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师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杂志

朱建华

月刊

1008-1372

zgyszz@163.com

0731-84470811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0号

中国医师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Physician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医学学术类科技期刊,开设栏目有专家论坛、专题论著、诊疗经验、病例报告、物理诊断与临床、药物与临床、检验与临床、综述等。现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已被《万方数据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等数据库全文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Bobath技术联合基于镜像视觉反馈的作业疗法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效果

    王玥沈心怡
    1866-1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Bobath技术联合基于镜像视觉反馈的作业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10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1)与对照组(n=51)。对照组接受基于镜像视觉反馈的作业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新Bobath技术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下肢肌力、下肢运动能力、步行能力、平衡能力、神经功能、生活质量与日常生活能力、焦虑程度与社会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48/51)高于对照组(78。43%,40/51)(P<0。05);治疗后,两组屈髋肌力评分、伸膝肌力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的下肢部分(FMA-LE)评分、偏瘫步行能力评定量表评级(FAC)评分、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社会适应量表(SAFE)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镜像视觉反馈的作业疗法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平衡能力、生活质量、步行能力、神经功能、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下肢功能,且可减轻焦虑程度。

    脑梗死偏瘫镜像视觉反馈作业疗法下肢功能

    外周血T淋巴细胞、HMGB1水平对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预测价值

    岳新鹏雷鹏飞亓乾伟郝宝林...
    1870-1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对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0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颅内肿瘤切除术,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分为感染组(n=35)与未感染组(n=75)。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肿瘤长径、病理分级、麻醉方式、术中是否开放脑室、手术时间、术后脑脊液是否漏出、术后治疗方案)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抗原分化簇3受体(CD3+)、抗原分化簇4受体(CD4+)、抗原分化簇8受体(CD8+)、CD4+/CD8+]、HMGB1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HMGB1水平预测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价值,采取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明确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长径、病理分级、麻醉方式、术中是否开放脑室、术后治疗方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手术时间>6 h、术后脑脊液漏出占比及CD8+、HMGB1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均低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术后脑脊液漏出、T淋巴细胞亚群、HMGB1水平是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证实,CD3+、CD4+、CD8+、CD4+/CD8+、HMGB1水平均可用于脑胶质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4、0。923、0。949、0。886、0。864(均P<0。05)。结论 脑胶质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受手术时间、术后脑脊液漏出、T淋巴细胞亚群、HMGB1水平影响,临床应予以密切关注。

    T淋巴细胞HMGB1蛋白质脑胶质瘤颅内感染

    本刊对来稿中实验动物描述的要求

    1873页

    开窗减压联合引导骨再生技术治疗大型下颌骨含牙囊肿的临床疗效

    贺祖武田甜邓明辉
    1874-1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开窗减压联合引导骨再生技术治疗大型下颌骨含牙囊肿的临床效果以及特点。方法 选取从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大型下颌骨含牙囊肿患者,一期行开窗减压,待囊腔缩小到一定程度后,二期行刮治术同期行浓缩生长因子结合引导骨再生技术,观察患者开窗减压过程中囊腔的变化以及二期手术后的成骨情况。结果 共纳入17例患者。所有的病例术前囊腔最大径均>40 mm,最大者为85。9 mm,在治疗周期内囊腔最大径缩小绝对值最大者为51 mm,缩小比例最大者为67。2%。开窗减压术后12个月前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2个月后其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次刮治联合引导骨再生技术治疗后无术后感染以及伤口开裂的情况,囊腔内HU值在术后6个月明显增高,增高的比例达(49。6±3。4)%。结论 开窗减压联合引导骨再生技术治疗大型下颌骨含牙囊肿不仅可以通过再成骨保留患者下颌骨的完整性,避免直接刮治术后遗留的巨大空腔,又能利用浓缩生长因子促进骨生成的作用加速囊腔内骨改建,缩短治疗周期。

    含牙囊肿开窗减压术浓缩生长因子骨再生

    连续贯穿一针法胰肠吻合技术在机器人和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陈昆仑刘恩驰张凯旋李仁锋...
    1877-1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贯穿一针法胰肠吻合技术在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和机器人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RPD)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二病区施行的88例LPD和RPD患者的临床资料。88例患者均采用连续贯穿一针法胰肠吻合技术进行胰肠吻合。其中男45例、女43例,年龄29~77(57。7±8。2)岁。记录患者术中和术后临床资料。结果 8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共发生术后胰瘘8例,其中A级胰瘘6例(6。8%)、B级胰瘘2例(2。3%);胆瘘2例(2。3%);胃排空延迟2例(2。3%);肺部感染1例(1。1%);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发生术后出血8例(9。1%),均经介入手术止血。发生呼吸衰竭1例(1。1%),转入综合ICU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发生腹腔积液1例(1。1%)和胸腔积液1例(1。1%),均经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愈。无死亡病例。胰肠吻合时间8~43(19。2±7。4)min。结论 连续贯穿一针法胰肠吻合技术应用于微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安全有效,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检查机器人手术胰肠吻合

    血清miRNA-145、miRNA-506水平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价值

    段炼李丽娜韩乐周菁...
    1880-1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微小RNA(miRNA)-145、miRNA-506水平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陕西省肿瘤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行肺叶切除术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69例)及未复发组(31例)。收集研究对象基线资料,比较两组血清miRNA-145、miRNA-506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miRNA-145、miRNA-506水平预测术后复发风险的价值。结果 复发组血清miRNA-145水平低于未复发组,miRNA-506水平高于未复发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miRNA-145、miRNA-506均是NSCLC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均P<0。05);经过ROC曲线分析证实,血清miRNA-145、miRNA-506水平预测NSCLC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0。753(均P<0。05)。结论 miRNA-145和miRNA-506可能参与NSCLC的病变进展,这两种标志物的差异表达可提示NSCLC术后的复发状况。

    癌,非小细胞肺miRNA-145miRNA-506肿瘤复发

    布鲁杆菌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1例并文献复习

    刘建帅蔡荣丹刘云启王雅宁...
    1883-1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布鲁杆菌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1例布鲁杆菌致PDAP的诊疗经过进行分析、讨论并复习中外文献。结果 患者透出液培养示布鲁杆菌,血布鲁杆菌抗体检测提示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试管凝集试验>1∶200,诊断明确后予以阿米卡星联合左氧氟沙星腹腔注射,并予以多西环素及利福平口服,14 d时透出液常规正常(白细胞<5/μl),18周后停药,临床随访1年后,患者无恶心、呕吐、水肿等不适,体力正常,血压控制良好。结论 布鲁杆菌导致的PDAP较为罕见,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周期相对较长。患者在接受及时、规范、足疗程的腹腔给药及口服利福平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后大多预后良好,如对治疗无反应或腹膜炎复发,应及时拔除腹膜透析导管。

    布鲁杆菌病腹膜透析腹膜炎

    基于冠脉CT血管造影的多参数人工智能特征联合CK/CKMB比值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价值

    余菲菲潘霞媛
    1886-1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冠脉CT血管造影(CCTA)的多参数人工智能(AI)特征联合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比值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2023年1月至9月收治的162例疑似AC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入侵性冠状造影(ICA)结果将其分为两组,A组(确诊ACS,n=80),B组(非ACS,n=82)。所有患者均行CCTA检查,通过AI软件获得冠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基于CCTA血流储备分数(FFRct)及斑块定量参数。对比两组基础资料;分析ACS发生的影响因素;评估各指标单一及联合诊断ACS发生的效能。结果 两组钙化斑块负荷、最狭窄处管腔面积(MLA)、FFRct、CK/CKMB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LA、FFRct、CK/CKMB比值为ACS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5)。MLA、FFRct、CK/CKMB联合诊断ACS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单一指标(均P<0。05),且联合检测评估ACS发生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为0。983。结论 基于CCTA的多参数AI特征联合CK/CKMB比值对ACS患者的诊断效能较高,值得推广。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急性冠脉综合征

    平均红细胞体积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

    李相马小芬骆纳纳焦占峰...
    1889-1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与维持性腹膜透析(PD)患者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PD导管植入术并规律PD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379例,收集患者规律PD治疗前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等基线资料。比较生存组和死亡组的各指标差异,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MCV水平与PD患者死亡的关系,并进行平滑曲线拟合和亚组分析。结果 共纳入379例患者,女性140例(36。9%),年龄(48。2±13。6)岁。死亡组患者年龄明显大于生存组(P<0。001),透析龄短于生存组(P<0。05)。相较于生存组,死亡组合并糖尿病及吸烟比例更高(均P<0。001),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甲状旁腺素水平明显更低(均P<0。001),MCV、血清矫正钙、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更高(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CV每升高1fL,PD患者死亡风险将增加8%(HR=1。08,95%CI:1。01~1。15,P=0。019),平滑曲线拟合,发现MCV与PD患者死亡率呈线性关系(非线性P=0。398)。根据性别、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吸烟以及年龄是否达到65岁,进行Cox多因素分层分析,发现在各分层中MCV对PD患者死亡效应一致。结论 MCV是P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腹膜透析平均红细胞体积死亡

    关于参数与偏差范围的表示

    18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