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探讨利拉鲁肽和艾塞那肽分别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性及对微炎症反应、脂肪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浙江省长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98例,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49例,2组均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联合利拉鲁肽治疗,B组联合艾塞那肽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基线资料[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糖代谢[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脂代谢、微炎症反应[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急性时相血清淀粉样蛋白A(ASAA)、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脂肪因子[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脂联素(ADP)、游离脂肪酸(FFA)]、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A组和 B 组体质量、BMI、腰臀比、FPG、2 h PBG、HbA1c、HOMA-IR 均较治疗前降低(t=2。189、3。557、3。280、6。505、5。629、6。730、4。965 与 t=2。008、2。055、2。186、3。185、2。213、5。262、2。519,P 均<0。05),HOMA-β 均升高(t=5。495 与 t=2。577,P均<0。05),且 A 组腰臀比、FPG、2 h PBG、HbA1c、HOMA-IR、HOMA-β 变化幅度大于 B 组(t=4。950、2。232、5。412、2。069、2。192、2。044,P均<0。05);A 组体质量下降幅度、HbA1c 达标率高于 B 组(t=1。999、x2=4。640,P均<0。05)。治疗后,A 组和 B 组 IL-6、TNF-α、ASAA、NLRP3 水平均降低(t=7。612、5。201、4。059、3。264与t=7。504、4。980、3。935、2。516,P均<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和B组Vaspin、ADP水平均升高(t=5。156、4。842与t=4。443、5。438,P均<0。05),但A、B 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和B组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计数(RB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尿素氮(BUN)、肌酐(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A组和B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低于B组(24%)(x2=4。780,P<0。05)。结论 利拉鲁肽和艾塞那肽分别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老年T2DM患者疗效确切,降糖作用显著,均可下调体内微炎症反应和脂肪因子水平,但利拉鲁肽血糖控制效果更佳,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