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前沿
中国医疗前沿

张静波

半月刊

1673-5552

zgylqy@163.com

010-67011577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4030室

中国医疗前沿/Journal 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以坚持创新、坚守前沿为办刊宗旨,秉承专业精神和开放态度,为读者提供最权威的政策解读、最深度的新闻事件分析、最具操作性的经营管理案例以及最前沿的技术动态,立志迅速成长为中国医疗行业最领先的主流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个体化”选择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对防治术后传导阻滞的效果

    童一帆颜友良李秀丽刘丽赟...
    29-2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根据患者室间隔缺损解剖形态、部位和大小,“个体化”选择封堵器对防治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术后传导阻滞的作用。方法243例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缺损形态、部位和大小及缺损口周边组织结构的距离,有明确适应症。对其术前、术后1-7d心电图的记录,术中全程及术后24h持续心电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243例均成功行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结果室间隔缺损解剖形态、部位和大小,选择植入封堵器型号对膜周部室间隔缺介入封堵治疗术后传导阻滞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 =0.001)。结论植入封堵器型号对膜周部室间隔缺介入封堵治疗术后传导阻滞的发生有显著影响,经积极治疗大多数均恢复。

    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个体化介入封堵术传导阻滞

    肋骨爪型钢板手术固定治疗重症胸外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牛凡章志龙张兆瑞
    30-3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肋骨爪型钢板手术固定治疗重症胸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0月间采用肋骨爪型钢板手术固定治疗的40例重症胸外伤患者相关资料。结果40例患者中,除2例因合并伤势过重导致死亡,剩余疗效显著,没有出现移位、畸形、不对称等不良现象,术后6个月内均恢复正常生活、工作。结论肋骨爪型钢板手术固定治疗重症胸外伤疗效显著,易于操作、固定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重症胸外伤肋骨爪型钢板手术固定

    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重症胸外伤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研究

    蔡中立
    3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胸外伤患者应用不同营养支持途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2013年6月122例重症胸外伤患者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N)与全肠外营养组(TPN),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第7d,EN组各营养指标均显著高于TPN组、肠道功能及住院时间均优于TPN组、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TPN组(P <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免疫力、恢复患者肠道功能方面有重要意义。

    肠内营养肠外营养重症胸外伤营养状况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粘膜病变40例疗效观察

    卜玉杰张卫平李少昊李利安...
    32-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黏膜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行ESD治疗的40例消化道黏膜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总结ESD治疗方法、疗效、并发症等。结果38例患者成功进行了内镜下ESD治疗,疗效满意,ESD成功率92.5%。术后出血发生率7.9%。穿孔发生率2.6%,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ESD治疗消化道黏膜病变安全有效。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消化道黏膜病变

    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朱仁芳林荣啓淦锦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6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感染与未感染患者年龄、性别、有无其他内科疾病、术前有无应用抗生素、手术时机、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前ASA分级及术中有无输血等相关情况。结果本组术后感染发生率13.26%。年龄≥60岁、有合并其他内科疾病、手术时间≥100min、术前ASA分级Ⅲ-Ⅳ级、术中输血是胃大部切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感染与患者年龄、合并症、ASA分级、手术时间及术中输血相关,而与性别、术前是否应用抗生、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等无显著相关性。

    胃大部切除术术后感染相关因素

    穿孔性阑尾炎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比较

    黄国荣王德进叶锡高郑厚成...
    3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7月-2012年7月间我院穿孔性阑尾炎124例患者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住院资料及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疼痛评分及术后使用止痛药、残余脓肿、切口感染、置管引流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相比,腹腔镜手术创口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症风险低,住院时间也较短,适合推广。

    穿孔性阑尾炎腹腔镜开腹手术

    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肝功能分级的关系

    王自启
    36-3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肝硬化腹水患者62例,通过胃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情况,根据出血结果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测定并比较两组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值。结果两组血清-腹水白蛋白均大于10g/L,出血组SSGA值显著高于非出血组(P <0.05)。结论 SSGA与食管静脉曲张血及肝功能受损程度关系密切,对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线破裂出血及肝功能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血清-腹水蛋白梯度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功能

    低位切开高位实挂与虚挂疗法在治疗高位肛瘘中的疗效比较

    张以文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切开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实验组应用低位切开高位虚挂线疗法,对照组应用低位切开高位实挂线疗法,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愈合时间、治愈率、并发症、复发率。结果两组治愈率与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愈合时间及并发症优于对照组。结论虚挂线疗法在减轻高位肛瘘患者痛苦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更具优势。

    高位肛瘘挂线疗法实挂虚挂治疗

    早期保护肠屏障功能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影响

    钟科
    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保护肠屏障功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SAP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65例在此基础上实施肠屏障保护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后胃肠功能评分和APACHEⅡ评分、L/M水平、CRP和TNF-α水平,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5、7d的胃肠功能评分、APACHEⅡ评分、L/M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7d后内毒素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CRP、TNF-α水平均呈先升后降趋势,观察组治疗3、5、7d的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早期实施肠屏障保护措施有利于SAP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肠黏膜通透性及控制全身和局部的炎性反应。

    SAP胃肠功能肠屏障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内踝皮肤缺损的临床观察

    曹爱兵王荣叶碧武
    41-4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对内踝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内踝皮肤缺损患者36例分为两组各18例,观察组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对照组行邻近皮瓣修复术,对比两组术后皮瓣成活情况。结果观察组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坏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下床平均所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内踝皮肤缺损患者可取良效,术后坏死情况通过及时对症处理能有效治愈。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内踝皮肤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