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工程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工程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张阳德

月刊

1672-2019

zgyxgc@sina.com

010-64273209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6号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大楼418室

中国医学工程/Journal China Medical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刊登与工程学相关的国内外医学技术、临床应用及其基础、新技术、新理论和高新技术开发成果,新药研制、成药二次开发,数学、物理在医学中的应用、新产品研制过程,国内外医用仪器设备的质量、性能评价和购置参考。文稿须具科学性、原创性、逻辑性及有效性、文字力求准确、精练、通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空心螺钉联合同种异体腓骨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三维有限元力学研究

    葛辉苏丽霞陈鹏汤永南...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空心螺钉联合同种异体腓骨术式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空心螺钉联合同种异体腓骨术式治疗股骨颈骨折进行力学分析。基于1位45岁骨盆及股骨正常解剖的男性志愿者的CT数据,应用三维重建、逆向工程、有限元力学分析等技术,建立空心螺钉联合同种异体腓骨和多枚空心螺钉两种术式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力学分析,评估两种术式内固定构型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结果 空心螺钉联合同种异体腓骨术式与多枚空心螺钉术式的股骨头颈部皮质的最大应力和位移及骨组织内部和内固定的最大应力分布位置无明显差异,但空心螺钉联合同种异体腓骨术式的股骨头颈部皮质的最大应力和位移及骨组织内部和内固定的最大应力值均比多枚空心螺钉术式小。结论 空心螺钉联合同种异体腓骨术式固定股骨颈骨折的力学稳定性优于多枚空心螺钉术式,能够为股骨颈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力学稳定性,在股骨头发生坏死后腓骨亦可以提供力学支撑,预防股骨头塌陷,为较理想的股骨颈骨折治疗术式。

    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生物力学三维有限元空心螺钉同种异体腓骨

    不同炎症因子对肝硬化腹水并发腹腔感染的预测效能研究

    赵勇娜谢颖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炎症因子对肝硬化腹水并发腹腔感染的预测效能。方法 该文为回顾性研究,病例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1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腹腔感染,将入组患者分为感染组(48例)和未感染组(70例),收集、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归纳导致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症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经Spearman相关性系数检验各炎症因子与肝硬化腹水并发腹腔感染的相关性,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观察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炎症因子对肝硬化腹水并发腹腔感染的预测效能。结果 统计学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的吸烟饮酒史、抗病毒治疗等一般资料以及炎症因子、免疫指标等临床资料与未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介素-6(IL-6)≥7μg/mL、降钙素原(PCT)≥5mg/L、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35 mg/L、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40%、CD4+/CD8+≥1。5%为导致肝硬化腹水并发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经Spearman相关性系数检验,IL-6、PCT、SAA等炎症因子与肝硬化腹水的腹腔感染率正相关。经ROC曲线验证得知,IL-6、PCT、SAA表达越高,肝硬化腹水并发腹腔感染的风险越高。结论 IL-6、PCT、SAA等炎症因子水平升高所致免疫紊乱为导致肝硬化腹水并发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动态监测IL-6、PCT、SAA能实现对腹腔感染的有效预测。

    肝硬化腹水炎症因子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预测效能

    ACR"3层系统"对偶发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

    陈柱典郑吟诗李依明郭茹菲...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统计多种影像检查中报告的偶发甲状腺结节(ITN)病例,应用美国放射学会(ACR)"3层系统"对ITN进行评价,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间医学影像检查中报告的ITN病例,并测量ITN的横断面最大直径,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ACR"3层系统"与"美国甲状腺学会(ATA)标准"及"20mm阈值"的进一步超声检查率。结果 胸部CT(含增强)报告了 3 371例ITN,头颈部CTA报告ITN数量占检查本身比例为13。7%。在纳入的影像检查中报告了 3 818例ITN(5。2%)。使用ACR"3层系统"评价后建议ITN的进一步超声检查率(33。1%)明显低于使用"ATA标准"建议ITN的进一步超声检查率(65。0%)(P<0。05)。ACR"3层系统"建议ITN的进一步超声检查率(33。1%)高于"20 mm阈值"评估后建议ITN的进一步超声检查率(15。7%)(P<0。05)。结论 胸部CT是报告ITN最多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头颈部CTA是报告ITN占其检查本身比例最高的检查方式。通过ACR"3层系统"对ITN进行再评价,其可以降低ITN的后续超声检查率,并且相比"ATA标准"可以减少更多的ITN后续超声检查。影像医师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合理、适度降低影像检查中ITN的报告率。

    偶然发现甲状腺结节偶发瘤

    多模态MRI结合血清CA125、ZEB1对子宫癌肉瘤与低危型子宫内膜癌的鉴别研究

    刘霞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结合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E盒结合锌指蛋白1(ZEB1)对子宫癌肉瘤(UCS)与低危型子宫内膜癌(EC)的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收治24例UCS患者和55例低危型EC患者分别作为UCS组和低危型EC组,均行多模态MRI检查和血清CA125、ZEB1检测。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多模态MRI与血清CA125、ZEB1单项及联合对UCS和低危型EC的鉴别价值。结果 UCS组肿瘤最大直径、出血占比、囊变/坏死占比、容积转运常数、血液回流常数均高于低危型EC组(P<0。05),相对表观扩散系数低于低危型EC组(P<0。05);UCS组血清CA125、ZEB1水平均高于低危型EC组(P<0。05);多模态MRI联合血清CA125、ZEB1鉴别诊断UCS和低危型EC的灵敏度为95。83%,均高于单项鉴别诊断(P<0。05),联合鉴别诊断的AUC为0。904,均高于单项鉴别诊断,联合鉴别诊断的特异度为74。55%,与单项鉴别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态MRI和血清CA125、ZEB1均对UCS和低危型EC具有鉴别诊断价值,将三项联合能够进一步提高鉴别诊断价值。

    子宫癌肉瘤子宫内膜癌磁共振成像糖类抗原125E盒结合锌指蛋白1

    mNGS在肺部感染病原学中的诊断价值及应用分析

    王英盼厉银平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宏基因组新一代测序(mNGS)在肺部感染病原体中的诊断价值及应用分析。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孝感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肺部感染(由常见的院内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胞单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等,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人类疱疹病毒7型等,真菌如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引起)患者25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患者的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mNGS检测与常规痰培养的检测,评估mNGS的诊断价值与应用分析。结果 纳入研究的258例患者中,有200例患者通过mNGS检测得出,检出率为77。52%。有58例患者进行常规痰培养检测得出,检出率为22。48%。由此得出mNGS检测的病原微生物总检出率高于进行常规痰培养检测(P<0。05)。结论 mNGS对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检出率高于常规痰培养检测,应用价值较高。但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mNGS无法确定它所检测的序列是来自活菌还是死菌,同时也不能区分定植菌与致病菌。另 外,mNGS的费用较高,临床上可酌情使用。

    宏基因组新一代测序常规痰培养肺部感染病原菌肺泡灌洗液

    结直肠癌MMR表达与微卫星病灶状态及预后水平的关联研究

    韩金兰张惠瑞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错配修复(MMR)基因表达情况与微卫星病灶状态及预后水平的关联。方法 本次研究以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河南省濮阳惠民医院收治的102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将MMR表达缺失的42例患者列为dMMR组,将其余60例MMR完全表达的患者列为pMMR组,收集、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归纳结直肠癌MMR表达缺失的危险因素;所有患者均行含奥沙利铂的一线化疗,并开展为期1年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生存情况,应用Spearman相关性系数验证MMR表达与微卫星不稳定(MSI)及预后水平的关联。结果 统计学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灶直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肿瘤远处转移情况及微卫星病灶状态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病灶直径≥5 cm、肿瘤低分化、区域淋巴结受累N0、肿瘤远处转移M0、微卫星病灶检测标志物<40%或≥40%(MSI-L或MSI-H)为导致结直肠癌MMR表达缺失的主要影响因素。经含奥沙利铂一线化疗治疗后,pMMR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为75。00%(45/60),疾病控制率(DCR)为80。00%(48/6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0。24±3。3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1。46±2。49)个月,均高于dMMR组[52。38%(22/42)、59。52%(25/42)、(8。28±3。14)个月、(10。33±2。02)个月],MSI 为(32。44±5。18)%,低于 dMMR组(35。45±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系数验证,MMR表达与结直肠癌的O RR、DCR、中位PFS、中位OS负相关,与MSI表达正相关。结论 区域淋巴结未受累且无发生远处转移,及MSI为导致结直肠癌MMR表达缺失的主要影响因素,MMR表达缺失可导致结直肠癌患者MSI,若患者存在dMMR或MSI不宜应用含奥沙利铂一线化疗治疗。

    结直肠癌错配修复基因微卫星不稳定预后情况相关性分析

    血液透析机预防性维护保养重要性分析

    章双双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阐述了血液透析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以高邮市人民医院不同型号的血液透析机发生的故障作为案例分析,相应地引出平时对于血液透析机的预防性维护保养的重要性,并以图表形式表明预防性维护保养带来的可观效果。血透机工程师应做到被动维修到主动预防维护的转变,确保血透机工作性能的稳定性,消除不应且不必要存在的故障,保障透析的正常运行。而此操作对于血透机故障率降低和工程师的临床技术价值有着重要意义。

    血液透析机基本原理故障案例预防性维护重要性

    腾氏灭菌器常见故障维修及维护保养

    崔宏伟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主要讨论腾氏(Tuttnauer)2540MK型台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的4例故障,并分析其发生原因与解决办法,以供参考。

    腾氏灭菌器加热片安全阀

    用于脊髓损伤修复的细胞外基质水凝胶材料的研究进展

    冯浩赵毓杰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创伤性疾病,可导致运动和感觉功能的丧失。由于其复杂的病理机制,该病的治疗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可以很好地模拟脊髓微环境中的细胞外基质。近年来,水凝胶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脊髓损伤修复材料,不断有研究证实,水凝胶治疗可以有效地消除炎症,促进脊髓修复和再生,从而改善脊髓损伤。本文总结近年来脊髓细胞外基质水凝胶的相关研究进展,以进一步阐明其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为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新方法。

    脊髓损伤水凝胶细胞外基质

    临床血清学检测指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血压关系研究

    邓茂祁谭盛葵武晓岩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学指标,分析检测结果与高血压分级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所具有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用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祁阳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240例,按照血压水平分成正常血压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测量血压后,抽取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结果 血清中球蛋白、血清钙、游离钙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中升高(P<0。05),血清中球蛋白、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在男性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中升高(P<0。05),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血清钙在女性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中升高(P<0。05)。结论 血清学指标的增长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存在一定关联。

    血清学指标冠心病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