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前沿
中国医疗前沿

张静波

半月刊

1673-5552

zgylqy@163.com

010-67011577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4030室

中国医疗前沿/Journal 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以坚持创新、坚守前沿为办刊宗旨,秉承专业精神和开放态度,为读者提供最权威的政策解读、最深度的新闻事件分析、最具操作性的经营管理案例以及最前沿的技术动态,立志迅速成长为中国医疗行业最领先的主流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面积烧伤使用悬浮床的护理

    方素萍
    105-10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悬浮床是一种新型医用病床,当患者漂浮在流动的颗粒上时,接触面积是相当大的,而单位接触面积上的压力却很小,这样就会增加人体皮肤受压部位的血液流量,改善皮肤表面和组织的营养,加快皮肤和组织的生长愈合。经过过滤后温度适宜的空气通入床体颗粒料内,使得床体内温度可调,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和恢复环境,特别适合于烧伤患者的液体复苏,以及烧伤患者创面水分的及时散失,形成干痂,减少创面的液体渗出,同时也为创面提供了干爽的环境,减少创面细菌的繁殖,使患者不生褥疮。

    大面积烧伤悬浮床护理

    无痛病房规范化管理模式在骨科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谭春娣
    106-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无痛病房规范化管理模式在骨科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方法我院骨科从2010年1月起对骨科病房采用无痛病房规范化管理模式,随机抽取骨科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同时选择无痛病房规范化管理模式实施前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VAS疼痛评分,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价,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组优良率为90.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研究组疼痛控制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科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总体满意率为9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病房规范化管理模式将疼痛作为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了疼痛的控制质量,使患者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降低了疼痛的发生,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无痛病房规范化管理模式骨科疼痛患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在产程潜伏期的临床应用分析

    全冬华林小玲何美清梁燕飞...
    107-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间苯三酚在产程潜伏期对产程和胎儿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间200例无妊娠合并症的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在产妇宫口扩张到3cm时静脉推注间苯三酚80mg,对照组不给产妇进行任何特殊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产妇的产程和胎儿及围产情况.结果治疗组产妇使用药物到宫口开全的平均时间少于对照组,宫颈水肿率低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的窒息率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间苯三酚在产程潜伏期能有效缩短产妇宫口开全的时间,减少产妇宫颈水肿的发生,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且对母婴不利影响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间苯三酚产程潜伏期

    以“病理诊断中心”为依托培养临床应用型病理学人才的探索

    张晓杰柏青杨温秋婷
    108-10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型病理学创新人才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培养改革方案经受了实践检验,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促进就业。以“病理诊断中心”为依托的培养方式,充分整合基础临床资源,真正实现了医、教、研的结合,为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打下了坚实基础。

    应用型病理学人才培养病理诊断中心医教研一体化

    基于工学结合的护理学新型教学模式研究--铁岭卫生职业学院实践教学课程模式初探

    李迎春
    109-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现有的高端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职授课过程中存在的瓶颈及难点立论。根据高职教育及行业的特点结合铁岭卫生职业学院在高职课程模式及开发建设中的诸多问题进行有意义的探讨,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

    高职课程研究工农结合模式存在问题护理学创新

    公立医院绩效奖金分配体系的建立

    谭翠章朱胤
    11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作为案例医院,介绍该医院绩效奖金分配体系的建立过程。该医院绩效奖金分配体系从医疗工作、管理工作、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四个维度,设立不同的绩效指标和核算办法,考核对象涵盖医生、护理、技术、研究和管理五个系列的人员,通过院科两级分配的方式,将绩效考核结果与科室及个人的奖金直接挂钩。经过一年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医疗工作量快速增长;学科体系建设完善;逐步实现同工同酬;成本意识增强。

    绩效奖金公立医院

    探讨医院感染病例报告不准确的原因与改善对策

    张玉卿宋星凤刘杏珍
    113-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感染病例报告不准确的原因,探讨相应的改善对策.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4月的全部出院病例共计4795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对医院的感染病例进行判定,将其结果与医院实际上报的感染病例进行比较,对医院感染病例的不准确性构成进行统计,并分析原因.结果4795份病例中,发生感染的病例是334例次,占比6.97%(334/4795),临床科室报告291例次中,其中漏报病例43例次,占比12.87%(43/334);多报病例31例次,占比9.28%(31/334);报告不完整的病例24例次,占比7.19%(24/334).结论造成医院感染病例报告不准确性的原因有很多,需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性的改善对策,在保证降低医院感染病例的同时,提高报告的准确性.

    医院感染病例不准确原因改善对策

    建立持续激励机制培养护理骨干

    吴淑萍李静萍
    114-11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持续地培养护理骨干的主动性、创造性及工作能力。方法对30名骨干护士应用目标激励、竞争激励、感情激励、培训激励、奖酬激励、授权激励等激励机制进行规范化培养。结果有12名骨干护士走上护理管理岗位,占60%,实现了骨干护士的自我价值,增强了自信心。结论护理管理者将激励机制适时应用于护理骨干的培养之中,能最大限度地调动骨干护士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挖掘其内在潜力,为护理管理队伍储备了后续力量。

    持续培养护理骨干激励机制

    PDCA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运用

    宋星凤
    115-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医院的护理工作中,时常出现不良事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安全.PDCA循环管理法可实现科学化、质量化、标准化的循环管理模式,其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可确保患者的安全,促使护理不良事件管理趋向规范化和科学化.本文对PDCA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运用进行简单分析.

    护理不良事件PDCA管理运用

    职业病诊治中的医患矛盾原因及对策

    曾子芳夏丽华梁伟辉黄明...
    11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病医院承担着职业健康体检、职业病诊断和鉴定、职业病治疗的工作,涉及到各方不同的利益。过快增长的职业病群体与不健全的劳动保障制度的矛盾、患者与用人单位因医疗费用的矛盾等使得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对职业病医院的服务态度、医疗技术等要求多、期望值高。在不同的诉求得不到满足时,则容易产生医患矛盾。宣传职业病防治法,提高职业病患者的法律意识;强化医务人员的责任感,树立端正的服务态度,公平、公正、公开处理各类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提高业务技术,加强医务人员人文医学知识的培训,细致、耐心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病治疗工作,是减少医患矛盾的关键。

    职业病诊治医患矛盾化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