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前沿
中国医疗前沿

张静波

半月刊

1673-5552

zgylqy@163.com

010-67011577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4030室

中国医疗前沿/Journal 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以坚持创新、坚守前沿为办刊宗旨,秉承专业精神和开放态度,为读者提供最权威的政策解读、最深度的新闻事件分析、最具操作性的经营管理案例以及最前沿的技术动态,立志迅速成长为中国医疗行业最领先的主流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或不同病因对神经内分泌水平及心功能状态的影响研究

    杨萌王显良武惠敏王希娟...
    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分级或不同病因对神经内分泌水平及心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CHF患者168例根据心功能分级分为A组72例(Ⅲ级)、B组96例(Ⅳ级),并根据基础病因分为Ⅰ组76例(冠心病)、Ⅱ组52例(扩张性心肌病)、Ⅲ组40例(高血压病),对不同病因及心功能分级的肾素(PRA)、血管紧张素(AngⅡ)、醛固酮(ALD)、脑钠肽(BNP)水平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组PRA、AngⅡ、ALD、BNP、LVEDD及LVEF检测值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Ⅰ、Ⅱ、Ⅲ三组上述检测值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CHF患者心功能越差,其神经内分泌水平被激活得更明显,从而促进了PRA、AngⅡ、ALD及BNP的释放,并加剧了心室重构现象。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脑钠肽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心力衰竭

    GPC3、VEGF、nm23对肝细胞癌转移的诊断评价

    李海荣陈罡冯振博
    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移抑制因子(nm23)在肝细胞癌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标记物在54例HCC组织(27例HCC转移、27例HCC未转移)中的表达,比较单项和多项蛋白联合检测的准确性。结果3标记物在HCC转移组和未转移组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项检测GPC3、VEGF、nm23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46(P <0.05)、0.838(P <0.05)、0.678(P <0.05)。任意2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HCC转移组的检出率,其中以GPC3和nm23组合最能提高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3指标联合应用时,检出率达100%。结论合理选择多指标联合检测对HCC复发转移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GPC3VEGFnm23HCC转移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及发展对策

    李阳周彤
    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及改善预后。目前院前急救在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要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加快院前急救的建设。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再灌注治疗对策

    D-阿洛糖对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梁树才宗自卫于海英李先佳...
    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D-阿洛糖(D-al ose)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D-阿洛糖预处理组和模型组、对照组的脏器系数和生化指标结果 D-阿洛糖能降低肝脏系数,对肾脏、脾脏系数无明显影响;D-阿洛糖能显著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水平,降低肝组织匀浆MDA含量,稳定肝组织SOD、GSH-Px、GSH水平,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 D-阿洛糖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D-阿洛糖化学性肝损伤四氯化碳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微血管重建的影响

    何晓英付华刘永刚李经伦...
    9-1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脑出血(ICH)大鼠血肿周围CD34+血管数的动态变化,探讨G-CSF对ICH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63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CH组、治疗组各21只。利用立体定位仪,向SD大鼠右侧苍白球注入断尾获取的自体动脉血制备ICH模型,治疗组于造模1h后腹腔注射重组G-CSF60μg/kg,假手术组、ICH组经腹腔注射等量等渗盐水。三组大鼠于术后6h、24h、48h、72h、7d、14d、21d进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后处死大鼠,免疫组化检测血肿周围CD34+血管数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大鼠从24h开始各时间点神经功能障碍评分较ICH组明显增加(P <0.05)。假手术组见少许CD34+血管表达;ICH组6h开始CD34+血管表达增多,14d达高峰;治疗组各时间CD34+血管表达较ICH组明显增多(P <0.05),高峰提前至7d。结论 G-CSF可增加血肿周围新生血管生成,改善神经功能。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脑出血血管新生

    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和脑脊液特征

    马晓丽吕海东秦东香钱琪...
    11-1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和脑脊液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颅高压症状和脑膜炎症状突出,脑脊液细胞数多呈中等程度升高,细胞学为混合细胞反应,生化改变为糖低、氯化物低、蛋白增高。结论脑脊液的变化对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长期不间断的治疗是预后关键。

    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表现脑脊液

    强化他汀治疗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预后影响

    郭胜
    1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强化他汀治疗与一般调脂治疗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14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存在冠脉弥漫病变,不能行冠脉支架植入及冠脉搭桥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均常规给以硝酸酯类、β阻滞剂、ACE-I类药物治疗,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80mg/d,随访观察1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情况及心脏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情况及心脏终点事件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强化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心绞痛症状,对正常心功能的保持及减少心脏终点事件亦有明显疗效。

    不稳定心绞痛阿托伐他汀心功能

    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包艳春
    13-1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1-10月7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阿托伐他汀治疗,20mg/d,疗程2个月。结果经治疗,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显著,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血浆Nt-proBN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 <0.05),且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CHF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

    阿托伐他汀慢性心力衰竭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心功能

    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的疗效分析

    陈仁富
    14-1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治疗中美托洛尔缓释片的疗效。方法将48例HfpEF患者分成两组,均行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对照组不使用β-受体阻滞剂,观察组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记录两组心率和心超左室舒张功能及血压变化。结果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左室舒张压、收缩压降低,末期内径缩小,心率下降(P <0.05)。结论美托洛尔缓释片对HFpEF疗效明显。

    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美托洛尔疗效

    米力农联合环磷腺苷对心力衰竭疗效评价

    丁军侠张燕常慧珍宋贵峰...
    1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米力农联合环磷腺苷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BNP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2013年8月9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米力农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6min步行距离、BNP水平。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增加更明显、BNP水平下降情况高于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米力农联合环磷腺苷注射液用于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米力农环磷腺苷心力衰竭6分钟步行试验B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