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稀土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稀土学报
中国稀土学报

徐光宪

双月刊

1000-4343

xtxb@grinm.com;jrechina@263.net

010-62014832

100088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2号

中国稀土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Rare Earth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双月刊)是由中国稀土学会主办、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承办、北京大学协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涉及的主要内容有稀土化学与湿法冶金;稀土金属学与火法冶金;稀土新材料(磁性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稀土固体物理与固体化学;稀土应用研究;稀土分析检测;稀土地质、矿物和选矿等。主要栏目有综合评述、学术论文、研究快报及研究简报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3年中国稀土研究综合评述

    严纯华黄小卫
    38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稀土新材料作为现代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材料,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以中国2023年稀土领域研究发展状况为对象,总结归纳了近年来中国稀土光功能材料、催化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10个稀土材料领域以及中国在稀土提取和分离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进展,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和展望.

    稀土新材料提取分离

    典型稀土材料催化氧化挥发性有机物研究进展

    赵永昌田时泓张潇潇龙璐璐...
    419-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参与臭氧、二次气溶胶形成的重要前体物,其生物毒性、光化学污染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催化氧化是防治VOCs污染的主要技术.稀土材料由于富含表面晶格缺陷、良好的高温稳定性、VOCs亲和力和储释氧能力,在VOCs催化氧化方面受到重点关注.本文就典型稀土材料用于VOCs的热催化、光催化以及光热催化处理开展评述,阐述VOCs的来源、危害和催化氧化机制,探讨不同典型稀土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特征、化学状态用于催化氧化VOCs的效果,明晰了稀土材料的优势并分析了目前面临的难题,以期为稀土材料在VOCs治理中的应用及推广提供参考.

    稀土材料挥发性有机物热催化光催化光热催化

    无机荧光温敏材料的研究进展及性能提升策略

    贾雅梅崔祥水汪晓勇周超洋...
    43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纳米材料与生物科技的快速发展,微电子电路、微流体设备、纳米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发展突飞猛进,迫切需要高灵敏度的荧光温敏材料.得益于稀土/过渡金属离子独特的电子能级结构,稀土/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的无机材料可实现覆盖紫外、可见及近红外光谱范围的上转换或下转移发光,具有荧光发射谱带可调、荧光寿命长、耐光漂白及热稳定性高等优点成为一类重要的荧光温敏材料,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进展.本文首先介绍了荧光测温技术的分类、主要测温性能参数以及稀土/过渡金属离子掺杂无机荧光温敏材料的研究进展,然后阐述了稀土/过渡金属离子掺杂无机荧光温敏材料在提升测温灵敏度、拓展测温区间及提高测温精确度三方面的发展策略,最后总结并展望了稀土/过渡金属离子掺杂无机荧光温敏材料的发展趋势.

    稀土/过渡金属离子无机晶体材料荧光温敏测温性能

    铈对铝合金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杨治刚李凯丽绳天庆吕欣冉...
    451-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稀土元素以其高效性得到极大关注,Ce作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稀土元素,加入Al合金可极大地细化晶粒,同时生成Al11Ce3第二相,起到第二相强化的作用,极大改善Al合金的硬度、强度、耐高温性、导电性等,这些特殊的性能使Al-Ce合金在长距离高架电缆、航天燃料低温贮箱、军用飞机内部零件、现代化轻量化汽车机身等领域实现应用.基于此,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在Ce元素对不同Al合金体系的铸造性、微观组织和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铝合金稀土元素Ce微观组织力学性能

    微生物技术在稀土资源利用中的研究进展

    涂志红肖秋东张雪桢刘杰...
    468-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稀土是不可再生宝贵资源,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针对目前稀土开采仍较粗放且缺乏对稀土有效回收这一现状,关注了微生物技术在浸出低品位尾矿和回收废弃物中稀土的优势,并着重介绍了微生物浸出稀土及相关机理研究,主要包括微生物浸出、回收及富集和纯化稀土.简述了微生物浸出稀土存在的主要缺陷,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展望了微生物浸出技术在稀土领域研究方向及其面临的挑战.

    稀土资源微生物技术生物浸出生物富集

    基于Yb3+/Er3+/Tm3+三掺杂Ba3In2F12荧光粉的光学温度传感性能研究

    周晨露李帅张晨赵小奇...
    482-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转换发光材料在温度传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采用典型的水热法合成了Yb3+,Er3+,Tm3+三掺杂的Ba3In2F12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发光光谱及温度传感特性进行了研究.在980 nm激光器的激发下,样品的发射峰位于475,540,543,650,651和790 nm,分别对应于Tm3+离子的1G4→3H6跃迁、Er3+离子的2H11/2/4S3/2→4I15/2跃迁和4F9/2→4I15/2跃迁及Tm3+离子的1G4→3F4跃迁和3H4→3H6跃迁.同时基于热和非热耦合能级的荧光强度比技术,研究了其在260~480 K范围的温度传感性能.通过引入一种多通道测温的方式,构建了一种在260~480 K的宽温度范围内高灵敏度的测温模式,以上结果证明了该材料是一种应用前景良好的光学温度传感器.

    光学温度传感上转换发光荧光强度比(LIR)灵敏度稀土

    相关实验因素对以酸性染料为碳源制备CeO2@C光催化效率的影响

    蔡元韬张帆帆刘俊华陶剑波...
    48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Ce(NO3)3·6H2O为铈源,酸性橙7(AO7)为碳源,通过水热-煅烧法合成了CeO2@C催化剂.利用FT-IR,XRD,Raman,XPS,UV-VIS,SEM等技术对合成样品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证明制得的CeO2@C为萤石面心立方结构,具有类圆形外形.以AO7为探针分子对合成的CeO2@C光催化性能进行评价,并考察了AO7使用量、水热温度、煅烧温度等因素对光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e(NO3)3·6H2O与AO7质量百分比为145∶1,水热温度为180 ℃,煅烧温度为600 ℃时合成的CeO2@C对AO7的光催化效率最好.

    酸性染料二氧化铈水热法光催化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r2-xPrxFe1.5Mo0.5O6-δ阴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王盼钱伟星陈雨婷程继海...
    497-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溶液燃烧法制备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Sr2-xPrxFe1.5Mo0.5O6-δ(x=0~0.1),对其相结构、电化学性能及其与电解质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r2-xPrxFe1.5Mo0.5O6-δ阴极材料具有典型的双钙钛矿结构,与电解质材料Ce0.8Gd0.2O19之间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适量掺杂Pr不但可以改善电极与电解质材料的热膨胀匹配性,而且可以提高Sr2-xPrxFe1.5Mo0.5O6-δ的电导率并降低其极化电阻;Sr1.95Pr0.05Fe1.5Mo0.5O6-δ的电导率在450 ℃可达到最大值32.0 S·cm-1,同时具有最低的极化电阻0.266 Ω·cm2.Sr2-xPrxFe1.5Mo0.5O6-δ可以用作一种潜在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双钙钛矿结构Sr2-xPrxFe15Mo0.5O6-δ电性能

    硅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体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黄晓东王庆伟刘萌金广辉...
    503-5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Li7La3Zr2O12(LLZO)因为具有高的锂离子电导率、宽的化学窗口和良好的锂金属稳定性而被广泛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得到稳定立方相结构,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出Si掺杂LLZO(Li7La3Zr2-xSiXO12)固体电解质.探究了Si掺杂量x对烧结陶瓷片的物相组成、晶体结构、微观形貌、相对密度、锂离子电导率和电导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掺杂量x的增加,Li7La3Zr2-xSiXO12烧结陶瓷片的气孔减少,相对密度增加,锂离子电导率随着Si掺杂量x的增加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Si掺杂量x=0.24时,Li7La3Zr2-xSixO12烧结陶瓷片的锂离子电导率达到了最大值4.86x10-4 S·cm-1,电导活化能达到了最低值为0.32 eV.

    固体电解质Li7La3Zr2O12锂离子电导率Si掺杂

    CeO2-ZrO2纳米复合粉体的原位自组装法制备及表征

    宋志健刘世凯王嘉琳韩碧波...
    509-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氧化锆纳米复合材料组分分布不均和高温处理时晶粒异常长大等问题,本研究采用原位自组装法制备了CeO2-ZrO2纳米复合粉体,研究了CeO2的添加量、不同分散剂以及煅烧条件对Zr02粉体的相含量及微观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真空条件下煅烧,以聚醚P123作为分散剂、含有10%CeO2的ZrO2粉体对氧化锆四方相实现了全稳,并且其分散性良好,粒径为50~100 nm.真空煅烧中形成的碳可以有效防止CeO2-ZrO2纳米颗粒的异常长大.本文成果可望为高质量陶瓷纳米复合粉体的制备提供支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原位自组装法相稳定CeO2-ZrO2纳米复合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