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畜牧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畜牧杂志

李德发

半月刊

0258-7033

zgxmzz@cau.edu.cn

010-62732723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畜牧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1953年创刊的畜牧类综合性科技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畜牧医学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2006年改为半月刊,改版后设如下栏目:单期(科技版):专家论坛、业务名家、实验研究、经验交流、专题论坛、调查报告、综述、基层园地等;双期(市场与管理版):政策导读、行业动态、新闻聚焦、名家论坛、市场观察、产业透视、畜产品安全、动物保健、名企探索、国际畜产品市场、世界最新数据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脱胶海带粉和藻纤素对母猪繁殖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滕乐帮韩先杰徐小强于光辉...
    259-263,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脱胶海带粉和藻纤素对母猪繁殖性能和营养消化率的影响。选择 90 头健康、第 3 胎的长白×大白二元母猪,随机分为 3 组,每组 30 头,每头作为 1 个重复饲养在定位栏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 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添加 3%脱胶海带粉或 3%藻纤素等量替代小麦麸。试验从母猪妊娠期 70 d开始到哺乳期 28 d结束,测定体重、背膘厚度、平均日采食量和繁殖性能指标;在妊娠期的 90 d和哺乳期 20 d,分别在 3 个组中随机选择 12 头母猪采集粪便测定营养消化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脱胶海带粉组平均窝增重提高了9。71%(P<0。05),平均窝产活仔数提高0。89头(P<0。05),仔猪断奶均重提高9。90%(P<0。05);3%藻纤素组平均断奶窝重较对照组提高了3。72%(P<0。05),3%脱胶海带粉组与3%藻纤素组间无显著差异;3 组间营养消化率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母猪日粮中添加 3%脱胶海带粉或 3%藻纤素等量替代小麦麸可以提高仔猪平均断奶窝重和平均窝增重,对其他营养物质消化率没有影响,二者均可以作为膳食纤维添加到母猪饲料中,且脱胶海带粉效果更优。

    脱胶海带粉藻纤素母猪繁殖性能营养消化率

    N-乙酰半胱氨酸对冷环境下哺乳犊牛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粪便发酵参数的影响

    刘红志高伟星彭述宇曲嘉晨...
    264-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通过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哺乳犊牛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粪便发酵参数的影响,为在寒区冬季舍外饲养哺乳犊牛应用提供数据支持。试验采用 2×2 双因素设计,于黑龙江省黑河市某规模化牧场,选择体重(40±4。00)kg、健康的新生哺乳犊牛 24 头,分为 4 个处理,即舍内室温饲养、舍内室温饲养+300 mg/kg NAC、舍外冷环境饲养、舍外冷环境饲养+300 mg/kg NAC,每个处理 6 头犊牛。室温组温度维持在(11±6)℃,冷环境组温度维持在(-18±6)℃。预试期 10 d,正式试验期 50 d,冷环境组哺乳犊牛10 d时移至舍外。结果表明:与无添加组相比,NAC试验组第 15、30 天哺乳犊牛的体重增加(P<0。05);与舍内室温饲养相比,冷环境饲养的哺乳犊牛平均日增重和体重降低(P<0。05),哺乳犊牛的平均采食量增加(P<0。05);饲喂NAC可以增加血液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降低丙二醛含量(P<0。05);冷环境饲养可以增加犊牛血液中丙二醛含量(P<0。05),降低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饲喂NAC可提高粪便中丁酸含量(P<0。05),冷环境下丙酸、丁酸含量降低(P<0。05)。由此可见,冬季舍外饲养会降低犊牛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添加NAC能够提高哺乳犊牛的生长发育水平、抗氧化能力,改善哺乳犊牛的粪便发酵情况。

    N-乙酰半胱氨酸冷环境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发酵参数犊牛

    绵羊VPS26A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谱分析

    张双双王丹贾琪陈小辛...
    270-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绵羊液泡蛋白分选 26A(Vacuolar Protein Sorting 26A,VPS26A)基因CDS序列,确定其生物学功能,明确其在不同品种不同组织的表达差异,以新吉细毛羊和小尾寒羊为试验动物,以小尾寒羊皮肤组织cDNA为模板通过TA(T's and A's Method)克隆获得CDS区序列,并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其可能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VPS26A基因在小尾寒羊和新吉细毛羊不同组织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VPS26A基因CDS序列全长为 981 bp,编码 327 个氨基酸。绵羊VPS26A氨基酸序列与羚羊相似性最高,同源性为 100%,与人的相似性最低,为 99。4%;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绵羊VPS26A与山羊和羚羊亲缘关系最近,与人和驴亲缘关系最远。VPS26A蛋白无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存在27个磷酸化位点和2个N-糖基化位点,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和核内体上。VPS26A蛋白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无规则卷曲、延伸链、α螺旋和β转角分别占 45。87%、30。28%、18。35%和 5。50%,与三级结构预测一致。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VPS26A基因在小尾寒羊肺脏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皮肤,而在新吉细毛羊皮肤的表达量均最高,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织。本研究为进一步阐述VPS26A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小尾寒羊VPS26A生物信息学表达分析逆转运复合物

    干扰牛Zfy基因的载体构建及其在细胞水平上的效果验证

    席继锋王香祖张永生李超程...
    276-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组载体可以靶向干扰公牛睾丸中Zfy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Y精子的发育和形成过程,引起睾丸中X、Y精子的比例发生偏移。本试验用pLL3。7 质粒重组构建 3 个牛Zfy基因mRNA干扰载体,即pLL3。7/a、pLL3。7/b、pLL3。7/c。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等体积生理盐水)、空载体(无干扰片段)等作为对照组,建立生殖细胞系的体外培养体系,用脂质体 2000 将质粒载体转染到生精细胞,运用RT-qPCR、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方法从细胞水平上筛选出效果最佳的干扰载体。结果表明,同对照组相比,pLL3。7/a能使Zfy基因mRNA表达水平下降 68。65%±7。25%(P<0。01);pLL3。7/c能使Zfy基因mRNA表达水平下降 23。36%±3。67%(P<0。05);pLL3。7/b能使Zfy基因mRNA表达水平下降 11。01%±2。14%(P>0。05)。WB试验与RT-qPCR检测结果一致,因此,pLL3。7/a干扰效果最佳。本研究结果将为从基因层面实现性别控制技术的研发和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Zfy基因干扰载体生殖细胞

    基于血常规指标探究邓川牛的生理特性

    刘永艳李雅曼黄宗友肖蘅...
    283-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补充和完善邓川牛的种质资源特性,建立邓川牛血常规参考值,本试验对邓川牛和滇中牛血常规指标进行检测及比较。选择 8~60 月龄且发育良好的邓川牛(公牛 40,母牛 64)和滇中牛(公牛 11,母牛17),测定白细胞数目(WBC)、中性粒细胞数目(Neu#)、淋巴细胞数目(Lym#)、单核细胞数目(Mon#)、嗜酸性粒细胞数目(Eos#)、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淋巴细胞百分比(Lym%)、单核细胞百分比(Mon%)、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红细胞数目(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血小板数目(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21 项血常规指标。结果显示:邓川牛所有血常规指标均在参考范围内,这表明邓川牛血液生理指标处于正常状态。邓川牛中WBC、Neu#、Lym#、Mon#、Eos#、Eos%和MCHC均极显著高于滇中牛,而RBC、HGB、HCT和RDW-CV极显著低于滇中牛,Lym%显著低于滇中牛。在邓川牛中,公牛MCH显著高于母牛,而RDW-CV显著低于母牛;在滇中牛中,公牛和母牛间各指标没有显著差异。在邓川牛中,未成年组(≤24 月龄)MCH、MPV极显著高于成年组(>24 月龄),MCV显著高于成年组,Lym#极显著低于成年组,WBC和RDW-CV显著低于成年组。在滇中牛中,未成年组中WBC、Neu#极显著低于成年组,Lym#显著低于成年组。本研究表明,邓川牛和滇中牛血常规指标在同品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以及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差异,建议进行基因水平的差异相关分析,以加强对邓川牛优良性状的筛选及保护,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血常规指标变化背后的遗传机制。

    邓川牛血液血常规指标抗逆性参考范围

    黑色素在酉州乌羊皮肤中的分布特征研究

    赵金红刘良佳陈静孙晓燕...
    288-290,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寻找酉州乌羊皮肤乌色特异性形成的组织形态学依据,本研究以酉州乌羊(乌色皮肤)为实验对象,以板角山羊(白色皮肤)为对照,分别采用HE染色法、Masson-Fontana银染法对 2 种不同肤色山羊皮肤组织中的黑色素颗粒数量、分布特征进行比较,再利用免疫荧光法对黑色素细胞进行组织定位和计数分析。HE染色结果显示:酉州乌羊皮肤中黑色素颗粒较多,基底层和毛囊等部位有大量黑色素存在;Masson-Fontana银染结果显示:酉州乌羊皮肤黑色素从皮肤基底层蔓延到皮肤浅表层,形成明显的帽状结构;免疫荧光结果显示:酉州乌羊皮肤组织黑色素细胞定位于表皮基底层和毛囊中,与对照白皮羊部位相同,且黑色素细胞数量差异不显著。本实验结果说明酉州乌羊肤色特异是由于黑色素分泌数量多且分布延伸到皮肤表皮层所形成的,可能与其黑色素细胞活性有关,而与黑色素细胞数量无关。

    山羊黑色素黑色素细胞Masson-Fontana染色免疫荧光

    基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初步探究云岭山羊抗逆性特征

    黄宗友苏相生刘永艳李雅曼...
    291-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云岭山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在抗逆性方面的特征,本实验于 2022 年 12 月中旬选取健康且发育良好的 18~36 月龄成年云岭山羊及努比亚山羊为研究对象,每个品种 30 只(公母各半),采集抗凝血及非抗凝血各 1 管,测定血常规及血清生化指标各 17 项。结果表明:在品种内血常规指标中,云岭山羊母羊的血红蛋白含量(P<0。05)、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P<0。01)均高于公羊;努比亚山羊公羊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P<0。01)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P<0。05)高于母羊,母羊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公羊(P<0。01)。品种间血常规指标中,努比亚山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0。05)与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P<0。01)均高于云岭山羊,而云岭山羊单核细胞百分比高于努比亚山羊(P<0。01)。在品种内血清生化指标中,云岭山羊公羊葡萄糖(P<0。01)和总蛋白(P<0。05)高于母羊,母羊总胆固醇(P<0。01)和三酰甘油(P<0。05)高于公羊;努比亚山羊公羊的肌酐、尿素高于母羊(P<0。01),母羊的总胆固醇高于公羊(P<0。01)。品种间血清生化指标中,云岭山羊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均高于努比亚山羊(P<0。01),努比亚山羊磷、葡萄糖、肌酐(P<0。01)及总蛋白(P<0。05)高于云岭山羊。2 个品种之间的血常规指标白细胞数目、血红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与血清生化指标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总蛋白、总胆固醇均高于参考值,具有性别差异和种间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云岭山羊营养代谢、疾病预防及饲养管理等提供理论依据。

    云岭山羊血常规生化指标抗逆性

    枯草芽孢杆菌PB6制剂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赵佳霓岳淑英罗正王思幻...
    298-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PB6 制剂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用 60 周龄同批海兰褐蛋鸡 576 只,随机分为 4 个日粮处理,每个处理 6 个重复,每个重复 24 只鸡。BSP 0、BSP 100、BSP 150、BSP 200 各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 0、100、150、2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PB6 制剂。结果表明:与BSP 0 组相比,BSP 100 组、BSP 150 组、BSP 200 组均提高了蛋鸡产蛋率、料蛋比、蛋壳强度和哈氏单位(P≤0。05);提高了血清和十二指肠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水平,降低了丙二醛含量(P≤0。05);与BSP 0 组相比,枯草芽孢杆菌PB6 制剂通过降低梭状芽孢杆菌和大肠菌群的数量(P≤0。05)、增加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数量(P≤0。05)来调节回肠和盲肠菌群组成。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PB6 可提高蛋鸡生产后期的产蛋率和蛋壳品质,BSP 150 组(150 mg/kg枯草芽孢杆菌PB6)效果最好。

    枯草芽孢杆菌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肠道菌群蛋鸡

    胶红酵母ZTHY2对雷州黑鸭生长性能、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胡颍昕叶剑芝梁黄冰李涛...
    303-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胶红酵母ZTHY2 对雷州黑鸭生长性能、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本试验选取 84 只 1 日龄、健康状况良好的雷州黑鸭,随机分为 4 个组,每组 3 个重复,每个重复 7 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107、2×108、2×109 CFU/kg胶红酵母ZTHY2,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胶红酵母ZTHY2 可提高雷州黑鸭平均日增重(P<0。05),降低耗料增重比(P<0。05);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胶红酵母ZTHY2 可增强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降低丙二醛含量(P<0。05);日粮中添加 2×109 CFU/kg胶红酵母ZTHY2 能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G含量(P<0。05),提高CD3+、CD4+活性,CD19+、CD20+含量及CD4+/CD8+值(P<0。05);与对照组相比,2×109 CFU/kg组胸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 2(IL-2)、白介素 4(IL-4)及干扰素γ(IFN-γ)mRNA表达上调(P<0。05),脾脏IL-2、IL-4 mRNA的表达上调(P<0。05),法氏囊IL-4 mRNA的表达下调(P<0。05)。由此可见,胶红酵母ZTHY2 能够提高雷州黑鸭的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能力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且添加 2×109 CFU/kg胶红酵母ZTHY2 时效果最佳。

    胶红酵母生长性能免疫功能抗氧化

    基于《绒山羊营养需要量》精准补饲对冬季放牧育成期内蒙古绒山羊体重及产绒性能的影响

    秦佳鑫黎清池恒明孙长勉...
    308-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根据饲养标准对冬季放牧条件下的育成期绒山羊进行精准补饲。随机选择体质健康、体重接近全群平均水平的育成母羊 10 只,用饱和链烷烃法测定母羊的采食量、采食牧草组成、采食牧草烷烃含量及营养成分含量。选择山羊群结构和草地类型相同的 2 群育成期绒山羊群,每群 273 只育成母羊,对照组按照牧民补饲方案(玉米75%、苜蓿颗粒25%)进行饲养,试验组根据《绒山羊营养需要量》调整后的补饲方案(玉米 68%、苜蓿颗粒 23%、豆粕 7。5%、预混料 1。5%)进行饲养,测定 2 组补饲前后日增重和绒毛增长指标以分析补饲效果。结果表明:在冬季育成期绒山羊主要采食短花针茅(57。63%)、芨芨草(31。80%)和藏锦鸡儿(10。57%),采食量为 0。96 kg/d;在冬季牧民补饲条件下,育成期绒山羊粗蛋白质、磷、铜、锌、钾、镁、硒等摄入量不足;与牧民补饲相比,基于饲喂标准调整补饲日粮增加了育成期绒山羊的体重,显著增加了羊绒长度,极显著增加了日增重和抓绒量。由此可见,按照《绒山羊营养需要量》补饲可提高冬季育成期绒山羊的生长性能和产绒性能,对绒山羊精准营养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绒山羊精准补饲育成期生长性能产绒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