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杨志寅

月刊

1674-6554

xwyxbjb@163169.net

0537-3616263

272067

山东省济宁市北湖新区荷花路16号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and Brain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济宁医学院主办。本刊是国家级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卫生部优秀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中国期刊协会编校质量优秀期刊和山东省优秀期刊。本刊是亚洲行为医学领域惟一学术期刊,也是中国首份以脑科学命名的学术期刊。适合各级医院医护人员及各类院校师生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气质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学龄儿童外化问题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吕秀华赵曼李玉玲
    532-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教养方式对学龄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气质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方法 2017年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的380名学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父母报告版、父母教养方式量表、8~12岁儿童气质问卷对所有学龄儿童进行评估.利用SPSS-PROCESS程序建立中介作用模型,采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学龄儿童各量表评分分别为:父-权威教养(3.77±1.11)分,父-独裁教养(1.55±0.68)分,父-纵容教养(1.25±0.57)分,母-权威教养(3.86±1.16)分,母-独裁教养(1.64±0.73)分,母-纵容教养(1.25±0.61)分,反应强度(2.42±0.71)分,注意分散度(3.78±0.81)分,外化问题行为3.0(4.0)分.外化问题行为与父、母权威型教养方式呈显著负相关(r=-0.15,-0.11,均P<0.05),与父、母独裁型、纵容型教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0.17~0.33,均P<0.05).外化问题行为与适应性、情绪本质、反应阈、注意分散度、坚持性、节律性、活动水平和反应强度8个气质维度呈正相关(r=0.17~0.42,均P<0.05).控制年龄和性别后,注意分散度在父-母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中起"遮蔽效应",间接效应占直接效应的21.05%(|0.04/-0.19|),26.67%(|0.04/-0.15|);注意分散度在父亲独裁型教养方式对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0.71%(0.03/0.28).反应强度在父-母独裁型教养方式对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25.00%(0.07/0.28),27.58%(0.08/0.29).结论 气质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学龄儿童外化问题行为间起中介作用,应创设适合儿童气质的养育环境,预防学龄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发生.

    教养方式气质外化问题行为中介作用学龄儿童

    焦虑和心流体验在护理专科生压力知觉与手机成瘾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荣水清杨兆南杨丽妲王琼艺...
    539-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焦虑和心流在护理专科生压力知觉和手机成瘾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 2021年12月,采用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GAD-7焦虑症筛查量表、心流量表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黑龙江省某护理专科院校4 179名大一、大二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 050份,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采用AMOS 24.0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1)3 050名学生中,手机成瘾者为714人(23.41%).(2)压力知觉[(27.31±9.56)分]与焦虑[7.00(1.00,10.00)分]、心流体验[(12.00±3.40)分]、手机成瘾[(42.42±13.05)分]均呈正相关(r=0.441,0.517,0.476,均P<0.05);焦虑与心流体验、手机成瘾呈正相关(r=0.430,0.538,均P<0.05);心流体验与手机成瘾呈正相关(r=0.490,P<0.01).(3)焦虑、心流体验在压力知觉和手机成瘾间起单独的中介和链式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占总效应的26.06%(0.165/0.633)、23.54%(0.149/0.633)和3.48%(0.022/0.633).结论 压力知觉不仅能直接影响护理专科生手机成瘾,而且通过焦虑和心流体验的独立中介作用和链式中介效应间接影响护理专科生手机成瘾.

    压力知觉手机成瘾焦虑心流体验护理专科生

    外貌功能性内化在大学生社会比较倾向与体像烦恼间的中介作用

    王瑞鑫赵萌萌赵振宇艾世杰...
    54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貌功能性内化在大学生社会比较倾向与体像烦恼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3年6-9月,采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大学生外貌功能性内化问卷、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对308位在校大学生开展横断面调查.使用SPSS 22.0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利用Mplus 8.0进行结构方程建构,采用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体像烦恼[(43.86±8.78)分]与社会比较倾向[(35.20±6.04)分]、外貌功能性内化[(38.35±9.68)分]均呈正相关(r=0.35,0.33,均P<0.01),社会比较倾向与外貌功能性内化也呈正相关(r=0.51,P<0.01).大学生社会比较倾向对体像烦恼的影响中外貌功能性内化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的效应值为0.137,占总效应的35.13%(0.137/0.390).结论 外貌功能性内化在社会比较倾向和体像烦恼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社会比较倾向不仅能够直接预测体像烦恼,而且能够通过外貌功能性内化对体像烦恼产生间接影响.

    社会比较倾向外貌功能性内化体像烦恼大学生中介作用

    反刍思维与社交焦虑在大学生自尊与攻击行为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卫殿博刘毅焦江丽
    549-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尊、反刍思维、社交焦虑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并研究反刍思维和社交焦虑在大学生自尊与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3年4月至2023年7月,采用自尊量表、反刍思维量表、交往焦虑量表、攻击性量表对50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SPSS 22.0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采用AMOS 24.0建构模型并进行链式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自尊[30.00(28.00,32.00)分]与攻击行为[44.00(35.00,57.00)分]、反刍思维[42.00(35.00,48.00)分]、社交焦虑[49.00(43.00,54.00)分]均呈负相关(r=-0.332,-0.419,-0.275,均 P<0.05);反刍思维与社交焦虑、攻击行为均呈正相关(r=0.366,0.503,均P<0.05);社交焦虑与攻击行为呈显著正相关(r=0.326,P<0.05).反刍思维和社交焦虑分别在自尊和攻击行为间发挥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为-0.166、-0.040,并且存在链式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34.结论 自尊可以通过反刍思维和社交焦虑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链式中介作用对个体攻击行为产生影响.

    自尊攻击行为反刍思维社交焦虑大学生中介作用

    化学遗传学技术在抑郁症神经环路研究中的应用

    李绍炜李节惠张明宽张浩...
    554-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学遗传学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受体特异性和亲和力来调节细胞活性与功能的受体-配体系统的技术,其通过特异性地调控神经元及神经环路精准调控神经.目前,该技术在神经环路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本文主要简述化学遗传学技术在抑郁症神经环路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梳理该技术在腹侧被盖区、伏隔核、前额叶皮质、海马、外侧缰核等几个与抑郁症发生密切相关的脑区中的应用,讨论化学遗传学技术作为一种精准调控神经活动的技术在未来研究中的潜力和挑战,以期为化学遗传学技术在抑郁症神经环路研究提供可靠的思路和方向.

    化学遗传学技术神经环路抑郁症神经调控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行为医学学术会议通知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编辑部
    559页

    青春期抑郁啮齿类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董涛李莹高耀刘鹏鸿...
    560-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抑郁症是青少年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具有高复发率、高自杀率的特点,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青春期抑郁动物模型可以模拟人类抑郁表型,有助于研究疾病发病机制,寻找有效治疗靶点,开发新的抗抑郁药物.因此,为了筛选更符合实验要求的动物模型,本文回顾了青春期抑郁动物模型相关文章,全面汇总和分析了目前常用的青春期抑郁动物模型(应激模型、遗传模型、化学诱导模型、手术损伤模型以及复合模型)的建模方法和原理、优缺点及行为评价方式等,并展望青春期抑郁动物模型的发展方向,旨在更好地模拟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为青春期抑郁动物模型相关研究提供多种动物模型选择,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青春期抑郁症动物模型模型建立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4年重点选题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编辑部
    566页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与血管性认知障碍

    齐倩倩滕振杰谢小华董艳红...
    567-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在调节全身细胞能量代谢的稳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缺血、缺氧等应激状态下,AMPK可以被激活,进而调节机体氧化应激、自噬、细胞凋亡、神经炎性反应等病理过程,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研究发现,慢性脑灌注不足可能是引起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一个主要原因.AMPK可以通过调节上述病理过程,对VCI产生神经保护作用.因此,本文对AMPK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在VCI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了综述,旨在促进对AMPK的进一步研究,使其成为VCI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血管性认知障碍氧化应激自噬神经炎性反应凋亡

    神经黏附分子65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徐黎张伟马正良
    572-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经黏附分子65(neuroplastin 65,NP65)是一类特异性表达于神经元的糖蛋白,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突触膜上,在细胞黏附及细胞间通信中起重要作用.相较于其他细胞黏附分子,NP65的发现较晚,针对NP65研究还在不断发展中,其参与的病理生理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目前已证实NP65在突触形成和维持、突触可塑性调节、神经元发育等神经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且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NP65可能是调节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的重要靶点.本文围绕NP65的结构、分布、功能、参与各类生理病理进程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并提出未来NP65的研究方向,以期增进对NP65功能的理解,更全面地揭示其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为发展与其相关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神经黏附分子65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可塑性病理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