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庄辉

月刊

1009-6639

zyyz_cpm@126.com

010-84035601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鼓楼西大街154号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Journal China Preventiv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综合性预防医学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服务于广大会员和从事预防医学卫生科技人员,以促进国内外预防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发展,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成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筛查、检测及管理专家建议

    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林炳亮崔富强高志良...
    829-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乙型肝炎(乙肝)流行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疾病负担重.在我国,乙型肝炎的诊断率和治疗率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为实现WHO和"2030健康中国"规划纲要目标,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国内临床、公共卫生和检验等领域专家,在全面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多轮讨论形成本建议,以实现对成人进行普遍筛查,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进行评估、治疗和长期随访管理,对未感染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消除乙型肝炎危害的目标.

    乙型肝炎病毒筛查检测管理

    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专家建议

    中华预防医学会促进消除病毒性肝炎工作委员会崔富强高志良
    838-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发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新发感染的作用,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专家制定了《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专家建议》.本建议旨在科学地指导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提升人群免疫屏障、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和乙型肝炎发病率.

    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建议

    2010-2021年中国居民主要呼吸系统疾病死亡趋势及预测分析

    汪娆娆裴文辉王云超杨震...
    845-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0-2021年中国居民主要呼吸系统疾病死亡趋势,并对2022-2026年的主要呼吸系统疾病粗死亡率及死亡数进行预测,为开展主要呼吸系统疾病预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死因监测数据集(2010-2021)》中各死因监测点人口及不同性别、年龄、地区和城乡居民的主要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据和人口资料,并用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标化,通过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描述主要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状况,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标化死亡率变化趋势,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并应用灰色模型GM(1,1)预测2022-2026年主要呼吸系统疾病粗死亡率及死亡数.结果 中国居民主要呼吸系统疾病的粗死亡率从2010年的 70.80/10万下降至 2021 年的 52.58/10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为-2.40%,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P=0.034);标化死亡率从2010年的91.42/10万下降至2021年的31.76/10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C=-9.31%,t=10.17,P<0.01);男性的标化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0384.22,P<0.05),西部地区标化死亡率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 842.02、711 633.49,P<0.05),农村标化死亡率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7 624.53,P<0.05).主要呼吸系统疾病粗死亡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APC=52.76%,P<0.05),≥70岁达高峰.灰色模型GM(1,1)预测结果显示,中国居民2022-2026年主要呼吸系统疾病粗死亡率依次为53.23/10万、51.65/10万、50.13/10万、48.65/10万和47.21/10万,死亡数依次为171012例、174267例、177 534例、180 813例和184 105例.结论 2010-2021年中国居民主要呼吸系统疾病存在性别、年龄、地区和城乡差异.其中男性、≥60岁人群、西部地区和农村人群是高危人群,应给予重点关注.

    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趋势分析

    卒中后痴呆发病和死亡风险及影响因素研究

    王爱民黄一铭王凤琳张文婧...
    852-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卒中后发生痴呆及死亡的风险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卒中后痴呆发生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英国生物银行(UKBiobank)数据库构建随访队列,采用多状态模型进行卒中和痴呆转归风险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在不考虑协变量影响的情况下,6种转归路径中,由痴呆到死亡的累积风险最高,其次为卒中→死亡、卒中→痴呆.卒中后发生痴呆的概率风险是基线状态发生痴呆的4.1倍.年龄(≥45岁)、男性、有当前或既往吸烟史、有时或经常午睡、低体力活动、中心性肥胖和当前饮酒是基线人群3种转归状态(卒中、痴呆和死亡)的影响因素.当前饮酒状态可降低基线人群发生卒中、痴呆和死亡的风险.高龄(≥65岁)[风险比(hazard ratio,HR)=14.1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97~101.39]、有时午睡(HR=1.55,95%CI:1.19~2.02)和中心性肥胖(HR=1.43,95%CI:1.05~1.95)是卒中人群发展为痴呆的危险因素;高体力活动是卒中患者发生痴呆的保护因素(HR=0.72,95%CI:0.52~0.99).年龄(≥55 岁)、男性(HR=1.40,95%CI:1.26~1.56)、当前吸烟(HR=1.25,95%CI:1.06~1.47)和有时午睡(HR=1.14,95%CI:1.03~1.27)是痴呆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65岁)、有时午睡和中心性肥胖会增加卒中人群发生痴呆的风险,高体力活动会降低痴呆的发生风险.多状态模型可用于展示疾病转移的影响因素及程度,揭示疾病进程的变化规律.

    卒中痴呆多状态模型风险因素

    中国慢性病防控区域不均衡及潜在影响因素研究

    李铁梅王婷婷彭雯袁琳...
    859-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描述中国东、中、西部慢性病防控的区域不均衡现状,并探讨其潜在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我国具有代表性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东部的北京市和上海市,中部的湖北省和河南省、西部的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采用基尼指数计算我国东、中、西部慢性病负担与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对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及其危险因素现状进行描述.结果 东、中、西部3个地区的慢性病标化死亡率(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SMR)及6km以内初级卫生保健中心比例的基尼指数分别为0.621和0.610,我国东部地区慢性病标化死亡率最低,中部其次,西部最高;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于西部地区,且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和治疗控制率较高.结论 中国慢性病防控区域不均衡且差异大,呈现由东向西逐步加重,西部农牧区居民的慢性病防控情况远低于东部和中部.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不均衡潜在影响因素预防与控制

    宁波市定点医院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基因型分布及感染途径分析

    蒋素文练祥胡爱荣胡宇涛...
    867-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宁波市两家定点医院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慢性感染者病毒基因型和感染途径分布,为丙型肝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2011年4月-2021年12月在宁波市第二医院及宁波市第四医院确诊为慢性HCV感染者且基因型明确,分析不同检测时间、年龄和感染途径人群HCV基因型分布.结果 调查HCV感染者1 342例,基于定点医院就诊者的数据,HCV基因型检出数量(比例)呈逐年增长趋势,2020年达高峰192例(14.31%),2021年降至135例(10.06%).HCV感染前3位的基因型分别为1型659例(49.11%)、6型268例(19.97%)和3型208例(15.50%).每年仍以HCV基因型1型为主,但2015年之后3型和6型的所占比例总体呈增加趋势,后期组中3型及6型的构成比(18.07%和27.10%)均高于前期组(11.87%和9.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44、60.329,P<0.01).男性感染HCV6型的构成比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21%vs.17.27%,x2=5.072,P=0.024).以中青年(>20~60岁)为主,1179例(87.85%);各年龄段间1型、2型、3型及6型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986,P<0.01);1型在>50~60岁组的占比(64.42%)最高,2型在>60岁组的占比(16.13%)最高,3型、6型在>30~40岁年龄段中的占比(26.01%和26.59%)最高.能明确感染途径的患者345例,前3位为静脉药瘾86例、有偿献血史61例和不安全的针刺、注射、口腔诊疗57例;不同感染途径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761,P<0.01;x2=38.278,P<0.01).结论 宁波市两定点医院就诊者HCV基因型分布呈多样性;1型、6型和3型为前3位基因型,不同基因型感染者的年龄、性别和感染途径等存在差异.

    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基因型感染途径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872页

    2019-2021年山东省成人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完成情况分析

    冯艺吕静静颜丙玉孟鑫...
    873-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9-2021年山东省成人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受种者HepB全程接种完成情况,为完善成人HepB免疫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山东省免疫规划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中1992年前出生、2019-2021年接种首针HepB者,导出其在2022年底前HepB接种数据,对其3剂次HepB全程接种完成情况和各剂次间隔时间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受种者665 698人,仅接种1剂次、2剂次和3剂次者分别为273 985例(41.16%)、102 522例(15.40%)和289 191例(43.44%);各年份全程接种完成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8.65,P<0.01).50~<60岁人群全程接种完成比例最高(47.73%)、≥70岁人群全程接种完成比例最低(37.69%),各年龄组全程接种完成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 000.00,P<0.01).城市和农村全程接种完成比例分别为45.01%和4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2.33,P<0.01).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全程接种完成比例分别为47.69%、43.32%和3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 300.00,P<0.01).按照常规免疫程序,第1剂和第2剂间隔约1个月者337 609例(86.19%);第2剂次和第3剂次间隔5个月者174 524例(60.35%),第1剂次和第3剂次间隔6个月者207 709例(71.82%).结论 2019-2021年山东省成年HepB受种者中全程接种完成比例较低,建议优化成人HepB免疫程序,提高成人接种服务可及性,保证HepB接种效果.

    乙肝疫苗成人全程接种预防接种

    山东省两所高校大一新生焦虑抑郁症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鑫王一举慕福芹郑艺...
    878-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山东省两所高校大一新生患焦虑、抑郁症状及共患焦虑抑郁症状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采用普查的方法对济宁医学院和潍坊医学院两所大学的大一新生进行调查,采用贝克焦虑和抑郁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神经质量表和青少年生活压力事件量表调查,根据是否患焦虑、抑郁症状将参与者分为四组,单因素分析各组间的变量差异性,多变量无序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患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7 754名大一新生中,患焦虑症状182例(2.35%),患抑郁症状494例(6.37%),其中共患焦虑抑郁症状95例(1.22%),神经质[比值比(odds ratio,OR)=1.26,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23~1.28]、适应不良(OR=1.11,95%CI:1.07~1.15)为仅患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男性(OR=1.73,95%CI:1.12~2.67)、神经质(OR=1.13,95%CI:1.09~1.18)是仅患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男性(OR=2.32,95%CI:1.50~3.59)、神经质(OR=1.32,95%CI:1.27~1.38)、受惩罚(OR=1.10,95%CI:1.04~1.17)和适应不良(OR=1.11,95%CI:1.04~1.19)为共患焦虑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学习压力(OR=0.90,95%CI:0.85~0.96)是共患焦虑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结论 提高大一新生对学习、生活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积极引导学习,加强对男性高神经质个体的关注并避免惩罚,有助于减少大学新生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

    焦虑抑郁症状新生

    宜昌市水痘病例真实世界实例研究

    蒋静胡跃华殷大鹏蒋蔚...
    883-8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湖北省宜昌市健康管理大数据分析中心(大数据系统)了解2018-2019年宜昌市水痘流行情况,比较和评价两系统特点和优势,为指导该地疾病监测提供参考.方法 依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大数据系统,收集2018-2019年湖北省宜昌市水痘病例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2018-201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病例水痘1 632例,大数据系统报告病例1 937例.两个系统水痘病例分布特点相似:男性病例占比高于女性;发病趋势呈现2个高峰,学生寒暑假期间出现病例低谷,第2、4季度发病数高于第1、3季度;发病人群年龄集中在10~<15岁;各地发病水平不均衡,发病率最高为92.8/10万,最低为52.4/10万.不同地区病例的年龄、诊断日期分布存在差异,地区人口数越少其病例分布越均衡.结论 通过大数据系统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分析提示,宜昌市城区水痘病例的发病特征相近,大数据系统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较好的补充数据来源,两个系统互补,提高了水痘报告的完整性.

    水痘发病率真实世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