。27±1。53)、(10。36±1。33)、(11。02±1。28)分(P<0。05)。结论 基于IMB模型的盆底康复训练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提高性生活质量,值得推广运用。

    盆底康复训练信息动机行为盆底功能产妇性生活质量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研究进展

    宋相为马翔何瑞利
    17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重症,因发病率高,预后差,严重危害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现我国AMI的发病率整体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往往在AMI后发生,尽管外科手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发展成熟,但其与不良预后仍紧密相关。尽早行血运重建是AMI的最佳治疗方法,且可以改善IMR及患者预后。本文将探讨AMI合并IMR的病理、诊断与当前的外科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式,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IMR的影响。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急性心肌梗死超声心动图二尖瓣置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欢迎订阅 欢迎赐稿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