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新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新药杂志

桑国卫

半月刊

1003-3734

bianjibu@newdrug.cn

010-82282300/01/29

100098

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东路太阳园11号楼2603室

中国新药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学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刊物,创刊于1992年,是一份专门报道新药科研、生产、技术成果、临床应用及评介、新药质量、市场和管理方面内容,集学术、科研和信息交流服务一体,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用性和新颖性的权威性科技情报期刊。读者对象为医药科研人员、临床医师、药师、药品生产和管理人员。本刊特色是突出“新”字,反映新内容;其次突出“两个结合”,即医与药结合、技术性与学术性结合;再是突出“实”字,有很强的实用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人叉头蛋白O3A信号通路探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脑血管内皮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戴瑶瑶舒梦琦王静依但存燕...
    2602-2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人叉头蛋白O3A(fork-head box protein O3A,FOXO3A)信号通路探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对脑血管内皮细胞自噬和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内实验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MCAO组、MCAO+HSYA组;体外实验采用糖氧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Normal组、OGD组、OGD+HSYA组、OGD+EX-527组、OGD+EX-527+HSYA组.采用Z-Longa法、TTC染色、TUNEL染色、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Wester blot及RT-qPCR等方法检测相关指标.结果: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MCAO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面积增加,泛素结合蛋白P62,SIRT1,FOXO3A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数、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1 light chain3,LC3)蛋白和荧光斑点数增加(P<0.05);与MCAO组相比,MCAO+HSYA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梗死面积显著降低,P62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数降低,LC3,SIRT1,FOXO3A蛋白及LC3荧光斑点数表达增加(P<0.0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Normal组相比,OGD组P62,SIRT1,FOXO3A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LC3 mRNA、蛋白和荧光斑点数增加(P<0.05);与OGD组相比,OGD+HSYA组细胞凋亡率、P62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LC3,SIRT1,FOXO3A mRNA和蛋白及LC3荧光斑点数表达增加(P<0.05);与OGD+EX-527组相比,OGD+EX-527+HSYA组P62 mRNA、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率降低,LC3,SIRT1,FOXO3A mRNA和蛋白及LC3荧光斑点数表达增加(P<0.05).结论:HSYA通过激活SIRT1/FOXO3 A信号通路激活脑血管内皮细胞自噬,减轻脑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人叉头蛋白O3A信号通路羟基红花黄色素A脑血管内皮细胞自噬凋亡

    云南白药保险子的镇痛作用实验研究

    肖茹月周理强杨鸥赵道强...
    2612-2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云南白药保险子(Yunnan Baiyao Baoxianzi,BXZ)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扭体、热板、热辐射甩尾、福尔马林致痛实验和大鼠骨关节炎疼痛、炎性足痛、切口痛模型评价BXZ的镇痛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BXZ能显著降低醋酸致小鼠疼痛扭体次数;显著缩短福尔马林致小鼠疼痛的Ⅱ相疼痛反应时间,对Ⅰ相疼痛反应时间无明显影响;对热板和热辐射致小鼠疼痛均无明显影响.BXZ能显著抑制碘乙酸钠致大鼠骨关节炎疼痛,升高大鼠机械痛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致大鼠炎性足痛,升高大鼠MWT和TWL;显著抑制大鼠切口疼痛,升高大鼠MWT和TWL.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BXZ能显著抑制动物炎症性疼痛,有效缓解术后创伤引起的疼痛,但无明显中枢镇痛活性.

    云南白药保险子镇痛炎性疼痛术后疼痛

    四金利胆颗粒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杜豫吉尹东阁朱荣玥孔佳辉...
    2620-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四金利胆颗粒HPLC指纹图谱,同时测定颗粒中夏佛塔苷、异夏佛塔苷、阿魏酸、柚皮苷、新橙皮苷、盐酸小檗碱、汉黄芩苷、黄芩素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tableBond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5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20℃;进样量10μL.结果:建立的四金利胆颗粒指纹图谱中有23个共有峰,各批次样品间相似度>0.99,可聚为2类,2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4.338%;所建立的8种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稳定性、重复性、精密度、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良好,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可为四金利胆颗粒的全面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四金利胆颗粒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夏佛塔苷

    磷结合剂治疗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网状Meta分析

    罗孟捷刘雅诗李萍萍卢玫...
    2628-2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磷结合剂治疗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磷结合剂治疗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临床试验,检索时限均从数据库建库起至2023年12月31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纳入文献偏倚风险评价.采用R4.2.1软件gemtc程序包进行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0项临床试验,共7156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磷结合剂在血磷水平、血清磷达标率等有效性指标以及甲状旁腺激素、不良反应发生率、因不良反应发生退出治疗率等安全性指标上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但醋酸钙和碳酸钙等含钙磷结合剂显著增加了患者血清钙水平.片剂负荷指标的等级概率排序提示,蔗糖羟基氧化铁片剂负荷最低的概率最大,盐酸司维拉姆片剂负荷最低的概率最小.结论:现有证据显示,各磷结合剂均能有效控制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高磷血症,主要安全性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但含钙磷结合剂显著升高患者血清钙水平,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蔗糖羟基氧化铁的片剂负荷显著更低,可能带来更高的用药依从性.

    磷结合剂慢性肾脏病高磷血症网状Meta分析

    琥珀酸地文拉法辛临床应用专家建议

    琥珀酸地文拉法辛临床应用专家建议编写组王育梅胡少华
    2637-2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琥珀酸地文拉法辛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是抗抑郁药文拉法辛的主要活性代谢物,具有无须滴定、代谢简单、药物相互作用风险低和耐受性佳的特点,于2008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成人抑郁症,2023年在我国获批上市.本专家建议编写组系统检索了国内外数据库,以期为临床应用琥珀酸地文拉法辛缓释片提供全面、科学和客观的指引.本文系统阐述了该药的药理作用、适用人群、用法用量以及安全性和耐受性等内容,帮助临床医生在使用该药治疗时最大化患者获益.

    抑郁症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琥珀酸地文拉法辛专家建议

    三联微生态活菌制品防治腹泻的临床综合评价

    霍晓潼朱建红黄昭慧张田甜...
    2645-2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目前国内获批上市的金双歧、培菲康、贝飞达、聚克和适怡等5种三联微生态活菌制品预防和治疗儿童及成人腹泻的临床综合价值.方法:根据《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指南(2021年版试行)》相关要求,采用循证医学、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最小成本分析法等方法,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和可及性6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在安全性方面,5种药品在相关信息的描述上各有侧重,其中金双歧不含条件致病菌肠球菌,因此在菌株安全性方面表现更佳.在有效性方面,5种药品之间疗效无显著差异.在经济性方面,贝飞达、培菲康和金双歧的治疗成本在同一水平,聚克和适怡的治疗成本显著高于这3种药品.在创新性方面,金双歧和培菲康都属于国家一类生物制品,其中金双歧在说明书中还列有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的腹泻适应证.在适宜性方面,金双歧和适怡表现较好,两者说明书对儿童用药都有详细描述,其中金双歧对不同年龄组别的儿童有明确剂量推荐.在可及性方面,金双歧、培菲康略优于贝飞达、聚克和适怡.结论:5种药品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在其他5个维度的优势排序各有先后,临床宜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用药品.

    三联微生态活菌制品腹泻成人儿童药品临床综合评价

    《中国新药杂志》2024年第33卷文题索引

    2656-26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