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

张幸国

周刊

1001-0408

info@china-pharmacy.com

023-68586827;68585211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中国药房/Journal China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专利合作数据的医药制造业跨区域创新合作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陈泳洁赵杨升黄慧媛褚淑贞...
    641-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推动我国医药制造业区域间创新合作,构建更加完善、紧密的医药创新合作网络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我国医药制造业专利合作数据,提取2016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跨区域合作的主要专利数据;查阅文献,对可能影响我国医药制造业跨区域创新合作的影响因素提出若干假设;以省际研发合作强度为因变量,上述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运用二次指派程序分析方法构建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区域间生产总值差异、地理距离、经济距离、技术距离及合作区域中是否有北京或上海参与等均对医药制造业跨区域创新合作产生影响.区域间生产总值差异大,合作可能性更高;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能够显著促进合作的产生;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对医药制造业跨区域创新合作均具有负向作用,而技术距离则具有正向作用.

    医药制造业跨区域创新合作专利二次指派程序分析

    贵州省中药民族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王灵芝周戈耀雷雪田海玉...
    646-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贵州省中药民族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促进中药民族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文献收集和专题小组讨论拟定评价指标体系草案,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并确定最终纳入的指标及权重;运用所建指标体系进行实测,将其结果与药监部门及行业权威人士的评价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初拟的评价指标体系草案包括6个一级指标,49个二级指标.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对各级指标意见的权威系数为0.86;第1轮专家的协调系数为0.22,第2轮专家的协调系数为0.48.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的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33个二级指标.选取贵州省15家中药民族药企业进行现场实测,其评价结果与药监部门及行业权威人士的评判结果相差不大.结论:构建的中药民族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行性,可为相关部门对中药民族药企业进行监督评估提供标准化依据.

    中药民族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指标体系

    基于"辨状论质"的园参、移山参和野山参的外观性状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戴全宽李林媛徐国兵汤丹...
    650-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园参、移山参和野山参外观性状与内在化学成分的关系,为阐明人参"辨状论质"的科学内涵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园参、移山参和野山参3类人参共30批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1种单体皂苷(人参皂苷Rg1、Re、Rg2、F1、Rb1、Rb2、Rb3、Rc、Rd、Ro、Rf)的含量,色谱柱为Acquity UPLC?BEH C18,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03 nm,进样量为5μL;采用比色法测定淀粉含量,以0.5%碘-碘化钾试液为显色剂,在559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将30批人参样品的外观性状指标(芦碗数、芦头长度、质地)分别与11种人参皂苷含量、总皂苷含量、人参三醇型皂苷(PPT)/人参二醇型皂苷(PPD)的含量之比、淀粉含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UPLC法和比色法的线性关系均良好(r>0.999),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均小于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17%~105.20%(RSD<5%,n=6).除人参皂苷Rf外的其余10种单体皂苷含量与芦碗数、11种单体皂苷含量与芦头长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P<0.05),与质地坚实程度均呈显著负相关(r<0,P<0.05);人参中淀粉含量与其质地坚实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95,P<0.01);人参中PPT/PPD比值与其芦碗数、芦头长度呈显著负相关(r<0,P<0.05).结论:人参芦碗数、芦头长度、质地松泡程度与其药效物质人参皂苷的含量呈正相关,且随着生长年限增加,人参中PPD含量的增长幅度高于PPT;传统的"辨状论质"以人参芦碗多、芦头长、质地松泡为优具有一定的科学内涵.

    人参外观性状人参皂苷淀粉辨状论质相关性

    酢浆草的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2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李小双李银刘文静王广成...
    656-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酢浆草的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其中异牡荆素、当药黄素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CE Excel-5-C18,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80 nm,进样量为10μL.以异牡荆素峰为参照,绘制12批酢浆草药材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按上述色谱条件同法测定异牡荆素、当药黄素的含量.结果:12批酢浆草药材样品共有19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89,同时指认异牡荆素、当药黄素2个共有峰.异牡荆素、当药黄素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91~117.36μg/mL(r=0.9994)、9.88~118.56μg/mL(r=0.9992);定量限分别为0.675、3.587μg/mL;检测限分别为0.205、1.087μg/mL;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46%~99.10%(RSD=1.23%,n=6)、95.34%~101.23%(RSD=2.74%,n=6);平均含量分别为0.227~1.654、0.641~2.052 mg/g.结论:所建指纹图谱可用于酢浆草药材的质量控制;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同时测定其中2种成分的含量.

    酢浆草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异牡荆素当药黄素含量测定

    苗药了哥王"汗渍法"炮制前后抗小鼠免疫性炎症的"量-效-毒"关系研究

    郑传奇冯果李玮周志容...
    661-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苗药了哥王炮制前后抗小鼠免疫性炎症的"量-效-毒"关系.方法:将小鼠分成空白组、模型组、了哥王生品醇提物1~6组、了哥王"汗渍法"炮制品醇提物1~6组(以下分别简称为"生品1~6组""炮制品1~6组",剂量均分别为0.13、0.20、0.26、0.52、1.04、2.6 g/kg)和阳性组(环磷酰胺,36.4 mg/kg),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以1%2,4-二硝基氟苯-丙酮-麻油混合溶液复制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造模后,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均灌胃等容1.0%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各给药组小鼠灌胃相应药液20 mL/kg,每日1次,连续5 d.末次给药后,记录各组小鼠耳肿胀度,并计算生品及炮制品的肿胀抑制率、半数有效剂量(ED50)及其95%置信区间(CI);称定小鼠心、肝、脾、肺、肾的质量,并计算各脏器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改良化学氧化法分别检测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肝肾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血肌酐(CREA)]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耳肿胀度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了哥王生药及炮制品醇提物各剂量组小鼠耳肿胀度均显著降低(P<0.05),其肿胀抑制率均有随剂量增加而升高的趋势,两者抗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耳肿胀的ED50及95%CI分别为0.2396(0.1290,0.4452)g/kg、0.1473(0.0768,0.2827)g/kg.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指数、血清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肺指数、血清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不同给药组小鼠肝指数(阳性组、生品3组和炮制品1~6组)、血清TNF-α水平(阳性组、生品1~3组及炮制品1~4组)均显著降低,肺指数(阳性组、生品3~6组及炮制品3~6组)、血清IL-10水平(生品1、2、4、5组以及炮制品2~6组)以及ALT、AST、BUN、CREA水平(生品4~6组)和TBIL水平(生品3~6组)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了哥王生品醇提物具有一定的抗免疫炎症活性,且对小鼠具有肝肾毒性,呈一定的"量-效-毒"关系;炮制品醇提物也具有一定的抗免疫炎症活性,但肝肾毒性弱于生品."汗渍法"具有"存效减毒"的效果.

    了哥王汗渍法免疫性炎症剂量药效毒性

    香青兰提取物对临床来源病原菌的抑制活性及生物信息学研究

    刘云刘敏于慧王占黎...
    66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香青兰不同萃取部位对临床来源病原菌的体外抑制活性,并挖掘其可能抗菌机制.方法:香青兰药材经65%乙醇提取后,依次以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不同极性萃取部位.以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临床常见多重耐药病原菌为对象,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不同萃取部位的抑菌圈直径,筛选抑菌活性部位;采用琼脂倍比稀释法检测抑菌活性部位对上述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采用比浊法绘制该部位作用下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曲线;利用PEAKS?Q 8.5软件筛选抑菌活性部位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表达蛋白,借助Blast 2 GO、KOBAS 3.0在线软件对其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香青兰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乙酸乙酯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多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抑菌圈直径为10~16 mm),为抑菌活性部位.该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的MIC均为0.7813 mg/mL,对腐生葡萄球菌的MIC为0.3907 mg/mL,对溶血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的MIC均为1.5625 mg/mL.1、2倍MIC的乙酸乙酯部位可抑制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且抑制活性有随剂量增加而增强的趋势.共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300个(P<0.01),其中表达上调239个、表达下调61个.差异表达蛋白主要集中于细胞、细胞部位等细胞组成以及代谢过程、细胞过程和催化活性、蛋白结合等生物过程和分子功能,且主要富集于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代谢和果糖与甘露糖代谢等两条信号通路上(P<0.05).结论:香青兰乙酸乙酯部位为抑菌活性部位,其抑菌活性可能与影响微生物代谢和细菌糖代谢有关.

    香青兰乙酸乙酯部位抑菌圈最小抑菌浓度差异表达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于PPARγ途径探讨桑叶总黄酮对妊娠期糖尿病模型大鼠糖脂代谢、炎症和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

    史纪芳潘佳琪陈梦马敬...
    671-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桑叶总黄酮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模型大鼠糖脂代谢、炎症和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连续喂养高脂饲料8周后,将空腹血糖(FBG)<6.67 mmol/L的雌鼠与雄性SD大鼠合笼;将妊娠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GDM组以及桑叶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25 mg/kg以复制GDM模型.于注射后,各给药组大鼠均灌胃相应药物,对照组和GDM组大鼠均灌胃生理盐水(10 mL/kg);每日1次,连续18 d.分别于孕第3、7、18天(G3 d、G7 d、G18 d)检测其FBG水平;于G18 d检测其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血清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过氧化氢酶(CAT)]水平,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其胎盘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及mRNA,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mRNA以及磷酸化AMPK(p-AMP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DM组大鼠FBG(G3 d、G7 d、G18 d)、TG、TC、LDL-C、TNF-α、IL-6、IL-8、MDA水平以及NF-κB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而SOD、GSH、CAT水平以及PPARγ蛋白及mRNA、AMPK mRNA、p-AMPK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与GDM组比较,桑叶总黄酮中、高剂量组大鼠FBG(G3 d、G7 d、G18 d)、TG、TC、LDL-C水平以及各剂量组TNF-α、IL-6、IL-8、MDA水平,NF-κB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而桑叶总黄酮各剂量组大鼠SOD、GSH、CAT水平以及PPARγ蛋白及mRNA、AMPK mRNA、p-AMPK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桑叶总黄酮对GDM模型大鼠的糖脂代谢、炎症和氧化应激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PARγ途径的激活有关.

    妊娠期糖尿病桑叶总黄酮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糖脂代谢炎症氧化应激大鼠

    9种通络祛风中药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体外抑制活性研究

    李芮马良会王栋张春雷...
    67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9种通络祛风中药的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XO)的体外抑制活性,以筛选活性突出的中药提取物.方法:以黄嘌呤为底物、XO为反应酶,以别嘌醇为阳性对照,以三角风、石胡椒、山莓、金雀花根、紫藤根、牛迭肚根、梓木皮、凌霄花根、爬岩香等药材的水提物和甲醇提取物(以下简称"醇提物")以及活性提取物的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水等萃取部位为对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各样品对XO的抑制率,采用Graphpad prism 6.0软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筛选活性提取物/部位;采用双倒数法判断药材的酶抑制作用的类型.结果:9种中药共18个提取物中,500μg/mL各中药提取物(除石胡椒醇提物外),250μg/mL三角风、石胡椒、山莓、爬岩香的水提物和醇提物,250μg/mL梓木皮水提物,250μg/mL金雀花根、牛迭肚根、凌霄花根醇提物,125μg/mL金雀花根、牛迭肚根醇提物以及62.5μg/mL金雀花根醇提物对XO的抑制率均超过了50%;其中,金雀花根醇提物的IC50值为43.43μg/mL,低于其他药材的提取物,为活性提取物.金雀花根醇提物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水等萃取部位的IC50值分别为>200、193.35、7.67、14.80、>200μg/mL,其中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的IC50值与阳性对照(5.11μg/mL)接近.金雀花根醇提物对XO的抑制类型为竞争-非竞争性抑制,不同于阳性对照的竞争性抑制.结论:金雀花根、牛迭肚根、石胡椒、山莓、爬岩香、三角风等醇提物及三角风、石胡椒、梓木皮等水提物对XO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抑制活性,以金雀花根醇提物最强,且该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抑制活性与别嘌醇相当,但抑制类型有所差异.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痛风中药提取物金雀花根体外

    奥拉西坦胶囊中主要未知杂质的鉴定及其含量测定

    张菁孙婷赵昌梦姜建国...
    682-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鉴定奥拉西坦胶囊中的主要未知杂质并测定其含量,进而提高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超高效二维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法对该未知杂质进行定性分析.一维液相色谱分析采用ST PAK C18 ES柱,流动相为0.02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流速为0.5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检测波长为210 nm;二维液相色谱分析采用Techmate C18-STⅡ柱,流动相为0.02 mol/L醋酸铵溶液,流速为0.5 mL/min,柱温为30℃,并采用质谱检测(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数据采集).通过一维液相色谱对目标杂质成分进行定位后,转入二维液相色谱-质谱系统进行定性分析.采用色谱工作站中的分子式预测模块"Accurate Mass Calculator"对该未知杂质结构进行推断;经制备纯化获得杂质精制品,并进行标化和结构确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杂质含量进行测定(同定性分析的一维色谱条件).结果:奥拉西坦胶囊中的主要未知杂质为奥拉西坦酸;经制备纯化后获得的杂质精制品含量为99.5%.9批奥拉西坦胶囊中奥拉西坦酸的含量为0.05%~0.14%.结论:所建立的超高效二维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法能准确定位杂质奥拉西坦酸的出峰位置并对其进行结构分析,且相应的含量测定方法能较好地分离杂质与主药及其他成分,灵敏度、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准确度均良好,可较好地控制奥拉西坦胶囊的成品质量.

    超高效二维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奥拉西坦胶囊奥拉西坦酸杂质鉴定含量测定

    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对川芎饮片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

    吴情梅刘晓芬连艳陈玲...
    686-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一体化(以下简称"一体化")对川芎饮片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收集四川都江堰、彭州两地的鲜川芎,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位后,经淋洗、阴干(至含水量约28%)、切片、干燥制得川芎一体化饮片;经阴干、加水闷润(至透心)、切片、干燥制得传统饮片.建立两种饮片各10批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色谱柱为WondaSil C18,流动相为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5 nm,进样量为10μL.以洋川芎内酯A为参照,绘制20批药材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两种饮片中绿原酸、阿魏酸、洋川芎内酯A的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20批药材样品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00;共有16个共有峰,指认其中7个依次为绿原酸、阿魏酸、洋川芎内酯Ⅰ、阿魏酸松柏酯、洋川芎内酯A、正丁基苯酞、藁本内酯.绿原酸、阿魏酸、洋川芎内酯A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8~0.200 mg/mL(r=0.9999)、0.010~0.140 mg/mL(r=0.9992)、0.100~0.600 mg/mL(r=0.9993);定量限分别为0.0028、0.0006、0.0050 mg/mL,检测限分别为0.0008、0.0001、0.0010 mg/mL;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27%~102.02%(RSD<2%,n=6).川芎一体化饮片和传统饮片中上述成分的含量分别为(1.6770±0.3110)、(1.5627±0.1245)、(9.4940±1.3513)mg/g和(1.3002±0.4692)、(1.3880±0.2099)、(9.8117±1.0989)mg/g,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一体化饮片和传统饮片各批样品化学成分的一致性好,且一体化加工不影响饮片中绿原酸、阿魏酸、洋川芎内酯A等指标性成分的含量,该工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川芎一体化饮片传统饮片指纹图谱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