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稀土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稀土学报
中国稀土学报

徐光宪

双月刊

1000-4343

xtxb@grinm.com;jrechina@263.net

010-62014832

100088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2号

中国稀土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Rare Earth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双月刊)是由中国稀土学会主办、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承办、北京大学协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涉及的主要内容有稀土化学与湿法冶金;稀土金属学与火法冶金;稀土新材料(磁性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稀土固体物理与固体化学;稀土应用研究;稀土分析检测;稀土地质、矿物和选矿等。主要栏目有综合评述、学术论文、研究快报及研究简报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矫顽力烧结钕铁硼磁体重稀土减量研究进展

    李成灿许亿李国栋李光...
    603-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具有超高的剩磁与磁能积,但其内禀矫顽力较低,使其在高温环境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目前通过品粒细化、品界掺杂和晶界扩散等技术可以提高钕铁硼磁体的矫顽力以保证其在高温环境中磁性能的稳定性.为降低制造成本,如何减少高矫顽力烧结钕铁硼磁体制造过程中重稀土用量成为目前研究热点.本文总结了内禀矫顽力机制以及矫顽力技术的优缺点,其中晶界扩散技术通过重稀土选择性扩散可在主相品粒表面形成各向异性场更强的重稀土壳层,同时连续的晶界相分布增强了退磁耦合作用,可在大幅提升磁体的矫顽力的同时实现重稀土减量,并进一步归纳和探讨晶界扩散源制备方法、成分和基体材料对矫顽力提升效果和重稀土减量的影响,同时对高矫顽力烧结钕铁硼磁体重稀土减量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稀土钕铁硼永磁材料矫顽力重稀土减量

    钐钴永磁废料回收稀土研究现状及展望

    白宇航谢文霞王飞徐宝强...
    624-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钐钴(Sm-Co)稀土永磁材料因其在恶劣环境 下优异的磁性能,目前在新能源、电子信息等特殊领域应用广泛.在生产与使用Sm-Co永磁材料时会产生大量废料,从废旧永磁体中高效回收有价金属,对于缓解中国战略金属资源紧缺意义重大.长期以来,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展Nd-Fe-B永磁体废料的回收研究,对Sm-Co永磁废料回收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综述了目前Sm-Co永磁废料的回收工艺,对比了盐酸优溶法、硫酸复盐法、酸性沉淀法等湿法工艺的优势与不足;分析了氯化法、玻璃渣法等火法工艺回收永磁废料的可行性与经济效益;单独介绍了电沉积法、氢化法、重熔法回收Sm-Co永磁废料的局限性;并提出钐钴永磁废料回收技术的绿色高效回收工艺及可能发展方向.

    钐钻永磁废料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循环利用

    稀土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伍天华高永涛宋振彭阳...
    635-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稀土矿床开采的进行,有价资源大量浪费与尾矿堆积剧增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稀土尾矿的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治是中国稀土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首先总结了轻稀土和中/重稀土尾矿的工艺矿物学特性,然后系统综述了从减量化角度分析,可通过单一/综合回收工艺对稀土尾矿中的稀土元素、铁、铌、钪等有用组分进行再利用;从资源化角度分析,在建筑领域利用稀土尾矿可制备水泥、混凝土骨料、陶瓷、微品玻璃及砖材,而在其他领域,其可制备地聚物、催化剂及各种功能材料(例如,吸波/吸附材料、冰品石等);从无害化角度,可采用淋洗、浸泡及植物生态修复的方式去除稀土尾矿中的铵根离子、重金属等有害组分;最后展望了未来应聚焦稀土矿物基因库、高效加工技术、稀土产业生态链、生态复垦产业化等关键技术.

    稀土尾矿回收再利用综合资源化无害化途径与展望

    溶胶-凝胶法制备Gd2Zr2O7∶Eu3+红色荧光粉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陈江敏赖凤琴康立强孙晶...
    666-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 不同浓度Eu3+离子掺杂的立方结构Gd2Zr2O7红色荧光粉,并研究了其品体结构、形貌、发光特性以及热稳定性、耐水性和内量子效率.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为纯相,Eu3+取代Gd3+的位点,目.Eu3+离了占据了非中心对称的位置.Gd2Zr2O7∶Eu3+荧光粉可以被蓝光很好地激发,Eu3+离子的最佳掺杂浓度为20%(摩尔分数).此掺杂浓度的样品的能隙值为3.88 eV,荧光寿命为1.33 ms,红光色纯度高且发光颜色不受温度影响,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同时,在被水浸泡72 h后还能保持约原有强度的75%,说明此氧化物荧光粉有较好的耐水性.测试的内量子效率约为70.90%,表明Gd2Zr2O7∶0.2Eu3+是一种高效的荧光粉.

    溶胶-凝胶法蓝光激发热稳定性耐水性稀土

    基于变温变激发的YVO4∶1%Er3+的荧光温度特性

    唐红霞王昌文宋美霖王春红...
    675-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波长激发下YVO4∶1%Er3+的荧光测温特性.在312和345 nm照射 下,测量了 YVO4∶1%Er3+的变温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在303~573 K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加,在312 nm激发下,Er3+离子的2H11/2→4I15/2发射增强,2S3/2→4I15/2发射减弱;在345 nm激发下,Er3+离子的2H11/2→4I15/2发射增强,2S3/2→4I15/2发射也增强.我们认为在312 nm激发下,随温度的变化,Er3+的2H11/2→4I15/2发射增强和2S3/2→4I15/2发射减弱来源于稀土离子热布居效应和基质的吸收减弱;在345 nm激发下,Er3+的2H11/2→4I15/2发射和2S3/2→4I15/2发射同时增强来源于基质和稀土离子的基态热布居效应.通过拟合2H11/2和2S3/2两个能级的能级差,得到ΔE312=650.94cm-1,ΔE345=674.36cm-1,这样的结果也说明不同的激发可以实现相反的荧光强度变化趋势,但并不影响两能级间粒了数的玻尔兹曼分布.

    热耦合能级荧光温度特性YVO4

    LiMgPO4∶Tm3+,Er3+磷光体的热释光特性和发光光谱研究

    蹇辰茜梁苑婷陈媛婷熊正烨...
    682-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稀土掺杂的橄榄石型磷酸盐LiMgPO4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剂量学材料,适用于热释光(TL)测量.使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一种新型的LiMgPO4∶Tm3+,Er3+磷光体.详细研究了 β射线照射 下样品的TL特性、荧光光谱(PL)和热释光三维光谱(TL3D).结果表明,样品在120C和300℃有两个TL发射峰,高温峰的强度明显比低温峰高,这有利于样品TL信号的稳定性.该材料也表现出较强的光释光信号.同时,LiMgPO4∶Tm3+,Er3+磷光粉的TL信号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由TL3D光谱可知,LiMgPO4∶Tm3+,Er3+具有简单的发光峰形,对比Tm单掺磷光体的发光,掺入Er3+使高温峰的强度变强,同时抑制了低温浅陷阱的形成.在0.2~200 Gy的剂量范围内,该材料有很好的线性剂量响应.因此,LiMgPO4∶Tm3+,Er3+磷光体可用于辐射剂量测量.

    热释光磷酸锂镁

    CeO2纳米纤维与Bi4O5Br2/Bi12O17Br2异质结重构及其增强可见光催化降解甲醛

    曹铁平李跃军孙大伟
    689-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增强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研究中,构建异质结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与typeⅡ异质结相比,typeⅠ异质结由丁界面一侧光生载流子的积累和复合几率增加而受到的关注较少.在此以type Ⅰ异质结Bi4O5Br2/Bi12O17Br2为例,探索提高异质结光催化性能的方法.采用简单、方便的一步水热法,在较低温度下制备了 Bi4O5Br2/CeO2/Bi12O17Br2复合纳米纤维.结果表明,所制备的Bi4O5Br2/CeO2/Bi12O17Br2复合光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光催化降解甲醛性能,可见光下照射8 h,甲醛降解率达到87%,相较于Bi4O5Br2/CeO2,Bi12O17Br2/CeO2和纯CeO2纳米纤维,降解率分别提升了25%,30%和52%.

    CeO2纳米纤维异质结可见光催化甲醛

    铈含量对晶界扩散Nd-Ce-Fe-B磁体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宋瑞芳张晓东赵航冯海波...
    698-7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储量丰富的Ce元素部分替代Nd-Fe-B磁体中的Nd,以实现Ce稀土的高质化利用,是近年来稀土永磁领域的研究热点.本工作以Tb-Al-Ca合金为扩散源,研究了Ce含量及扩散工艺对品界扩散Nd-Ce-Fe-B磁体微观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Ce含量较低的品界扩散磁体中,Tb元素在主相品粒外侧,形成高磁品各向异性场的壳层结构,网状分布的Al元素作为非磁性相包裹主相品粒,隔绝主相品粒之间的交换耦合,使磁体矫顽力增加.Ce含量较高的晶界扩散磁体中,形成的富Tb壳层较厚,Al元素扩散进入主相品粒内部,导致剩磁降低,隔绝主相品粒交换耦合作用降低,矫顽力增量较小.

    烧结磁体Ce晶界扩散矫顽力核壳结构

    环氧树脂粘度和充磁次数对两步室温压各向异性粘结Nd-Fe-B磁体性能的影响

    马斌张鹏杰王继全李青华...
    705-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两步室温压工艺即室温预成型+高温取向成型制备各向异性粘结Nd-Fe-B磁体,研究了环氧树脂粘度和交变磁场充磁次数对磁体性能的影响.环氧树脂在140 ℃时粘度较小(约150 Pa·s)且具有一个较长的低粘度平台(约200 s),预成型坯体在140 ℃保温1 min时预热效果最好,制备的粘结磁体具有最高的最大磁能积((BH)max)、取向度(DOA)和密度(127kJ·m-3,0.55,5.91 g·cm-3).140℃保温1 min时,粘结磁体(BH)DOA在交变磁场充磁2次时达到最大133kJ·m-3、0.59);140 ℃保温6 min时,粘结磁体DOA在交变磁场充磁4次时达到最大值(108 kJ.m-33、0.52);密度则随着交变磁场充磁次数的增加逐渐降低.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环氧树脂粘度增大,流动性降低,导致粘结磁体(BH)DOA和密度降低,可以通过增加交变磁场充磁次数侦粉末颗粒向磁场方向转动来提高磁体DOA,进而提高.

    粘结Nd-Fe-B磁体环氧树脂粘度交变磁场

    混料方式对钕铁硼磁粉的流动性和磁体性能的影响

    张茂彩崔红兵王誉那世航...
    712-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气流磨制得的钕铁硼磁粉进行粉体表面改性,利用传统三维混料机及高速剪切混料机进行粉体加工改性,研究了不同混料方式对钕铁硼磁粉的流动性、粒度分布、微观结构以及磁体性能的影响.经高速剪切混料设备改性的钕铁硼磁粉的松装密度达到1.8114g·cm-3,振实密度达到3.7685 g·cm-3.将改性磁粉经取向、等静压成型、烧结制备的钕铁硼磁体性能达到:Br=14.23 kGs,Hcj=13.29 kOe,(BH)max=49.42 MGOe.结果表明:改变混料方式能有效缩短混料时间,提升磁体性能,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时间成本.

    振实密度钕铁硼磁粉微观结构表面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