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刊
中国医刊

陈贤义

月刊

1008-1070

cjournalofmed@sohu.com

010-59787215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世界医药图书大厦B座)

中国医刊/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医刊》创刊于1951年,系卫生部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医药卫生专业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医刊》以刊登专家撰写的、解决多学科共性问题和各学科交叉问题的综述性文章为主,主要介绍国内外最新的医学进展和诊疗规范,更新临床医生的知识和观念,同时仍密切结合临床,指导临床实践,使读者看得懂、用得上,达到继续教育的目的。主要栏目有:述评、著名专家论疾病、专家论坛、专题笔谈、综述、世界名刊之窗、疑难病案讨论、继续教育园地、学术争鸣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良Valsalva动作与小腿肌紧张动作在经胸右心声学造影诊断卵圆孔未闭中的应用价值

    盛园园张平洋马小五李妙...
    891-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改良Valsalva动作(mVM)与小腿肌紧张动作在经胸右心声学造影(cTTE)诊断卵圆孔未闭(PFO)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87例疑似PF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联合cTTE检查,判断右向左分流(RLS)来源,根据左心内是否出现微气泡及微气泡初始出现时间分为PFO组(存在异常血流)和正常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别在安静状态、mVM和小腿肌紧张动作下进行cTTE,比较分析这三种辅助状态下cTTE的PFO检出率、RLS微气泡初始出现的心动周期、RLS分流量检出程度。结果 以TEE联合cTTE检查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将87例患者分为PFO组68例(包括23例少量RLS、7例中量RLS、38例大量RLS)和正常组19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显示,PFO组年龄小于正常组,出现头痛症状的比例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安静状态相比,mVM和小腿肌紧张动作下的PFO检出率更高、RLS微气泡初始出现的心动周期更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VM与小腿肌紧张动作下的PFO检出率、RLS微气泡初始出现的心动周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静状态、mVM、小腿肌紧张动作下少量RLS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量和大量RLS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安静状态、mVM、小腿肌紧张动作下的PFO检出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VM、小腿肌紧张动作下的PFO检出的敏感度和Kappa值均显著高于安静状态(P<0。05),且以 mVM 的Kappa值最大,PFO检出结果与实际结果一致性最强。结论 mVM与小腿肌紧张动作是cTTE诊断PFO的有效辅助方式,尤其是mVM在辅助cTTE诊断中的临床实际意义最强。小腿肌紧张动作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辅助动作,当患者不能进行有效的mVM时,可采用小腿肌紧张动作进行替代。

    卵圆孔未闭改良Valsalva动作小腿肌紧张动作经胸右心声学造影

    不同剂量瑞马唑仑麻醉诱导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刘志杰陈永学赵兴高杨...
    895-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瑞马唑仑麻醉诱导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省邯郸明仁医院收治的120例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30例。A组患者给予0。2 mg/kg瑞马唑仑进行麻醉诱导,B组患者给予0。3 mg/kg瑞马唑仑进行麻醉诱导,C组患者给予0。4 mg/kg瑞马唑仑进行麻醉诱导,D组患者给予2。0 mg/kg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比较分析四组患者麻醉诱导后的镇静效果、手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应激反应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一氧化氮(NO)]、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C组、D组患者麻醉诱导后的镇静有效率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C组、D组患者麻醉诱导后的镇静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D组患者的MAP均低于A组、B组和C组,HR均低于A组、B组,B组患者的ACTH、NO均低于A组和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A组、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B组和C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3 mg/kg瑞马唑仑麻醉诱导在维持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稳定的同时,可明显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且镇静效果和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瑞马唑仑全身麻醉腹部手术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分析

    李莉郝玮卢元丽张颖...
    899-9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采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联合化疗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接受ICI联合化疗治疗的106例广泛期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吸烟状况、体重指数、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配体1(PD-L1)水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无进展生存期,并探讨PFS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LDH水平、PD-L1表达情况、NLR与PFS有关(P<0。05)。ECOG评分0分患者的PFS为(8。55±1。46)年,优于ECOG评分1分患者的(6。80±2。54)年,ECOG评分1分患者的PFS优于ECOG评分2分患者的(5。34±2。24)年;LDH<213 U/L患者的PFS为(8。04±1。94)年,优于LDH≥213 U/L患者的(4。75±1。93)年;PD-L1≥1%患者的PFS为(8。41±1。85)年,优于PD-L1<1%患者的(5。87±2。14)年;NLR<3。23患者的PFS为(8。05±2。01)年,优于NLR≥3。23患者的(4。64±1。66)年;以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LDH、NLR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ICI联合化疗治疗后PFS的影响因素(P<0。05),均对PFS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结论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ICI联合化疗治疗时,ECOG评分、LDH、NLR是其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对PFS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无进展生存期

    替罗非班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李艳晓常青王欢欢宋爱霞...
    902-9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9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APC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药物治疗方案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B组患者给予负荷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C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替罗非班注射液。比较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小板聚集功能[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RAR)]。比较分析三组患者治疗48 h及14 d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8 h后,C组患者的NIHSS评分、MRAR均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组患者的NIHSS评分、MRA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B组、C组患者的NIHSS评分、MRAR均低于A组,且C组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及14 d后,B组、C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且C组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可显著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替罗非班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Oxford单髁置换术与胫骨高位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林岩贾星海马兴
    906-9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Oxford单髁置换术(Oxford UKA)与胫骨高位截骨术(HTO)联合关节镜清理对膝关节骨关节炎(KOA)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KOA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置换组(80例,采用Oxford UKA治疗)和截骨组(40例,采用HTO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恢复情况、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弃拐行走时间早于截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术后两组患者各观察时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而膝关节活动度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但术后各观察时点的VA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术后两组患者各观察时点的Lysholm评分和HSS评均明显高于术前,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术后各观察时点置换组的Lysholm评分和HSS评分均高于截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且治疗方式与Lysholm评分和HSS评分存在交互作用(P交互<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81,P=0。070)。结论 Oxford UKA与HTO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KOA的临床效果相当,均能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安全可靠,而Oxford UKA短期疗效更佳。

    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镜胫骨高位截骨Oxford单髁置换术

    孕前体重指数与子代先天性肾脏及尿路畸形发生风险的关联研究

    张恩婕高屾刘瑞霞苏少飞...
    910-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孕前体重指数(BMI)与子代先天性肾脏及尿路畸形(CAKUT)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及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收治的参加中国出生人口队列研究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于孕6~13+6周入组时采用电子数据采集系统中的结构化问卷收集基线信息;于孕中、晚期及分娩期进行随访,收集子代CAKUT的诊断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子代发生CAKUT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分析孕前BMI与子代CAKUT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56 893例孕妇,其中有398例(0。70%)孕妇的子代诊断为CAKUT。根据有无CAKUT,将研究对象分为CAKUT组(398例)和非CAKUT组(56 495例)。CAKUT组孕妇年龄、孕前BMI水平、孕前超重及肥胖比例、孕早期收缩压升高的比例、既往妊娠有出生缺陷的比例及新生儿男性比例均显著高于非CAKU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前BMI升高及孕前超重、肥胖均为子代发生CAKU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分析显示,孕前BMI与子代CAKUT发生风险呈线性正相关(P<0。05)。结论 孕妇孕前BMI水平增加及孕前超重、肥胖为子代发生CAKUT的独立危险因素。

    先天性肾脏及尿路畸形体重指数孕妇队列研究

    不同手术入路对子宫内膜癌累及子宫颈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

    赵辉王明吴玉梅
    914-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开腹或腹腔镜下广泛性或改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子宫内膜癌累及子宫颈患者复发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09年1月至2018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累及子宫颈患者54例作为腹腔镜组,均接受腹腔镜下广泛性或改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且术中无中转开腹手术。按1∶1比例倾向性评分匹配原则,另选取同期接受开腹广泛性或改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54例子宫内膜癌累及子宫颈患者作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围手术期情况以及生存结局。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组织病理学类型、深肌层浸润、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淋巴结转移、附件或子宫浆膜受累、术后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腹腔镜组比较,开腹组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术中输血、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比例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8例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54。22±31。14)个月。截至2020年2月底,2例患者失访,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1例,78例(72。22%)患者随访满3年。共有9例患者出现复发,其中腹腔镜组4例,开腹组5例,两组患者术后复发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10例患者死亡,其中开腹组4例(1例死于出血性卒中、3例死于子宫内膜癌复发),腹腔镜组6例(1例死于子宫内膜癌治疗后未控转移、3例死于子宫内膜癌复发、2例死于其他原因)。两组的3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死亡风险比1。87,95%CI 0。60~5。87),两组的3年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59,复发风险比1。36,95%CI 0。40~4。61)。结论 本研究发现,对于子宫内膜癌累及子宫颈的患者,腹腔镜下广泛性或改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后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与开腹手术相当,但接受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

    子宫内膜癌累及子宫颈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腹腔镜生存结局

    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的影响因素

    祁娇郭明崔红
    918-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及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儿科住院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比较分析两组的一般资料、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血液非特异性检查结果、发生新生儿败血症的高危因素,分析所有患儿的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败血症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新生儿败血症发生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113例新生儿败血症病例,其中并发症组44例,无并发症组69例,临床表现以发热(44。25%)、反应差(41。59%)、呼吸困难(31。86%)为主。一般资料方面,并发症组的胎龄、出生体重小于无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新生儿性别、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方面,并发症组的肌张力改变、呼吸暂停比例高于无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反应差、血氧饱和度低、呼吸困难、食欲缺乏、喂养不耐受、血便、黄疸、发热、惊厥的患儿比例及发病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非特异性检查结果方面,并发症组白细胞计数降低、升高比例和CRP水平均高于无并发症组,血小板计数低于无并发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培养阳性67例(59。29%),病原菌共16种,革兰氏阳性菌9种(34株),革兰氏阴性菌7种(34株),共68株菌,其中大肠埃希菌16株占比最高(23。53%),其次为无乳链球菌11株(16。18%)。并发症组深静脉置管、应用呼吸机比例高于无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3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CRP水平达到最高值时在病程1~9 d,其中在病程2 d者48例(42。48%),在病程3 d者29例(25。66%),在病程1 d者20例(17。70%);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CRP水平达到最高值均在病程2 d时,其次为病程3 d时,再次为病程1 d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水平是影响新生儿败血症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RP水平预测新生儿败血症发生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707,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0。739、0。614,最佳截断值为66。7 mg/L。结论 CRP水平可作为预测新生儿败血症发生并发症的参考指标,CRP水平多在病程2 d时达到最高值。

    败血症临床特点并发症影响因素新生儿

    FMEA联合PDCA循环对骨肿瘤化疗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并发症的干预效果

    赵檬王欢白华
    923-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联合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对骨肿瘤化疗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骨肿瘤化疗并行PICC置管的30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和观察组(联合FMEA+PDCA干预),每组15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导管利用率、疼痛程度、失效模式风险优先指数(RPN)、生活质量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更短,导管利用率更高,疼痛程度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置管后护理、健康宣教、冲洗及封管操作、置管操作、导管、患者因素的RPN值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6。62%)明显低于对照组(1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行PICC置管的骨肿瘤化疗患者中联合应用FMEA+PDCA干预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导管利用率,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骨肿瘤化疗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并发症

    征稿简则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