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工程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工程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张阳德

月刊

1672-2019

zgyxgc@sina.com

010-64273209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6号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大楼418室

中国医学工程/Journal China Medical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刊登与工程学相关的国内外医学技术、临床应用及其基础、新技术、新理论和高新技术开发成果,新药研制、成药二次开发,数学、物理在医学中的应用、新产品研制过程,国内外医用仪器设备的质量、性能评价和购置参考。文稿须具科学性、原创性、逻辑性及有效性、文字力求准确、精练、通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医院氧气系统提升改造

    徐军魏晓阳黄碧清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该文主要讨论了院区氧气系统的改造,旨在提高氧气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对医院运营的影响,确保医疗安全。方法 通过计算,确定了急诊和呼吸科病房的氧气需求,分别为113。64 m3/h和85。695 m3/h。基于这些数据,提出了具体的改造方案,包括增加分汽缸、更换管道和新增管道维修阀等措施。文章还详细描述了改造步骤,并提出了在施工过程中与使用科室沟通、多部门协调和制定应急预案等注意事项。结果 改造方案有效地解决了氧气系统压力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急诊和呼吸科病房区域,确保了氧气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结论 在氧气系统规划设计时,应考虑更多影响因素和极端使用情况,以确保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文章强调了与相关科室的沟通、多部门协调和应急预案制定的重要性,确保改造过程顺利进行,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医院运营的影响。

    氧气系统流量计算升级改造

    可穿戴设备在帕金森病患者围手术期运动功能检测中的应用

    季稳黄宽明陈家冲邹重九...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可穿戴设备在帕金森患者围手术期中运动功能检测的作用。方法 对2020年12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十堰市太和医院接受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的1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GraphPad Prism 9统计学软件对患者运动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患者手术前后运动检测的各数据进行t检验,手术前后运动检测的数据中各项指标与手术前后的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Ⅲ部分(UPDRS-Ⅲ)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7例帕金森病(PD)患者UPDRS-Ⅲ评分由术前的(40。88±7。98)分降低为术后的(22。65±3。84)分(P<0。001),步长由术前的(32。25±6。25)cm增长为术后的(51。88±7。38)cm(P<0。001);5m往返实验时间由术前的(17。14±3。61)s缩短为术后的(9。68±1。68)s(P<0。001);转圈实验时间由术前的(35。00±7。69)s缩短为术后的(16。60±2。48)s(P<0。001)。患者术前UPDRS-Ⅲ评分与步长呈负相关(r=-0。8843,P<0。001)、5m往返实验时间呈正相关(r=0。8678,P<0。001)、转圈实验时间呈正相关(r=0。9080,P<0。001);术后UPDRS-Ⅲ评分与步长呈负相关(r=-0。9168,P<0。001)、5m往返实验时间呈正相关(r=0。8695,P<0。001)、转圈实验时间呈正相关(r=0。8744,P<0。001)。结论 可穿戴设备对PD患者进行运动功能检测的数据与患者UPDRS-Ⅲ评分具有较高一致性及强相关性,可以将可穿戴设备作为UPDRS-Ⅲ评分量表的补充项目,在PD患者围手术期对其进行更加精确、客观及定量的运动功能检测。

    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可穿戴设备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

    不同人源性细胞中内参基因的筛选

    李俊慧裴倩倩赵晓转王新明...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筛选在不同人源性细胞中能够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以期为不同组织的定量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36种人源性细胞中β-珠蛋白(β-Globin)、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核糖体RNA(18S rRNA)和核糖核酸酶P(Rnase P)4个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量,并利用geNorm、NormFider和BestKeeper三个软件对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 同一种细胞中,Rnase P的表达量较高;不同细胞中,18SrRNA的表达较为稳定。结论 综合分析发现候选内参基因18S rRNA虽较为稳定,但并不是最优选择。

    人源性细胞内参基因筛选

    基于图形用户界面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系统设计

    冯真真郭萌李伟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借助MATLAB App Designer软件工具,设计一套简易实用的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估系统,提高传统评估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方法 以Barthel指数分级为核心,通过MATLAB App Designer开发软件设计一款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老年人ADL评估系统。结果 该系统将用户登录、被评估者信息收集、ADL评估、查询统计四个模块集中在一起,充分满足了老年人ADL评估工作的需要。结论 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老年人ADL评估系统实现了"人工+纸质调查表"向"软件+系统评估"的方式转变,便于养老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实际应用。

    MATLAB图形用户界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对血常规检测的干预分析

    李延飞陈众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对血常规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血常规检查的200例血液样本,患者均进行静脉血样采集,并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两种方式对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的效果。结果 联合检查阳性检出率高于单一检查(P<0。05);联合检查淋巴细胞结果低于单一检查,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检查结果高于单一检查(P<0。05);与联合检查的检出符合率比较,单一检查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检出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检查中嗜碱性粒细胞检出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进行血常规检测准确性更高,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值得推广。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血常规检测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薄层扫描及动态增强检查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赵莹莹王二君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CT)薄层扫描及动态增强检查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周围型小肺癌患者20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理结果分成肺癌组(135例)与肺炎组(69例),统计对比两组CT影像特征,分析CT薄层扫描以及动态增强的诊断价值。结果 肺癌组不规则形病灶、边界模糊、毛刺状边界、空泡、强化、血管侵犯占比均高于肺炎组(P<0。05);CT薄层平扫、动态增强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单一CT薄层平扫、动态增强(P<0。05);CT薄层扫描平扫、动态增强联合诊断分期结果和病理结果kappa值为0。916,高于单一检查方式(P<0。05)。结论 CT薄层扫描联合动态增强检查应用于周围型小肺癌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诊断效能,并能为临床分期鉴别提供可参考依据,便于临床早期制定针对性治疗措施。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薄层扫描动态增强周围型小肺癌

    D-二聚体、易栓四项与血栓弹力图对复发性流产的诊断价值

    郭丹丹王平平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D-二聚体(D-D)、易栓四项指标与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在不同流产次数的复发性流产(RSA)患者中的变化情况,为RSA的诊治与预防提供有价值的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在洛阳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25例RSA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流产次数将观察组分为流产2次组(观察A组)75例,流产≥3次组(观察B组)50例,并选取同时期接受孕检的正常孕妇60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以及D-D、蛋白C(PC)、蛋白S(PS)、狼疮抗凝物(LA)(LA1、LA2)、LA1/LA2比值、TEG参数(R值、K值、α角、MA值、CI值)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并分析其对RSA患者流产再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D-D、LA1、LA2、LA1/LA2、MA值、α角、CI值均高于对照组,PC、PS、K值、R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A组的D-D、MA值、CI值、LA1、LA1/LA2均低于观察B组,K值、R值高于观察B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D-D、K值、R值、MA值、α角、CI值预测RSA患者流产再发生敏感性分别为:0。888、0。864、0。752、0。672、0。656、0。912;特异性分别为:0。933、0。533、0。783、0。867、0。617、0。883;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52 μg/mL、1。77 min、5。15 min、65。88 mm、62。31°、3。21;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1、0。743、0。833、0。827、0。640、0。964,联合诊断的AUC为:0。998。结论 TEG参数与RSA密切相关,流产次数越多,患者血液越高凝;R值、K值、MA值、α角、CI值、D-D以及易栓四项可以作为RSA患者再发生流产的评估指标,多指标的联合评估有助于提高鉴别RSA患者血栓前状态的效能。

    D-二聚体血栓弹力图复发性流产

    激光载玻片打印机的故障分析及保养

    杨淑娟余晓芳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光载玻片打印机是一种高精度、高速度的专业打印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生物科技等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开始使用激光载玻片打印机,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打印需求。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激光载玻片打印机也会遇到各种故障,这些故障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还会给设备带来更大的损坏。因此,对激光载玻片打印机的故障分析及保养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将从激光载玻片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类型以及保养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和维护激光载玻片打印机,提高其使用效率和寿命。

    激光载玻片打印机医疗设备故障分析

    基于质控检测上的PDCA在输注泵故障上的应用

    章双双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提高临床科室对输注泵的利用率,在设备精准度不足方面进行PDCA循环方法,进一步提高设备质量管理水平。方法 以高邮市人民医院输注泵为基数,对临床科室定期巡查,查找出人、机、料、环等方面的问题,利用鱼骨图分析原因,输液设备分析仪IDA-1S进行质控检测,不断加强人员培训进行改进并巩固相关措施。结果 通过PDCA有效改善了输注泵存在的问题,故障率明显下降,并进行质控测试,有效保证了设备使用的精准度和稳定性。结论 PDCA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将其与设备质控检测相结合,强化职能科室对医疗设备的综合性管理。

    PDCA输液泵精准度质控

    羟考酮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刘钰欣解子锋王雷梁宇...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缺血性心脏病是全球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缺血性心脏病常见的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尚无针对MIRI的有效防治方法。在过去几十年里,羟考酮不仅作为镇痛药得到广泛应用,并且由很多研究发现其对于保护心肌组织的MIRI有一定作用。该综述主要围绕羟考酮能够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抑制炎性因子表达,保护心肌内皮细胞完整性等对MIRI起到治疗与预防作用。旨在回顾已发表的关于羟考酮在MIRI中的相关作用机制,并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羟考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