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张晓东

季刊

024-86982783

110035

沈阳市皇站区塔湾街83号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刑事侦察专业学术理论刊物。以反映刑事侦察、刑事技术最新科研成果及本学院教学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交流刑事技术科技信息为主,也发表研究政策法律、法规、心理学等方面的科研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写字机器人笔迹的笔压特征数字化分析

    张凌燕王璐鑫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三维笔迹量化检验仪与数字图像处理程序对笔迹样本进行数字化处理,比较手写笔迹与写字机器人笔迹的笔压特征差异,可为辨别可疑笔迹是否为写字机器人书写提供数据支持.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书写速度下,手写笔迹与写字机器人笔迹的深度值变化呈现显著差异.手写笔迹书写速度越快,深度值越小;而写字机器人笔迹书写速度越快,深度值越大.尽管手写笔迹与写字机器人笔迹的灰度值数值相近,但写字机器人笔迹的灰度值的分布范围和变化幅度更小,深度值的绝对值更大,深度值的分布范围和变化幅度更小.手写笔迹与写字机器人笔迹的形成机理不同导致了笔压特征的差异,通过同时运用以上三个差异性特征,可以辨别可疑笔迹是否为写字机器人书写.

    写字机器人笔迹手写笔迹笔压特征书写速度数字智能化

    猫、鸭、牛、羊种属鉴别的16个STR基因座复合扩增体系构建及应用

    李鹏飞张伟周宾王亮...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司法机关对猫、鸭、牛、羊四种动物组织成分种属的鉴别问题,构建一个同时鉴定猫、鸭、牛、羊4种常见物种的STR基因座复合扩增体系.根据NCBI收录及基因组筛查,猫、鸭、牛和羊经检测各筛查出4个具有种属特异性强和引物扩增效果好的STR基因座,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引物,在5'端添加荧光引物FAM、HEX、ROX,TAMRA,对16个基因座进行复合扩增检验.通过实验构建的包含16个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体系,分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结果准确.FAM等4种荧光引物标记用于猫、鸭、牛、羊的种属鉴定,可为司法机关食药监部门实践及刑事案件中非人组织的种属鉴定提供科学的鉴定依据.

    法医遗传学复合扩增体系短串联重复序列种属鉴定食品安全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分析审看员疲劳检测

    许锋申家冰
    1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视频分析审看是视频侦查中的重要工作,而视频分析审看员工作时间长、强度大、难度高,极易引起作业疲劳,增大案件重要信息的遗漏率.通过改进Dlib算法实现人脸特征区域定位,基于迁移学习训练MobileNetV3网络模型进行眼部、嘴部疲劳状态识别,结合头部姿态估计算法实现头部疲劳特征识别,设计模糊推理评分系统进行面部多特征融合,实现对视频分析审看员疲劳状态的实时评估.仿真结果显示,疲劳检测准确率达到了95.87%,可以在视频分析审看员疲劳时给予及时地提醒,间接减少案件重要信息漏检率.

    视频分析审看深度学习头部姿态估计算法模糊推理评分系统

    "情指行"一体化体系建设研究

    刘鹏
    29-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是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中"机制"建设的基础性、标志性项目,对其体系建设的研究是该机制落地并发挥实战效果的关键.在总结各地公安机关"情指行"一体化机制改革典型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对"情指行"及"一体化"本质的分析得出,"情指行"一体化体系是由态势感知、情报研判、指挥决策、勤务舆情、评估督办、复盘分析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情指行"一体化体系建设应遵循党建统领、政治保障,警种主建、一体主战,数据赋能、基础支撑等基本原则,"情指行"一体化体系建设路径应从组织建设、平台建设、机制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公安机关要以"情指行"一体化体系建设为牵引,整合警务资源力量,全面助推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的提升.

    情指行一体化警务机制体系建设构成要素

    数智时代预测性侦查启动的程序适用

    栾兴良张宏扬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与算法赋能之下,预测性侦查透过启动时点的实质前移,实现了介入犯罪时机的最优化.但与此同时,侦查权向犯罪前的扩张也引发了新的权利危机.因应这一变化,学界再度聚焦侦查启动之控制.以侦查实践与法的价值审视之,预测性侦查遵循"系统预警+人工决策"的启动模式,立案发动环节实现自动化,但审查决定环节保持不变;预测性侦查启动时点前移,由被动滞后式启动向主动同步式启动转变,但仍恪守事后侦查的限定.在法律属性上,系统预警与人工决策分别符合立案程序之犯罪线索与审查决定之性质,预测性侦查启动适用现行立案程序具有可能性、合理性与适法性.

    预测性侦查立案程序系统预警人工决策程序适用

    合理使用:侦查中个人信息处理合法性基础新解

    赵祖斌
    4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理使用作为个人信息处理具备合法性基础的根据,是一项侦查机关不经个人信息主体同意便可在合理限度内,以不侵害个人信息主体权益的方式使用个人信息,免于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则、制度.其衍生于平衡侦查及其对象主体间关系、多重利益,限制侦查对象个人信息权益,赋予侦查机关有限的个人信息使用权.侦查机关在为履行法定职责或法定义务及紧急情况下、为保护自然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所必需、处理已公开个人信息等三种情形中可以合理使用个人信息.为确保侦查机关在此三种场景中规范地处理个人信息,必须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和合理利用并举的理念,将个人信息合理使用"入法",使个人信息处理遵循比例原则,赋予侦查对象个人信息权益.

    合理使用规则个人信息保护合法性基础利益平衡

    公共安全治理:个人信息保护范式转型方向

    常宇豪
    5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大数据时代社会进步和技术迭代引发的个人信息风险外溢为公共风险和国家风险之现实,以及信息主体对个人信息控制力的持续减弱,个人信息自主控制范式显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难以再为新时代个人信息提供妥当保护,亟待进行创新和范式转型.鉴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个人信息保护纳入公共安全范畴进行治理.为回应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新定位、新要求,应构建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公共安全治理为内涵的个人信息保护范式,实现保护目标由个体安全向总体安全转变,治理范式由个人控制向公共治理转型,变一元单向治理为多元交互共治,实现个人信息在更高水平上的保护,助力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现代化.

    总体国家安全观个人信息保护自主控制公共治理

    认罪认罚的表示意义与真诚悔罪的评价理论

    毛泽金
    6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真诚悔罪是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独特性之表现,并以此区别于协同型司法的其他亚种.针对认罪认罚行为的真诚性,在立法和司法解释的要求与具体的司法判断之间存在深刻的断层,作为诉讼行为作出时之主观心理状态,其理论定位与实际认定均存在障碍.基于刑事诉讼行为理论,认罪认罚行为需要接受成立与有效两个维度的评价.其一,认罪认罚行为的构成以作出具有诉讼法上意义的表示为充分条件,动机和意图等主观因素不影响该诉讼法律行为的成立.其二,真诚性是认罪认罚行为的有效性要件,属于价值评价的范畴,该要件的缺失将阻却从宽效果的发生.认罪认罚真诚性的判断属于事实判断,司法工作人员应当依据职权对该事实之有无进行探知,此时,仅需达到最低限度的真诚性标准.如果无法确定是否存在真诚性,则应当根据存疑有利被告人的原则,作出真诚性存在的判断.两种真诚性认定结果的差异体现在刑罚裁量当中.

    认罪认罚诉讼行为意思表示真诚性疑点利益

    刑事一体化视野下涉案财物的本质及其认定标准

    陈嘉宋东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刑事涉案财物管理改革已持续多年,由于立法上的粗疏、司法实践中理解的莫衷一是以及刑事一体化视野的缺乏,使得对刑事涉案财物的界定和把握还存在偏差,影响了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的规范化.刑事涉案财物本质上属于广义的扣押物,可以将刑事涉案财物的认定标准明确为是否"作为证据之物"和"特别没收之物",这既是回归刑事涉案财物本质——属广义的扣押物的必然要求,也比当前"与案件有关""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无罪""证明违法犯罪行为发生、违法犯罪行为情节轻重"等标准更为清晰,并有助于刑事涉案处置程序的完善.

    涉案财物刑事一体化特别没收之物扣押物认定标准

    论持有型犯罪的正当性根据

    陶志超
    9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界对持有型犯罪处罚根据的研究过于聚焦行为本身,而缺乏系统化的分析.通过对持有型犯罪的行为、被持物、主体三方面的分析可发现,"持有"本身建构了一个使被持物处于不显示效用状态的隔绝空间,不仅未增加社会危害性反而在抑制社会危害性;而被持物又因绝大多数都无法突破"持有"所建构的隔绝空间将危害性映射至社会层面,不能为持有型犯罪的正当性提供一般性说理;唯有持有主体因理性缺陷介入"持有"所建构的隔绝空间,使得其他民众的风险成本增加,却又未能进行相应的风险补偿.如此特定"持有"就表现为一种负外部性,即给社会造成了资源浪费,产生了额外的社会成本,引发社会危害性,进而被立法者犯罪化并加以规制.

    持有型犯罪理性缺陷社会风险社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