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园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

王绍增

月刊

1000-6664

jcla@china.com

010-88382517、68318322

100037

北京海淀区甘家口21号楼708室、711室

中国园林/Journal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宗旨是:立足当今世界风景园林学科理论和实践的前沿,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为核心,涵盖学科各主要拓展领域和方向,开展学术理论和科技研究成果的交流、教育实践和规划设计作品建设成果的介绍与实例评析,传播科技知识,繁荣风景园林学科和促进行业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洛阳古代都城人居环境适应自然环境的生态智慧

    姚晓军袁自清田欣蒋鹤...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洛阳古代都城人居环境建设凝聚着丰富的营建智慧,对当代都城人居环境的营建具有重要意义和借鉴价值.通过对历史城市文献图像的挖掘、考古资料的分析、文化遗产现状及空间形态的综合调查,发掘并建构涵盖洛阳古代五大都城人居智慧的基础信息数据库,从人居空间(有家有园,称为家园)、人居秩序(轴线引导,长幼有序)、人居风景(地尽其用,遵从自然)、人居哲学(象天法地、天人合一)4个视角,结合古都自然山水、中轴线、景观视线、人文秩序、风景体系、哲学思想等方面对都城原创的人居智慧进行了系统提炼;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人的需求理论,系统揭示古代都城人居智慧在适应自然山水环境、增强人居空间韧性、提升支撑体系能力、适应人文特征中的理念、方法及技术手段,为探索人居空间适应自然山水格局的规划实践提供历史智慧与科学依据.

    风景园林洛阳古代都城人居环境山水格局适应人居智慧

    南宋临安关联性时景审美研究

    陆磊金荷仙鲍依依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联性时景融合中国传统"天-地-人"思想,重视天象与物候时景的关联属性,强调品赏山水林木时注重时令以及与天象风景的结合.以南宋临安为例,系统梳理相关文献,探讨了关联性时景的基本理论框架、审美流程、对象特征及价值意义.研究指出,关联性时景具有"游-观-知-记"的审美路径,南宋临安时景审美注重天象的多样性及时令的广泛性,形成赏景循时的时景特征.关联性时景审美注重多元景观与多感官体验,推动了时景名胜的优选,反映了中国传统时间观念下的"情境"哲学,以期为现代风景园林时间性审美发展提供启示.

    风景园林时景关联性时景南宋临安审美赏景循时

    群集性文化景观及其适配性陆桥廊道、网络方法研究

    万敏秦凡凡徐世琛谭超逸...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述了陆桥理论渊源并界定了陆桥廊道、网络概念及其广义、狭义内涵,归结出大多文化景观具有的群集性特点,并通过万里长城、西南悬圃聚落、秦直道、太行山东麓岗丘城镇群等例证,阐明了文化景观围绕陆桥廊道或网络群集的现象,归结出该类群集性文化景观具有的因山制宜、以道为骨、高枕无忧、天人合一四大特征;以陆桥特征鲜为人识、狭义和广义兼有、多尺度展现为原则,选取红军长征线路、江汉平原岗丘聚落、南漳堡寨3组群集性文化景观为例,探讨不同尺度陆桥廊道或网络的构成、形态、特征和求取方法,阐述了两者的适配性,并指出陆桥方法对相应群集性文化景观研究具有的系统性思想价值及对其他群集性文化景观研究具有的方法论意义.冀此创新思维丰富风景遗产研究理论与方法.

    风景园林群集性文化景观陆桥廊道与网络风景遗产理论与方法

    基于谢赫"六法"品画理论的传统村落景观艺术特征研究——以江西汪山村为例

    陈晓刚王宇腾杜春兰李丽娟...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谢赫"六法"品画理论集合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精华,而传统村落景观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二者同属造型艺术,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重要研究内容.以南齐中国画理论家谢赫的"六法论"为审美理论指导,将品论中国绘画艺术的方法应用在传统村落景观艺术特征解析上,从"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六方面叙述与传统村落景观"精神、结构、形态、色彩、布局、传承"之间内在的科学、系统、审美之共性.以江西汪山村为例,运用"六法论"构建传统村落景观艺术审美方法,剖析传统村落景观艺术特征,为中华传统村落景观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提供新视角.

    风景园林谢赫六法论传统村落景观艺术特征汪山村

    引入状态认知的景观特征评估三元体系构建

    吴雨浓潘玉莲孙译远刁俊宇...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去30多年中,景观特征评估(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LCA)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包括景观特征识别和评价2个阶段.目前研究的重心主要在识别阶段的方法和技术方面,而识别和评价阶段的研究逻辑还有待强化,2个阶段的关系则有待挖掘.在传统LCA体系基础上,需通过景观特征因子综合组成与权重赋予来聚焦化识别阶段的对象,强调判断与赋值的过程,以进一步明确评价阶段的目的和价值导向,引入和构建由构成、格局、属性三方面景观指标组成的状态认知阶段,从而将传统LCA相互独立、分离的二元体系转变为相互关联并具有逻辑递进的三元体系.目的是进一步丰富、连续和深化LCA各阶段的研究内容,有助于LCA向后端发展,以指导应用实践.

    风景园林状态认知三元体系景观指标景观特征评估

    中国城市公共绿地空间绩效研究的系统综述

    彭茜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精细而定量地评估了近5年中国城市公共绿地空间绩效的相关研究.围绕"城市公共绿地空间绩效的多维度特征与关联影响因素"这一科学问题,从循证的思维出发,识别并解析了有关城市公共绿地空间绩效的代表性文献,更具客观性与证据力地探讨了人们如何使用公共绿地空间,以及空间绩效的多维度特征.对"公共绿地绩效"相关概念进行了多角度辨析,详细梳理了该领域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研究进展,并构建了一套系统的城市公共绿地空间绩效研究框架,涵盖可达性、可用性和公平性3个维度,以及社会与经济、区位与环境2类影响因素.解决了以往关于城市公共绿地空间绩效的概念缺乏明确定义、缺乏严谨性和系统性的研究角度梳理,以及难以表述和量化绿地功能等问题,为进一步优化公共绿地空间品质提供了有价值且可靠的理论支持.

    风景园林城市公共绿地空间绩效系统综述多维度特征关联影响因素

    基于景观相似度的广东省传统村落景观群系划分

    邹诚唐孝祥胡雨佳谭芊...
    110-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落是文化遗产的活化石,集中连片整治能实现多元协同发展,利于统筹区域资源合理配置,凸显景观群风貌.为探寻传统村落景观群系划分的有效途径,以广东省传统村落为例,引入景观基因与文化地域性格理论,识别构成要素,构建相似性指标体系计算景观相似度,同时借助聚类方法划分景观群系,再提取群系基因,发现广东省共存在13个传统村落景观群系,各景观群系基因的意境营造与审美追求体现了风景园林美学中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时空一体的设计思维、情景交融的意境内涵、有无相生的空间处理.在此基础上,结合群系特征、典型文化、流域分布与行政区划将广东省传统村落划分出13个景观区,并构建其图谱,在空间分布、流域分布和分布面积上皆存在2种变化与组合形式.传统村落景观群系划分实现了资源有效整合与联动发展,以期为新时代传统村落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思路、新视角.

    风景园林风景园林美学景观相似度传统村落景观群系群系划分

    基于UGC和三维点云模型的艺圃滨水岸线观景适宜度研究

    陈曦肖湘东任严钊钟誉嘉...
    117-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苏州古典园林艺圃为例,结合用户生成内容(UGC)与三维点云模型,剖析古典园林中多元的景观形态特征造成游客视觉感知偏好差异的影响因素.首先,借助Python爬虫功能对UGC数据进行爬取,并运用Reality Capture构建艺圃三维点云模型:其次,通过对UGC影像数据的信息提取与聚类分析得到典型景观类型和观景点,构建景观偏好度和观景点适宜度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三维点云模型建立景观偏好类型、视点核密度、视线通透性和景观结构与观景点适宜度的关联,得到古典园林滨水岸线观景点的营造规律.

    风景园林古典园林用户生成内容滨水岸线空间营造三维点云模型

    秦汉时期京畿"城苑一体"背景下皇家苑囿的涉水营建

    李奕成陈霆锋耿华峥成玉宁...
    124-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皇家造园为主流的秦汉时期,笼山络野之苑囿主动协同京畿区划及其理水需要而展现"涉水"营建特征,并助推"城苑一体"规划传统的开启与定向.结合二重证据、空间分析等方法,系统梳理秦、西汉、东汉各阶段印合政治意图、栖居条件与人居理想的畿辅区规划主张及其相应水利建设情况.据此分析各阶段诸苑囿边界划定、苑中苑布局是如何因应于区域关键性水利设施及其水网结构,并回顾各苑因水理景的做法与转向.顺应城苑关系"合一初立""嵌联组织"而"圈踞会同"历时演绎与地区水系整治"适""理"而"控"的目标牵引,郊野苑囿于区域层面展现"携苑缀域""联苑笼域""分苑辖域"的空间抉择智慧.此流变过程不仅反映秦汉苑囿应和一体经营思想而因时、在地的统调价值,也生动注脚生成期造园实践"造景"之外的非凡意义.

    风景园林风景园林史城苑一体秦汉时期郊野苑囿涉水营建

    循景入圣:重阳殿壁画中的园林场景研究——以《南时作居》《誓盟道戒》为例

    黄康李路珂傅娜席九龙...
    131-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永乐宫壁画为中国古代绘画的罕见巨制,包含大量园林景观图像,对园林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基于风景园林学视角,以永乐宫重阳殿壁画中的《南时作居》《誓盟道戒》为对象,综合运用"文献与实例互证""空间与形式分析""图像志与图像学解读"方法,对其园林场景展开研究,从"场景描述""要素识读""空间解析"3个方面依次展开,细致解读其要素内涵和空间特征.进一步揭示了画面通过"遴选要素""架设空间"和"营造意义"三大设计策略,营造了富有宗教意义的园林场景,进而实现了对壁画主旨的视觉性传达.旨在补充对永乐宫壁画中园林景观图像的研究、增益对宋元园林景观形象的认识,同时发掘传统道教景观场所的环境特征.

    风景园林永乐宫重阳殿壁画场景宋元园林道教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