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物警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物警戒
中国药物警戒

金少鸿

月刊

1672-8629

ywjj@cdr-adr.org.cn

010-85243729

100022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28号8层

中国药物警戒/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ovigilanc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药用真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与思考

    刘天睿高海云陈瑜鑫李瑶...
    481-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综述我国药用真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推动药用真菌高质量发展.方法 对我国药用真菌资源分布、种质资源库建设及种质资源保存、种质创新利用等方面进行论述,依据发展现状和远景定位,指出现阶段我国药用真菌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发展建议.结果 我国药用真菌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尚有95.1%的真菌种类有待发现、研究和开发利用;药用真菌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藏尚不全面,未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保藏中心和管理平台,制约了菌物药产业的发展;药用真菌良种和新品种选育进程较缓慢.结论 药用真菌资源作为我国独特的优势资源,其资源开发与利用仍有很长的路要探索.加大药用真菌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护力度、开展物质基础研究和功效评价研究、建立国家药用真菌产业技术体系、加快药用真菌良种和新品种选育等一系列工作迫在眉睫.

    药用真菌种质资源菌种保藏开发利用菌物药新品种选育

    7种常见易发生不良反应真菌的毒性分析及安全应用

    刘天睿李瑶陈瑜鑫李慧...
    489-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综述见手青类、胶陀螺、黑木耳、鹅膏菌类、橘黄裸伞、毛头鬼伞、卷边桩菇7种常见易发生不良反应条件性真菌研究现状,对其毒性成分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安全应用建议,为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及相关书籍,对7种常见易发生不良反应真菌的研究现状、功效作用、毒性成分、不良反应等进行总结.结果 7种常见易发生不良反应真菌所含的毒性成分种类复杂,包括多肽、生物碱、氨基酸、低聚异戊二烯类等化合物,可能会引起神经毒性、光敏毒性、胃肠道刺激、双硫仑样反应、溶血性中毒等不良反应,需引起重视.同时,这些真菌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显著药理活性,部分毒性成分又具开发成抗炎、镇痛、抗抑郁等药的潜力,值得更深入研究及合理开发应用.结论 易发生不良反应真菌亦是重要的药用真菌资源,极具开发价值,目前许多易发生不良反应真菌研究重点多偏重药理作用和毒理作用,其毒力因子及其中毒机制尚未明确,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为其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条件性真菌神经毒性光敏毒性胃肠道刺激双硫仑样反应不良反应毒性成分安全应用

    鹅膏菌毒性成分中毒特征及开发应用研究进展

    陈瑜鑫李瑶高海云李慧...
    496-5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鹅膏菌的毒性成分种类、中毒特征及其在医药和生物学领域内的应用前景,提供客观认识鹅膏菌安全性的新视角,为鹅膏菌的进一步合理开发和安全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针对鹅膏菌毒性成分、中毒特征及开发利用的现代研究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结果 鹅膏菌主要含有多肽、氨基酸、生物碱等毒性成分,但其成分组成和含量会受品种、使用部位等多种因素影响;中毒特征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和急性肝肾损伤.同时毒性成分在抑菌、抗肿瘤、抗炎等药物开发和生物学研究中也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结论 鹅膏菌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了解鹅膏菌毒性成分种类、作用机制和安全剂量,有助于为鹅膏菌的临床安全使用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鹅膏菌鹅膏毒肽毒性成分中毒特征剧毒资源开发

    毛头鬼伞的本草考证及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高海云陈瑜鑫李瑶李慧...
    502-506,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药用真菌毛头鬼伞的用药历史与现代研究进展,为毛头鬼伞进一步研究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古代本草专著,对毛头鬼伞的名称、产地、形态、药性、功效进行考证,并结合现代文献研究进行深入探索.结果 毛头鬼伞用药历史悠久,其古代名称为鬼盖、地盖、鬼屋等,现代称毛头鬼伞、鸡腿菇.性平、味甘,归胃、心经,主治小儿寒热惊痫证、疔疮肿毒、恶疮、蜈蚣蛇蝎伤.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毛头鬼伞具有抗氧化、抗癌、保护肝脏、抗炎、抗糖尿病、抗菌、抗病毒和抗线虫活性等药理作用.通过系统查阅古今文献发现,毛头鬼伞可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胃肠炎型中毒、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皮肤反应、富集重金属等不良反应.结论 通过对毛头鬼伞的本草考证及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可为毛头鬼伞的安全利用提供依据.

    毛头鬼伞鸡腿菇本草考证双硫仑样反应药用安全不良反应

    美味牛肝菌药理及安全使用研究进展

    高海云李瑶陈瑜鑫李慧...
    507-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归纳与总结珍稀野生真菌美味牛肝菌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提出安全使用建议.方法 从美味牛肝菌的形态特征、系统发育分析、生物活性成分、药理活性和重金属富集等多方面进行论述.结果 美味牛肝菌子实体中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和矿物元素等含量丰富,所含多糖、酚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新型多功能蛋白等活性成分为其发挥抗氧化、抗炎、抗肿瘤、保肝等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具有优越的药理活性,成为候选药物,临床应用前景开阔.野生美味牛肝菌易富集重金属(Cd、Hg、As和Pb),具有一定的风险,避免采用土地污染地区的野生美味牛肝菌,选择合适的加工方式可有效减少重金属摄入风险.结论 美味牛肝菌具有优越的药用价值,但也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需注意安全问题.

    美味牛肝菌生物活性成分药理活性候选药物重金属富集安全使用

    阿片类药物全球滥用的监管现状及研究进展

    李文鹏刘明煜曹颖周虎子威...
    513-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梳理阿片类药物全球滥用的监管现状及研究进展,为促进药物合理使用,改善滥用者治疗提出建议.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国际麻醉品管制局、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等网站有关文件,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 当前国际阿片类药物滥用情况仍不容乐观,目前以国际麻醉品管制局为首的国际机构从政策立法、区域合作、生产交易、预防治疗四个维度提出有效建议并启动了相关行动,同时研究者也从政策、预测滥用风险、滥用者治疗等不同维度开展了相关研究.结论 目前阿片类药物的监管措施及研究无法满足当下阿片类药物的监管需求,未来仍需从加强药物有效监管、预测药物滥用风险、改善成瘾治疗方案等方面深入研究,进一步改善阿片类药物滥用现状.

    阿片类药物药物滥用监管措施合理用药滥用风险预测研究进展

    阿片类药物需要量的估算方法及应用进展

    李文鹏周虎子威朱兰王胜锋...
    519-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梳理阿片类药物需要量的估算方法应用现状和问题,为推进合理用药、改善估算方法提出建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国际麻醉品管制局有关文件,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 目前国际上估算阿片类药物需求量主要有 3 种方法,3 种方法对数据要求各不相同,各有优缺点.结论 结合现存问题,建议监管部门投入更多资源,持续改善估算方法规则制定和药物数据记录质量;完善药物估算制度,促进阿片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阿片类药物需要量估计数制度需要量估计合理用药监管

    阿片类药物需要量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仇景辉周虎子威曹颖李文鹏...
    524-528,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阿片类药物需要量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促进阿片类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及有关文件,总结阿片类药物需要量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归纳近年来加大合法用途阿片类药物供应的干预措施研究,总结现有研究经验和不足.结果 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临床措施、患者、社会三大层面的影响因素,存在不一致影响结果;但目前相关研究内容单一,且缺乏对不一致结果的探索,缺乏潜在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干预层面主要关注阿片类药物供应过程中各环节的干预措施,但目前仍缺乏对某一特定干预措施的研究.结论 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应进一步挖掘不一致结果的原因,从多因素联合分析、细化因素的测量维度、挖掘新的影响因素等角度深入;干预措施方面,应考虑关注干预措施的适用性研究、效果评价等.

    阿片类药物需要量影响因素干预措施疼痛管理

    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的应用现状及思考

    曹颖周虎子威朱兰王胜锋...
    529-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梳理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监管现状并提出建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有关文件,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 当前我国复方甘草口服溶液存在生产制备过程部分不稳定、含量测定标准相对不全面、说明书记载相对不全、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多样等状况.结论 建议参考国内外对类似药物的监管办法优化对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的监管措施;企业规范销售对象与流程;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开展科普活动.

    复方甘草口服溶液阿片类物质药物成瘾药物滥用药物安全监管措施

    枯芩与条芩提取物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h17/Treg免疫失衡的调节机制研究

    黄伟罗雅琴于新阳董红敬...
    535-539,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枯芩、条芩提取物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模型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枯芩组、条芩组和美莎拉嗪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高度白酒灌胃+5%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联合诱导法,建立湿热型UC大鼠模型;各组分别于造模第1天开始灌胃给药,枯芩组、条芩组给药剂量均为5.25 g·kg-1·d-1,美沙拉嗪组给药剂量为0.266 g·kg-1·d-1,正常组、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8 d.给药结束后,麻醉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6(IL-6)、IL-17A、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分离脾脏和结肠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h17、Treg细胞比例,计算Th17/Treg比值;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ROR-γt、Foxp3 mRNA表达水平;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ROR-γt、Foxp3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6、IL-17A、脾脏Th17细胞比例、Th17/Treg、结肠组织ROR-γ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1),血清IL-10、IL-35、TGF-β1、脾脏Treg细胞比例、结肠组织Foxp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给药28 d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IL-6、IL-17A、脾脏Th17细胞比例、Th17/Treg、结肠组织ROR-γ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P<0.01),血清IL-10、IL-35、TGF-β1、脾脏Treg细胞比例、结肠组织Foxp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或P<0.01);与枯芩组比较,条芩组、美沙拉嗪组在降低IL-6、IL-17A,增加IL-10、IL-35、TGF-β1 水平,调节ROR-γt mRNA和蛋白表达方面(P<0.05或P<0.01)均优于枯芩组.结论 枯芩、条芩可能通过调控转录因子ROR-γt、Foxp3表达,恢复Th17/Treg免疫失衡,抑制炎症反应,从而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受损,发挥治疗湿热型UC的作用.

    黄芩枯芩条芩(或子芩)提取物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Th17/Treg失衡细胞因子ROR-γtFoxp3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