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畜牧兽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畜牧兽医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中国畜牧兽医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李琍

月刊

1671-7236

zgxmsy@caas.cn

010-62811226,62810371,6281602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中国畜牧兽医/Journal China Animal Husbandry & Veterinary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中国畜牧兽医》于1974年2月创刊,是国家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2014年第一批资质认定的学术期刊,前身为《国外畜牧科技》,2002年更名为《中国畜牧兽医》,是“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农林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收录期刊。本刊设有营养与饲料、生理生化、生物技术、遗传繁育、基础兽医、预防兽医、临床兽医、质量安全、环境安全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柠条青贮对奶牛瘤胃发酵性能的影响

    申瑶薛夫光康雅洁熊本海...
    4765-4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试验旨在以青贮的方式提高柠条的消化利用率,探究柠条青贮对奶牛瘤胃干物质降解率和发酵性能的影响,为反刍动物提供一种潜在的饲料资源。[方法]将新鲜刈割的柠条分为2组:鲜样组和青贮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 000 g,青贮30 d后测定柠条的营养成分及青贮品质。将烘干后的样品,按照10 g/份分别称取18份,测定柠条在奶牛瘤胃发酵2、4、8、24、48和72 h的尼龙袋干物质降解率;再按照0。5 g/份分别称取18份样品,测定柠条在体外发酵2、4、8、24、48和72 h的发酵参数。[结果]青贮组柠条的干物质、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低于鲜样组(P<0。05)。柠条青贮30 d后pH为4。51,氨态氮含量为5。12 g/kg,乳酸含量为14。53 mmol/g,乙酸含量为8。45 g/kg。鲜样组柠条的尼龙袋干物质降解率在奶牛瘤胃发酵2、4、8、24和48 h时显著低于青贮组(P<0。05)。奶牛瘤胃体外发酵参数结果显示,青贮组柠条的体外干物质降解率、产气量、乙酸、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鲜样组(P<0。05);在体外发酵24、48和72 h时青贮组柠条的氨态氮和甲烷含量均显著高于鲜样组(P<0。05)。[结论]青贮可有效降低柠条的粗纤维含量,有效提高柠条的奶牛瘤胃干物质降解率、体外产气量、挥发性脂肪酸及氨态氮含量。

    柠条青贮体外产气法干物质降解率瘤胃发酵参数

    高精料饲粮条件下添加苦豆子生物碱对杜蒙羔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赵建鑫李述方卢赫男李少俊...
    4774-4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高精料饲粮中添加苦豆子生物碱对杜蒙羔羊生长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32只体重(25。76±2。35)kg的杜蒙羔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各试验组基础饲粮相同,均为精粗比7∶3的高精料饲粮,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I组添加0。2%苦豆子;Ⅱ组添加0。121 g/kg苦豆子生物碱(低剂量碱组);Ⅲ组添加0。169 g/kg苦豆子生物碱(高剂量碱组)。预饲期为15 d,正式试验期60 d,试验羔羊单笼饲养,自由采食。试验期间统计每只羊每天的采食量,在正式试验第0、30、60天对试验羔羊空腹称重,计算生长性能指标;试验第60天羔羊称重后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试验0~30 d,Ⅰ和Ⅱ组羔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Ⅲ组(P<0。05);试验30~60 d,Ⅱ组羔羊平均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显著高于Ⅲ组(P<0。05);试验0~60 d,Ⅱ组羔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Ⅲ组(P<0。05)。试验第60天,与Ⅲ组相比,Ⅰ、Ⅱ组羔羊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降低(P<0。05);Ⅱ组羔羊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Ⅰ、Ⅱ和Ⅲ组羔羊血清葡萄糖(GLU)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Ⅱ组羔羊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且Ⅱ组血清IgA含量显著高于Ⅲ组(P<0。05)。[结论]本试验条件下,高精料饲粮中添加0。121 g/kg苦豆子生物碱可提高杜蒙羔羊的生长性能、缓解肝脏损伤、降低血糖以及调节体液免疫功能。

    苦豆子生物碱羔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

    产蛋高峰期与后期山麻鸭卵泡发育、抗氧化能力和自噬水平的比较

    姜力莹马曼婷李凯潮张亚男...
    4783-4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产蛋阶段山麻鸭的卵泡发育、促性腺激素水平、抗氧化能力及卵泡自噬相关基因的变化规律,为开发延长蛋禽产蛋期新技术奠定研究基础。[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产蛋正常的产蛋高峰期(25周)和产蛋后期(70周)的龙岩山麻鸭各84只,随机各分为6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饲喂同一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期8周。于第8周末,随机从每个重复选取3只体况良好、产蛋正常的蛋鸭采血、屠宰取样,检测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及卵巢发育相关指标。[结果]与产蛋高峰期山麻鸭相比,①产蛋后期山麻鸭的小黄卵泡数量、小黄卵泡指数及平均小黄卵泡重均显著降低,闭锁卵泡重量显著增加(P<0。05)。②产蛋后期山麻鸭血浆中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显著降低(P<0。05);小黄卵泡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水平显著升高,此外,闭锁卵泡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③产蛋后期山麻鸭卵泡中促卵泡素受体(FSHR)mRNA表达水平降低,叉头转录因子1(FOXO1)被激活并调控自噬相关基因(选择性自噬受体(SQSTM1)和beclin 1(BECN1)下调)(P<0。05)。[结论]山麻鸭进入产蛋后期,由于氧化应激增加,卵泡中FSH含量及敏感性降低,激活FOXO1调控卵泡颗粒细胞自噬,抑制卵泡发育。

    山麻鸭卵泡发育抗氧化能力自噬

    饲粮代谢能水平对盐津乌骨鸡雏鸡肠道发育及盲肠微生物的影响

    汤安兴张正菲孙金东付礼想...
    4792-48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水平对1~42日龄盐津乌骨鸡肠道发育及盲肠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盐津乌骨鸡雏鸡的科学养殖提供参考。[方法]将200只健康、体重相近的1日龄盐津乌骨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分别饲喂11。40、12。00、12。60、13。20和13。80 MJ/kg 5个代谢能水平的饲粮,42日龄时,每个重复取1只鸡屠宰,分离各肠段并测定其长度和重量,取盲肠内容物利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盲肠菌群多样性。[结果]11。40和12。00 MJ/kg组盐津乌骨鸡平均盲肠长度显著高于13。20和13。80 MJ/kg组(P<0。05);11。40 MJ/kg组盐津乌骨鸡直肠的绝对质量和相对质量均显著高于12。60和13。80 MJ/kg组(P<0。05);饲粮代谢能水平对盐津乌骨鸡盲肠微生物Alpha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11。40 MJ/kg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12。60、13。20和13。80 MJ/kg组有明显差异;门水平上,5组盐津乌骨鸡盲肠微生物共有的优势菌门有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脱硫杆菌门,12。00 MJ/kg组盲肠蓝藻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11。40、12。60和13。80 MJ/kg组(P<0。05);属水平上,5组盐津乌骨鸡盲肠优势菌属有粪便菌属、拟杆菌属、另枝菌属和未分类颤螺旋菌科,11。40和12。60 MJ/kg组[瘤胃球菌属]_torques_group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13。20和13。80 MJ/kg组(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代谢能水平为13。20和13。80 MJ/kg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盐津乌骨鸡雏鸡盲肠和直肠的发育,并抑制部分致病菌的生长;饲粮代谢能水平对盐津乌骨鸡盲肠微生物Alpha多样性影响较小,但会影响盲肠微生物群落结构,并引起微生物优势菌群及其相对丰度的变化。

    代谢能水平盐津乌骨鸡肠道发育微生物多样性

    发酵象草代谢组学分析及其对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张杏艳蓝海恩易显凤杨楷...
    4802-4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全面评估发酵象草作为猪饲料的营养价值。[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发酵象草的代谢产物,并将不同水平发酵象草与木薯、鱼露组合添加到猪基础饲粮中,进行生猪喂养试验。对照组猪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Ⅳ、Ⅴ、Ⅵ组猪分别饲喂发酵象草添加比例为0、2%、3%、4%、6%、9%的饲粮,喂养28 d。试验结束后,统计猪生长性能,检测血清生化指标。[结果]①与象草相比,发酵象草共有121个差异代谢物,主要为糖类、氨基酸类和脂肪酸类,其中92个含量上调,松三糖、天冬氨酸、谷氨酸、肌醇、蛋氨酸和N-乙酰-鸟氨酸含量上调1 000倍以上。发酵象草与象草共有11条代谢通路差异极显著(P<0。01)。②动物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除Ⅱ组猪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升高外(P<0。05),其余各组血清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o Ⅱ组猪血清总蛋白(TP)、TC、LDLC和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饲养试验期间,所有试验组猪腹泻率均为0。[结论]象草发酵后氨基酸类、糖类和脂类代谢产物含量明显上升,营养价值明显提升;发酵象草可替代猪部分基础饲粮,降低脂肪沉积。饲粮中添加2%发酵象草综合生产效益最佳。

    发酵象草代谢组学代谢产物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

    反刍动物甲烷减排研究进展

    李高龙吴兆海赵连生卜登攀...
    4812-4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烷是温室气体的重要组成,而反刍动物生产是甲烷排放的重要源头。近年,反刍动物甲烷减排研究已成为热点。如何安全高效地降低反刍动物甲烷排放对于推进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至关重要,并在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环境污染以及提升反刍动物生产性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助推畜牧业绿色发展,作者从反刍动物甲烷产生方式出发,阐述了调整饲粮结构(包括饲粮精粗比例、饲料原料质量、饲料原料搭配等)、优化饲养管理(包括改善饲养环境、改变放牧方式以及对饲料原料进行加工处理等)、优选适宜品种和生理状态动物(选择低甲烷排放品种或生理状态个体)以及利用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如单宁、皂苷和精油等)、微生态制剂(如酵母菌、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有机酸(如苹果酸、延胡索酸和单宁酸等)、无机化合物(3-NOP)以及藻类(海藻和微藻)等多种减排措施,总结了各项措施在降低甲烷排放方面所取得的具体效果,并寻求更加适合的减排方案。在对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甲烷减排的具体措施与建议,希望能够为未来相关领域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生产中降低甲烷排放提供借鉴经验。

    甲烷瘤胃反刍动物减排添加剂

    嗜酸乳杆菌后生元对初产蛋鸡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和鸡蛋品质的影响

    邱凯官小凤桑杨刘志云...
    4824-4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饲粮添加嗜酸乳杆菌后生元(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post-biotic,LAPB)对初产蛋鸡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和鸡蛋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216只23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入3个处理组,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0。1%和0。2%LAPB的基础饲粮。预饲1周,正式试验期8周,每天记录产蛋情况,每周结料,计算生产性能。在第4和8周,每重复采集5枚鸡蛋,测定鸡蛋品质。试验结束时,每重复随机选取1只蛋鸡,采集血样,测定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1%或0。2%LAPB增加了初产蛋鸡的平均蛋重、平均日产蛋重(P<0。05),降低了料蛋比(P<0。05),提高了蛋黄颜色、浓稀蛋白比和蛋白高度(P<0。05),对血常规指标无影响(P>0。05),增加了血清中总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P<0。05);其中,0。1%添加水平增加了蛋鸡血清肌酐含量(P<0。05),降低了谷草转氨酶活力(P<0。05)。[结论]饲粮添加0。1%或0。2%LAPB可有效改善初产蛋鸡的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并且能调节脂肪代谢,增强肝肾健康、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性能,推荐使用量为0。1%。

    嗜酸乳杆菌后生元初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

    肉鸭对糖渣和酱油渣养分利用率评定

    吴占月郭艳红庄蕾王宁...
    4833-4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试验旨在对糖渣和酱油渣进行营养价值评定,测定其在肉鸭中的营养物质消化率、代谢能和回肠氨基酸消化率。[方法]代谢能及养分消化率采用排空-强饲法测定,共选取24只肉鸭,随机分为糖渣组和酱油渣组,每组12个重复,每重复1只鸭,强饲量为60 g,排空和集粪时间均为48 h,收集肉鸭粪便样品,测定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总能。使用无氮饲粮法和回肠末端法测定回肠氨基酸消化率,选取60只肉鸭,随机分为糖渣组、糖渣无氮饲粮组、酱油渣组和酱油渣无氮饲粮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3只鸭,适应期3 d后分别饲喂试验饲料,4 h后统一屠宰取回肠内容物,测定氨基酸含量。[结果]糖渣中干物质含量为89。70%、粗蛋白质为21。98%、总能为26。47 MJ/kg;酱油渣中干物质含量为89。53%,粗蛋白质含量为26。65%,总能为24。06 MJ/kg。代谢试验结果表明,糖渣和酱油渣在肉鸭中的表观代谢能分别为18。09和8。59 MJ/kg,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57。46%和44。61%,粗脂肪消化率分别为84。88%和84。43%。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结果显示,糖渣和酱油渣试验中表观回肠消化率最高的是赖氨酸,分别为92。75%和55。60%。[结论]糖渣和酱油渣粗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含量和组成丰富,肉鸭对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利用率较高,可以开发作为肉鸭饲料原料应用在生产中。

    糖渣酱油渣肉鸭氨基酸回肠消化率非常规饲料原料

    葡萄残渣的饲料化利用及其在羊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常安其毛帅翔柳广斌
    4842-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葡萄残渣是葡萄酿酒过程中的副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等营养成分,及多酚类化合物、葡萄籽油、齐墩果酸和膳食纤维等活性物质,且产量大,易于收集。近些年来,为缓解中国饲料短缺问题,葡萄残渣作为一类天然的非常规饲料原料和添加剂被广泛运用到畜禽饲料生产中,不仅可以促进畜禽生长发育,提高畜禽机体健康和畜产品品质,同时还可以对农副产品资源有效开发利用,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受到葡萄产地、品种和饲料加工技术等因素限制,葡萄残渣作为饲料原料和添加剂大规模生产并投入使用受到限制。羊是中国的主要经济动物之一,近些年中国羊产业规模稳速增加,但随着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使羊养殖成本也不断增加,开发羊用非常规饲料意义重大。因此,作者对葡萄残渣的营养成分含量、特殊活性物质及其生物学功能、饲料化利用技术方法、利用局限性以及在羊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为葡萄残渣在羊饲料中的合理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葡萄残渣开发利用生产

    北方地区荷斯坦牛体内超数排卵反应性状群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黄越川张海亮刘展鹏赵善江...
    4851-4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体内超数排卵(以下简称超排)是现代奶牛繁育关键技术之一,对于奶牛群体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试验旨在揭示超排反应性状在荷斯坦牛群体中的表型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奶牛超排反应性状的遗传规律解析提供表型研究基础。[方法]本研究收集了宁夏和内蒙古地区共9个牧场2021年3月至2023年8月间1 842头荷斯坦牛的1 855条体内超排记录,对总胚胎数、可移植胚胎数、可移植胚胎率、未受精卵数、未受精卵率、退化胚胎数和退化胚胎率共7个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使用SAS 9。2软件中Mixed程序分析了非遗传因素对7个性状的影响,并使用SPSS 21。0软件的双变量相关程序计算了7个超排反应性状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本研究群体中,荷斯坦牛体内超排生产的总胚胎数、可移植胚胎数和可移植胚胎率的平均值分别为9。49枚、6。01枚和61。95%,未受精卵数和未受精卵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50枚和17。16%,退化胚胎数和退化胚胎率的平均值分别为2。29枚和23。34%。各超排反应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表型相关,相关系数介于一0。629~0。882之间。除可移植胚胎率外其余性状均受季节因素的显著影响(P<0。05);激素类型及剂量对7个超排反应性状均有显著影响(P<0。05);冻精使用剂量显著影响了可移植胚胎数、退化胚胎数、未受精卵数和未受精卵率(P<0。05);供体月龄仅对可移植胚胎率和退化胚胎率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中国荷斯坦牛的超排反应性状表型与世界平均水平相近,并受到多种非遗传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对奶牛超排反应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奠定了模型基础。

    荷斯坦牛超数排卵群体特征Pearson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