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品标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品标准
中国药品标准

周福成

双月刊

1009-3656

010-67157647

100061

北京东城区法华南里11号楼

中国药品标准/Journal Drug Standards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典委员会主办的国家药品标准专业化权威刊物,是一部重点围绕国内外药品标准领域进行报道和交流的学术性期刊。为宣传、贯彻、实施药品标准化、为推动药品标准发展、促进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过程分析技术在皮肤递药制剂先进制造中的应用

    王一点罗华菲
    109-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程分析技术(PAT)对于提高皮肤递药制剂制造过程的过程控制和质量保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 PAT技术在皮肤递药制剂先进制造中的应用,介绍了 PAT与化学计量学的基本情况,总结了常用的PAT工具及其在近年的具体应用实例。未来,PAT将在皮肤递药制剂制造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在此方面的研究还非常稀缺。

    连续制造过程分析技术关键质量属性皮肤递药制剂化学计量学

    微透析(微灌注)技术在经皮给药制剂中的研究进展

    汤宏敏郑丽娥冯瑞妮潘宪伟...
    118-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梳理微透析(微灌注)技术的原理及特性,总结其在经皮给药制剂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关建议,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经皮给药制剂微透析皮肤开流微灌注皮肤药代动力学

    透皮贴剂特性质量研究方法及控制标准

    全丹毅赵慧芳刘羽恩杨广强...
    126-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非侵入型药物递送系统,透皮贴剂可通过皮肤以固定剂量和可调节的速率递送药物,从而产生全身或局部的治疗作用。本文聚焦透皮贴剂关键质量属性,阐述其检测方法及试验中的关键点,同时参考国内外药典及现行政策法规,简述部分其他特性质量的检测方法及控制标准,以期为企业及相关部门完善质量检测体系及控制标准提供参考。

    经皮给药透皮贴剂体外释放检测方法质量标准

    吡罗昔康贴剂溶出度的测定及不同测定方法结果的评估

    马迅江霞毛睿文强...
    134-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桨碟法、转筒法、扩散池法测定吡罗昔康贴剂的溶出度,并对溶出结果进行评价,以期选择能更加准确反映吡罗昔康贴剂释药过程的测定方法,为科学准确评价药品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建立检测吡罗昔康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分别使用桨碟法、转筒法、扩散池法考察吡罗昔康贴剂的24 h溶出曲线,分别使用f1差异因子法、f2相似因子法、Weibull模型拟合对溶出曲线进行比较,评估不同测定方法的结果。结果:吡罗昔康在1~15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准确度100。9%(n=9),精密度1。7%(n=9),样品溶液在72 h内稳定。溶出曲线比较结果表明,吡罗昔康贴剂的溶出曲线更符合Weibull模型。在相同溶出介质和温度的条件下,桨碟法和转筒法差异不大,存在相互替代的可能性,扩散池法与其他2种方法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扩散池法的装置更加符合吡罗昔康贴剂在实际使用中的溶出过程,为该药物的质量评价提供更多的参考。

    吡罗昔康贴剂溶出度桨碟法转筒法扩散池法

    蒙药复方制剂壮伦-5汤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安文源郝俊生嵇增云井佳楠...
    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蒙药复方制剂壮伦-5汤处方中肋柱花药材的定性和定量方法,解决肋柱花材代被替代现象。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观察粉末中花粉粒;獐牙菜苦苷对照品和肋柱花药材为对照,以乙酸乙酯-甲醇-水-甲酸(12∶2∶2∶0。5)为展开剂进行薄层鉴别研究;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50 mm × 4。6 mm,5 μm),0。2%磷酸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8 nm,以獐牙菜苦苷为对照品对不同厂家壮伦-5汤,进行含量测定。结果:12批壮伦-汤中8批次为肋柱花,2批次为紫花地丁,2批次为其它药材。8批壮伦-汤中獐牙菜苦苷含量范围较大,在0。2~11。7 mg·g-1之间。结论:建立的鉴别方法简单、有效,含量测定方法稳定、专属性强,可为该制剂的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对传统中蒙药制剂标准的提升具有借鉴作用。

    蒙药壮伦-5汤獐牙菜苦苷质量评价HPLC

    前维生素D相对校正因子的研究及测定

    施洁明王埕张立雯董顺玲...
    147-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测定前维生素D相对校正因子,简化维生素D含量测定的计算方法。方法:通过对各国药品标准中维生素D含量计算方法的研究,采用HPLC法测定前维生素D相对校正因子,并对测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统计了国内7家实验室的前维生素D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结果,确定了 254 nm和265 nm 2个波长下的前维生素D相对校正因子。结论:采用前维生素D相对校正因子法计算维生素D的总量,简化了实验步骤,避免了随机操作误差。该方法快速、准确,为进一步提高维生素D制剂标准奠定了基础。

    维生素D前维生素D相对校正因子影响因素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

    盐酸艾司洛尔残留溶剂测定方法优化

    陈思明翁贤坤孙海芸罗宗玉...
    154-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盐酸艾司洛尔残留溶剂检测方法,以便于内部质量控制。方法:使用气相色谱顶空进样方式,选择合适的顶空平衡温度和时间,降低样品对仪器的污染,优化溶剂比例,降低基质效应,调整了载气流速和分流比,采用极性毛细管柱程序升温的方法,延长了高温段保持时间等,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乙醚、乙酸乙酯、甲醇、甲苯均能得到有效分离,精密度良好,峰面积和质量浓度均呈很好的线性关系,分别考察样品加标50%、100%、150%3个浓度的准确度,平均回收率均能在94。8%~105。6%。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克服了《中国药典》方法的缺陷,可用于盐酸艾司洛尔残留溶剂检测。

    盐酸艾司洛尔残留溶剂顶空进样方法优化毛细管气相色谱方法学验证

    ICP-MS测定地佐辛注射液中24种元素杂质

    黄小琴陶逸波
    159-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按照ICH Q3D的相关规定,建立ICP-MS法同时测定地佐辛注射液中24种元素杂质含量。方法:将试样溶液经稀释后,通过ICP-MS法进行化学检测分析,再通过加铟、铋为内标的方式进行校正,等离子体输出功率设置为1 550 W,采样深度为5 mm,最大载气量为1。038 L·min-1,冷却气为14 L·min-1,辅助气为0。8 L·min-1,蠕动泵转速为40 r·min-1,进样系统为耐氢氟酸系统,取样圆锥及截取锥的型式为镍圆锥,采样方式为手动,重复3次。结果:24种元素线性均良好(r均大于0。99),平均回收率在80。46%~102。95%之间,重复性均小于10。88%,中间精密度均不大于6。49%。3批地佐辛注射液中24种元素杂质含量结果均符合ICH Q3D要求。结论:方法便捷、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地佐辛注射液中24种元素含量的检测,可为该注射剂提供更加严格的质量控制依据。

    地佐辛注射液ICHQ3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元素杂质质量控制

    HPLC-DAD波长切换法测定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片的含量及游离水杨酸

    田海燕刘向国
    16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HPLC-DAD波长切换法测定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片的含量及游离水杨酸的方法。方法:采用 Agilent ZORBAX SB C18 色谱柱(250 mm ×4。6 mm,5 µm),以乙腈-四氢呋喃-冰醋酸-水(20∶5∶5∶7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76 nm(阿司匹林)、284 nm(双嘧达莫)和303 nm(水杨酸)。结果: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和游离水杨酸分别在38。37~383。71、9。60~96。05和1。02~10。21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8%(RSD=0。23%)、99。01%(RSD=0。46%)和100。99%(RSD=0。75%)。本法与标准方法含量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含量均匀度A+2。2S在4。7~6。4。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单,更适用于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片的质量控制。

    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游离水杨酸含量测定含量均匀度HPLC-DAD波长切换法

    《中国药典》2020年版第一增补本药用辅料标准解读

    陈蕾陈英刘雁鸣袁耀佐...
    168-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药典》2020年版第一增补本自2024年3月12日起施行,它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药用辅料标准新增11个、修订46个。本次制修订药用辅料标准是基于风险管理理念和全过程管理理念,围绕保障药品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制定标准过程中突出对药用辅料关键质量属性的评估,增加了功能性相关指标、安全性指标,突出了标准国际协调和绿色环保标准理念,加强了标准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本文着重介绍了《中国药典》2020年版第一增补本中药用辅料新增和修订标准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特点。以期对《中国药典》的使用者正确理解、执行或运用药典标准有所帮助。

    中国药典2020年版第一增补本药用辅料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