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师
中国药师

江德元

月刊

1008-049X

zgysyg@163.com,zgys@periodicals.net.cn,acjpe077@public.wh.hb.cn

027-82835077

430014

湖北省武汉市兰陵路2号

中国药师/Journal China Pharmacist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于1998年正式出版。旨在面向广大药师,积极宣传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传播药学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配合国家执业药师制度的实施,开展药学人员继续教育,传递国内外药学信息,促进药师经验交流和医、药学人员间的信息沟通,为药学事业的发展和医药经济的繁荣服务。主要登载药品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及临床使用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工作经验,并及时传播国内外药学领域的最新进展,辟有药品监督管理、药学研究、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药学进展、药物与临床、社会药学、质量控制、药苑撷英、新药之窗、经验交流、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内容丰富,是广大药师的良师益友、医师的询药指南,尤其是广大执业药师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育之必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HPLC-Q-Exactive-MS技术的蒙药壮西六味散化学成分解析

    张皓张谦李君
    181-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HPLC-Q-Exactive-MS)对壮西六味散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和鉴定。方法 采用Shim-pack GIST C18 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 0。35 mL/min,柱温为 35℃,进样量为 10 μL,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扫描范围为m/z 110~1 200。结果 结合质谱数据和文献信息,在壮西六味散中鉴别出 65 个成分,包括 16 个生物碱类成分、11 个黄酮类成分、14 个有机酸类成分、6个色酮类成分、7 个倍半萜类成分、4 个脂肪酸类成分、3 个氨基酸类成分、2 个鞣质类成分、1 个酚酸类成分、1 个苯丙素类成分。结论 HPLC-Q-Exactive-MS 法能快速鉴别壮西六味散中的化学成分,为壮西六味散的药效物质研究奠定基础。

    壮西六味散消化不良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定性分析化学成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孜亚比提片对2型糖尿病的潜在分子机制

    买买提·司马义艾则孜江·艾尔肯胡岩吾斯曼·艾海提...
    192-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孜亚比提片治疗 2 型糖尿病(T2DM)的分子机制。方法 从TCMSP、ETCM、CNKI中得到孜亚比提片化学成分和药物靶点,利用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T2DM的疾病靶点;使用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筛选出核心成分;运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 研究共收集到孜亚比提片活性成分 144个,度值排名靠前的为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等。活性成分相关靶点 823 个,其中与T2DM相关的有700个,包含为SRC、MAPK1、MAPK3等。GO功能分析提示与信号传导、蛋白质磷酸化以及蛋白质结合等分子功能有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所涉及的主要信号通路有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及HIF-1信号通路等。结论 孜亚比提片治疗T2DM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干预的特点,其主要由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等成分通过作用SRC、MAPK1、MAPK3 靶点调控AGE-RAGE信号通路发挥综合治疗作用。

    孜亚比提片2型糖尿病网络药理学分子机制槲皮素山柰酚

    马来酸阿塞那平微乳凝胶剂的制备及经鼻入脑的靶向性研究

    张水杰童晓云曾媛雷刚...
    199-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马来酸阿塞那平微乳凝胶剂(ASPM-Emulgel),并通过鼻腔给药评价其脑靶向性。方法 根据马来酸阿塞那平(ASPM)在不同种类油、乳化剂和助乳化剂中的平衡溶解度以及辅料相容性结果确定马来酸阿塞那平微乳(ASPM-Emul)的处方组成及用量,并以卡波姆 940 作为凝胶基质将ASPM-Emul制备成凝胶剂;考察ASPM-Emul的粒径分布及微观形态,通过Franz扩散池法比较ASPM-Emul与ASPM-Emulgel的体外释放速率以及在羊鼻黏膜的渗透性;采用在体蟾蜍上颚模型法考察ASPM-Emulgel的鼻腔纤毛毒性;评价ASPM-Emulgel经大鼠鼻腔给药的脑靶向性。结果 根据平衡溶解度和相容性结果,选择单亚油酸甘油酯、吐温 80 和二乙二醇单乙基醚分别作为ASPM-Emul的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配比为 4 ∶ 4 ∶ 2;ASPM-Emul为淡蓝色半透明状微乳液,粒径为(73。6±7。4)nm,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微乳呈规则球形,均匀分散;体外释放及渗透结果显示,ASPM-Emul的释药速率较快,ASPM-Emulgel释药速率持续平缓,但两者在羊鼻黏膜中的渗透率基本一致;ASPM-Emul和ASPM-Emulgel对蟾蜍鼻腔纤毛无明显毒性;与尾静脉ASPM组相比,ASPM-Emul和ASPM-Emulgel经鼻腔给药后在大脑中的药物含量显著增高,均表现出明显的脑靶向性,且ASPM-Emulgel的脑靶向效率更高。结论 将ASPM制备成微乳凝胶剂,经鼻腔给药后可以显著提高药物的脑靶向性,有望提高马来酸阿塞那平的临床治疗效果。

    马来酸阿塞那平微乳凝胶剂鼻腔给药脑靶向性Franz扩散池法

    基于GC-MS和化学计量学的怀菊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差异分析

    郭梦真李孟邓晓颜刘淑棪...
    209-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怀菊不同部位(花、茎、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为怀菊资源综合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不同批次怀菊不同部位中的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组成成分进行分析,通过谱库检索、文献查询等方式鉴定分析化合物,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得到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采用韦恩图、主成分分析和聚类热图分析其成分的差异。结果 从怀菊不同部位共鉴定出 62 个挥发性成分,主要是单萜和倍半萜及其衍生物,以及少量脂肪族化合物。花、茎和叶中分别鉴定出 32、42 和 40 个挥发性成分,共有成分 17 个,特有成分分别为5、6和16个。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热图分析均能将怀菊花、茎和叶分开,其挥发性成分具有差异性。结论 怀菊花、茎和叶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为怀菊不同部位进一步药用或工业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怀菊不同部位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化学计量学

    樟帮法甘草制吴茱萸指纹图谱的建立及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姜军华陈建兰许妍刘绪平...
    220-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樟帮法甘草制吴茱萸(以下简称"泡吴茱萸")的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新碱的含量,为泡吴茱萸的质量控制及标准提高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多波长切换法建立泡吴茱萸的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以吴茱萸次碱为内参物,采用斜率校正法计算吴茱萸碱、吴茱萸新碱的相对校正因子,并比较一测多评(QAMS)法与外标法测定结果的差异。结果 建立了泡吴茱萸的指纹图谱,共有 20 个共有峰,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 0。970~0。998,共指认了 7 个共有峰;10 批样品中QAMS法测定的吴茱萸碱、吴茱萸新碱的含量为1。754~7。542 mg/g和 1。281~2。455 mg/g,QAMS法与外标法两种检测方法所得结果相似。结论 所建立的HPLC法简单、可靠,分离度、重复性良好,可用于泡吴茱萸的质量评价。

    甘草制吴茱萸樟帮法炮制工艺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生物碱一测多评法含量测定

    气相色谱法测定药用辅料甘油三乙酯的有关物质

    张悦石蓉郑金凤刘雁鸣...
    227-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GC)法测定药用辅料甘油三乙酯的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Rtx-1701 和DB-1701 色谱柱(30 m×0。25 mm,0。25 μm),载气为氮气,流速为1。5 mL/min,进样口温度为200℃,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侧器,检测器温度为250℃,程序升温。结果 在该色谱条件下,各物质能有效分离,在 2~4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乙酸、甘油、1-单乙酸甘油酯、1,2-二乙酸甘油酯及 1,3-二乙酸甘油酯回收率分别为100。7%(RSD=3。12%)、95。1%(RSD=3。66%)、99。43%(RSD=4。62%)、103。66%(RSD=5。88%)、103。15%(RSD=4。17%)(n=6)。结论 本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甘油三乙酯有关物质的测定,为完善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甘油三乙酯气相色谱法有关物质药用辅料

    中、美、欧、日药典标准体系与其他标准体系互操作性的比较研究

    徐昕怡刘贞陶乐然宋皞昀...
    23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中国药典》标准体系与外部标准互操作性的优化完善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药典》、美国药典-国家处方集、欧洲药典、日本药典标准与其他标准的引用情况,包括引用本国法规和指导原则、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人用药品技术要求国际协调理事会指导原则、世界卫生组织文件、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标准等对各药典标准体系的互操作性进行比较。结果 近年来,国际各药典均不断加大对非药典标准的引用。美国药典-国家处方集引用其他标准的种类、数量和领域远超过其他药典。《中国药典》引用其他标准的数量最少。结论 建议《中国药典》在各专业领域的标准中增强与其他标准体系的互操作性,增强《中国药典》的开放性、协调性和先进性,形成更加完善的标准体系。

    药典体系标准互操作性比较

    2000-2022年酸枣仁研究进展与趋势可视化分析

    曲彤李宁任慧鲁文静...
    242-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酸枣仁近20年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CNKI、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 2000 年 1 月 1 日—2022 年 12月 31 日酸枣仁研究文献。利用VOS viewer对英文文献被引频次及研究机构、关键词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中文文献研究机构、作者、突现关键词、关键词叠加时间进行可视化分析,利用Microsoft Excel 2021 软件对中、英文文献的年度发表趋势、发文量及中文文献下载频数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文文献 4 872 篇、英文文献 128 篇,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中、英文文献发文最多的研究机构分别是山东中医药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发文最多的作者分别是杜晨晖、XIE Junbo。中文文献高频关键词有"酸枣仁""镇静""复方治疗应用",英文文献高频关键词有"performance""oxidative stress"。结论 2000-2022 年酸枣仁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酸枣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分析、配伍研究、组方与制剂方面,酸枣仁的质量控制与评价和酸枣仁防治失眠机制的研究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中药酸枣仁可视化分析研究进展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基于FAERS数据库的替莫唑胺不良事件信号挖掘与分析

    经纬俊彭苗苗葛卫红
    255-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挖掘真实世界中替莫唑胺相关的药物不良事件(ADE)信号,为替莫唑胺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收集 2004 年 1 月 1 日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FAERS数据库中替莫唑胺的ADE报告数据,通过报告比值法和贝叶斯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法进行信号挖掘,分析其ADE发生情况。结果 数据库中,以替莫唑胺作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共24 725 份,共识别出 300 个ADE信号,共涉及 23 个系统器官分类,排名前 5 位的依次是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各类检查、各类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各类损伤、中毒及操作并发症等;报告数较多的ADE信号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全血细胞减少症、惊厥发作和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挖掘到 42 个新的疑似不良反应,这些在说明书中未有记录,如假单胞菌皮肤感染、疱疹性脑膜脑炎、舌下神经性瘫痪、汗孔角化病等。结论 替莫唑胺在真实世界中发生的常见不良反应与说明书大体一致,但也有一些新的疑似不良反应被发现,临床使用时应特别关注这些新的不良反应,并建议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替莫唑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信号挖掘药物不良事件

    基于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应用PDCA法管控抗菌药物的成效——以某三甲医院为例

    章登政姜琼张聪子饶志威...
    264-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某三甲医院构建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策略与实施成效,为医疗机构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管理工具,构建科学有效的抗菌药物管理系统,选取抗菌药物管理相关5个维度、14个指标构建质量评价考核体系,并采用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法对实施PDCA改进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 基于熵权TOPSIS法分析,2018年的相对接近度(Ci)值为 0。313 5,该年抗菌药物管理质量最低;2022 年的Ci值为0。7474,该年抗菌药物管理质量最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5 个维度方面,使用强度维度2017 年Ci值最高;使用率维度 2021 年Ci值最高;送检率维度 2022 年Ci值最高;I类切口预防用药维度 2022 年Ci值最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费用维度 2022 年Ci值最高。应用PDCA法进行抗菌药物管理,管理质量整体呈现改善趋势。结论 基于PDCA法通过多部门协作进行抗菌药物管理干预效果显著,熵权TOPSIS法可用于评价抗菌药物管理成效,为医院抗菌药物管控方向指导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抗菌药物管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法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