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

张幸国

周刊

1001-0408

info@china-pharmacy.com

023-68586827;68585211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中国药房/Journal China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凋亡和自噬途径的石榴皮多酚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抑制作用机制研究

    冯甜刘盟程路峰高晓黎...
    1978-1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自噬和凋亡途径研究石榴皮多酚(PPP)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考察不同质量浓度PPP(25~300μg/mL)作用24、48、72 h对PC3细胞活性的影响,筛选给药浓度和作用时间.将PC3细胞分为对照组(完全培养基)和PPP低、中、高质量浓度组,培养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和Annexin V-FITC/PI染色法分别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p62、Atg12、Atg16的表达水平.结果:选择48 h为培养时间,PPP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10μg/mL,选择50、100、200μg/mL为低、中、高质量浓度.与对照组比较,PPP低、中质量浓度组G0/G1期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降低而S期细胞百分比均显著升高,PPP高质量浓度组G0/G1期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PP中、高质量浓度组G2/M期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PPP各质量浓度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PPP各质量浓度组的抗凋亡蛋白Bcl-2和自噬相关蛋白p62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水平和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比值和Beclin-1、Atg5、Atg12和Atg16的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且PPP高质量浓度组上述指标以及低、中质量浓度组上述部分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PPP能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发生自噬从而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石榴皮多酚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自噬机制

    水蛭不同炮制品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凝血指标的影响

    王常瞵丛竹凤刘国飞王少平...
    1984-1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水蛭不同炮制品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水蛭吊干品低、中、高剂量组,水蛭滑石粉烫制品低、中、高剂量组,水蛭酒润麸制品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以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加冰水浴复制急性血瘀模型,造模时间15 d.从造模的第8天起,阿司匹林组大鼠灌胃阿司匹林0.2 g/kg,水蛭炮制品各剂量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0.35、1.4、3.5 g/kg,均以生药量计),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8d.测定各组大鼠的全血黏度(低、中、高切变率)、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等凝血指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均显著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降低,PT、TT、APTT均显著缩短(P<0.01).与模型组比较,阿司匹林组和水蛭吊干品、滑石粉烫制品、酒润麸制品高剂量组大鼠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均显著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升高,PT(仅水蛭滑石粉烫制品高剂量组)、APTT(除水蛭吊干品高剂量组外)、TT均显著延长;水蛭吊干品中剂量组大鼠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以及水蛭滑石粉烫制品低剂量组和酒润麸制品中剂量组大鼠低、中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均显著降低;水蛭滑石粉烫制品中剂量组大鼠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升高,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T和TT显著延长;水蛭吊干品中剂量组大鼠的APTT显著延长;水蛭酒润麸制品低剂量组大鼠红细胞压积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水蛭吊干品、滑石粉烫制品、酒润麸制品均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延长凝血时间.

    水蛭炮制品急性血瘀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指标大鼠

    不同产地姜黄甲醇和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的比较分析

    方旖旎王雅丽陈惠琴戴好富...
    1989-1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姜黄甲醇和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超声法提取7个不同产地(S1~S7)姜黄并萃取得甲醇和石油醚部位,计算其得率.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甲醇部位中的姜黄素类化合物;采用气质联用法分析石油醚部位中的化学成分,通过与NIST 2005、Wiley275标准质谱图进行对比确定其结构,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采用SPSS 25.0软件对不同产地姜黄石油醚部位中共有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同时分析不同产地所在纬度对总姜黄酮(以芳香-姜黄酮和姜黄酮计)含量的影响.结果:7个不同产地姜黄中甲醇部位的得率为1.35%~8.90%,石油醚部位的得率为0.81%~4.90%,最高均为福建龙岩.S1、S3~S7等地姜黄中姜黄素类化合物含量(参考峰面积)无显著差异,且含量均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双去甲氧基姜黄素;S2产姜黄中姜黄素类化合物略有不同,主要表现为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含量比其他产地更高.不同产地姜黄石油醚部位共鉴定出47种化学成分,主要为倍半萜和单萜类化合物,其中S1~S7姜黄中分别鉴定出23、10、15、18、11、14、15种,总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94.49%、96.09%、95.66%、98.98%、99.24%、89.05%、97.27%;不同产地有4种共有成分,为姜黄酮(17.90%~43.07%)、芳香-姜黄酮(6.97%~33.66%)、(6R,7R)-红没药烯(1.60%~4.28%)、姜黄新酮(6.80%~20.63%);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姜黄中前6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100%;聚类分析结果显示,S1、S2、S6各聚为一类,其他聚为一类.总姜黄酮含量随着纬度的升高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且以四川绵阳最高(64.28%)、福建漳州最低(26.92%).结论:不同产地姜黄甲醇部位姜黄素类成分及含量、石油醚部位成分及含量存在差异.

    姜黄产地液质联用法气质联用法甲醇部位石油醚部位成分含量

    荔枝核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优化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研究

    张艳秋郑炜刘凯青曲文笛...
    1995-20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荔枝核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并评价其体外降糖的活性.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并计算多糖提取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以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因素,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对水提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对醇沉工艺中水提液的浓缩体积和醇沉浓度进行筛选,并进行验证.以阿卡波糖为对照,采用4-硝基酚-α-D-吡喃葡萄糖苷法考察荔枝核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荔枝核多糖水提醇沉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19(g/mL),煎煮3次,每次1 h,水提液浓缩至原体积的40%,加乙醇醇沉至含醇量80%,经Sevage法除蛋白后得荔枝核粗多糖.3次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多糖提取率分别为7.61%、7.89%、7.99%,平均提取率为7.83%(RSD=2.52%,n=3);多糖含量分别为55.57%、55.83%、56.66%,平均含量为56.02%(RSD=1.81%,n=3).荔枝核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有随浓度升高而增强的趋势,其半数抑制浓度为0.056 mg/mL,低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的0.196 mg/mL.结论:优化的荔枝核多糖水提醇沉工艺稳定、可行.荔枝核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明显的体外抑制作用,且活性强于阿卡波糖.

    荔枝核多糖水提醇沉工艺响应面法单因素试验工艺优化α-葡萄糖苷酶

    吗替麦考酚酯两种制剂用于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的经济性评价

    杨甜占美戴冰吴斌...
    2001-20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吗替麦考酚酯(MMF)分散片对比MMF胶囊用于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的成本-效果,为临床选择更具有经济性的MMF制剂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一项比较MMF分散片和MMF胶囊用于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的系统评价(共涉及6项临床研究),以6个月为模拟期限,应用Treeage 2010软件建立决策树模型.模型设立移植物功能正常、急性排斥反应、移植物失功、死亡共4个状态,以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作为效果衡量指标,结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本数据对MMF两种制剂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并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MMF胶囊组相对于MMF分散片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623111.6140元/QALY,高于我国意愿支付值(212676元/QALY);敏感性分析结果支持上述结果.结论:MMF分散片用于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的成本-效果优于MMF胶囊.

    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胶囊肾移植决策树模型成本-效果分析

    卡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高风险患者的安全性及其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翟鑫罗德钦管频江帆...
    2005-20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卡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高风险患者的安全性及其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4月海南省人民医院和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高风险患者3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3例)和对照组(1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胰岛素、二甲双胍、磺酰脲类等常规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格列净片100 mg,每日1次,口服.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1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和体质量指数(BMI)、舒张压(SBP)、收缩压(DBP)和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并记录用药后安全性(心血管原因死亡、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心力衰竭住院、全因死亡等)和治疗期间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骨折、急性肾损伤等等)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共有5例患者未完成随访,其中3例退出研究、2例失访;观察组共有4例患者未完成随访,其中1例退出研究、3例失访.治疗前,两组患者HbA1c水平和BMI、SBP、DBP、e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bA1c水平和观察组患者BMI、SBP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GFR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血管原因死亡发生率、全因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其他安全性指标及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格列净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高风险患者的心血管原因死亡及全因死亡的发生风险,改善其血糖、血压,且不会增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2型糖尿病卡格列净心血管高风险安全性

    地舒单抗治疗骨巨细胞瘤的卫生技术评估

    芮明军唐文熙李洪超
    2010-2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地舒单抗治疗骨巨细胞瘤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临床治疗和决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网等数据库以及各国卫生技术评估(HTA)机构官网,纳入有关地舒单抗治疗成人和骨骼发育成熟的青少年骨巨细胞瘤患者的HTA报告、随机对照试验(RCT)、单臂试验以及回顾性研究,并对这些证据进行质量评估.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描述纳入的HTA报告,使用R语言3.6.0软件对单臂临床试验和回顾性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从49篇文献中筛选出HTA报告6篇、单臂试验5篇、回顾性研究3篇,没有RCT研究.各国的HTA报告普遍认为地舒单抗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且法国、澳大利亚等国的HTA报告认为该药具有经济性.在不可手术的骨巨细胞瘤患者中,地舒单抗可为约81%[95%CI(77%,86%)]的患者带来临床获益,完全缓解率约为14%[95%CI(10%,19%)],部分缓解率约为51%[95%CI(32%,70%)].在可手术的骨巨细胞瘤患者中,地舒单抗可使35%[95%CI(21%,49%)]的患者免于手术,降低了40%[95%CI(36%,45%)]患者的手术分期;使用地舒单抗后,患者的术后复发率约为19%[95%CI(7%,35%)],术后中位复发时间约为6.73个月[95%CI(3.92,9.55)].该药3~4级或高频发作且需治疗的不良事件主要为背痛、四肢疼痛、低磷血症和颌骨坏死.结论:基于现有证据,在本研究涉及的研究和地区中,地舒单抗用于骨巨细胞瘤治疗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地舒单抗骨巨细胞瘤卫生技术评估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

    Ubrogepant和Rimegepant治疗急性期偏头痛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刘鑫钟小燕徐昌静付礼亚...
    2017-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Ubrogepant和Rimegepant治疗急性期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及临床试验注册网站等,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0年1月,收集Ubrogepant和Rimegepant(试验组)对比安慰剂(对照组)治疗急性期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文献质量,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RCT,共计798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Ubrogepant组[RR=1.65,95%CI(1.38,1.98),P<0.001]、Rimegepant组[RR=1.69,95%CI(1.46,1.95),P<0.001]服药后2 h无痛患者比例,Ubrogepant组[RR=1.35,95%CI(1.20,1.53),P<0.001]、Rimegepant组[RR=1.37,95%CI(1.24,1.51),P<0.001]服药后2 h无最烦人症状患者比例及其他次要结局指标(服药后2 h内疼痛缓解患者比例、服药后2~24h持续无痛患者比例、服药后2~24h持续疼痛缓解患者比例、服药后2h无畏光患者比例、服药后2h无恐声患者比例、服药后2 h无恶心患者比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安全性方面,Ubrogepant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4,95%CI(0.87,1.25),P=0.646],Rimegepant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RR=1.23,95%CI(1.01,1.50),P=0.043];两组患者其他安全性指标(恶心、头晕、口干、嗜睡、尿路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rogepant和Rimegepant治疗急性期偏头痛的疗效显著;Ubrogepant的安全性较高,而Rimegepant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拮抗剂UbrogepantRimegepant急性期偏头痛疗效安全性Meta分析

    我院实施中成药分亚类管理在提高门诊中成药处方合格率中的作用与实践

    陈菲刘妍庄伟唐嫚...
    2023-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提高门诊中成药处方合格率、保障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临床用药须知》以及美康合理用药信息支持系统中的相关信息,以功能主治为标准并结合疾病证型进行中成药品种亚类划分,分类结果经医院药事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审核,在医务处备案后嵌入门诊医院信息系统(HIS)并与处方前置审核及点评系统对接.比较2017年第3季度(中成药分亚类管理实施初期)和2019年第4季度我院中成药点评处方总数、重复用药的处方数、HIS系统拦截的重复用药处方数、医师主动修改的处方数、重复用药的处方数占比、医师主动修改率及平均单张处方金额.结果:我院中成药可分为内科用药、外科用药、肿瘤用药、妇科用药、眼科用药、耳鼻喉科用药、骨伤科用药、皮肤科用药等八大类,各含14、1、2、4、2、2、3、1个亚类,部分亚类含更细的小亚类.2017年第3季度我院共点评159610张中成药处方,共计不合理处方421张;其中,重复用药的处方200张,占不合理处方的47.51%;HIS系统自动拦截的重复用药处方676张,拦截后医师主动修改的处方数为476张,主动修改率为70.41%.2019年第4季度我院共点评处方138869张,共计不合理处方381张;其中,重复用药的处方共47张,占不合理处方的12.34%;HIS系统自动拦截的重复用药处方266张,拦截后医师主动修改的处方数为259张,主动修改率为97.37%;重复用药处方占比和医师主动修改率与2017年第3季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单张处方金额2017年第3季度为278.78元,2019年第4季度为220.85元,平均单张处方金额降低了20.78%.结论:我院药剂科对中成药品种进行分亚类管理,实现了中成药全部处方前置审核,提高了门诊中成药处方的合格率;有助于医师辩证用药、记忆中成药品种、提高专业水平,有助于审方药师迅速识别重复用药处方、提高处方的信息化审核和管理水平,便于审方药师审核处方用药量、查找我院药品目录的不足;但存在患者个体化用药与部分管理制度冲突、医师和药师对分类划分结果存有分歧等问题.

    门诊患者中成药分亚类管理处方点评合格率合理用药

    临床药师对1例中枢神经系统人类疱疹病毒7型感染患儿的用药分析

    宋梦姣王丽敏张斌段金海...
    2029-2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临床罕见中枢神经系统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感染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例15岁患儿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入院后,临床药师参与其治疗过程.医师初始给予左乙拉西坦片(500 mg,bid,口服)控制癫痫症状+注射用阿昔洛韦(500 mg,q8 h,静脉滴注)进行抗病毒治疗.针对患者四肢及背部出现大片散在红色风团样皮疹,临床药师建议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 mg,qd,静脉注射)和氯雷他定片(10 mg,qd,口服)抗过敏治疗;针对患儿出现肢体不自主抖动等症状,临床药师建议继续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控制炎症,并给予醒脑静注射液(20 mL,qd,静脉滴注)改善抽搐;针对HHV-7感染,临床药师通过查阅相关指南及已有治疗经验,建议停用阿昔洛韦,在地塞米松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人免疫球蛋白(pH 4)(17.5 g,qd,静脉滴注)进行冲击治疗;并同时全程监测患儿的药品不良反应和药物治疗效果.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儿病情好转,于治疗18 d后带药出院.结论:在该常规抗病毒药物治疗临床罕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无效病例的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协助医师完善了患儿的治疗方案,保障了其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临床药师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人类疱疹病毒7型药物治疗用药分析药学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