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唐希灿

月刊

1007-7669

xyylc_tougao@126.com

021-64511836

200233

上海市柳州路615号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 and Clinical Remedi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集中报道国内外新药的医药科技期刊,着重报道国内外新药的临床研究,介绍国内外新药的进展和动态。主要登载新药(包括老药新用)的临床试验、临床应用、药理、药物的临床药理、不良反应、合理用药、相互作用与新药评价。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抗体偶联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赵诗迪冉然汪泉方杭新月...
    161-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体偶联药物(ADC)是一类治疗乳腺癌的新型靶向药物,由连接子将化疗药物同单克隆抗体(单抗)抗偶联而成,以单抗作为载体将化疗药物靶向运输至目标肿瘤细胞内发挥抗肿瘤作用。根据ADC作用于不同靶点的抗原,分为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人滋养细胞表面抗原2(Trop-2)及其他分子等类型。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3种ADC获批治疗乳腺癌,除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的曲妥珠单抗-美坦新偶联物(T-DM1)、曲妥珠单抗-德鲁替康(T-DXd)外,还有可使三阴性乳腺癌(TNBC)获益的戈沙妥珠单抗(SG)。ADC在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中疗效显著,同时在治疗晚期TNBC和部分HER2低表达的乳腺癌中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不同乳腺癌分子分型的人群提供了更多选择。

    乳腺肿瘤受体,erbB-2临床研究抗体偶联药物

    卡维地洛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周子豪杨帆汤雅东李茹艳...
    170-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卡维地洛作为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药,对α1和β受体均有阻断作用,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保护不同并发症患者的心脏功能、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调节能力、防治乳腺癌和抗阿尔茨海默病等方面进行了多项卡维地洛的临床研究。此外,随着对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深入研究,发现卡维地洛存在独特的偏向β-抑制蛋白的GPCR信号传导,高选择性作用于靶细胞,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卡维地洛药理作用受体,G蛋白偶联临床应用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抗炎作用及机制

    王悦李冰清陈余文李文倩...
    177-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SGLT)-2抑制剂是一类新型口服降血糖药,主要通过抑制肾脏近端小管葡萄糖的重吸收,促进尿糖排泄,降低血糖。大量临床研究发现SGLT-2抑制剂具有良好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同时,众多基础研究发现多种SGLT-2抑制剂在细胞及动物模型中表现出良好的抗炎活性,SGLT-2抑制剂的心血管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如卡格列净通过提高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等抗炎信号传导抑制炎症反应;达格列净可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巨噬细胞向抗炎表型的极化;恩格列净可以减少糖尿病心肌病、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模型中的心脏炎症。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心血管系统炎症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

    新型调脂药培马贝特在治疗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王雅芝陈慧
    182-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马贝特为 日本研制开发的新型贝特类药物,于2018年6月在日本批准上市。相比于传统的贝特类药物,培马贝特可以更具目标性地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结合,进而高效地发挥调脂作用。研究表明,培马贝特在改善血脂水平的同时,还可以调节血糖、维持肝脏代谢、抑制炎症和血栓形成,在患有糖尿病、肝脏病变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可能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过敏、鼻咽炎、肌酸激酶升高和血尿酸升高等。

    培马贝特调脂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高脂血症

    我国精神科专业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现状分析

    魏宇梅方思乔黄志伟郑园园...
    188-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制实施后我国精神科专业临床试验机构的现状。方法 通过检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管理信息平台备案的精神科专业备案机构和研究者,以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公示的精神科药物临床试验数据,对精神科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地域分布、主要研究者、临床试验数量和类型等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自备案制实施后,截至2023年3月10日,我国精神科专业备案机构共有104家,分布于全国26个省级行政区,备案研究者总数为927人次;除了 1家精神专科医院为二级医院外,其余均为三级医院;共有91家机构承接了 122项临床试验,承接项目数量排前十的机构中9家为精神专科医院。结论 我国精神科专业临床试验机构以三级综合医院精神科为主力,但在临床试验承接方面,精神专科医院占据主要优势,且存在备案机构区域、备案研究者及承担临床试验数量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精神病科,医院临床试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组织和管理

    急性期氨磺必利疗效欠佳且伴高催乳素血症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阿立哌唑治疗后的疗效及安全性

    张秀贞陈莹李秀英陈宏...
    192-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氨磺必利治疗疗效欠佳且伴高催乳素血症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阿立哌唑治疗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使用氨磺必利治疗8周后疗效欠佳且催乳素升高的72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继续使用氨磺必利(400~1 200 mg·d-1)治疗,研究组在氨磺必利基础上合并使用阿立哌唑(起始剂量5 mg·d-1,可增加至10~30 mg·d-1),均再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入组时和治疗不同时间点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和血清催乳素水平。结果 每组均脱落2例,各完成34例。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在第2、4、8周末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末,研究组PANS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较入组时显著下降(P<0。01)。治疗结束时,研究组PANSS总分、阳性量表、精神病理量表的减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催乳素水平在治疗4、8周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入组时相比也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女性患者使用氨磺必利治疗8周后血清催乳素升高值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1),合并阿立哌唑治疗后,女性患者血清催乳素下降值也显著高于男性(P<0。01)。2组TES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氨磺必利治疗效果不佳且血清催乳素升高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阿立哌唑治疗,可以增加疗效,有效降低血清催乳素水平,女性患者获益更加明显,且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

    精神分裂症氨磺必利阿立哌唑高催乳素血症治疗结果安全

    地塞米松对舒更葡糖逆转罗库溴铵深度神经肌肉阻滞的影响

    丁雯俞颖王然凤雅薇...
    197-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单次给予地塞米松对舒更葡糖逆转罗库溴铵深度神经肌肉阻滞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结肠手术患者80例,ASA分级Ⅰ~Ⅱ级,未服用类固醇类药物。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麻醉诱导前试验组给予地塞米松0。15 mg·kg-1,对照组给予氯化钠注射液。2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案相同,术中均持续给予罗库溴铵5~10 μg·kg-1·min-1维持深度肌松,维持强直刺激后计数(PTC)为0~2。术后当PTC为1~2时,静脉注射舒更葡糖2 mg·kg-1。记录4个成串刺激比值(TOFR)恢复至0。9的时间、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对照组TOFR恢复至0。9的时间、拔管时间和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分别为(6。0±0。7)、(7。5±0。5)、(36。8±5。8)min,试验组分别为(6。0±0。6)、(7。7±0。5)、(39。7±6。2)min,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2组术前、给药(舒更葡糖)时、给药后5和10 min,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地塞米松0。15 mg·kg-1对舒更葡糖逆转深度神经肌肉阻滞无明显影响。

    地塞米松舒更葡糖罗库溴铵神经肌肉阻滞肌松弛

    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及其信号通路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王鹏邹荣成黄健康文洪波...
    201-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及其信号通路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100mL,ivgtt,bid)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氧化应激指标、相关信号通路因子、神经损伤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以及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期间对照组脱落3例,研究组脱落2例,最终分别入组47例和48例。治疗后,研究组丙二醛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1)mRNA明显高于对照组,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和抗氧化反应元件(ARE)mRN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RP、LD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以及髓鞘碱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钙结合蛋白B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vs。81%,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6%vs。8%,P>0。05)。结论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确切,可能通过影响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来抑制机体氧化应激,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且具有调节脂代谢异常、减轻机体炎症的优势。

    丁苯酞脑梗死治疗结果神经功能氧化应激

    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朱金秀谢强黄燕芳林岚...
    207-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信迪利单抗(200 mg ivgtt qd,第1日,21 d为一个周期)联合安罗替尼(10mgpoqd,第1~14日,停7d,21 d为一个周期)治疗的60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不同临床特征与近期疗效的关系,多因素回归分析预后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的ORR为33%,DCR为72%;其中29例一线治疗患者的ORR为52%、DCR为83%,31例二线及以上治疗患者的ORR为16%、DCR为61%。Ⅲ期患者有效率高于Ⅳ期患者(80%vs。24%,P<0。05),鳞癌患者有效率高于腺癌和其他病理类型患者(56%vs。13%vs。50%,P<0。05),一线治疗患者有效率高于二线及以上治疗患者(52%vs。16%,P<0。05)。所有患者的中位PFS为5。1个月,其中一线治疗患者为23。3个月,二线及以上的为3。0个月。一线治疗中位PFS远长于二线及以上(23。3个月vs。3。0个月,P<0。05)。年龄≥ 65岁患者较年龄<65岁患者疾病进展风险增加(HR=2。215,95%CI:1。043~4。705,P<0。05),ECOG 2分患者较ECOG 1分患者疾病进展风险增加(HR=8。905,95%CI:3。671~21。603,P<0。05),一线治疗患者较二线及以上治疗患者疾病进展风险降低(HR=0。233,95%CI:0。107~0。506,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0%,≥3级不良反应占8%,分别为乏力、肝功能损伤和糖尿病,均在对症处理后改善。结论 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NSCLC具有一定疗效,且患者可耐受。年龄、ECOG评分和治疗线数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信迪利单抗安罗替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

    含伏诺拉生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钟万锷曹萍
    213-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含伏诺拉生的四联14d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Hp阳性患者,将其按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伏诺拉生20 mg+枸橼酸铋钾2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呋喃唑酮100 mg;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枸橼酸铋钾220 mg+呋喃唑酮100 mg,均每日2次,共14d。患者均在疗程结束后4~6周内行14C-尿素呼气试验,分别观察2组Hp根除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纳入的120例患者中,男性57例,女性63例,年龄20~69岁,平均(37。9±5。4)岁,Hp根除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97%vs。80%,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含伏诺拉生的四联14 d疗法治疗Hp感染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根除Hp治疗方法,可作为一线及二线治疗方案。

    伏诺拉生四联疗法幽门螺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