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庄辉

月刊

1009-6639

zyyz_cpm@126.com

010-84035601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鼓楼西大街154号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Journal China Preventiv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综合性预防医学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服务于广大会员和从事预防医学卫生科技人员,以促进国内外预防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发展,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青春发育期学生视力不良流行特征研究

    陈一鸣韩梅史雪祝丽玲...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探讨处于青春发育期学生视力不良的流行特征.方法 基于2019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10~19岁汉族儿童青少年视力检测数据.以青春期分层,用x2检验比较城乡、性别各亚组间视力不良检出率的差异,采用x2线性趋势检验分析青春期与视力不良程度关联性.结果 处于青春发育期汉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8.72%,其中浙江省、山东省、江苏省居全国前三位,青海省、海南省、贵州省居全国后三位.青春早期、中期和晚期,城市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均高于乡村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0.667、113.020、28.527,P<0.01);青春早期男生视力不良检出率(70.34%)高于女生(67.97%);青春中期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84.12%)高于男生(81.93%);青春晚期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90.33%)高于男生(8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188、44.425、208.840,P<0.01).随着青春期的发育轻度视力不良构成比逐渐下降,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 123.287,P<0.01).结论 青春发育期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较高,青春期不同分期视力不良检出率存在城乡、性别差异,且伴随着青春期发育进程,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逐渐上升,提示未来要重点关注青春期早期学生视力.

    青春期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流行特征

    基于Joinpoint和年龄-时期-队列模型的1990-2019年中国伤寒副伤寒发病和死亡趋势分析

    魏文宇孙静陈昱名张渝疆...
    10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国伤寒/副伤寒发病率、死亡率随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的变化趋势,为制定伤寒副伤寒防控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2019数据库中获取我国1990-2019年全年龄段发病率和死亡率数据.应用连接点回归(join point regression,JPR)模型进行分段时间趋势分析;应用年龄-时期-队列(age-period-cohort,APC)模型分别探讨年龄、时期及队列对伤寒副伤寒发病率、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JPR结果显示,1990-2019年中国伤寒副伤寒发病率、死亡率整体均呈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率为4.20%和4.50%.APC模型结果显示,1990-2019年中国伤寒副伤寒发病和死亡风险随年龄增长先增高后降低,并在10~<15岁年龄段达到最大值,25岁趋于平稳;时期效应表明,伤寒副伤寒发病和死亡风险随着年份推移持续降低,30年间发病风险值由1.65降至0.65,死亡风险值由1.66降至0.61;队列效应表明,发病、死亡风险随年代推移而增加,发病、死亡风险值在1990-1994年队列至2015-2019年队列分别由0.60和0.53增长至1.90和1.99.结论 中国伤寒副伤寒发病和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和死亡风险随年龄增长先升高后降低,随时期推移而降低,随出生队列推移而升高.应对易感人群做好健康教育,降低我国伤寒副伤寒疾病负担.

    伤寒副伤寒连接点回归模型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全球疾病负担趋势分析

    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过敏性疾病患儿过敏原特征分析

    龚松迪周城波朱利华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患有过敏性疾病儿童常见过敏原的分布,为当地儿童相关疾病诊治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4月—2020年12月宁波妇女儿童医院门诊及住院患儿共32 545例,采用免疫印迹方法定量检测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结果 32 545例患儿中,过敏原前3位依次为户尘螨12 396例(38.09%)、鸡蛋白7 811例(24.00%)、腰果7 450例(22.89%).男性患儿的IgE阳性率为34.04%,女性患儿为2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255,P<0.05).IgE阳性率以0~<1岁组最低(20.36%),在7~<14岁组最高(40.24%),阳性率随着年龄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491.635,P<0.05).其中IgE阳性率以8、7和9月为最高,分别占51.28%、42.49%和35.65%,以12、3和2月最低,分别占19.78%、21.12%和23.39%.结论 宁波市患有过敏性疾病的儿童的常见过敏原是户尘螨、鸡蛋白、腰果,0~<4岁儿童以食入性过敏原为主,4~<14岁儿童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

    儿童过敏性疾病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2021年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艾斯卡尔·吐尔地刘俊玲李姣王平...
    112-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年9-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居民进行调查,使用统一编制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居民5 172人,健康素养水平为4.33%,其中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技能3个维度素养水平分别为10.63%、6.75和3.83%;具备6类健康问题素养从高到低依次为科学健康观(19.68%)、安全与急救素养(13.38%)、健康信息素养(12.01%),传染病防治素养(11.68%)、基本医疗素养(10.94%)和慢性病防治素养(9.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市居民健康素养高于农村(OR=1.65,95%CI:1.11~2.45);已婚者低于未婚者(OR=0.86,95%CI:0.55~1.35),分居/离异/丧偶者高于未婚者(OR=1.73,95%CI:0.90~3.32);健康素养随文化程度升高上升[与小学及以下相比,初中(OR=1.83,95%CI:1.27~2.65)、高中(OR=1.83,95%CI:1.09~3.09)、大专/本科及以上(OR=2.95,95%CI:1.60~5.44)];职业方面,与公务员相比医务人员健康素养最高(OR=8.01,95%CI:1.01~63.78).结论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应全面加强该地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特别是针对农民、低文化程度等重点人群,提高健康教育的可及性,不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维吾尔族喀什地区

    2021年河北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及年龄增长速度分析

    王美琳时瑞霞陈志强丁婷婷...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21年河北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构建近视率随年龄增长曲线模型,为制定儿童青少年视力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河北省13个市373 826名学生,对抽取的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和基本信息问卷调查,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获得河北省近视增长速度模型,分析近视增长速度在城郊男女生之间的差异和特点.结果 2021年河北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07%,女生(56.84%)高于男生(49.57%),城区(56.21%)高于郊县(5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近视率呈上升趋势(x2趋势=85 222.501,P<0.01);随年龄增长近视率3次方曲线方程模型分别为:城市男生y1=-1.82-1.529x1+1.047x21-0.04x31;城市女生y2=-8.149-1.958x2+1.391x22-0.056x32;郊县男生 y3=10.094-5.424x3+1.395x23-0.049x33;城市女生y4=-7.18-2.097x4+1.362x24-0.053x34,近视率增长速度均呈抛物线形,在8~10岁达到高峰后呈下降趋势,城市和郊县男生的增速峰值分别为7.55%和7.89%,城市和郊县女生的增速峰值分别为9.51%和9.50%.结论 2021年河北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相对较高,近视率随年龄增长明显,增速峰值的年龄较低且峰值较高,近视防控形势严峻.

    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增长速度

    德国疾控体系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

    李娜黄烈雨陈浩赵嘉...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疾控体系)信息化建设现如今仍处于发展阶段.国际上新发传染病以及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相继发生,推动了各国疾控体系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本研究通过阐述德国疾控体系在预警监测、流行病学调查、风险评估、信息交互,以及跨学科平台等领域信息化改革的经验,并基于我国疾控体系信息化发展现状,为我国疾控体系未来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意见与建议,从而推动信息化新方法、新技术、新理念在疾控体系中的开发与完善,打造和推广"中国智能",发挥中国在全球疾控体系信息化建设中的大国形象.

    德国疾控体系信息化数据数字流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