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前沿
中国医疗前沿

张静波

半月刊

1673-5552

zgylqy@163.com

010-67011577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4030室

中国医疗前沿/Journal 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以坚持创新、坚守前沿为办刊宗旨,秉承专业精神和开放态度,为读者提供最权威的政策解读、最深度的新闻事件分析、最具操作性的经营管理案例以及最前沿的技术动态,立志迅速成长为中国医疗行业最领先的主流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管理需求分析

    李锦王引利唐炯余秀琼...
    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成都地区社区心力衰竭患者对疾病管理的需求现状,以便提出更为行之有效的心力衰竭患者干预模式.方法2010年7-12月,以成都市青羊区苏坡社区和周边新都区城东社区两个区域作为调查基地,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其中12个自然居民小区153例New York心功能分级Ⅱ-Ⅳ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横断面调查.同期对该两个区域的社区医院医生22人进行心力衰竭疾病管理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心力衰竭患者86.27%愿意采纳亲朋好友的建议,有22.22%的患者选择听从专业人员意见.约1/3患者愿意花钱请专业人员协助疾病管理,约1/3患者愿意接受免费服务.90.19%患者选择社区医务人员或专科医生对自己疾病进行管理.37.91%患者选择电话随访,23.53%患者选择面对面服务.46.41%患者选择1月随访1次.患者关注的疾病管理知识方面:43.40%的患者关注病因,24.83%的患者关注治疗,28.10%患者关注药物治疗,仅18.30%患者关注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社区医生90.91%希望采用电话随访来管理患者,68.18%的社区医生选择1月随访1次.社区医生约90%以上选择病因及药物、治疗,31.82%选择关注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结论目前成都地区社区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管理协助治疗的需求不高,针对其进行干预,将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疾病管理效果.

    心力衰竭社区疾病管理

    麻黄素和苯肾上腺素对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血压与心率的影响

    熊立红侯志艳滕金亮
    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术前预扩容的基础上,观察麻黄碱或(和)苯肾上腺素对剖宫产术者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影响。方法120例择期行剖宫产的足月孕产妇,ASAⅠ-Ⅱ级,无任何合并症。术前30min内静脉输入万汶(l0ml/kg)进行麻醉前的预扩容后,随机分为麻黄素组(麻黄素10mg)、苯肾上腺素组(苯肾上腺素100μg)、麻黄素+苯肾上腺素组(麻黄素5mg+苯肾上腺素50μg)及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5m1),每组30例。无创监测腰硬联合麻醉前及麻醉后1、3、5、10、15、20、25、30min时产妇的血压及心率。结果麻醉过程中,对照组产妇血压出现了下降后恢复正常、心率出现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给予麻黄素和/或苯肾上腺素的三组产妇的血压与心率较平稳,麻醉前后未出现明显变化,与未给药组在多个时间点上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麻黄素和苯肾上腺素单独或联合使用均可防止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的低血压,改善心率。

    麻黄碱苯肾上腺素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

    Ang-2、VEGF与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表达的意义

    薛兰芳刘阳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Ang-2、VEGF与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集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标本和内膜组织6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联合检测Ang-2、VEGF的表达.结果 Ang-2在Ems中的光密度值显著高于内膜组织和对照组(P<0.05).VEGF在Ems中的光密度值显著低于内膜组织和对照组(P<0.05).异位病灶组织微血管密度(MVD)显著高于内膜组织和对照组(P<0.05).Ang-2与VEGF在Ems中成正相关(P<0.05).Ang-2与MVD在Ems中成正相关(P<0.05).VEGF与MVD成正相关(P<0.05).结论 Ang-2与VEGF参与EMs的发生和发展,并起协同作用.

    Ang-2VEGF血管生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表达

    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与分子生物学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安丽华陈东风李静时克伟...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与癌细胞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体抑癌基因(P53)生物学相关性,旨在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测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术前行钼靶X线检查,重点观察病变肿块、钙化、结构紊乱、局部密度增高等.以病理组织学结果做对照.术后标本测定ER、PR、P5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钼靶X线表现间的关系.结果152例浸润性导管癌中,表现为肿块伴毛刺或形态不规则与ER、PR表达关联(χ2=8.108,P<0.05;χ2=5.571,P<0.05);有钙化与ER、PR表达有统计学差异(χ2=4.851, P<0.05;χ2=4.579,P<0.05);乳腺结构紊乱或局部密度增高与ER、PR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1,P<0.05;χ2=5.602, P<0.05);乳腺结构紊乱或局部密度增高与P53表达有统计学差异(χ2=7.883,P<0.05).结论乳腺癌的一些重要钼靶X线征象与ER、PR、P53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客观依据.

    乳腺癌乳腺钼靶X线摄影术分子生物学标记

    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三线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覃慕萍谢杰雄李伟卓崔娟...
    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联合奈达铂(nedaplatin,NDP)的方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21例均为一线含铂方案及二线紫杉类方案化疗失败的晚期鼻咽癌患者.GEM1000mg/m2静脉滴注,第1、8d;NDP80mg/m2静脉滴注,第1d,3-4周为1个周期,完成2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21例患者无CR病例,5例PR(23.8%),9例SD(42.9%),7例PD(33.3%),有效率(CR+PR)23.8%,疾病控制率(CR+PR+SD)66.7%.中位缓解时间4.2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Ⅲ-Ⅳ度的WBC及N下降11例,占52.4%,粒细胞减少性发热有3例;Ⅲ-Ⅳ度的血小板下降12例,占57.1%.非血液学毒性轻微.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方案三线用药对鼻咽癌仍有较好疗效,除骨髓毒性外其他毒副反应轻微,经过严格的病例选择及采取有效及时的防治措施,可作为鼻咽癌化疗的三线方案临床应用推广.

    鼻咽癌吉西他滨奈达铂化疗

    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测定在肺部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刘静华
    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的生物属性及其在各类肺部疾病中临床意义出发,通过对近年来各类相关文献报道的整理概述,总结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测定在各类肺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从肺癌临床诊断、治疗、预后评价及中医辨证角度对近10年来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以及肺癌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整理概述,并对目前肺癌临床 D-二聚体异常者出现血栓情况治疗方面提出一些问题讨论。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肺部疾病综述

    Toll样受体4与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在脓毒症的诊断中研究现状

    陈偲杨敬平
    1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其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目前仍是临床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本文就Tol 样受体4及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在脓毒症诊断中的研究做一综述。

    脓毒症Tol样受体4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膝关节原发性骨坏死研究及诊治现状

    赵登宇毕树雄胡鹏
    16-1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坏死是指骨组织中活性成份的死亡,包括成骨细胞、造血干细胞以及黄骨髓细胞,膝关节原发性骨坏死通常被认为是骨髓腔高压或软骨下骨微骨折所致。原发性膝关节骨坏死的确切病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然而目前临床上对该疾病的认识还不够重视,漏诊漏治经常发生,对该疾病的诊断、治疗已是当务之急,为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本文对近年来相关研究报道进行综述。

    膝关节骨坏死膝痛诊断治疗

    半卧位屈大腿抱膝法在第二产程中的应用研究

    黄海燕
    18-18,9页

    屈大腿第二产程

    儿童扁平足症对足踝关节的影响

    严寅杰张霆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认识扁平足症及其继发影响,引起人们对儿童扁平足症的重视,探索临床研究方向。方法通过对解剖学、生物力学及相关文献整理,分析足弓形成、调查扁平足症流行病学,分析其导致的足部病理改变及临床影响。结果儿童扁平足发现率的增长与生活条件改变、学生活动减少以及儿童肥胖人群增多和旅游鞋的兴起等原因有关。扁平足症的形成对患儿足、踝关节受力及解剖结构带来巨大影响。结论平足症患儿足踝关节病变是骨骼、肌肉、韧带形态和受力改变而缓慢发展的病理过程,最终进展为关节畸形,应早期干预。可通过各种预防措施,改善足弓形态。预防应与中医“治未病”理论相结合。

    扁平足症足弓足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