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业
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药业

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刘斌

半月刊

1006-4931

zgyaoye@tom.com

023-86592565,86592591

400014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一路61号地产大厦1号楼19层

中国药业/Journal China Pharmaceutical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药品监督管理政策,传递医药发展信息,传播医药科技知识,交流药品科研、生产、流通、使用各方面的管理经验和药学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医院药师参与药学科普工作的现状及其发展路径探讨

    杨晗郭毅高洋洋吴仁政...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药师开展药学科普工作的现状,提升其参与科普工作的能力。方法 采用整体抽样法,选择在四川省不同级别医院工作的 437 名药师为调研对象,于 2024 年 1 月 3 日至 7 日利用"问卷星"微信小程序向其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了解其对药学科普工作的了解程度和认可度等。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 437 份,有效回收 432 份,有效回收率为 98。86%。药师学历以本科为主,职称主要为药师和主管药师,工作年限≥10 年的较多,经常、偶尔、未接受过科普相关培训的药师分别有 28 名(6。48%)、230 名(53。24%)、174 名(40。28%)。药师对参与科普工作 3 个问题的认可度均大于 90%;对参与科普工作个人综合能力 5 个问题的评价较好的比例均不足 50%(最低为 10。88%),对现有科普作品及其审核机制 5 个问题的满意度为 58。56%~75。23%。药师实际参与最多的科普工作形式为撰写科普文章(163 人);接触较多及认为最受公众欢迎的科普形式均为短视频(332 人,395 人);认为公众最需要的药学科普内容为特殊人群用药(351 人);最希望科普作品具有的整体风格为通俗易懂(400 人);认为目前药师开展科普工作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为缺少时间和精力(313 人)。结论 建议针对药师搭建完整的科普培养体系,鼓励药师积极参与药学科普创作和宣传,通过药师参与药学科普创作可促进药学服务水平提升。

    药学科普药学服务药师问卷调查能力提升

    药物重整与药学服务模式用于心血管内科效果分析

    欧阳山丹郭露薇林珍童林荣...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药物重整与药学服务模式用于心血管内科的效果。方法 参考《医疗机构药学服务规范》(第 3 部分 药物重整)及澳大利亚药学会综合药物管理评价指南,建立心血管内科的药物重整与药学服务模式。选取医院心血管内科 2019 年 3 月至 2021 年3 月(模式实施前)收治的 340 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药学服务模式;以 2021 年 4 月至 2022 年 4 月(模式实施后)收治的 340 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观察组,采用药物重整与药学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不一致、不合理用药、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药品相关费用。结果 观察组患者药物用法用量改变、品种更换、厂家更换、种类增加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用药途径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药物剂量过大、严重ADR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药品费用、住院总费用及出院1 个月药品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物重整与药学服务模式用于心血管内科,能显著减少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费用,并有效提高用药安全性。

    综合药物管理药物重整药学服务心血管疾病治疗费用

    "处方精简"干预老年患者多重用药的临床实践

    董燕燕徐鹏伍超车富强...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我国开展处方精简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阐述国内外处方精简研究现状及精简证据,总结处方精简主要参考工具,并归纳处方精简流程,分享医院药师基于处方精简干预老年患者多重用药的具体案例。结果 国外已通过一系列处方精简实践,制订了多种可用于不同情况下指导处方精简的流程和指南,我国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趋势良好。国内外研究证据及药师的处方精简临床实践(患者基本用药共 8 种,其中 5 种用药依从性较好;涉及处方精简药物包括格列美脲、阿米替林、雷贝拉唑、艾司唑仑)均表明,处方精简干预老年患者多重用药安全、可行。结论 处方精简是基于循证医学的科学用药管理模式,可作为干预老年患者多重用药的重要措施。

    处方精简老年患者多重用药潜在不适当用药临床实践

    药物临床试验中违背方案事件类型分析

    张梦琦梁欣夏瑞裴宇盛...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促进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的提升。方法 提取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2019 年 5 月至 2023 年 5 月接收的药物临床试验违背方案报告,分析违背方案事件的类型、责任主体、发生时间、产生的影响,并比较国内外申办项目违背方案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共纳入违背方案报告 304 份,涉及违背方案事件 1 087 例次,以受试者筛选入组及方案执行(597 例次,54。92%),未按方案用药(305 例次,28。06%),试验用药品管理(82 例次,7。54%)违背方案事件发生较多,且主要发生于Ⅱ期及Ⅲ期药物临床试验阶段;责任主体主要为受试者(544 例次,50。05%)和研究者(344 例次,31。65%);产生影响的违背方案事件发生率较低,其中影响受试者安全15 例次(1。38%),影响受试者权益和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均为 9 例次(0。83%);共涉及 108 个申办项目,其中国内申办项目较多(97 项),国外申办项目中发生知情同意签署、生物样本管理、受试者筛选入组及方案执行的违背方案事件数量均显著少于国内申办项目(P<0。05)。结论 建议机构及申办方加强对研究者《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和试验方案设计的培训,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需加强对违背方案的监管,从而减少试验过程中违背方案事件的发生,保障受试者的安全和权益,提高药物临床试验质量。

    药物临床试验违背方案事件伦理审查责任主体

    广东省三级甲等医院药师科研获得感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徐文坚卢铨广李雪梅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广东省三级甲等医院药师科研获得感现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法,于 2023 年 3 月至 5 月通过"问卷星"微信小程序向广东省内 10 家三级甲等医院的药师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并分析药师科研获得感现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及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共回收问卷 521 份,有效 500 份,有效回收率为 95。97%。科研获得感量表、组织支持感量表、工作压力量表、工作激情量表(维度)平均得分率均约为 60%,且仅组织支持感量表得分率高于 6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科研获得感与组织支持感、工作激情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工作压力与组织支持感、工作激情、科研获得感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职称和学历对科研获得感有显著影响(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β=0。11,P<0。01),学历(β=0。10,P<0。05),组织支持感(β=0。22,P<0。01),工作激情(β=0。20,P<0。01),工作压力(β=-0。18,P<0。01)均对药师的科研获得感有显著影响。路径分析结果显示,组织支持感和工作激情对科研获得感有显著正向影响(β=0。19,Z=3。30,P<0。001;β=0。21,Z=3。94,P<0。001);工作压力对科研获得感有显著负向影响(β=-0。19,Z=-3。86,P<0。001)。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组织支持感不单可直接影响科研获得感,也可通过影响工作激情和工作压力来间接影响科研获得感。结论 影响广东省三级甲等医院药师科研获得感的主要因素分别为组织支持感、工作激情、工作压力、职称和学历。提高组织支持感和工作激情,以及减少工作压力,可促进药师科研获得感的提升。

    科研获得感药师广东省三级甲等医院现状调查影响因素

    焦点循环管理法用于医院药学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效果分析

    郭远新蒲诗云周红静冯滔...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化医院药学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方法 利用焦点循环管理(FOCUS-PDCA)法改进某三级甲等医院药学科研绩效评价体系质量,以FOCUS程序确定药学学科能力建设不足的原因,以PDCA循环落实体系的构建与过程优化。比较改进前(2017 年至2019 年)和改进后(2020 年至 2021 年)的药学科研绩效水平。结果 与改进前比较,医院改进后的年均科研项目申报、科研课题立项、获得资助经费总额、学术论文发表及成果(奖项)荣誉数分别增加 32。50 项、18。17 项、31。65 万元、2。67 篇、1 项;药学人员综合能力自评分由(35。00±2。65)分升至(46。67±1。49)分(P<0。05)。结论 FOCUS-PDCA法用于医院药学科研绩效评价体系质量改进,可从运行机制上促使学科建设工作更科学、合理,从实施过程中客观评估学科建设工作的现状和不足,提高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推动医院药学学科与药学服务体系建设协同发展。

    焦点循环管理法医院药学学科建设科研绩效评价体系

    临床药师参与137例儿童活体肝移植多学科会诊效果分析

    陈依雨董淳强马亮林忠秋...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提高行活体肝移植患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医院 2017 年 7 月至 2023 年 12 月接受活体肝移植患儿的多学科联合会诊(MDT)病历资料,提取并分析患儿的基本资料、围术期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病原学检查结果,临床药师参与MDT的目的及会诊建议采纳情况,以及患儿转归情况等。结果 共收集患儿 137 例,开展MDT 154 例次,其中临床药师参与 141 例次;患儿年龄以>6 个月至 1 岁居多(68 例次、32。85%),原发疾病主要为胆道闭锁(96 例次、70。07%);器官移植科(154 例次、100。00%),儿科(147 例次、95。45%),儿童重症监护室(142 例次、92。21%)参与患儿MDT较多;临床药师参与MDT的目的以指导选择/调整抗感染药物为主(112 例次、79。43%),31 例术后早期病原学检查结果为阳性,共检出 54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的检出率最高(31 株、57。41%),抗感染药物主要为头孢哌酮舒巴坦(1∶1,68 例、49。64%);临床药师意见的全采纳率为 83。69%,其中痊愈率为 42。37%。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MDT,可为接受活体肝移植患儿个体化用药提供专业的药学意见,从而进一步保障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活体肝移植儿童临床药师多学科联合会诊药学监护

    某院门急诊处方前置审核系统不合理医嘱拦截情况分析

    赵暄高薇郑婷婷郭婧...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2022 年 11 月至 2023 年 10 月的门急诊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审核的西药医嘱,分析不合理医嘱发生情况。结果 共收集医嘱 3 230 289 条,其中不合理医嘱 68 730 条(2。13%),不合理医嘱的主要类型为适应证不适宜(49 162 条,71。53%),次要类型为重复用药(9 629 条,14。01%),其余均为一般类型(包括用法用量不适宜、配伍禁忌/不良药物相互作用、遴选药品不适宜、药品剂型/给药途径不适宜、多重因素不适宜等)。适应证不适宜医嘱较多的原因包括部分医师对医院新增药品的适应证欠熟悉,系统判断受到假阳性干扰等;重复用药医嘱较多的原因包括某些复方制剂药品有效成分、功能主治相对复杂,部分医师尚不完全熟悉,以及序贯治疗方案引起的假阳性情况等。结论 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应用可有效避免用药错误的产生,减少不合理药费支出。针对系统判定结果中存在的假阳性、假阴性情况,需不断更新完善系统数据库,药师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同时与医师紧密配合,不断提升医嘱审核的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处方前置审核系统门急诊西药不合理医嘱帕累托图合理用药

    安徽省社会药房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参培现状调研

    周宏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提升社会药房执业药师的继续教育水平。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安徽省 13 个地级市市区、县域及乡镇药店(社会药房)的 800 名执业药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钉钉App定向推送自制调查问卷,汇总问卷数据,分析执业药师对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培训内容、形式等方面的需求。结果 共发放问卷 8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685 份,有效回收率为 85。62%。受访者中,年龄>30 岁(642 人,93。72%),大专及以下学历(411 人,60。00%),近 3 年参加过继续教育(682 人,99。56%)的执业药师较多。受访者对希望提高的能力、调动参培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师资选择、教学方法、培训内容等项目选择率最高的分别为药学服务能力(625 人,91。24%),增强时效性(554 人,80。88%),一线专业技术人员(558 人,81。46%),案例引导式(495 人,72。26%),常见病症诊疗指南(579 人,84。53%);较希望在继续教育中获得呼吸系统常见病的临床诊疗知识(624 人,91。09%)及用药指导方面的药学知识(614 人,89。64%)。受访者选择网络授课的比例高于面授(58。83%比 15。18%),650 人(94。89%)支持分类(生产、经营、使用)开设继续教育课程。结论 当前,国内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专业科目)项目开展中存在配套政策更新不及时,网络学习有不足,教学形式及师资设置欠灵活等问题,建议制订继续教育相关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类型、开展形式、内容及需达到的教育效果,对不同专业背景、工作岗位的执业药师采取分类教学模式开展继续教育;注重药学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情景互动、案例分享等教学形式,从而提高执业药师沟通交流和应对突发问题的能力。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社会药房安徽省案例教学药学服务

    基于药品年度报告变更与偏差的生产风险管理评价模型构建

    吴倩媛李丹车越茹原芳...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药品监管部门依生产风险开展监管活动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相关法律法规、文献及生产企业药品年度报告中有关变更和偏差的说明,采用德尔菲法对药品生产企业风险管理的指标进行筛选并确立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以Python 3。9 软件包计算各指标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模糊判断矩阵,构建模糊评价模型,并验证。结果 建立变更与偏差生产风险三级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 2 个(变更和偏差),二级指标 15 个,三级指标 64 个。随机抽取 10 家企业的药品年度报告,以风险管理水平阈值为标准,模拟的 10 个数据中有 8 个满足,准确率达 80。00%。结论 所建立的模型能有效评估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的风险水平,可为药品监管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提供可量化的参考依据。

    变更偏差风险管理生产企业药品年度报告药品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