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装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装备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中国医学装备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白知朋

月刊

1672-8270

zgyxzbzz@yahoo.com.cn

010-63028803 63029869

100050

北京市西城区南纬路27号

中国医学装备/Journal China Medical Equipment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院校、科研单位、生产营销企业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等有关医学装备学术性文章。其宗旨是: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时报道本领域各个方面的重大科研成果与最新进展,推动学术交流,传播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及时反映广大医学装备工作者的呼声、意见和建议,强化行业自律,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和医学科学技术进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区域判别生成对抗网络的宫颈癌放射治疗锥形束CT影像质量提升研究

    郝晓硕黄东郑尧冯跃飞...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提出基于区域判别生成对抗网络(GAN)的改善宫颈癌放射治疗锥形束CT(CBCT)图像质量模型,以满足自适应放疗图像质量的需求.方法:采用基于区域判别的策略与生成对抗网络思想,构建一种能够关注宫颈癌放疗影像局部细节的CBCT图像质量提升模型,其判别器可提高图像局部细节的生成质量.将该图像质量模型应用于宫颈癌放疗中的CBCT图像,通过量化指标和可视化评价图像处理效果.结果:CBCT图像质量提升后其纹理清晰度与对比度皆得到明显提升.图像峰值信噪比提高47.2%,结构相似性指标提升至0.838以上.相对于其他模型,在可视化和指标角度皆表现出更好的模型效能,结构相似性与U-Net网络和CycleGAN网络比较分别提高11.88%和19.54%;峰值信噪比分别提高19.75%和25.99%.结论:基于区域判别的GAN可有效提升宫颈癌放疗CBCT图像整体与细节上的生成质量,能够为提升低剂量CBCT图像质量提供新的技术路径,为提高放疗安全性和有效性发挥重要作用,并对制定和执行放疗计划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生成对抗网络图像增强宫颈癌锥形束CT(CBCT)放射治疗

    磁共振小肠造影技术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图像质量控制研究

    陈楚洁陈振林朝上洪成坤...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小肠造影(MRE)技术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图像质量控制,分析影响MRE成像质量因素,通过采取质量控制措施而提高MRE成像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3年3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收治的167例小肠病变患者MRE检查资料,对所有患者临床及影像检查结束后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分析成像质量不满足诊断要求的原因,制定质量控制措施.结果:在167例小肠病变患者中,MRE图像可满足诊断要求的患者153例(占91.62%).MRE图像无法满足诊断要求的患者14例(占8.38%),其中原因为呼吸配合差3例(占1.80%),图像磁敏感伪影较重2例(占1.20%),由于肠道蠕动厉害导致图像模糊1例(占0.60%),由于肠道蠕动肠腔内部产生流空效应而无法满足诊断要求2例(占1.20%),充盈口服对比剂欠佳而导致肠管未完全扩张开4例(占2.40%),未做好肠道准备而导致残留物较多2例(占1.20%).针对MRE图像无法满足诊断要求的因素制定以下质量控制措施:①选择安全性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及可充分扩张肠腔的双相对比剂;②对患者做好肠管扩张,抑制肠道蠕动,并进行呼吸训练;③进行冠状位大视野扫描,以显示肠道全景影像;④对病灶进行轴位常规解剖序列和功能成像序列扫描.结论:MRE技术在小肠疾病诊断的图像质量控制中应选择合适的对比剂,做好患者的检查前准备,使用腔内对比剂、进行肠道扩张和最佳成像技术等对于获得高质量的肠道图像至关重要.

    磁共振小肠成像(MRE)检查技术图像质量质量控制

    18F-FBB PET脑部图像采集中不同时长对感兴趣区域定量参数的影响研究

    吴世娜刘猛孙树伟常燕...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氟18(18F)贝他苯(18F-FBB)PET脑部图像不同采集时长对标准化摄取值(SUV)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进行18F-FBB PET检查的8名受试者,其中健康受试者5名,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3例.所有受试者均行18F-FBB PET检查,在注射18F-FBB注射液(3.7~5.5 MBq/kg)后90~110 min连续采集脑部动态PET图像20 min.在其他重建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分别选择0~1、0~3、0~5、0~10、0~15和0~20 min进行图像重建,在每组图像的双侧额叶皮层、双侧颞叶皮层、双侧顶叶皮层、后扣带回和小脑皮层勾划相同的感兴趣区域(ROI),获得各区相应的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对比分析各组数据图像与0~20 min图像中不同ROI的SUVmean的差异.结果:图像重建时采集0~1、0~3、0~5和0~10 min的图像与标准采集0~20 min图像SUVmean具有显著差异(t=-7.569~-2.410,P<0.05),0~15 min图像在双侧额叶、双侧颞叶、双侧顶叶皮层及后扣带回等区域的SUVmean值与标准0~20 min采集图像无明显差异(P>0.05),只在小脑皮层区域两者之间存在差异(t=-5.597,P<0.001).结论:图像采集时长为15 min时可以达到与20 min图像采集时长相近的结果,可缩短检查时间,提高受检舒适度及配合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阿尔茨海默病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列表模式采集最佳采集时长

    基于国家标准及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测量程序的PET/CT验收检测

    苏雪松耿建华张朝坤郭浩...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按照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817-2023要求对Biograph Vision 600型PET/CT进行验收测试与性能评估.方法:通过设备内置的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 NU2-2018)测量程序,根据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817-2023要求,检测PET/CT中PET部分的空间分辨力、灵敏度、散射分数、计数丢失与随机符合、计数丢失与随机符合校正准确性以及飞行时间(TOF)分辨力,并且通过设备内置的Gantry_offset采集程序测量PET/CT配准精度.结果:Biograph Vision 600型PET/CT横向、轴向空间分辨力在距离视野中心1 cm处分别为3.69、4.10 mm;在距离视野中心10 cm处分别为4.26、4.89 mm;在距离视野中心20 cm处分别为4.68、4.89 mm.视野中心和径向10 cm处灵敏度分别为16.12、16.00 kcps/MBq.噪声等效计数率(NECR)峰值为281.60 kcps,峰值对应的放射性活度浓度为30.69 kBq/ml,散射分数和相对计数率误差最大值分别为38.17%和4.0%.当放射性活度浓度为5.3 kBq/ml时,TOF分辨力为209.87 ps.Biograph Vision 600型PET/CT配准精度在x轴、y轴、z轴方向分别为0.347、-0.226、3.659 mm.结论:采用设备内置的NEMA NU2-2018标准测量程序,检测WS817-2023标准要求的检测项目可行;按照现行国家标准GB/T18988.1-2013和即将实施卫生行业标准WS817-2023要求,检测Biograph Vision 600型PET/CT的性能指标均满足标准要求,可通过验收.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标准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817-2023)验收测试性能评估

    双能X射线吸收法诊断青海地区女性绝经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方靖刘有云祁生平李作瑞...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诊断青海地区女性绝经后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O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青海省中医院收治的200例绝经后女性RA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骨密度(BMD)检测,采用DXA测量腰椎L1~L4、腰整体、大转子、Ward's三角区、整体、前臂整体等部位.根据BMD检测结果,将患者各部位BMD的T值≤-2.5 SD纳入OP组(121例),BMD的T值>-2.5 SD纳入非OP组(79例).对比分析两组RA患者不同部位的BMD的T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BMD的T值诊断OP效能;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青海地区绝经后RA患者发生OP的危险因素.结果:OP组L1、L2、L3、L4、腰整体、大转子、Ward's三角区、整体及前臂整体BMD的T值均明显低于非OP组.ROC曲线分析中,L1、L2、L3、L4、腰整体、大转子、Ward's三角区、整体及前臂整体BMD的T值诊断OP的灵敏度分别为96.20%、95.22%、90.16%、96.03%、92.01%、89.36%、99.26%、90.02%和96.03%,特异度分别为81.00%、82.19%、85.22%、83.06%、83.06%、90.22%、80.06%、86.23%和83.09%,AUC分别为0.908、0.905、0.896、0.906、0.903、0.879、0.918、0.901和0.906.logistic回归分析中,高龄、病程长、28个关节的风湿活动度评分(DAS28)、血沉及补充钙剂等均为青海地区绝经后女性RA患者发生OP的危险因素.结论:DXA检测RA发生OP患者BMD可作为OP评估的"金标准",且影响青海地区绝经后女性RA患者发生OP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结合相关因素制定合理的措施,以降低OP的发生率.

    双能X射线(DXA)青海地区绝经后类风湿性关节炎(RA)骨质疏松(OP)症危险因素

    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时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近视患者房角参数测量的一致性分析

    魏安海邹杨成杨利曹珍珍...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S-OCT)和时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TD-OCT)在近视患者前房角测量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23年1-5月在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就诊的46(92眼)近视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SS-OCT和TD-OCT分别对房角参数进行测量,对比分析SS-OCT和TD-OCT两种扫描方法测量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AOD500、AOD750)、巩膜突角度(SSA)、小梁网虹膜面积(TISA500、TISA750)等参数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和Bland-Altman检验,分析测量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两种扫描方法测量房角参数AC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3,P<0.001);且AOD500、AOD750、SSA500、TISA500和TISA750的鼻侧测量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6、5.51、-6.51、-4.75、-5.69,P<0.001);颞侧测量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4、-4.8、-6.06、-3.84、-4.02,P<0.001).两种扫描方法测量结果呈正相关(r=0.71~0.92),Bland-Altman分析显示2.1%~8.9%测量值在95%一致性界限外.结论:SS-OCT和TD-OCT在近视患者房角参数测量中存在差异,测量结果呈正相关.

    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S-OCT)时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TD-OCT)房角测量近视患者一致性

    硬式内窥镜检测仪评估硬式内窥镜光学性能的研究

    颜培巧张伟张继文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硬式内窥镜检测仪检测法和目测检测法检测评估硬式内窥镜的导光性能和成像性能,探讨硬式内窥镜检测仪检测硬式内窥镜光学性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膀胱镜手术使用的174件硬式内窥镜,分别采用目测法和检测仪法对174件硬式内窥镜进行清洗消毒后的检测.根据检测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目测组(90件)和检测仪组(84件).对比分析两种检测硬式内窥镜导光性能和成像性能的方法,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检测仪组和目测组光通量不合格检出率分别为11.9%(10/84)和0(0/90),两组硬式内窥镜导光性能的光通量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76,P<0.05).硬式内窥镜成像性能检测中检测仪组和目测组的成像质量不合格检出率分别为9.5%(8/84)和1.11%(1/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69,P<0.05).结论:应用硬式内窥镜检测仪可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检测硬式内窥镜光学性能的准确率,完善硬式内窥镜的质控管理,降低硬式内窥镜损耗率,延长硬式内窥镜的使用寿命,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保障医疗安全.

    硬式内窥镜检测光学性能成像性能导光性能

    3D打印个体化模体在胸部调强治疗计划中的剂量学研究

    陈晶晶陈宏林于德洪尹敏...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反映患者真实情况的3D打印个体化模体,分析3D打印个体化模体内各器官CT值及放射治疗剂量分布.方法:根据患者定位CT图像重建并3D打印出各器官的三维立体结构空壳,以CT值为依据选择各器官的等效材料进行填充,即得到体现患者结构特征的个体化胸部模体.将患者治疗计划纳入患者图像组,将患者治疗计划移植到3D打印个体化模体上的计划纳入模体图像组,比较两组计划的剂量学参数.结果:模体图像组患者图像的左右肺脏、软组织、骨松质、骨密质和心脏的平均CT值分别为-709、-737、14、144、760和28 HU.模体图像CT值与患者定位图像CT值比较,误差均<16.7%.两组图像上放射治疗计划的正常组织受量均能满足临床要求;靶区剂量学参数最小剂量(Dmin)、平均剂量(Dmean)、98%、50%和2%的靶区体积对应的剂量(D98%、D50%和D2%)、适形指数(CI)、均匀指数(HI)、机器跳数(MU)均能满足临床要求,且均无统计学差异;靶区最大剂量(D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8,P<0.05),其中模体图像组Dmax偏大,为(56.97±0.32)Gy.结论:最终设计的模体在放射治疗中的CT值、组织结构、空间分布上均可以仿真人体胸部,验证了3D打印模体在放射治疗质量保证中用于剂量测量的可行性.

    3D打印个体化模体组织等效材料调强放射治疗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清硫化氢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孟祥宇张翱李春艳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对于血清中硫化氢(H2S)含量的测定方法,对血清中H2S进行测定.方法:收集2023年4-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检测的30名受检者血清学样本,根据检测结果是否存在骨质疏松将其分别纳入骨质疏松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分别使用HPLC-MS/MS及酶标法进行血清中H2S测定,评价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准确度及相关性.结果:HPLC-MS/MS通过检测血清中的亚甲基蓝,可快速检测血清中H2S的含量,分析时间仅为1.5 min,特异性比较高,实测得质控血浆相对标准偏差(RSD)值为8.77%,质控血浆加标RSD值为4.58%,纯水加标RSD值为8.23%,且精密度均符合定量检测要求(<20%).用上述数据测定加标回收率为103.5%,准确度符合定量检测要求(回收率为103.5%).结论:HPLC-MS/MS检测H2S快捷并且准确,能够准确地检测出血清中H2S的含量,该方法具有快捷、通量高、灵敏度高且稳定性好的优点,有助于更好的展开血清中H2S含量在人体细胞通路中的基础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硫化氢(H2S)骨质疏松亚甲基蓝

    X射线血管造影在肝癌介入TACE术后复发、疗效及肝脏肿瘤灌注减少的评估价值

    徐苏玲张耀纲徐士伟沈亚迪...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X射线血管造影在肝癌介入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复发、疗效及肝脏肿瘤灌注减少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9例肝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1周、术后4周均行常规X射线血管造影检查,将获得的影像序列导入装有彩色编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cDSA)成像技术软件的工作站进行分析,在TACE前后的ccDSA图像上手动定义感兴趣区域(ROI),获得时间强度曲线并从中导出达峰时间(TTP)、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及最大斜率(MS)等定量灌注参数.通过其计算AUC,分析灌注参数对肝癌TACE术后复发、疗效及肝脏肿瘤灌注减少的评估效能.结果:纳入研究的59例患者根据术后复发定义,术后复发39例,未复发20例,术后复发患者灌注TTP(7.38±1.22)s明显低于未复发患者(9.03±1.0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98,P<0.05),AUC、MS明显低于术后未复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41、31.499,P<0.05),术后复发和未复发患者术前TTP、AUC及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疗效判定标准,有效35例,无效24例,有效患者术后TTP(9.09±1.08)s明显高于无效患者(7.84±2.0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9,P<0.05),AUC、MS明显高于无效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2、54.366,P<0.05),有效患者和无效患者术前TTP、AUC及M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患者和无效患者术后TTP、AUC及MS均高于术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9、3.852、54.366,P<0.05).根据主观血管造影栓塞端点(SACE)分级标准,Ⅲ级33例,Ⅳ级26例,Ⅲ级和Ⅳ级患者术前TTP、AUC及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患者术后TTP、AUC及MS均明显低于Ⅲ级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97、3.498、58.968,P<0.05).TTP、AUC及MS评估肝癌介入TACE术后复发的灵敏度为66.70%、89.70%和59.00%,特异度为55.00%、55.00%和55.00%,TTP、AUC及MS评估肝癌介入TACE术后复发的AUC分别为0.629(95%CI:0.478~0.779)、0.827(95%CI:0.723~0.931)和0.512(95%CI:0.356~0.667);TTP、AUC及MS评估肝癌介入TACE术后疗效的灵敏度为64.10%、79.50%、61.50%,特异度为55.00%、65.00%和55.00%,TTP、AUC及MS评估肝癌介入TACE术后疗效的AUC分别为0.609(95%CI:0.462~0.756)、0.808(95%CI:0.698~0.918)和0.580(95%CI:0.413~0.747);TTP、AUC及MS评估肝癌介入TACE术后肝脏肿瘤灌注减少的灵敏度为69.20%、82.10%和53.80%,特异度为70.00%、75.00%和55.00%,TTP、AUC及MS评估肝癌介入TACE术后肝脏肿瘤灌注减少的AUC分别为0.745(95%CI:0.613~0.877)、0.842(95%CI:0.724~0.960)和0.507(95%CI:0.360~0.654).结论:X射线血管造影检查后的数据通过ccDSA的定量分析获得的TTP、AUC及MS灌注参数,对肝癌介入TACE术后复发、疗效及肝脏肿瘤灌注减少的评估均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X射线血管造影肝癌介入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复发疗效肝脏肿瘤灌注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