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张卫明

双月刊

1006-9690

yszw2009@163.com,yszy@co-plant.com

025-85472153,025-85281405

210042

江苏省南京市蒋王庙街4号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Journal Chinese Wild Plant Resources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刊登有关野生植物资源分布,加工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及新产品,引种栽培,经济介绍等方面的论文。主要读者对象为农、林、食品、轻化工、医药等领域科研教学及生产决策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半夏测土配方施肥产量效应和氮磷钾吸收特性分析

    陈晓芳张翔宇柳敏王彩云...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肥效对贵州半夏产量及养分吸收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3414"测土配方施肥考察半夏产量及不同时期块茎对氮磷钾吸收特性,SPSS 22.0进行肥效方程拟合及不同时期块茎氮磷钾吸收的显著性分析.结果: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变化对半夏产量具有显著相关性,通过对氮、磷、钾肥施用量与半夏产量的关系拟合得到单因素肥效方程、三因素肥效模型以及不同时期块茎吸收氮磷钾与产量的相关性模型,该区域半夏最佳施肥策略为氮肥74.19 kg/hm2、磷肥87.28 kg/hm2、钾肥25.48 kg/hm2;不同时期块茎对氮的吸收受磷肥施用的影响,当磷肥施用处于较高水平时,块茎对氮的吸收也处于较高水平;块茎对磷的吸收受钾肥施用的影响,当钾肥施用处于较低水平时,对磷的吸收处于较高水平;块茎对钾的吸收则受氮、磷施用的共同影响,高钾的施用有利于块茎对钾的吸收.结论:半夏不同生长期应采取不同的施肥策略以达到更高的产量,本研究对贵州半夏高产栽培有一定指导意义.

    配方施肥半夏氮磷钾产量

    鸡蛋参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喻本霞瞿显友江维克
    8-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鸡蛋参多糖水提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鸡蛋参多糖的水提工艺;以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采用自由基清除试验考察鸡蛋参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鸡蛋参多糖最佳水提条件为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温度63℃、液料比25 mL/g,在此条件下鸡蛋参多糖提取率达到52.43%;该多糖质量浓度为4 mg/mL时,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38.13%、54.37%、54.89%.结论:鸡蛋参多糖水提优化工艺可行,该工艺下提取的多糖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

    鸡蛋参多糖响应面法抗氧化活性

    薰衣草精油缓释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性能研究

    王园园顾志荣郭燕毛小文...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薰衣草精油(LEO)缓释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工艺,并探讨体外释药模型.方法:以芳樟醇及乙酸芳樟酯为指标,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溶出度的方法;选用硬脂酸、聚乙二醇6000(PEG 6000)和单硬脂酸甘油酯为辅料,优化辅料配比,采用熔融法制备LEO缓释固体分散体,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能.结果:LEO缓释固体分散体的最佳处方配比为硬脂酸:PEG 6000:单硬脂酸甘油酯:LEO=3:5:1:1,该条件下所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在体外能够持续释药12 h,体外释药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结论:所优选的处方配比工艺稳定可靠,所得缓释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改善药物溶出,缓释效果令人满意.

    薰衣草精油缓释固体分散体处方配比体外释放硬脂酸聚乙二醇6000单硬脂酸甘油酯

    黄精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吸湿、保湿性能研究

    程茜菲张玩涛王飞娟李娟花...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黄精多糖提取工艺,并研究其吸湿保湿性能、探索其护肤功能.方法:采用热回流法结合正交进行黄精多糖提取工艺优化;以黄精多糖为实验对象,采用重量法进行吸湿性(相对湿度分别为43%和81%)、保湿性试验,并对吸湿曲线进行模型拟合;将黄精多糖添加到市售面霜中进行皮肤水分测试.结果:实验表明黄精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g/mL),提取时间是150 min,提取次数为1次;黄精多糖在不同相对湿度下的吸湿均符合双指数模型;置于干硅胶环境下48 h,黄精多糖保湿率为14.00%.结论:黄精多糖具有良好的保湿性,在护肤品开发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黄精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吸湿保湿性能

    红山茶花、叶提取液在化妆品中的抗老功效研究

    胡昕李广涛高宏旗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体外测试探究红山茶花、叶提取液在化妆品中抗老(抗皱、抗氧化、抗糖化)的能力.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试剂盒测试红山茶花、叶提取液在斑马鱼和成纤维细胞中的抗皱能力,使用流式细胞术和MTT比色法测试其在角质形成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测试其在离体皮肤中的糖基化终末产物含量评价抗糖化能力.结果:(1)红山茶花、叶提取液具有促进Ⅰ型胶原蛋白及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3的能力,可达到抗皱的效果;(2)可抑制活性氧和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具有抗氧化的能力;(3)可抑制表皮层和真皮层中糖基化终末产物的表达,具有抗糖化的效果.结论:红山茶花、叶提取液可从抗皱、抗氧化和抗糖化方面达到抗老的效果.

    红山茶花、叶提取液抗皱抗氧化抗糖化

    3种野生百合在关中平原的光合表现研究

    冯树林周婷王军利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几种典型野生百合在关中平原的适应性.方法:以卷丹百合、川百合和野百合为材料,对3种野生百合在关中平原的光合特征、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含量、氮含量和生长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卷丹百合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川百合和野百合,分别是川百合和野百合的1.76倍和1.41倍;卷丹百合水分利用效率>野百合>川百合,分别是野百合和川百合的1.20倍和1.68倍;3个百合品种间的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气孔导度没有显著差异;卷丹百合和野百合的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显著高于川百合;卷丹百合的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川百合和野百合,分别是川百合和野百合的2.62倍和2.93倍.结论:隶属函数分析表明,3个野生百合品种综合表现排序为:卷丹百合>野百合>川百合.

    百合光合作用生长关中平原

    伊犁郁金香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刘伟强秦斗文史国民徐庭亮...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晰伊犁郁金香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的使用模式.方法:以伊犁郁金香53条蛋白编码序列(CDS)为研究对象,使用CodonW1.4.2、CUSP等软件对其进行密码子组成分析、偏性影响因素分析、最优密码子筛选.结果:伊犁郁金香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GC1、GC2、GC3含量不同,其中GC3的平均含量最低为27.15%,说明GC3偏好以A/U结尾.有效密码子(ENC)值均大于35,表明密码子使用偏性较弱;通过中性绘图、PR2-plot和ENC-plot的分析,伊犁郁金香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主要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同时受突变因素的影响.结论:伊犁郁金香叶绿体基因组共筛选到18个最优密码子可为后续野生郁金香资源开发、优良性状的遗传改良、外源基因表达及叶绿体工程育种等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伊犁郁金香叶绿体基因组最优密码子偏好模式

    锁阳中19种无机元素的NIR快速测定模型的建立与适宜测定元素筛选

    顾志荣祁梅杨浩郭燕...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锁阳中19种无机元素含量的近红外光谱(NIR)快速测定模型,筛选适宜采用NIR技术进行测定的元素.方法:采集5个省(区)的82批锁阳样品,采用积分球漫反射方式采集样品的NIR原始光谱,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Na、K、Ca、Mg、Fe、Zn、Mn、Co、Sr、Ni、Ag、Ba、Ti、Pb、Cr、Cd、As、Hg、Cu等19种无机元素含量的化学参考值,筛选预处理原始光谱的化学计量学方法,筛选最佳波段及因子数,以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NIR定量分析模型.结果:K、Ca、Mg、Mn、Co、Sr、Ti、Cr元素的决定系数R2及交叉验证R2均大于0.9,校正均方差(RMSEC)、预测均方差(RMSEP)及留一法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在0.52~2.20之间,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预测性能较好;Ni、Zn元素的决定系数R2及交叉验证R2在0.8~0.9之间,RMSEC、RMSEP及RMSECV在0.49~1.41之间,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相关性一般;Cu元素的决定系数R2及交叉验证R2在0.7~0.8之间,Na、Fe、Ag、Ba、Pb、Cd、As、Hg元素的决定系数R2及交叉验证R2均小于0.7,此9种元素的RMSEC、RMSEP及RMSECV在1.13~10.75之间,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相关性较差.K、Ca、Mg、Mn、Co、Sr、Ti、Cr等8种元素的模型预测值和真实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在0.04%~7.62%之间,平均预测回收率在94.12%~108.45%之间,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锁阳中K、Ca、Mg、Mn、Co、Sr、Ti、Cr元素含量适宜采用NIR技术进行快速测定.

    锁阳无机元素近红外光谱偏最小二乘快速测定

    基于知识图谱法的我国紫薇属植物研究进展分析

    郝思文张冬林文亚峰张文茜...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系统性梳理紫薇属研究进展,确定紫薇属未来研究趋势及方向.方法: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利用CiteSpace工具,通过绘制知识图谱的方法,对近30年(1992~2021)紫薇属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我国对于紫薇属植物研究起始于1990年代,可以划分为起步期(1992~2001年)、增长期(2002~2011年)、稳定期(2012~2021年)3个时间段.研究作者呈现"一主两副多组团"的合作网络布局,研究机构所处地区与紫薇属主要栽植区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未来关于紫薇属研究的热点将集中在小矮紧凑型紫薇选育、分子育种、新品种的产学研一体化研究、基因定位、规划设计导则等方面.

    紫薇属研究热点研究进展知识图谱

    桃金娘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郭佳慧丰锋向星星干雨露...
    59-6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桃金娘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的花器外部形态及细胞学特征,找出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相关性,为花药培养提供细胞学依据,同时探究低温预处理时间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花药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花蕾形态特征,用显微镜观察小孢子发育时期.接种前低温预处理花蕾0、12、24、48、72 h,采用L9(33)2,4-D(1.0、2.0、3.0 mg/L),6-BA(0.5、1.0、1.5 mg/L),NAA(0.1、0.2、0.3 mg/L)正交实验诱导花药愈伤组织.结果:小孢子处于单核靠边期时,花蕾横径为7.877±0.374 mm,纵径为7.167±0.340 mm,花瓣露出花萼,花药黄色,有浓烈芳香气味.4℃低温预处理花药24 h,诱导率为23.78%,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4-D是影响桃金娘花药愈伤组织形成的主要因子,配方MS+2.0 mg/L 2,4-D+1.5 mg/L 6-BA+0.1 mg/L NAA诱导率为30.8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桃金娘小孢子各发育时期与花萼位置、花药颜色、花蕾大小密切相关,低温预处理可以提高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适宜的生长调节剂浓度和组合有利于提高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

    桃金娘花药培养小孢子发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