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李永志

旬刊

1674-4985

zgyxcx01@163.com

010-6335754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15A05室

中国医学创新/Journal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查看更多>>《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类医学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所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4985,国内统一刊号CN11-5784/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89。《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秉承“创新、跨越、引领、发展”的办刊方针,以“支持创新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倡导百家争鸣、推动交流合作”作为办刊宗旨,充分展示和交流我国医学领域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技术应用的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发布国际医学研究和临床技能发展动态,不断推进医疗卫生科技进步,增强我国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卫生科技创新能力,为促进我国各级医疗卫生和医疗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三角肌与三角肌胸大肌入路治疗NeerⅡ、Ⅲ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比较

    杨景瑞程进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三角肌与三角肌胸大肌入路治疗NeerⅡ、Ⅲ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48 例NeerⅡ、Ⅲ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经三角肌入路)和对照组(经三角肌胸大肌入路),各24例.对比两组手术情况、肩关节功能、凝血指标和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和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1、6 个月Neer肩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3 d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FIB较术前降低,对照组FIB较术前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3 d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erⅡ、Ⅲ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选择经三角肌入路方式进行手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改善凝血指标及疼痛程度.

    经三角肌胸大肌入路疼痛程度经三角肌入路肩关节功能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不同时间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对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与谵妄的影响比较

    刘景铠谢东进陈晓梅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时间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对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与谵妄的影响.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将 2022 年 7 月—2023 年 6 月福州市第二医院麻醉科收治的 100 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根据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时间不同分成A组与B组,A组 50 例于气管插管后手术切皮前(术前)行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B组 50 例于手术缝合结束即刻(术后)行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两组其余麻醉方法相同.观察两组麻醉效果、术后疼痛程度、认知功能、术后谵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神经阻滞镇痛持续时间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苏醒时间早于B组,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均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 2、6、12、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 1、3 d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A组术后 1、3 d的MMSE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谵妄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在胫腓骨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与术后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相比,能够延长神经阻滞镇痛持续时间,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减少麻醉维持用药量,减轻术后疼痛及认知功能损伤,降低术后谵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胫腓骨骨折术后疼痛谵妄

    罗沙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伴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赵乐刘祥英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罗沙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伴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2021 年 1 月—2022 年 6 月收治的慢性肾脏病伴肾性贫血患者 96 例,用电脑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 48 例.对照组予以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罗沙司他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炎症因子水平、贫血相关指标及用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hs-CRP、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清铁蛋白(SF)、铁调素(Hep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RBC、SF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epc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沙司他用于慢性肾脏病伴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患者炎症及贫血情况有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有明显提升,且用药较为安全可控.

    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罗沙司他炎症反应

    托莫西汀与阿立哌唑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冲动行为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温凉万绍兰颜湘玉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托莫西汀与阿立哌唑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冲动行为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7 月—2022 年 12 月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102 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给予托莫西汀治疗)和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每组 51 例.两组连续治疗 1 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对比两组联合型瑞文测验(CRT)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评分、临床效果、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比较推理能力、类同比较能力、知觉辨别能力、系列关系能力、抽象推理能力、智商数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MoC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阿立哌唑相比,托莫西汀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可有效提升综合能力,减少冲动行为,提高认知功能及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托莫西汀阿立哌唑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不良反应冲动行为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骶管阻滞在肛肠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分析

    全芬谢宇成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骶管阻滞在肛肠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 年 2 月—2022 年 2 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130 例肛肠手术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复合组与单药组,各 65 例.患者均采用骶管阻滞镇痛方式,单药组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复合组则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术中牵拉反射程度、麻醉效果(麻醉持续时间、总体麻醉效果、最高运动阻滞到达时间)、镇痛效果[镇痛起效时间、数字评分法(NRS)]、双下肢肌力恢复时间、自主排尿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复合组术中牵拉反射程度,术后 2、6、12、24 h的NRS评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单药组(P<0.05);麻醉持续时间、最高运动阻滞到达时间、镇痛起效时间、双下肢肌力恢复时间、自主排尿恢复时间均短于单药组(P<0.05);总体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单药组(P<0.05).结论:在肛肠手术麻醉中,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骶管阻滞可有效缩短镇痛起效时间,同时具有较高的麻醉及镇痛效果,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术后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罗哌卡因舒芬太尼骶管阻滞肛肠手术麻醉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NSTEMI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刘恒黄颖易正蓉乐建华...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运用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 2020 年 8 月—2022 年 3 月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诊断为NSTEMI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共 70 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35 例.研究组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及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照组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及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心率、血压及尿量、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的心率、血压、尿量、肌酐、血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 72 h、7 d,研究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肌酐均低于对照组,而尿量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的心功能及NT-proBN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 3、6 个月,研究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但LVEDD、LVESD、NT-proBNP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积极控制患者血压及心率,促进心功能改善,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急性心力衰竭重组人脑利钠肽沙库巴曲缬沙坦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复合全麻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徐勇民傅艳师王广珊彭娟...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复合全麻对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4 月—2022 年 7 月南昌市第三医院收治的 80 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MR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试验组(n=40).对照组在单纯全麻下手术,试验组在超声SAPB复合全麻下手术;于麻醉前 30 min(T0)、术中(T1)、术毕时(T2)时,比较两组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皮质醇(Cor);于术前、术后24 h,比较两组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于术后 6、12、24、48 h,比较两组疼痛感[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T1、T2 时,两组炎症、应激指标水平较T0 时逐渐上升,且试验组各时点IL-6、IL-8、TNF-α、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 24 h,两组CD4+均较术前显著下降,CD8+显著升高,但试验组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 6、12、24、48 h,两组VAS评分逐渐下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SAPB复合全麻应用于MRM患者中,能够减轻患者应激及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程度,且有一定免疫保护作用.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全麻前锯肌平面阻滞免疫功能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

    陈俊炎张雪梅姚芬芬胡洪菱...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 月于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 90 例为研究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为A组(30 例)、B组(30 例)、C组(30 例).A组采用常规言语训练干预,B组采用经颅磁刺激干预,C组采用经颅磁刺激+常规言语训练干预.比较三组治疗前与治疗 2、4 周后汉语失语成套测验、失语指数(AQ)评分和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检查结果.结果:治疗前三组谈话、理解、复述、命名、阅读、写病情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2、4 周后,C组上述评分均高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A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2、4 周后,C组AQ评分均高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胆碱(Cho)/血肌酐(Scr)、N-乙酰天冬氨酸(NAA)/Scr、Lac/S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2、4 周后,C组Cho/Scr、乳酸(Lac)/Scr均低于A组、B组,C组NAA/Scr高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够调控神经活动,有效改善言语功能及失语症状.

    脑卒中重复经颅磁刺激失语症失语指数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观察

    熊鑫史芳杨银妹李瑶...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斑蝥酸钠维生素B6 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 年 1 月—2023 年 4 月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 60 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顺铂胸腔灌注,治疗组采用顺铂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6 注射液胸腔灌注.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肿瘤标志物及血清T细胞亚群.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1 个月,治疗组CEA、CA125 及CA199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1 个月,治疗组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斑蝥酸钠维生素B6 与顺铂联合胸腔灌注,近期疗效较佳,加强抗癌抑癌效应,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机体免疫力可受到保护并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恶性胸腔积液斑蝥酸钠维生素B6顺铂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不同分娩镇痛时机对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的影响

    万云洁邓嘉晨刘诚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不同分娩镇痛时机对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自 2021 年 1 月—2022 年 6 月收治的 282 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子宫口直径是否≥3 cm可分为Ⅰ组(154 例)及Ⅱ组(128 例),Ⅰ组在分娩潜伏期(子宫口直径<3 cm)时实施镇痛,Ⅱ组在分娩活跃期(子宫口直径≥3 cm且<5 cm)时实施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不同时间段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同时对比两组的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分娩潜伏期VAS评分比较,Ⅰ组评分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痛前、分娩活跃期及第二产程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的分娩潜伏期实施镇痛不会对产程造成不良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分娩潜伏期的疼痛程度,未增加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有保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娩镇痛时机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