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

张幸国

周刊

1001-0408

info@china-pharmacy.com

023-68586827;68585211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中国药房/Journal China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医院药学部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管理模式的构建

    董淑杰杨丽陈晨孔宪伟...
    513-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提高医院药学部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应急处理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结合COVID-19疫情防控的具体实际和既往相关医院的管理经验,在深入分析医院药学部门的药品供应和质量保障、药品调剂管理、提供临床药学服务及其他相关物资保障等工作职责的基础上,构建医院药学部门COVID-19疫情防控应急综合管理模式,并梳理各环节的注意点和应对措施.结果:医院药学部门COVID-19疫情防控应急综合管理模式包括但不限于人力资源管理、药品和消毒产品供应管理(重点包括关键治疗药品和消毒产品清单制订、管控、库存量调增等)、药品调剂管理(重点包括处方、药房窗口、规划定量储备、退药等管理)、临床药学服务管理(重点包括提供药学信息支持、线上药学服务、监测药物安全性等)、人员防护与消毒(重点包括人员防护以及环境和窗口、设备和容器、纸质处方的消毒等)、捐赠药品专项管理、人员防控知识培训、药学教育与科研管理等环节.结论:COVID-19疫情防控应急综合管理模式有助于医院药学部门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规范管理.COVID-19疫情期间医院药学部门应启动疫情防控应急综合管理模式,加强各个环节的风险控制,在特殊时期发挥好关键职能部门的作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医院药学部门应急综合管理模式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对:基于药品、物资供应与应急管理的防控策略

    杨丽徐晓涵陈晨杨光...
    517-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医院药学人员应对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做好药品、物资供应与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应用5M1E分析法对疫情防控中药品、物资供应与应急管理所涉及的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监测等6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防控策略.结果与结论:在疫情防控的药品、物资供应与应急管理中,主要涉及以医疗机构药学部门药学技术人员为主的人员因素,同时涉及药品贮存、清洁消毒等设备因素,应急药品、消毒产品、体外诊断试剂、应急医疗队药品物资、试验用药品等材料因素,相关管理措施等方法因素,贮存环境和设施等环境因素以及用药情况、药品和物资储备情况等监测因素.针对上述因素,建议加强药学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沟通技巧培训,并加强人文关怀,以提升其岗位胜任、沟通应急处置和心理承受能力;加强设备物资管理,做好设备维护与消毒,以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按循证方法制订应急药品目录,根据消毒防护要求合理选择消毒产品并保证其质量和足量库存,及时采购合格的体外诊断试剂,遵循临床试验相关规范合理管理试验用药品,保障应急医疗队员的药品和物资供应;制订应急预案和标准操作规程,遵循同情用药原则,并做好超说明书用药管理以及药品和物资短缺预警;预留合理的贮存空间,加强环境监控与消毒;加强日常数据的监控与上报,加强质量监控,并接受第三方独立审计.上述策略可有助于药学部门提高药品供给风险识别与应对能力,配合医疗团队开展救治工作.

    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药品供应5M1E分析法应急管理防控策略

    医院药学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暴露防护对策

    闫盈盈袁晓宁杨毅恒杨丽...
    523-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医院药学人员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暴露防护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医务人员防护相关指南的推荐,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特点和防控管理的要求,基于暴露防护的基本原则,对医院药学人员工作岗位实际存在的感染暴露风险进行评估,并构建COVID-19疫情下医院药学人员暴露防护对策.结果:经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和感染暴露风险评估,医院药学工作岗位大部分属于低风险暴露岗位,仅个别岗位属于中、高风险暴露岗位.应根据不同药学岗位暴露风险级别,视工作需要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同时应强化人员的感染防护培训,做好工作环境和设施的清洁消毒.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医院药学人员应践行标准预防原则,基于医院药学的工作岗位特点和暴露风险,按照药学部门确定的暴露风险级别和相关的管理规定进行个人防护,避免过度防护或防护不足,从而保障顺利、安全地开展药学服务.

    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院药学人员暴露防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对的循证药学实践

    易湛苗郭浩戚师博周甜甜...
    527-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应对中开展循证药学信息支持的药学工作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20年2月12日,同时检索药品说明书、UpToDate数据库.收集COVID-19的药物治疗进展、禁止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合用的药物信息和药物不良反应信息,并进行总结和评价.结果和结论:共有14篇文献介绍了针对COVID-19的化学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药(如干扰素α/干扰素α-2β、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等)、免疫调节药(如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抗疟药(如磷酸氯喹)等7类20种化学药.现有的药物治疗证据主要来自体外细胞试验或正在进行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据级别和推荐强度较低(按牛津证据级别评价为5级、推荐意见强度为D级).对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诊疗方案中推荐可以试用的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该药为细胞色素P450(CYP)3A抑制剂,可增加部分抗心律失常药物、抗肿瘤靶向药物、抗菌药物等的血药浓度,应禁止与阿夫唑嗪、伊伐布雷定、胺碘酮等药物合用;该药十分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累及消化系统(腹泻、味觉障碍、呕吐等)、呼吸系统(上呼吸道感染)、内分泌和代谢系统(高胆固醇血症等)、皮肤及附属物(皮疹),临床需加强监测.

    循证药学新型冠状病毒药学信息药物治疗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

    基于5M1E分析法建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医院药学防控策略

    应颖秋任振宇石伟龙赵悦...
    532-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所致肺炎疫情期间的医院药学防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基于5M1E分析法,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应对工作中医院药学工作的相关要素,对人员、设备与材料、方法、环境以及监测等5个方面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针对相应的风险建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应对的医院药学感染防控策略.结果与结论:人员策略包括开展药师感染防控培训、关注感染防控中药师身心健康;设备与材料策略包括加强设备消毒管理、加强感染防控物资管理;方法策略包括制订感染防控的应急预案、加强感染防控的个人防控;环境策略包括做好工作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医疗相关物品感染暴露管理、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监测策略包括加强药师感染监测、评估药师防控效果.建立应对COVID-19疫情的防控策略,可以有效地指导药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5M1E分析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院药学感染防控策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定点救治医院的药学服务实践

    陈靖赜胡明乐罗佳薇张薇...
    536-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的药学服务实践经验,以期为其他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方法:总结分享我院药剂科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药学服务情况,包括疫情防控管理(区域划分、消毒管理、药学人员培训)、药品和消毒品供应以及信息化的合理用药监控和宣教.结果:我院药剂科根据工作人员活动范围、接触人员情况将活动范围划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风险区和半污染区,并执行不同的消毒管理;对药师进行全员培训,内容包括个人卫生防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身体健康状况监测等;在药品和消毒品供应保障中,协助临床制订本院疫情用药目录,针对性地采购药品和消毒品,并进行规范存储;在临床药学室设置24 h应答电话,随时接受临床医师对于药品使用的咨询,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提到的药品从作用机制、特殊人群用药等方面进行比较,制成表格上传共享,帮助临床合理选择治疗用药.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的药学服务是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复杂工作,药剂科必须积极应对、及时调整策略,以便在提高医疗救治能力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救治医院药学服务

    公共决策视野下药品临床综合价值的界定、测量与评价

    孔凡心马爱霞李洪超唐文熙...
    539-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我国公共决策视野下评估及应用药品临床综合价值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方法:结合相关文件和文献、其他国家或地区药品临床综合价值指标,确定我国药品临床综合价值评价的核心指标,对各指标概念及评价方法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与结论:笔者建议我国药品临床综合价值评价的核心指标为安全性与有效性、经济性与可支付性、可及性与公平性、依从性、适宜性.其中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可支付性和依从性的概念界定清晰,评价方法系统,数据来源充分,研究设计国际间存在共识.可及性尚未有统一定义,包含可获得性、可供应性、可利用性、可负担性和用药及时性.公平性概念界定清晰,评价方法系统,但数据来源不够充分.适宜性通过药品适宜性指数进行评价但缺乏清晰的概念界定.以有效性为例,有效性包括中间指标、结果指标和生命质量指标,常采用流行病学研究、系统评价与专家共识确认.笔者建议在选取或制订药品临床综合价值指标时尽可能采用真实世界的研究数据,借助多准则决策分析,由专业评估机构提供技术支持,配合专家和研究人员对上述指标赋权,形成不同公共决策部门对于一项药品的临床综合价值判断,从而决定是否采购、临床使用和纳入医保.

    公共决策视野药品临床综合价值测量评价决策

    美国Medicare支付方式改革历程和驱动因素及对我国的启示

    朱梓荣张伶俐颜建周邵蓉...
    545-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深化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美国老人保险(Medicare)支付方式的具体改革历程及改革的驱动因素,结合我国目前支付方式改革的背景,提出推进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建议.结果与结论:美国Medicare支付方式历经后付制、预付制、按价值支付3个阶段,分别采用按服务项目付费、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s)、按服务价值付费的支付方式.其变革是美国技术、政治、社会文化3个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合理诊疗与控费的需求推动后付制向预付制转变,而服务质量危机、服务成本上升及医患矛盾驱使着支付方式向按价值支付转变.支付方式改革对美国Medicare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降低了医疗费用支出,提升了服务质量.建议我国可借鉴美国Medicare支付方式改革经验,在目前DRGs试点的基础上,推进全国范围内预付制改革,同时为避免美国后期出现的服务质量危机,需引入按价值支付理念,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并加强全流程的监管配套制度建设,以保障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顺利进行.

    美国老人保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驱动因素

    澳大利亚药品安全治理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陈佳妮陈永法
    549-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改进我国药品安全治理相关支撑体系提供借鉴.方法:通过分析澳大利亚药品安全治理的主要方式、特点及成效,初步提出建设我国药品安全治理制度的建议.结果与结论:澳大利亚主要通过联邦和州/领地政府进行分工合作、与不同相关主体分别开展政策磋商、基于产业发展水平引导产业主体自律、支持行业参与药品广告监管等方式开展药品安全治理;澳大利亚药品安全治理具有搭建信息共享平台而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开展针对性教育提高参与主体治理能力等特点;取得了药品召回事件发生状况显著改善、利益相关者对药品监管部门沟通活动的满意度大幅提升等成效.相较之下,我国相关主体参与药品安全治理的意识和能力尚不强,保障这些主体参与的制度也尚未健全.建议通过更加注重上下级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互动、对非政府主体负责人开展针对性宣教或培训、落实非政府主体的政策磋商权利以及基于行业主体的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其自律等方面,初步构建我国的药品安全治理体系,提高治理效率.

    澳大利亚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启示

    红花保存年限、有效成分含量和颜色值的相关性分析

    王洁苏少锋姚仁川任超翔...
    554-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红花保存年限、有效成分含量与颜色值的相关性,为不同保存年限的红花药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来自同一产地的不同保存年限(0、1、2年,各8批)的24批红花药材为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和山柰酚的含量,采用分光测色仪测定其粉末颜色值[明暗程度值(L*)、红绿色色调值(a*)、黄蓝色色调值(b*)],并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其保存年限、有效成分含量和颜色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保存1年或2年的药材中山柰酚含量仍较高(分别为0.161%、0.061%),但药材中HSYA含量随着保存年限的延长而降低(保存0、1、2年的药材中HSYA平均含量分别为2.46%、1.58%、1.51%),且药材颜色变暗(a*值降低).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SYA含量与颜色值L*、a*呈显著正相关(r=0.430、0.781,P<0.05或P<0.01),HSYA含量与保存年限呈显著负相关(r=-0.777,P<0.01),其余各变量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保存年限越长,红花药材颜色越深、HSYA含量越低,故该药材不宜过年或多年保存.

    红花保存年限羟基红花黄色素A山柰酚色泽品质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