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庄辉

月刊

1009-6639

zyyz_cpm@126.com

010-84035601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鼓楼西大街154号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Journal China Preventiv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综合性预防医学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服务于广大会员和从事预防医学卫生科技人员,以促进国内外预防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发展,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健康中国建设——消除健康不均衡专家共识

    马亚楠彭雯吴谦陈佳鹏...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健康不均衡一直是国际社会非常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和一些国家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针对此问题,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行动,尤其是近年来成功实施的健康扶贫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然而,目前我国地区间和部分人群间的健康不均衡问题仍然突出,亟需有效的行动和共识来应对该项挑战.基于国内外相关行动策略和研究成果,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等机构的35位权威专家经过多轮研究讨论,形成了《健康中国建设—消除健康不均衡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共识》概括和总结了中国健康不均衡的问题与挑战、责任与策略、行动与路径,并提出了一系列未来行动的建议,旨在消除当前我国健康不均衡,推动"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健康中国消除健康不均衡慢性病专家共识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征稿范围

    8页

    全球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进展

    杜娟崔富强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病毒性肝炎造成的慢性感染和死亡病例数量庞大,全球疾病较重负担.为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公共卫生危害,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提出了针对性的战略目标,2022年进一步明确了行动计划.按照WHO推荐的预防策略,各成员国制定了详细的预防接种程序.本研究对全球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现状、接种策略以及母婴阻断的干预措施进行综述.

    全球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

    乌鲁木齐市常见空气污染物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的影响

    武迪时雨依里帕·依力哈木买力曼·巴哈尼...
    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市常见空气污染物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为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协同治理提供科学支持.方法 收集2019-2021年乌鲁木齐市逐日空气污染物浓度数据、气象数据、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时间序列、广义相加模型,构建单污染物和多污染物模型,分析空气污染物与该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的关系.结果 单污染物模型中,在滞后3d(Lag3)时SO2浓度影响最大,SO2浓度每升高10μg/m3,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增加2.32%(95%CI:1.16%~3.48%);双污染物模型中,以SO2为协同污染物时,PM2.5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超额死亡率(excess risk,ER)值最大,浓度每增加10 μg/m3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增加1.19%(95%CI:1.01%~1.30%).性别分层中,女性对 SO2(冬季:ER=4.10%,95%CI:0.65%~7.67%)、PM2.5(秋季:ER=1.27%,95%CI:0.90%~1.65%)、CO(秋季:ER=2.04%,95%CI:-0.65%~3.82%)更敏感,男性对 NO2(秋季:ER=1.22%,95%CI:0.95%~1.50%)、PM10(冬季:ER=1.04%,95%CI:0.96%~1.12%)、O38h(夏季:ER=1.15%,95%CI:1.04%~1.27%)更敏感.年龄分层中,<60岁人群对SO2(夏季:ER=4.24%,95%CI:-2.76%~9.82%)、NO2(冬季:ER=1.27%,95%CI:-0.09%~2.66%)、PM10(冬季:ER=1.21%,95%CI:0.73%~1.70%)、O3 8 h(冬季:ER=1.34%,95%CI:0.59%~2.10%)更敏感,≥60 岁人群对 PM2.5(夏季:ER=1.39%,95%CI:0.49%~2.29%)、CO(冬季:ER=7.06%,95%CI:2.59%~12.35%)更敏感.高温下,高浓度 SO2、低浓度NO2、低浓度O38h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的影响增强[ER(95%CI):1.07%(1.01%~1.17%)、1.02%(1.01%~1.11%)、1.14%(1.05%~1.23%)].低温下各污染物浓度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均无较大影响.结论 乌鲁木齐市污染物浓度升高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增加且具有滞后效应,在不同季节对不同性别与年龄的影响程度不同.

    空气污染物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时间序列广义相加模型

    2012-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流感样病例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常全娥董冰周开春张胜男...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2012-2021年甘肃武威市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武威市的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21年武威市人民医院送检ILI患者咽拭子样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武威市人民医院采集ILI的咽拭子样本进行流感病毒及亚型核酸检测.结果 共检测6 715份咽拭子样本,流感病毒总检出率为15.23%(1 023/6 715).甲型流感病毒(Flu A)和乙型流感病毒(FluB)分别占57.58%(589/1 023)和41.64%(426/1 023).其中新甲型 H1N1[A(H1N1)pdm2009]226 份、季节性 H3N2[A(H3N2)]363 份、未检出 H7N9 型禽流感[A(H7N9)];检出 Flu B 的 Yamagata 系(BY)290份和 Victoria系(BV)136份,Flu A和FluB病毒混合感染样本8份.2012年检出率最高(28.41%),2021年检出率最低(4.42%).1月和12月为武威市流感高发季节,流感病毒检出率分别为31.72%和27.48%,3-6月流感活动以FluB阳性为主,8和9月未发现流感病毒,其他月份以Flu A阳性为主.男女流感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59,P>0.05).5~<15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19.89%),25~<60岁年龄组阳性率最低(8.89%).结论 甘肃武威市流感病毒每年均有阳性样本检出,2021年流感病毒活动最弱.Flu A以A(H3N2)和A(H1N1)pdm2009为主,2012-2018年检出的FluB以BY为主,2019-2021年则以BV为主,且每年均有高峰.5~<15岁年龄组是武威市流感病毒易感人群.

    流感样病例流感病毒病原学监测

    控烟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26页

    宁波市江北区小学生呼吸系统疾病与生活居住环境关系研究

    谷少华黄亚琴陆蓓蓓陆毓剑...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宁波市江北区小学生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分析生活居住环境和行为习惯对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2019-2021年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宁波市江北区监测点小学三年级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小学生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资料完整并纳入分析1 144名小学生,近1年内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为44.4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OR=2.28,95%CI:1.37~3.82)、过敏史(OR=5.63,95%CI:4.22~7.51)、居住地 100 m 内垃圾站(OR=1.96,95%CI:1.07~3.59)和近 1 年内购置大件家具(OR=1.81,95%CI:1.11~2.94)是小学生呼吸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女生(OR=0.71,95%CI:0.55~0.92)和重污染天气总是佩戴口罩(OR=0.53,95%CI:0.35~0.80)是小学生呼吸系统疾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性别、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过敏史、居住地100m内垃圾站、近1年购置大件家具、重污染天气佩戴口罩等是宁波市江北区小学生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因素.

    小学生呼吸系统疾病居住环境横断面研究

    不同肥胖评价指标对贵州省侗族和苗族成人高血压预测价值分析

    王鑫徐玉艳洪峰曾奇兵...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贵州省侗族及苗族成人不同肥胖评价指标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并筛选预测高血压的最佳指标及切点值.方法 于2018年5月—2019年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选取贵州省30~79岁侗族及苗族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肥胖评价指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内脏脂肪指数(visceral adiposity index,VAI)、脂质蓄积指数(lipid accumulation product,LAP)、身体形态指数(a body shape index,ABSI)及身体肥胖指数(body adiposity index,BAI)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不同肥胖评价指标对高血压的预测价值,并以最大约登指数确定其切点值.结果 贵州省30~79岁侗族和苗族人群,纳入符合标准的共10 076人,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22.51%和22.92%.在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了苗族女性ABSI与高血压无关外,其他指标均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单个肥胖指标中,WC预测侗族男性高血压患病风险的AUC最大[0.64(95%CI:0.61~0.67)],最佳切点值为 83.55;苗族男性中,BMI 的 AUC 最大[0.64(95%CI:0.61~0.67)],最佳切点值为24.15.而在侗族和苗族女性中,LAP的AUC最大[侗族0.67(95%CI:0.64~0.69);苗族0.64(95%CI:0.61~0.67)],最佳切点值分别为45.07和32.09.联合多个肥胖指标后,对侗族男性、女性高血压预测价值最好的组合分别是BMI+ABSI和BMI+LAP+ABSI,AUC分别为0.66和0.67;对苗族男性、女性高血压预测价值最好的组合分别是BMI+WC+LAP+ABSI+BAI和BMI+VAI+LAP+ABSI,AUC分别为0.65和0.65.结论 在单个指标中,WC和BMI分别是预测侗族和苗族男性高血压的最佳肥胖指标,LAP是预测侗族和苗族女性高血压的最佳肥胖指标;联合多个指标预测高血压的效果强于单个指标,且预测不同民族及性别人群高血压患病的指标组合存在差异.

    少数民族肥胖评价指标高血压预测

    西藏自治区藏族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超重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风险影响研究

    张玉飞格桑平措邵龙飞万洋...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西藏自治区(西藏)藏族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与超重肥胖的交互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2020年6月-2021年10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西藏阿里地区、那曲市和山南市18~80岁藏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Hcy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HHcy和超重肥胖对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影响,并分析其交互作用.结果 共参与调查居民4 284名,该地区高血压患病率为28.03%,有1 928例(45.00%)的居民超重肥胖,有3 039例(70.94%)的居民患HHcy.在调整混杂因素后,超重肥胖者患高血压的风险为非超重肥胖者的1.75倍(95%CI:1.47~2.07),HHcy患者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为Hcy正常者的2.08倍(95%CI:1.70~2.54),超重肥胖且HHcy患者高血压患病风险为非超重肥胖且Hcy正常者的4.00倍(95%CI:3.08~5.20).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及HHcy的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交互作用归因比和协同指数分别为 0.92(95%CI:0.22~1.62)、0.23(95%CI:0.06~0.40)和 1.44(95%CI:1.04~2.00),超重肥胖和HHcy与高血压之间具有正向相加交互作用,同时也存在相乘交互作用(OR=2.27,95%CI:1.95~2.65,P<0.01).结论 HHcy和超重肥胖均是西藏地区藏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且两者存在正向相加和相乘的交互作用.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超重肥胖高血压交互作用

    学术论文撰写规则(阿拉伯数字用法)

    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