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

张幸国

周刊

1001-0408

info@china-pharmacy.com

023-68586827;68585211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中国药房/Journal China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美国非处方药专论制度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

    张雨菲董晨东王子哲茅宁莹...
    769-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我国实施非处方药(OTC)专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美国OTC专论的概念、产生与发展历程以及作用等进行全面梳理;借鉴美国经验,探究专论制度对于OTC注册审评的必要性及在当前我国的可实施性,并提出我国实施OTC专论的几点建议.结果与结论:美国OTC专论是指在销售不包含在新药申请中的OTC产品时应遵循的监管标准,其源于OTC有效性再评价工程,在加速药品上市、促进产品创新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OTC专论制度对于优化OTC注册审评具有必要性,但是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建立和实施OTC专论的条件,尚需在优化资源配置和基础设施、结合本国OTC管理经验和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OTC专论在OTC注册审评中的作用,具体可从开展对药品专论深入研究、试点检验专论成效、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优化审评资源配置等方面推进.

    非处方药注册审评专论制度美国启示

    医院卫生技术评估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思路

    王庆张蓉
    773-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我国药品的循证管理与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与医药新政策解读,追溯国内外医院卫生技术评估的发展历程及其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探讨医院卫生技术评估在我国医院药品管理中的发展前景.结果与结论:医院卫生技术评估可对医疗技术的准入、使用等过程进行科学评价,从而优化医院资源配置、保证医疗质量.国外已将医院卫生技术评估用于协助医院决策制定,而我国的医院卫生技术评估尚在起步阶段,与国际领先水平存在差距.医院卫生技术评估作为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和提高质量的手段,应尽快应用到药品管理评价体系中,努力探索合适的药品评价模式(如大使模式、迷你-卫生技术评估模式、内部委员会模式、医院卫生技术评估单元模式),加强药品卫生技术评估人才培养,构建药品卫生技术评估方法学(如迷你-卫生技术评估模式的评估工具包括概要,基本信息,一般方法,多结构的评估结果,讨论、结论和推荐意见),加强重视程度并促进成果转化,最终尽快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实现医院药品循证管理的目标.

    医院卫生技术评估药品管理合理用药

    PELGE-克班宁纳米粒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孔淑君蔡俊飞孙杏倩刘云宽...
    778-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PELGE)-克班宁纳米粒(PELGE-Cre-NPs)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方法:取6只家兔,耳缘静脉注射PELGE-Cre-NPs(3.5 mg/kg),分别于给药后5、15、30、60、90、120、150、180、240、300 min时,于其耳缘静脉采血1 mL.分离血浆,用乙酸乙酯萃取Cre,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盐酸维拉帕米为内标,测定Cre的血药浓度,然后采用DAS 2.0软件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并计算药动学参数.色谱条件采用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x-tend-C18,流动相为甲醇-0.01%三乙胺溶液(75:25,V/V),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Cre检测血药浓度的线性范围为45.0~3600µg/L(R2=0.9999),日内、日间精密度试验和稳定性试验的RSD均小于5%(n=6或n=12),准确度为(97.44±2.41)%~(98.45±3.87)%(n=6).PELGE-Cre-NPs在家兔体内分布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1/2为(109.357±33.917)min,CL为(0.016±0.001)L/(min·kg),MRT为(76.733±7.502)min,cmax为(3699.458±287.713)μg/L.结论:PELGE-Cre-NPs在家兔体内的半衰期较Cre注射剂长,滞留时间延长,有缓释效果.

    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克班宁纳米粒药动学家兔血药浓度

    马钱苷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张聪胡娜李珊郑国华...
    782-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马钱苷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运用CCK-8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10、25、50、100、150、200、300、400µg/mL)的马钱苷作用24、48 h对HepG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将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马钱苷低、中、高浓度组(50、100、150μg/mL),加药作用24 h后,采用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分布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Cyclin D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淋巴细胞瘤2(Bcl-2)、胱天蛋白酶3(Caspase-3)、活化的Caspase-3(Cleaved-Caspase-3)、Caspase-9、Cleaved-Cas-pase-9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马钱苷对HepG2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趋势.与对照组比较,马钱苷低、中、高浓度组细胞出现核固缩、碎裂等凋亡现象,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细胞主要阻滞于S期;马钱苷低、中、高浓度组细胞中Cy-clin D1、PCNA、Caspase-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Cleaved-Caspase-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马钱苷中、高浓度组细胞中Cleaved-Caspase-9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Bcl-2和Caspase-9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马钱苷对HepG2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Bcl-2蛋白表达,促进Caspase-3、Caspase-9活化有关.

    马钱苷肝癌细胞HepG2增殖凋亡机制

    猪苓多糖的PMP柱前衍生化-HPLC指纹图谱研究

    赖戈娜贾文玉罗思婉周昌园...
    78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猪苓多糖的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其主要单糖组分含量,为猪苓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11批不同产地猪苓药材经水提醇沉、Sevage除蛋白后得到猪苓多糖.多糖经三氟乙酸(TFA)水解和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化后,进行HPLC分析.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流动相为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6.84)-乙腈(84:16,V/V),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流速为1 mL/min,进样量为20µ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建立11批多糖样品的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与对照品比对进行色谱峰指认,再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并测定多糖中主要单糖组分的含量.结果:11批猪苓多糖样品HPLC指纹图谱中共呈现出3个共有峰,分别指认为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各批次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4.聚类分析将11批多糖样品分为3类,药材编号为S1~S6、S8的样品聚为一类,药材编号为S7、S10、S11的样品聚为一类,药材编号为S9的样品单独聚为一类.含量测定结果显示,11批样品中甘露糖含量为1.571~8.771 mg/g、葡萄糖含量为26.072~132.194 mg/g、半乳糖含量为3.420~36.593 mg/g.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柱前衍生化-HPLC指纹图谱方法可为猪苓的药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不同批次猪苓多糖中单糖组成相同,指纹图谱特征峰与药材的产地无明显相关性,药材之间的单糖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猪苓多糖单糖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

    HPLC特征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不同寄主来源的桑寄生药材质量

    卢森华甘洋萦唐莲张凤懿...
    794-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不同寄主来源的桑寄生药材质量,建立具有寄主针对性的桑寄生药材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CAPCELL PAK C18 MGⅡ,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流速为1.0 mL/min(梯度洗脱),测定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以16批不同寄主来源的桑寄生药材为样品(桑树寄主、柳树寄主、茶树寄主、枫香树寄主的桑寄生各4批),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生成HPLC特征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再通过与对照品比对进行色谱峰的指认.采用IBM SPSS 19.0软件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从建立的共有特征图谱中标定出了11个共有峰,并指认了8、10、11号峰分别为芦丁、槲皮苷和槲皮素;16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不同寄主来源的桑寄生在化学成分种类上基本一致(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0.03%~0.40%),但同一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各共有峰相对峰面积的RSD为27.00%~64.20%).聚类分析将16批不同寄主来源的桑寄生分成3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提示,槲皮苷、槲皮素和芦丁对桑寄生品质有明显的影响,可作为桑寄生质量评价指标,且枫香树寄主桑寄生样品的整体质量最好(综合评分最高).结论:HPLC特征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的方法可作为不同寄主来源的桑寄生药材质量评价和控制的技术方法.

    桑寄生不同寄主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质量评价

    大鼠胆汁中黄芩苷代谢物的分离、纯化及其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研究

    朱亚南张硕张敏孟小夏...
    800-8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大鼠胆汁中分离纯化黄芩苷的代谢物,并研究其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方法:取6只SD大鼠,麻醉后进行胆管插管,待大鼠清醒后,灌胃给予黄芩苷(168 mg/kg),收集灌胃给药后24 h的胆汁样品1,经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初步分析;另取5只SD大鼠,同上述方法麻醉、插管后,灌胃给予黄芩苷(400 mg/kg),并收集灌胃给药后48 h的胆汁样品2,经处理后,采用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代谢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技术并结合其理化性质对分离得到的代谢物进行鉴定;采用MTT法及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法研究代谢物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黄芩苷通过胆汁主要代谢成代谢物1和代谢物2,经分离纯化后分别鉴定为千层纸素A-7-O-β-D-葡萄糖醛酸苷和黄芩素6-O-β-D-葡萄糖醛酸苷.MTT法结果显示,代谢物2对HepG2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90µg/mL;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法结果显示,在一定浓度下,代谢物2可能通过改变HepG2细胞线粒体分布及膜通透性从而抑制细胞增殖(代谢物1的药理活性已有报道,本研究略去).结论:成功分离并鉴定出2个黄芩苷的胆汁代谢物,其中代谢物2黄芩素6-O-β-D-葡萄糖醛酸苷对HepG2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

    黄芩苷代谢物千层纸素A-7-O-β-D-葡萄糖醛酸苷黄芩素6-O-β-D-葡萄糖醛酸苷分离纯化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肝癌细胞HepG2

    蒲黄不同药用部位的质量比较

    严华魏锋马双成
    805-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草蒲黄和蒲黄花粉的质量差异,为蒲黄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5批次草蒲黄,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蒲黄相关方法筛分出筛下蒲黄花粉和筛上杂质(花丝、花药),通过杂质百分比、性状、显微镜鉴别、薄层色谱鉴别确证草蒲黄和蒲黄花粉、花丝、花药的特征和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草蒲黄、蒲黄花粉、筛上杂质(花丝、花药)中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香蒲新苷的含量.结果:草蒲黄为蒲黄花粉、花药及花丝的混合物,呈棕黄色絮状;蒲黄花粉呈黄色粉末,手感细腻,气微,味淡,细胞表面略呈条状;花丝和花药呈丝状、短线状,手感粗涩,表面观细胞呈长条形.草蒲黄、蒲黄花粉及蒲黄杂质的薄层色谱鉴别结果具有一致的色谱斑点;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香蒲新苷及其二者总含量在蒲黄花粉中均最高(分别为0.42%、0.24%、0.64%),草蒲黄其次(0.22%、0.17%、0.39%),筛上杂质中含量最低(0.19%、0.14%、0.33%);草蒲黄与筛上杂质中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和香蒲新苷的总含量均未达到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含量限度(不得少于0.50%).结论:蒲黄的药用成分主要存在于花粉中.建议草蒲黄应作为获取花粉的原料,而不宜直接药用.

    蒲黄草蒲黄药用部位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香蒲新苷质量标准

    基于斑马鱼模型的知母皂苷BⅡ的血管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杜孟姣陈坚平余嘉贤梅文杰...
    811-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知母皂苷BⅡ(TB-Ⅱ)的血管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养殖水为空白对照,考察100、200和400μg/mL TB-Ⅱ培养受精后24 h(24 hpf)的正常斑马鱼胚胎48 h后对其肠下静脉血管(SIVs)的影响.采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PTK787(0.06μg/mL)诱导斑马鱼肠下血管损伤模型;以0.1%二甲基亚砜、不加PTK787为空白对照,加PTK787、不加药物为模型对照,考察100、200、400μg/mL TB-Ⅱ作用48 h后对血管损伤模型斑马鱼SIVs的影响,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斑马鱼体内fam样酪氨酸激酶1(Flt-l)、含激酶插入区受体(Kdr)、含激酶插入区受体l(Kdr-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100μg/mL TB-Ⅱ作用后可显著增加正常斑马鱼的SIVs出芽数(P<0.05),200μg/mL TB-Ⅱ作用后可显著增加正常斑马鱼的SIVs数(P<0.05).与空白对照比较,PTK787作用后斑马鱼SIVs数显著减少(P<0.01),Flt-l、Kdr、Kdr-l、VEGF-A、TNF-α和IL-6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经不同质量浓度的TB-Ⅱ作用后,血管损伤模型斑马鱼的SIVs数均不同程度地增加,Flt-l、Kdr、Kdr-l、VEGF-A、TNF-α和IL-6 mRNA相对表达量均不同程度地升高,除100μg/mL TB-Ⅱ作用后斑马鱼SIVs数和Flt-l、TNF-αmRNA表达量以及400μg/mL TB-Ⅱ作用后斑马鱼TNF-αmRNA表达量增加不显著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TB-Ⅱ具有一定的促血管新生和修复受损血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和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相关.

    知母皂苷BⅡ血管保护斑马鱼肠下静脉血管机制

    盐酸达泊西汀的合成及工艺优化

    付丙月张宁张宗磊段崇刚...
    816-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盐酸达泊西汀的合成工艺.方法:采用手性合成的方法,以3-氯苯丙酮为原料,采用(1S,2R)-(-)-1-氨基-2-茚醇为催化剂、硼烷-N,N-二乙基苯胺为还原剂进行不对称还原,然后依次经过与α-萘酚醚化、磺酸酯化、二甲胺取代、HCl成盐反应得到最终产物.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技术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对中间体Ⅰ、中间体Ⅱ、中间体Ⅲ和最终产物的合成反应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征结果显示最终产物为盐酸达泊西汀,纯度为99.8%,收率为58.9%.与传统的拆分工艺比较,本工艺采用手性合成的方法不需要拆分,收率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拆分工艺收率(31.9%).优化后的工艺减少了杂质的产生,提高了产品质量.结论:本合成工艺反应条件较温和、合成路线较短、收率较高.

    盐酸达泊西汀手性合成不对称还原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