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李永志

旬刊

1674-4985

zgyxcx01@163.com

010-6335754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15A05室

中国医学创新/Journal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查看更多>>《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类医学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所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4985,国内统一刊号CN11-5784/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89。《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秉承“创新、跨越、引领、发展”的办刊方针,以“支持创新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倡导百家争鸣、推动交流合作”作为办刊宗旨,充分展示和交流我国医学领域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技术应用的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发布国际医学研究和临床技能发展动态,不断推进医疗卫生科技进步,增强我国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卫生科技创新能力,为促进我国各级医疗卫生和医疗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产程标准下不同时机实施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吕晓辉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新产程标准下初产妇分娩镇痛不同实施时机对产程、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2023 年 2 月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行自然分娩的 129 例初产妇,按照不同分娩镇痛时机分成Ⅰ组(n=43,宫口扩张≤2 cm)、Ⅱ组(n=43,2 cm<宫口扩张<3 cm)与Ⅲ组(n=43,宫口扩张≥3 cm).所有初产妇均接受连续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三组产程、镇痛效果、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进行比较.结果:三组自然分娩率、中转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Ⅱ组比较,Ⅲ组第一产程、总产程均更短,第二产程更长(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第一产程、总产程均更短,第二产程更长(P<0.05);Ⅲ组镇痛总有效率(95.35%)较Ⅰ组(73.81%)、Ⅱ组(78.57%)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11.63%)较Ⅰ组(34.88%)、Ⅱ组(30.23%)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口扩张≥3 cm时实施分娩镇痛虽然会延长第二产程,但能够缩短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提高镇痛效果,降低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临床可根据初产妇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分娩镇痛时机.

    新产程标准初产妇分娩镇痛产程分娩方式母婴结局

    CDT联合支架置入与系统溶栓治疗IVCS合并下肢DVT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曾三平曾志峰黎焕聂胜峰...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并对比导管接触性溶栓(CDT)联合支架置入与系统溶栓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新余市人民医院 2020 年 6 月—2022 年 6 月收治的 70 例IVCS合并下肢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手术组和手术组,各 35 例.非手术组患者给予系统溶栓治疗,手术组患者给予CDT联合支架置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凝血指标[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凝血酶原时间(PT)];静脉阻塞情况(阻塞评分、溶栓率、静脉通畅率);水肿情况(患肢围径差、消肿率);治疗期间住院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预后效果[继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PTS)].结果:治疗 5 d后,手术组患者D-D水平低于非手术组,t-PA水平高于非手术组,PT长于非手术组(P<0.05).治疗 3 个月后,手术组患者阻塞评分低于非手术组(P<0.05);手术组患者溶栓率、静脉通畅率均高于非手术组(P<0.05).治疗 3 个月后,手术组患者膝上、膝下腿围径差均小于非手术组(P<0.05);手术组患者膝上、膝下消肿率均高于非手术组(P<0.05).手术组患者住院天数少于非手术组(P<0.05).手术组患者继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发生率及PTS发生率均低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CDT联合支架置入治疗用于IVCS合并下肢DVT患者可改善其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较常规系统溶栓治疗更佳,且治疗后恢复更快,预后更为理想.

    导管接触性溶栓支架置入系统溶栓髂静脉受压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安全性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及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

    王朝娜杨雪华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对临床效果及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3 年 1 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104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52)与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治疗,研究组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S100β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23%)较对照组(78.85%)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提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降低,研究组Barthel指数评分较对照组更高,NIHS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100β蛋白水平均降低,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与对照组(13.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够提高临床效果,改善神经功能及S100β蛋白水平,促进日常生活能力提升,避免加重机体不良反应.

    依达拉奉右莰醇丁苯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S100β蛋白

    闭合复位股骨大粗隆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

    刘磊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闭合复位股骨大粗隆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 2020 年 9 月—2022 年 9 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 118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 59 例患者施以切开复位股骨大粗隆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试验组 59 例患者施以闭合复位股骨大粗隆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功能、临床效果、住院时长及骨折愈合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术后6个月,试验组关节活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8.31%)高于对照组(86.44%)(P<0.05).试验组住院时长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69%)低于对照组(15.25%)(P<0.05).手术后1周,试验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闭合复位方法,通过股骨大粗隆入路结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闭合复位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改善关节活动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炎症因子水平,临床意义重大.

    股骨干骨折股骨大粗隆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闭合复位切开复位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后鞘阻滞对肝胆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安全性的影响

    鄢平花杨彤霞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SAPB)联合腹直肌后鞘阻滞(rectus sheath block,RSB)对肝胆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丰城市人民医院 2019 年 12 月—2022 年 12 月收治的肝胆手术患者 118 例,根据随机抽签方式,分成ST组与SR组,各 59 例.ST组采用SAPB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e abdominal plane block,TAPB),SR组采用SAPB联合RSB.比较两组术后 2、6、12、24、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神经阻滞操作时间、起效时间,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 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舒芬太尼使用剂量、补救镇痛率、住院时间.分别在术前及术后 12、24、48 h检测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水平,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SR组术后 2、6、12、24、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S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起效时间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R组补救镇痛率为 11.86%,与ST组的 15.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R组镇痛泵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均少于ST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S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R组术后 12、24、48 h血清Cor、NE水平均低于S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R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低氧血症发生率与ST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SAPB联合TAPB相比,SAPB联合RSB在肝胆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更好,能进一步缓解术后疼痛,减少舒芬太尼用量和镇痛泵按压次数,减轻应激反应,缩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且用药安全,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前锯肌平面阻滞腹横肌平面阻滞腹直肌后鞘阻滞肝胆手术疼痛

    麝香通心滴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效果和对肝功能的影响

    杨云帆马维娜张春亚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麝香通心滴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CHD)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效果和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6 月—2022 年 6 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 60 例CHD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单一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加以麝香通心滴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内皮功能及肝功能.结果:治疗 6 个月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单一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一氧化氮(NO)高于单一组,内皮素-1(ET-1)低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升高,但联合组均低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麝香通心滴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CHD合并高胆固醇血症具有良好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内皮功能,且对肝功能影响较小.

    麝香通心滴丸瑞舒伐他汀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肝功能

    不同假体在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李栋梁崔卓航蒋永佳张鸿飞...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膝关节骨关节炎(KOA)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不同假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庐山康复疗养中心 2020 年 4 月—2023 年 4 月收治的 80 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KOA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研究,依据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的假体类型将其分为A组(固定平台假体)和B组(高屈曲旋转平台假体),各 40 例.对比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膝关节功能[Lysholm膝关节评分、西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个月,两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显著上升,且B组高于A组,两组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均显著下降,且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 1 d,两组IL-6、CRP均显著下降,且B组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屈曲旋转平台假体与固定平台假体均可达到良好手术效果,但相较于固定平台假体,高屈曲旋转平台假体能更显著提高KOA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且可改善术后炎症状况.

    膝关节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假体膝关节功能

    巨刺结合热敏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研究

    殷霞李芳饶子龙徐涵斌...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巨刺结合热敏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TMD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3年6 月—2020 年 9 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其中治疗组治疗方案为巨刺加热敏灸治疗,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单纯巨刺治疗.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最大张口度(MMO)、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I)、肌肉触压痛指数(PI)、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DI、PI、CM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MMO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52.50%)(P<0.05).结论:巨刺结合热敏灸疗法在TMD的治疗上能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减轻疼痛,改善张口受限,恢复下颌关节功能.

    巨刺热敏灸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FOLF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何涛周小兴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FOLF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CRC)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7(IGFBP7)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与南昌县人民医院 2018 年 1 月—2021 年 1 月收治的 72 例晚期CR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给予FOLFOX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FOLFOX方案治疗.观察两组客观缓解率(ORR)、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GDF-15、IGFBP7、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OR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结束后,观察组GDF-15、IGFBP7、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 50(CA5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 2 年,Kaplan-Meier曲线显示观察组累积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FOLFOX方案可以提升晚期CRC患者的ORR和累积生存率,降低GDF-15、IGFBP7 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晚期结直肠癌甲磺酸阿帕替尼FOLFOX方案血清肿瘤标志物

    不同剂量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血清D-D、PLT的影响

    王福平杨腾飞胡意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瑞金市人民医院于 2020 年 3 月—2022 年 11 月收治 72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标准剂量组(n=36)和低剂量组(n=36),两组均给予阿替普酶治疗,给药剂量分别为 0.9 mg/kg、0.6 mg/kg,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认知功能,脑循环动力学指标、血小板参数及血清指标水平.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7、14、28 d后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比治疗前下降,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标准剂量组与低剂量组NIHSS、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7 d后,两组最小血流速度(Vmin)、最小血流量(Qmin)、脑血管动态阻力(DR)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脑血管阻力(R)、脉搏波波速(WV)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标准剂量组与低剂量组Vmin、Qmin、R、WV、D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7 d后,两组PLT、血小板压积(PCT)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标准剂量组与低剂量组PLT、PCT、MPV、PDW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血清纤维蛋白原(FIB)、D-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标准剂量组与低剂量组血清FIB、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和标准剂量的阿替普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的治疗中,都可以提高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降低脑循环阻力,提升脑血流量,改善血小板参数,降低血液高凝状态,二者效果相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剂量认知功能D-二聚体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