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王炳护

半月刊

1673-9523

zgxdywyy@yahoo.com.cn

010-84254812,87081080(主编室)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8号楼南门207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通督调神针刺法对中风气虚血瘀型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意义分析

    张兆羽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通督调神针刺法对中风气虚血瘀型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意义。方法 选取 60 例中风气虚血瘀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综合疗效。结果 治疗第 1、2、4 周,试验组患者FMA评分分别为(33。5±1。1)、(57。2±1。5)、(77。3±1。8)分,高于对照组的(32。0±1。2)、(52。1±1。3)、(66。9±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 83。33%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 2、4 周,试验组患者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中风气虚血瘀型偏瘫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通督调神针刺法中风气虚血瘀型偏瘫肢体功能生活质量

    李氏砭法联合穴位贴敷对颈椎病的干预效果研究

    陈琳雷梅钗林文敏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李氏砭法(虎符铜砭刮痧疗法)联合穴位贴敷对颈椎病的干预效果。方法 17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85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穴位敷贴基础上联合李氏砭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 4 周后的颈部疼痛程度、功能障碍程度、颈椎活动角度以及整体缓解效果。结果 治疗 4 周后,两组患者的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NPQ评分(23。17±2。79)分、NDI评分(30。06±4。2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5。08±3。41)、(33。17±4。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4 周后,两组患者颈椎左旋转、右旋转、左侧屈、右侧屈活动角度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颈椎左旋转、右旋转、左侧屈、右侧屈活动角度分别为(57。88±7。51)、(57。93±8。65)、(38。85±5。77)、(35。71±5。36)°,均大于对照组的(54。10±6。23)、(50。28±7。41)、(34。61±5。49)、(32。58±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4 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整体缓解率 98。82%高于对照组的 9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李氏砭法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减轻颈椎病患者的症状体征,增加颈椎活动度,提升整体疗效。

    颈椎病李氏砭法穴位贴敷疼痛颈椎活动度

    中药穴位敷贴按摩在剖宫产术后快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李毛婷李海燕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敷贴按摩在剖宫产术后快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12 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56 例。两组产妇术后 24 h使用静脉镇痛泵镇痛后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产妇再实施中药穴位敷贴按摩。比较两组产妇术后宫底高度、阴道出血量、疼痛程度、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两组产妇术后 24 h宫底高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 72 h宫底高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 24 h内阴道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 24~72 h阴道出血量(115。56±20。66)ml少于对照组的(164。11±30。68)ml(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1。36±0。82)分低于对照组的(3。46±1。01)分,肛门排气时间(1748。36±222。61)min早于对照组的(2063。55±210。72)min(P<0。05)。结论 中药穴位敷贴按摩能够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快速康复,具有无创、价廉、易推广的特点。

    剖宫产中药穴位敷贴按摩快速康复外科

    中脘穴贴敷联合神阙穴封包对剖宫产术后排气的促进作用分析

    彭桂兰刘丹逸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脘穴贴敷联合神阙穴封包促进剖宫产术后排气的效果。方法 选择 66 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33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护理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脘穴贴敷联合神阙穴封包。比较两组产妇首次出现肠鸣音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效果,胃肠道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首次出现肠鸣音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5。68±4。20)h、(36。23±6。12)h、(24。10±6。55)h、(7。57±1。22)d,均短于对照组的(22。60±5。65)h、(51。85±8。26)h、(38。20±7。61)h、(10。33±2。76)d(P<0。05)。研究组的胃肠道功能恢复优良率为 87。88%,对照组为 54。55%,研究组胃肠道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为 6。06%,对照组为30。30%,研究组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中脘穴贴敷联合神阙穴封包可以有效缩短剖宫产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加快术后康复。

    中脘穴神阙穴中药封包剖宫产术后排气并发症

    调脂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研究

    吴凤珠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调脂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 78 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9 例。对照组实施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调脂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流动力学指标(红细胞变形指数、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和对照组(82。05%)对比,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7。44%)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43,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水平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且观察组TC(4。38±0。38)mmol/L、TG(1。57±0。09)mmol/L、LDL-C(2。41±0。18)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5。26±0。43)、(1。83±0。12)、(3。69±0。24)mmol/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红细胞变形指数(1。26±0。05)、全血粘度(4。16±0。35)mPa·s及血浆粘度(1。55±0。08)mPa·s均低于对照组的(1。43±0。07)、(5。19±0。42)mPa·s、(1。72±0。12)mPa·s,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35,P<0。05)。结论 调脂汤联合辛伐他汀能增强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用药安全,在临床上值得推荐。

    调脂汤辛伐他汀高脂血症疗效

    医院门诊西药房的不合格处方点评情况分析与原因调查

    乔世琴高昌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医院门诊西药房中不合格处方点评情况进行分析,并总结其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门诊西药房开出的 5000 张处方单,对其中不合格处方加以点评,并归纳总结出其不合格原因。结果 本次收集的5000张处方单中,不合格处方有103张,不合格率为2。06%,其中,不合理处方47张,占 45。63%(47/103),不适宜处方 39 张,占 37。86%(39/103),超常处方 17 张,占 16。50%(17/103)。结论 造成临床门诊西药房出现不合格处方的原因是多样的,在临床工作实践中需从多方面入手,严格规范医师行为,落实各项对账制度,做好处方点评工作,以此来减少不合格处方的出现。

    门诊西药房不合格处方

    床旁超声引导下PICC用于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杨玉兰陈奕诺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床旁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17例危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108例)和研究组(109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体表标定下PICC干预,研究组实施床旁超声引导下PICC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置管成功率 68。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51。85%,穿刺次数(1。12±0。08)次少于对照组的(2。56±1。85)次,更换穿刺位置占比2。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26%,置管时间(5。64±2。14)min短于对照组的(16。48±5。6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 19。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47。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采取床旁超声引导下PICC干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床旁超声引导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危重症

    基于eCASH模式的综合性干预联合早期四级康复训练在ICU重症脑外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江晓艳李超
    140-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eCASH模式的综合性干预联合早期四级康复训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脑外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4 例ICU重症脑外伤患者,通过抛硬币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 47 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干预,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基于eCASH模式的综合性干预联合早期四级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意识状态、生活质量。结果 联合组的机械通气时间(7。24±1。31)d、拔管时间(8。07±1。48)d、ICU时间(10。39±1。98)d、住院时间(13。36±2。03)d短于常规组的(9。86±1。80)、(10。18±1。96)、(13。38±2。05)、(16。52±2。67)d(P<0。05)。干预后,两组意识水平、面瘫和感觉、凝视和视野、上下肢活动、语言和构音障碍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显著降低,且联合组意识水平评分(1。54±0。37)分、面瘫和感觉评分(1。36±0。32)分、凝视和视野评分(0。92±0。24)分、上下肢活动评分(3。12±0。80)分、语言和构音障碍评分(0。95±0。26)分均低于常规组的(2。38±0。61)、(2。07±0。57)、(1。68±0。45)、(6。54±1。28)、(1。72±0。47)分(P<0。05)。干预后,两组睁眼、语言反应、肢体运动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显著提升,且联合组睁眼评分(3。54±0。46)分、语言反应评分(4。37±0。60)分、肢体运动评分(5。13±0。81)分高于常规组的(3。03±0。42)、(3。86±0。57)、(4。38±0。69)分(P<0。05)。干预后,两组运动、认知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显著提升,且联合组运动评分(67。52±8。36)分、认知评分(28。59±5。66)分高于常规组的(60。63±7。59)、(23。65±4。92)分(P<0。05)。与常规组的 19。15%比较,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 4。26%更低(P<0。05)。结论 在ICU重症脑外伤患者康复中应用基于eCASH模式的综合性干预联合早期四级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指标、神经功能、意识状态、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eCASH模式早期四级康复训练重症脑外伤神经功能

    分析脑瘫儿童语言认知训练对肢体功能康复的促进作用

    郑柳旋曾温温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脑瘫儿童语言认知训练对肢体功能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60 例脑瘫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以常规康复训练为基础联合实施语言认知训练。对比两组患儿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卧位与翻身能区、坐位能区、爬与膝立位能区、立位能区、行走与跑跳能区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卧位与翻身能区、坐位能区、爬与膝立位能区、立位能区、行走与跑跳能区评分分别为(48。63±8。79)、(55。23±10。46)、(38。56±5。69)、(36。57±6。55)、(69。38±13。4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0。52±5。66)、(33。49±6。28)、(22。58±5。19)、(21。59±4。67)、(38。24±8。19)分(P<0。05)。结论 将语言认知训练应用于脑瘫患儿中优势显著,能够改善患儿的肢体功能,提升康复效果,推广意义深远。

    脑瘫语言认知训练肢体功能康复

    心房颤动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行运动康复的效果分析

    胡星星许锦鸿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AF)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行运动康复的效果。方法 70 例AF伴CHF射频消融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 35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运动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脏功能、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房内径(LADD)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较干预前缩小,且观察组LVESD(34。12±3。26)mm、LADD(30。74±4。23)mm、LVEDD(42。12±4。03)mm均小于对照组的(37。49±4。21)、(36。71±5。02)、(47。19±4。53)mm(P<0。05)。干预后 10、20、30 d,观察组患者 6 min步行试验(6MWT)分别为(320。21±4。03)、(361。12±5。86)、(409。75±6。57)m,均长于对照组的(304。95±3。11)、(333。05±8。11)、(361。03±7。12)m(P<0。05)。观察组体力、社会、情绪、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 10、20、30 d,两组HPLP评分较治疗前提升,且观察组干预后 10、20、30 d的HPLP评分分别为(121。34±8。74)、(167。91±10。82)、(188。87±9。21)分,高于对照组的(109。13±10。91)、(154。42±12。23)、(167。53±10。13)分(P<0。05)。观察组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分别为(21。12±0。91)、(29。07±1。97)、(61。72±1。13)、(44。17±2。2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9。23±0。97)、(27。31±2。14)、(57。84±1。75)、(41。33±2。52)分(P<0。05)。结论 运动康复可改善AF伴CHF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心脏功能、运动耐力、生活质量、自护能力等,值得推广应用。

    心房颤动慢性心力衰竭射频消融术运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