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畜牧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畜牧杂志

李德发

半月刊

0258-7033

zgxmzz@cau.edu.cn

010-62732723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畜牧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1953年创刊的畜牧类综合性科技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畜牧医学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2006年改为半月刊,改版后设如下栏目:单期(科技版):专家论坛、业务名家、实验研究、经验交流、专题论坛、调查报告、综述、基层园地等;双期(市场与管理版):政策导读、行业动态、新闻聚焦、名家论坛、市场观察、产业透视、畜产品安全、动物保健、名企探索、国际畜产品市场、世界最新数据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西藏地区奶牛夏秋季鼓膜温度昼夜节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佳伟张海亮许静漪杨轩宁...
    313-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揭示西藏地区泌乳期荷斯坦牛鼓膜温度的群体特征以及昼夜时间变化规律,探究生理和环境因素对鼓膜温度的影响。2022 年 8-9 月,对西藏地区某规模化牧场 20 头泌乳期荷斯坦牛的鼓膜温度进行连续监测,并收集牧场所在地区的气象数据。首先对连续监测的鼓膜温度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随后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了测定时间、胎次、繁殖状态和环境温度等因素对鼓膜温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高原奶牛夏秋季鼓膜温度平均为 37。99±0。84℃,鼓膜温度的昼夜节律表现为上午低、下午和傍晚较高;胎次、繁殖状态、测定时间、环境温度对高原奶牛的鼓膜温度有显著影响,1 胎奶牛鼓膜温度高于其他胎次泌乳牛,且在一日内的变化幅度更大;空怀奶牛各时段鼓膜温度低于其他繁殖状态的奶牛;此外,奶牛鼓膜温度随其所在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本研究发现鼓膜温度可以反映高原奶牛的核心温度及其变化规律,同时鼓膜温度可以捕获高原奶牛不同生理状态下的体温差异,可为利用鼓膜温度进行高原奶牛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高原奶牛鼓膜温度昼夜节律群体规律

    音乐对赣南香猪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张建国周泉勇熊平文柯尝玲...
    318-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音乐缓解断奶应激对赣南香猪仔猪生长的不良影响,本试验选择同批次、遗传背景相同、健康良好的 30 日龄赣南香猪断奶仔猪 54 头,平均分为 2 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设 3 个重复,每个重复 9头仔猪(4 公 5 母)。试验组每天 09:00-10:30 和 14:30-16:00 播放音乐,对照组无音乐播放。试验期 30 d,试验结束后分别测定试验期仔猪的增重、耗料量及血清中免疫、抗氧化和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播放音乐能提高赣南香猪仔猪血清中生长激素水平(P<0。05),提高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6、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P<0。05),降低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和过氧化氢酶含量(P<0。05),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音乐可以通过提高血清中的免疫指标含量来增强赣南香猪仔猪的免疫力,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以增强赣南香猪仔猪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对赣南香猪仔猪的生长性能无影响。

    音乐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力抗氧化能力

    塔里木鸽乳鸽与欧洲肉鸽I系乳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

    姚莹莹赵晓钰李海英吴盈萍...
    32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明确塔里木鸽乳鸽和欧洲肉鸽I系乳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品种特点,比较两者间存在的差异。本试验随机选取饲养管理条件相同、健康状况良好的 0 日龄塔里木鸽乳鸽和欧洲肉鸽I系乳鸽各 80 只,按品种分为 2 组,每组设置 5 个重复,每个重复 16 只,试验期 28 d,测定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在生长性能方面,塔里木鸽乳鸽体重、平均日增重和窝平均日采食量均极显著低于欧洲肉鸽I系乳鸽,窝耗料增重比极显著高于欧洲肉鸽I系乳鸽;在屠宰性能方面,28日龄塔里木鸽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胸肌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欧洲肉鸽I系乳鸽;在肉品质方面,塔里木鸽乳鸽胸肌剪切力极显著高于欧洲肉鸽I系乳鸽,腿肌肉色的b*值显著低于欧洲肉鸽I系乳鸽;在肌肉营养成分方面,塔里木鸽乳鸽水分和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欧洲肉鸽I系乳鸽,塔里木鸽乳鸽肌肉蛋白质含量,包括谷氨酸、丝氨酸及精氨酸在内的 6 种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总量、甜味氨基酸总量以及鲜味氨基酸占比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欧洲肉鸽I系乳鸽;塔里木鸽乳鸽肌肉中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极显著高于欧洲肉鸽I系乳鸽,铁元素含量显著高于欧洲肉鸽I系乳鸽。由以上可知,欧洲肉鸽I系乳鸽生长性能优良,产肉效果良好,肌肉营养丰富;塔里木鸽乳鸽屠宰性能、肉品质较好,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均衡,肌肉风味和营养价值更高。

    塔里木鸽欧洲肉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

    扬州鹅在不同饲养模式下的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分析

    范苏雨金志明刘林雨张勇...
    330-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华东地区是我国肉鹅养殖和消费的主要区域,存在多种养殖模式。为研究扬州鹅在不同饲养模式下的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本试验选用 300 只平均体重为(832。6±26。3)g的 21 日龄扬州鹅(公母各半),随机分为 4 组,每组设 3 个重复组,每个重复 25 只扬州鹅,饲养密度为 2 只/m2。精料饲养组、3%油脂组和牧草补饲组为全程精料(黑麦草+精料)饲养模式,采用全封闭式厚垫料平养舍饲。其中,3%油脂组在 63~70日龄添加鸭油添加剂;牧草补饲组在 35~70 日龄每周补饲牧草 2。5 kg;放牧精料组在预试期(21~27 日龄)每天训练鹅自行前往指定草地并回鹅舍,28 日龄后鹅自由活动、采食,放牧期间提供充足饮水,并进行划区轮牧,密度为 15 只/667 m2,每天放牧 8 h。预试期 7 d,正试期 42 d。结果显示:放牧精料组扬州鹅 29~56日龄平均日增重、饲料利用率最高,56 日龄体重高于牧草补饲组(P<0。05);牧草补饲组后期(56~70 日龄)生长速度加快,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均最高;3%油脂组、放牧精料组的 70 日龄体重与精料饲养组无差异,但 3%油脂组体重大于牧草补饲组(P<0。05)。精料饲养组、3%油脂组的全程死淘率维持在较低水平,牧草补饲组、放牧精料组的死淘率超过 17%。3%油脂组的总体养殖经济效益最好,牧草补饲组的饲料成本最低,放牧精料组后期饲料报酬低,总体饲养成本较高。所以,以肉鹅 70 日龄出栏为节点,添加 3%油脂模式组的总体养殖效益最好,本试验结果为肉鹅养殖企业和农户选择合适的饲养模式提供了数据参考。

    扬州鹅生长性能饲养模式经济效益

    青年和成年中国荷斯坦母牛在不同月份的繁殖性能比较

    孙胜祥张保中马青梅李营营...
    335-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不同月份青年母牛和成年中国荷斯坦母牛群的繁殖性能差异,本实验收集并分析了 30 000 多头(次)青年和成年中国荷斯坦母牛 2009-2022 年的配种率、受胎率、流产率等繁殖性状指标数据。结果表明:青年母牛的配种率在 4 月最高,成年母牛的配种率在 5 月最高,7-8 月青年母牛和成年母牛受胎率和配种率等性状最差;青年牛的受胎率、产犊率均高于成年母牛(P<0。01),流产率、配孕每头消耗冻精和配种指数均低于成年母牛(P<0。01)。可见,青年牛的整体繁殖性能优于成年母牛,建议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减少在夏季实施繁育计划,加强青年阶段奶牛的饲养管理,及时淘汰高胎次牛,以提高牛群的整体繁殖效率和经济效益。

    青年母牛成年母牛繁殖性能中国荷斯坦奶牛

    不同大理石花纹等级牛肉的质构特性与营养成分分析

    孟文翔游伟路一航任永平...
    339-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大理石花纹等级牛肉的品质差异,选取体重 750 kg左右、30 月龄的杂交阉割公牛F1(和牛×荷斯坦牛)肉牛屠宰排酸 72 h后,选取M3 级、M5 级和M8 级的背最长肌各 3 头,测定分析牛肉的物理指标、常规营养成分、脂肪酸组成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随着牛肉等级的提高,物理指标剪切力降低(P<0。05),硬度、胶着度、咀嚼度降低(P<0。05),弹性升高(P<0。01);随着牛肉等级的提高,常规营养成分中水分、灰分含量减少(P<0。05),脂肪含量增加(P<0。01),蛋白含量减少(P<0。01),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EAA/TAA)和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升高(P<0。05)。由此可见,不同大理石花纹等级牛肉的品质具有显著差异,且随着牛肉等级的提高,剪切力显著降低,脂肪含量显著增加,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变化,EAA/TAA和EAA/NEAA显著升高。

    肉品质大理石花纹脂肪酸氨基酸营养成分

    中国牧草产业与草食畜牧业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李静王明利
    34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牧草产业与草食畜牧业的耦合协调是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本文基于 2012-2021 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牧草产业与草食畜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模型测度牧草产业与草食畜牧业的耦合协调关系,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方法测度草畜耦合协调关系的区域差异,最后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影响牧草产业与草食畜牧业耦合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12-2021 年草食畜牧业发展呈平稳上升趋势,牧草产业发展呈波动起伏趋势,牧草产业明显滞后于草食畜牧业的发展水平;牧草产业与草食畜牧业的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发展过程,耦合协调度总体呈西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中南地区的分布格局;牧草产业与草食畜牧业耦合协调关系的空间差异总体呈上升趋势,华北地区在我国六大区域内差异度最大;肉牛出栏率、商品草单位产量、高级技术人员占比、畜牧业产值比重、人均羊肉占有量是影响牧草产业与草食畜牧业耦合协调的主要障碍因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制订差异化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牧草产业政策支持体的对策建议。

    牧草产业草食畜牧业耦合协调关系

    我国家禽产业发展历程、现状、面临挑战及建议

    朱静李婷婷施寿荣李蕾蕾...
    351-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禽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历经快速发展时期、产业结构优化时期以及以环保为重点的全面转型时期,但也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生产效率不高、生产成本持续上涨等挑战。本文在简要梳理家禽业 30 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家禽业发展取得的成就,针对家禽业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政策建议。

    家禽业品种养殖规模成就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