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业
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药业

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刘斌

半月刊

1006-4931

zgyaoye@tom.com

023-86592565,86592591

400014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一路61号地产大厦1号楼19层

中国药业/Journal China Pharmaceutical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药品监督管理政策,传递医药发展信息,传播医药科技知识,交流药品科研、生产、流通、使用各方面的管理经验和药学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医药产业10年数据回顾分析与发展建议

    李桂桂李萌王颖王广平...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现状。方法 查询2022-2024年出版的多部国家医药产业相关年鉴,以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中国统计数据应用支持系统和药渡数据库,从我国医药产业总体概况、流通情况、使用领域、创新发展和结构调整等维度着手,从医药制造业、医疗器械制造业等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数量和质量角度,分析我国医药产业1996-2022年(尤其是2011-2022年)的发展情况,并针对性提出发展建议。结果 我国医药制造业和医疗器械制造业已具备一定企业数量、用工人数、固定资产和产品数量等产业发展数量结构,且在创新发展、技术市场、投融资、技术结构等产业发展质量结构方面呈现出较好发展态势。结论 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总体向好,且当前发展势头良好。建议通过优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服务机制,完善现代化药品流通体系,增强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供应保障能力,加大对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支持力度,强化组织(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能力和水平等,进一步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医药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年鉴数据

    我国典型城市和机构药学研究领域科研合作偏好分析

    陈妍潘黎姿陈娟龙俊羽...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我国典型城市和机构在药学研究领域的科研合作偏好。方法 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全球药学研究领域发文量前500的城市和前500的机构,构建合作网络并计算中介中心性和聚类系数,同时对我国发文量前20的典型城市和机构进行可视化和量化分析。结果 3年间,我国发文量前20的城市中介中心性基本保持稳定,聚类系数最低值持续下降,极值逐年拉大;北京在药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倾向稳居第一。各典型机构总发文量之间的差距梯度较平缓,未形成明显断层,与城市发文趋势一致;在整体发文规模下降的趋势下,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综合性大学的国际合作偏好性逐渐显现。结论 我国各城市、各科研机构在药学研究领域的整体发文量及国际合作倾向逐渐降低。城市方面的国际合作,北京上海保持较高积极性;科研机构方面,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保持较高积极性。

    社会网络分析药学研究合作偏好国际合作

    我国互联网医院处方流转SWOT分析与发展策略

    周林润郭毅胡晨吉王世燕...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提升互联网医院处方流转质量。方法 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目前我国互联网医院处方流转的开展情况,并提出针对性发展策略。结果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背景下的处方流转显著提升了我国互联网医院药学服务效率和患者的就医体验感。但目前互联网医院处方流转仍面临社会药店承接能力弱、流转平台建设标准不统一、信息数据安全存在漏洞等问题。结论 建议尽快出台配套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处方流转管理规范,建设以政府和医疗机构为主导的处方流转平台,并加强药师职业能力建设,以确保处方流转工作的顺利推进,提高处方质量和"互联网+药学服务"的质量。

    互联网医院电子处方处方流转SWOT分析互联网+药学服务

    肝硬化并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其与健康素养的关系研究

    高雪玲陈章乾王九萍杨进...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肝硬化并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与健康素养的关系。方法 选取医院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并高血压患者125例,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估用药依从性,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采用全面健康素养测量量表评估健康素养,采用服药信念量表评估服药信念,比较不同用药依从性患者的健康素养和服药信念;建立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分析服药信念的中介效应。结果 高依从组(MMAS-8为7~8分)、低依从组(MMAS-8为0~<7分)患者分别纳入80例、45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白蛋白水平、肌酐水平、文化程度、服药种类、服药频率、发生不良反应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用药种类≥3种、发生不良反应是影响肝硬化并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P<0。05)。两组患者健康素养水平差异显著(P<0。001);高依从组患者必要信念得分为(22。33±1。52)分,显著高于低依从组的(20。33±2。66)分,顾虑信念得分为(18。81±2。05)分,显著低于低依从组的(22。21±1。23)分(P<0。001)。模型Ⅰ-Ⅳ显示,高健康素养的患者具有较高的必要信念,较低的顾虑信念;健康素养较高者的服药依从性较好(P<0。05);顾虑信念的标准化回归系数绝对值(0。265)显著大于服药必要信念(0。187)顾虑信念的中介效应(Effect=0。074)大于必要信念(Effect=0。045)。结论 肝硬化并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与用药种类≥ 3种、发生不良反应有关。健康素养影响患者服药信念,对健康素养较低的患者应干预服药信念,重点在于降低顾虑信念,从而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肝硬化高血压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健康素养服药信念

    基于3C模型的重庆市低龄儿童家长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犹豫影响因素调查及对策研究

    周雅梅王庆杨自豪毛婵...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减少低龄(3~11岁)儿童家长的疫苗犹豫。方法 通过问卷星平台制作基于3C模型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简称新冠疫苗)犹豫相关调查问卷,并于2023年7月16日至8月15日向重庆市低龄儿童家长发放。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和疫苗犹豫情况及模型3个维度(信任度、自满度和便利度)得分情况。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家长发生疫苗犹豫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问卷401份,有效问卷387份,有效回收率96。51%。家长男女比例1∶1。33,平均年龄(34。56±3。70)岁,38。76%存在疫苗犹豫。家长学历[OR=7。778,95%CI(2。102,28。783)]、子女健康状况[OR=59。312,95%CI(23。026,152。778)]、职业为医护工作者[OR=8。018,95%CI(2。636,24。382)]及模型中信任度得分[OR=0。848,95%CI(0。750,0。959)]、自满度得分[OR=1。192,95%CI(1。022,1。391)]对家长新冠疫苗犹豫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C模型中信任度、自满度得分对该市低龄儿童家长新冠疫苗犹豫有明显影响,未来可通过增强疫苗犹豫家长对疫苗相关的信任度及高度重视疫苗接种的作用,提高疫苗接种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低龄儿童家长疫苗犹豫3C模型重庆市

    上海市某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老年患者用药现状调查

    刘夏杨秋娅张金明李升华...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提升老年患者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收集上海市某医养结合养老机构2023年9月至12月在住老年患者的健康档案,统计其一般资料、疾病情况及用药情况,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评估用药依从性,采用美国老年医学会2023年更新版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PIM)的Beers标准筛查PIM。结果 共纳入患者1 566例,平均年龄(81。25±7。04)岁,平均患慢性疾病(3。14±1。49)种,平均每日因慢性疾病用药(5。58±3。92)种,多重用药(≥5种)发生率为59。32%。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平均(6。08±1。67)分,其中依从性高、中、低的分别有193例(12。32%)、751例(47。96%)、622例(39。72%)。942例患者(60。15%)存在至少1项PIM,共检出PIM 2 891例次;包括老年人应避免的PIM 1 892例次,药物-疾病/药物-综合征相互作用导致的PIM 540例次,老年人应谨慎使用的药物378例次,老年人应避免的潜在药物相互作用的PIM 81例次。结论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老年患者共病、多重用药问题突出,服药依从性较低,且PIM情况较严重。临床药师应全面评估老年患者用药情况,并提供合理化建议;老年多学科团队应加强对老年患者用药风险的识别与关注,强化用药安全管理。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用药风险潜在不适当用药

    我国生化药品生产企业现场检查典型问题分析与探讨

    胡小娟王立杰徐长波翟铁伟...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我国生化药品生产企业提升质量管理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概述国内外相关法规要求;并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生化药品附录》实施后,回顾2017年9月至2022年8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以下简称核查中心)对国内(不含港澳台)25家生化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实施情况进行的跟踪检查及受邀对生化药品开展的11次观察检查,分析其的缺陷。结果 跟踪检查共发现缺陷302条,其中严重缺陷0条,主要缺陷26条,一般缺陷276条。观察检查中2次原料药检查无缺陷条款,3次检查现场未定义缺陷级别,其他6次观察中现场告知存在缺陷55条,包括严重缺陷1条、主要缺陷15条和一般缺陷39条。跟踪检查结果显示,生化药品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文件管理、附录:无菌药品、确认和验证及其附录方面存在较多缺陷。观察检查显示,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方面的问题最多,其次是确认与验证;且车间设备不适合预定用途、厂房设施维护不到位情况比跟踪检查中略多。结论 建议国内生化药品生产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生产质量管理,完善从原材料开始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药品监管机构完善被检查单位的检查档案管理并加强检查结果的运用,调整抽样和日常监管频次,合理制订生化药品的检查指南或检查备忘清单。

    生化药品检查缺陷生产现场检查跟踪检查观察检查

    儿童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筛选失败和脱落原因分析

    刘艳季兴倪明明王珊珊...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优化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开展的25项儿童药物临床试验资料,分析受试者筛选失败和脱落原因。结果 共筛选261例受试者,筛选失败63例(64例次),筛选失败率为24。14%。筛选失败原因包括不符合疾病状态22例次(34。38%),不符合疾病诊断16例次(25。00%),合并其他疾病12例次(18。75%),撤回知情同意7例次(10。94%),不符合方案的其他要求7例次(10。94%)。共脱落21例受试者,脱落率为10。61%。脱落原因包括撤回知情同意(5例,23。81%),监护人自觉无效(5例,23。81%),疫情影响(3例,14。29%),发生安全性事件(3例,14。29%),入组后未治疗(2例,9。52%),不符合方案第二阶段筛选标准(2例,9。52%),失访(1例,4。76%)。结论 不符合疾病状态、不符合疾病诊断、合并其他疾病、撤回知情同意为儿童药物临床试验主要筛选失败原因,撤回知情同意、监护人自觉无效、疫情影响、发生安全性事件为主要脱落原因。优化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和深度知情是改善筛选合格率和脱落率的关键。

    药物临床试验儿童受试者筛选失败脱落

    产地趁鲜切制药材质量控制现状分析

    于宗斌潘宏春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企业参与趁鲜切制药材产地加工、采购趁鲜切制药材及其监管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我国及各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的产地趁鲜切制相关政策,以及维普、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2010年1月至2024年4月与产地趁鲜切制相关的文献,对比各省/区/市相关政策,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结果 全国已有25个省/区/市出台产地趁鲜切制相关政策,趁鲜切制品种总计共212个;当前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硬件条件差,包装不规范,加工方法盲目、随意、不可控及掺杂使假等。结论 当前我国产地趁鲜切制药材质量存在不足。建议通过选择道地产区药材、强化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评估、加强对外合作、向上游延伸管理体系、建立全产业链质量追溯体系、严格按标准验收药材等方法加以改进。

    产地趁鲜切制中药材质量控制

    医药协同管理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危险因素控制的影响

    孙燕刘玉龙何笑笑方玉婷...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医药协同管理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危险因素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接受PCI的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医药协同管理模式)和对照组(仅医师管理),各90例。患者每月门诊随访1次,随访6个月。结果 出院时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75。56%比48。89%,P<0。001)、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64。44%比45。56%,P=0。011)、心率达标率(22。22%比6。67%,P=0。003)、β受体拮抗剂使用率(75。56%比53。33%,P=0。00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使用率(77。78%比53。33%,P=0。001)及Morisky量表评分[(7。74±0。46)分比(7。11±0。77)分,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2。22%比0,P>0。05)。结论 医药协同管理可改善PCI术后患者的危险因素控制,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医药协同管理模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二级预防药物危险因素用药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