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李锦

双月刊

1006-902X

010-67633679

100061

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11号楼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rug Abu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对我国在禁毒、戒毒工作中开展的预防治疗、宣传教育等活动进行报道和交流,是一本既面向医疗,又服务于大众的一本国家级学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抗精神病药物致高催乳素血症的作用机制、危险因素、临床特征与治疗策略

    王忠宝李然然
    18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催乳素血症是患者在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不良反应,长期的催乳素水平升高容易使患者出现性功能障碍、骨质疏松、月经不调甚至闭经等不良后果.催乳素是垂体前叶的催乳素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多巴胺通过与催乳素细胞膜上的多巴胺D2受体结合,防止催乳素的过度分泌.抗精神病药物通过阻断这些受体,使多巴胺失去对催乳素分泌的抑制作用,导致高催乳素血症的发生.同时,抗精神病药物透过血脑屏障能力的强弱、与多巴胺D2受体亲和力的高低以及对多巴胺受体是抑制作用还是激动作用都会导致催乳素水平的不同.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停用抗精神病药物、换用另一种不易引起高催乳素血症的抗精神病药物,或联用阿立哌唑、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卡麦角林和溴隐亭)、二甲双胍和中草药等.本文对高催乳素血症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特征以及目前的常用治疗策略做一综述,旨在为今后高催乳素血症患者的治疗、康复和管理提供指导.

    高催乳素血症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催乳素

    干血点技术在药毒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吴浩天陈学国田露魏京莲...
    195-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血点技术是通过微创采样技术,将微量血液收集于卡纸上并干燥后形成的样本采集和储存形式,与传统的全血采集方法相比,在分析物稳定性和存储运输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已在临床医学和药学领域得到认可和应用.本文在对干血点技术的概念、特点、制备方法与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其在临床药物、毒物和毒品检测领域中的应用与进展,以期为该技术在法庭科学物证鉴定方面提供参考与借鉴.

    干血点药物毒物毒品

    青年创伤后应急障碍患者滥用精神活性物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子文杨小军林列真张秀丽...
    201-203,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青年创伤后应急障碍患者滥用精神活性物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100例青年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采用临床评估和回顾分析法对患者滥用精神活性物质情况的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在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情况分析中,香烟使用率占比最高,其次为酒精、咖啡.相较于其他精神物质活性药品,镇静催眠药品最高.青少年滥用精神活性物质的原因主要为追求刺激感、家庭压力、好奇心驱使、被朋友/陌生人提供后使用,且与不使用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青少年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的问题不应被忽视,应通过学生自己、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通过信息、教育宣教,提高年轻人认识精神活性滥用的危害性,还通过早期干预、咨询和治疗的多模式方法来解决.

    创伤应激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原因

    酒石酸布托诺啡联合右美托咪定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马青于艳宏孔令杰
    204-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酒石酸布托诺啡联合右美托咪定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2年6月在本院进行建档自然分娩的产妇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62例与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右美托咪定的硬膜外镇痛,联合组给予酒石酸布托诺啡联合右美托咪定的硬膜外镇痛,比较两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母婴结局.结果:联合组产后4、8、12、24 h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与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产后24 h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产妇与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酒石酸布托诺啡联合右美托咪定在分娩镇痛中能降低产妇的疼痛程度,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还可改善母婴结局.

    酒石酸布托诺啡右美托咪定分娩镇痛

    盐酸纳布啡联合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万寒征张爽王彦新
    208-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盐酸纳布啡联合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镇痛、镇静、应激、麻醉苏醒效果、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陇海医院2018年5月-2022年2月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6例,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分为全麻组和超前镇痛组,各33例.全麻组实施全身麻醉,超前镇痛组在全麻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纳布啡和右美托咪定进行超前镇痛.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镇痛[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镇静(Rsmsay镇静评分)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血浆皮质醇(COR)、丙二醛(MDA)]、术后麻醉苏醒效果及躁动发生情况.结果:T1、T2、T3、T4时刻,超前镇痛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全麻组(P<0.05).T5时刻,超前镇痛组Rsmsay评分高于全麻组,VAS评分低于全麻组(P<0.05).T5时刻、术后1 d,超前镇痛组NE、MDA、COR低于全麻组(P<0.05).术后,超前镇痛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均短于全麻组(P<0.05).拔管后,超前镇痛组躁动发生率(9.09%)低于全麻组(30.30%)(P<0.05).结论:盐酸纳布啡联合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可稳定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过程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提升镇痛、镇静、术后麻醉苏醒效果,减轻术中和术后应激反应,减少拔管后躁动的发生.

    盐酸纳布啡右美托咪定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血流动力学

    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在肱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王轩陈广智
    213-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对肱骨骨折手术患者疼痛感和血清细胞免疫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月本院骨科收治的73例肱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38)和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氟比洛芬酯,试验组给予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比较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及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术后24 h外周血中IL-6和TNF-α水平低于术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 h外周血中CD8+低于对照组,CD4+及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2、4、6、12 h 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肱骨骨折手术的治疗中使用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并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肱骨骨折盐酸羟考酮氟比洛芬酯免疫因子

    疼痛专科干预在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

    贾玉梅赵妍冯文静张韦韦...
    216-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疼痛专科干预在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患者76例,均接受手术治疗,以入院顺序不同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疼痛专科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量表(VA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SAS、ODI、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d、护理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专科护理可改善脊柱侧弯合并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减轻疼痛程度,促进腰椎功能好转,缩短康复时间,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椎体压缩性骨折脊柱侧弯疼痛专科护理负性情绪

    个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患者术后药物镇痛过程中的效果

    刘永侠李清霞刘虹
    221-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镇痛药物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300例,所有患者均在本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在术后应用镇痛药物,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药物镇痛效果、用药依从性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用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镇痛药物中能取得显著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用药依从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个性化护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镇痛药物

    国产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致严重免疫相关皮肤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潘丽丽李淑芳张二锋马换青...
    225-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国产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严重免疫相关皮肤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自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以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Springer、Elsevier等中外文数据库中关于国产PD-1抑制剂致SJS/TEN的相关病例报告,并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共涉及23例患者,其中TEN17例(73.91%),SJS5例(21.74%),SJS/TEN1例(4.35%).发生TEN的中位时间为首次用药后28.5 d;发生SJS的中位时间为首次用药后90 d.23例患者中19例(82.61%)患者出现黏膜受累情况,23例患者前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疹.23例患者均采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14例(60.87%)患者联合使用免疫球蛋白,2例(8.70%)患者联合使用TNF-α抑制剂,1例患者联合使用环孢素(4.35%).23例患者18例(78.26%)好转或痊愈,3例(13.04%)死亡,1例(4.35%)失明,1例(4.35%)转院治疗.结论:临床使用PD-1抑制剂时应注意皮疹可能是SJS/TEN发生的早期信号,用药晚期也应监测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治疗时应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病情,IVIG、环孢素和TNF-α抑制剂也可应用于SJS/TEN的治疗.

    国产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不良反应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郭玲玲李卫国朱琼琼徐彩红...
    230-233,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AAD)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7月-2023年5月在该院儿科病房收治的15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统计患儿AAD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AAD将其分为AAD组和未发生AAD组.比较两组AAD发生与临床特征、抗菌药物使用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A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58例CAP患儿中31例发生AAD,发生率为19.62%;发生AAD组与未发生AAD组年龄、联用抗菌药物种类、抗菌药物使用时长、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AAD组头孢曲松、美罗培南和红霉素占比高于未发生A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岁(OR=3.714)、抗菌药物疗程≥7d(OR=1.791)、住院时长≥7 d(OR=1.976)、使用红霉素(OR=1.711)是影响AAD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AAD发生率较高,临床应重点关注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预防AAD发生.

    社区获得性肺炎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