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业
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药业

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刘斌

半月刊

1006-4931

zgyaoye@tom.com

023-86592565,86592591

400014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一路61号地产大厦1号楼19层

中国药业/Journal China Pharmaceutical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药品监督管理政策,传递医药发展信息,传播医药科技知识,交流药品科研、生产、流通、使用各方面的管理经验和药学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浙江省精神专科医院抗抑郁药临床综合评价与遴选专家共识

    《浙江省精神专科医院抗抑郁药临床综合评价与遴选专家共识》专家组王玉文王泽民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引导和推动浙江省精神专科医院规范开展抗抑郁药的临床综合评价与遴选工作。方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联合杭州市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及浙江省内 7 家精神专科医院,广泛征求临床专家和药学专家的意见与建议,撰写了《浙江省精神专科医院抗抑郁药临床综合评价与遴选专家共识》,并以 13 种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和 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为例进行试点评价。结果 该共识从药学特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和其他属性 6 个维度对纳入的抗抑郁药进行了系统评价,并在每个维度下进行二级赋分。结论 该共识的制订为抗抑郁药的快速临床综合评价与遴选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引导和推动了相关医疗机构规范开展抗抑郁药的临床综合评价与遴选工作,以满足多元化的临床用药需求,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浙江省精神专科医院抗抑郁药临床综合评价药品遴选专家共识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全国医疗机构中药饮片临方炮制开展情况调研

    李佳怡华国栋曹俊岭王超...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全国医疗机构中药饮片临方炮制开展现状。方法 以中医医院、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及社区医院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星"平台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在用中药饮片的基本情况、临方炮制室的建设情况、临方炮制项目的开展情况、临方炮制人员的配备情况等。结果 共 73 家医疗机构参与调研,来自全国 2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中医医院(61 家,83。56%)和三级医院(62 家,84。93%)为主,在用中药饮片多仅由生产企业提供(54 家,73。97%)。64 家(87。67%)认为临方炮制与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密切相关。56 家(76。71%)的临床医师有临方炮制需求。27 家(36。99%)设有临方炮制室(其中 12 家设备完善),仅 24 家开展该业务,其中 7 家(29。17%)的临方炮制有收费项目;7 家(29。17%)的临方炮制业务已列入医保(2 家全部列入,5 家部分列入);16 家(66。67%)的临方炮制人员为专职药师;13 家(54。17%)对临方炮制人员的学历要求为大学本科及以上;18 家(75。00%)对临方炮制人员的职称要求为药师(初级)及以上。62 家(84。93%)认为有必要建设中药饮片临方炮制室,68 家(93。15%)认为有必要开展中药饮片临方炮制业务。使用频次排名前 3 的炮制方法分别为打粉、炒法和切制,使用频次最多的炮制依据为 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临方炮制的中药饮片共 71 种,包含动物类、种子果实类、芳香类等。结论 目前,国内开展临方炮制的医疗机构较少,而常规中药饮片难以完全满足临床辨证施治的需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建议相关部门推进临方炮制服务规范、收费标准等政策的出台,促进医疗机构临方炮制的规范化发展。

    医疗机构中药饮片临方炮制调研

    居家药学服务用于妊娠期和哺乳期药物治疗管理实践

    沐宇丁逸卿马传学王达成...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居家药学服务用于妊娠期和哺乳期药物治疗管理的效果。方法 徐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于 2022 年 7 月正式启动居家药学服务示范站点,以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为服务对象,采用线下模式(家庭药师工作室、入户药学服务、药学门诊、讲座和义诊、编撰科普材料)与线上模式(居家药学服务微信群、网络直播、线上科普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居家药学服务,统计服务范围,并评价服务结果。结果 构建了徐州市妊娠期和哺乳期居家药学服务模式。2022 年 12 月至 2023 年 10 月共签约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家属)1 123 例。全程药学监护下 210 例妊娠期妇女顺利完成分娩,未发生药品不良事件,妊娠结局均良好。规避和纠正签约对象居家治疗错误用药 1600余次,合理用药认知及用药依从性评分均明显提升(P<0。05),签约对象对居家药学服务均非常满意。结论 妊娠期和哺乳期居家药学服务可助力该阶段妇女及儿童的安全合理用药,提高区域优生优育水平,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推广性。

    居家药学服务妊娠期哺乳期用药咨询合理用药

    基于IAMEF模式的药学服务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干预效果

    刘青青乔进赵彦石禹...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IAMEF模式的药学服务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感染免疫门诊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收治的接受ART的AIDS患者 17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85 例。两组患者均予基本的药品保障供应及常规药学咨询服务,观察组患者加予基于信息收集-分析评估-制订计划-执行计划-跟踪随访(IAMEF)模式的药学服务,两组均干预10个月。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病毒载量、服药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CD3+和CD4+水平及CD4+/CD8+均显著升高,病毒载量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好的占比及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8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漏服药物、定时服药及遵医嘱剂量用药占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7。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47。06%(P<0。05)。结论 基于IAMEF模式的药学服务可改善AIDS患者的T淋巴细胞水平,降低病毒载量,提高服药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药学服务IAMEF模式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干预效果

    2021年至2023年某院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分析

    陈捷王法财蒋俊杰沈炳香...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促进糖皮质激素(GC)类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 2021 年至 2023 年 1 720 例使用GC类药物住院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类型、所在科室、用药品种、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不合理用药情况及其类型。结果 药物使用例数排名前 5 的分别为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384 例、22。33%),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319 例、18。55%),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73 例、15。87%),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55 例、14。83%),甲泼尼龙片(170 例、9。88%)。男性患者(51。05%)略多于女性患者(48。95%),年龄主要为 50~79 岁(53。78%),其次为<14 岁(12。79%)。以呼吸内科使用例数最多(241 例、14。01%),其次为感染科(235例、13。66%)和儿科(229例、13。31%)。不同科室使用量排名前 5的全身性GC类药物均为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甲泼尼龙片、醋酸泼尼松片,其DDDs最大的科室分别为重症监护室(2556。34)、呼吸内科(1 628。40)、重症监护室(604。32)、重症监护室(206。42)、肿瘤科(141。26),DUI 均小于 1。不合理用药类型主要有适应证不适宜(8 例、0。47%),给药途径不适宜(5 例、0。29%),遴选药品不适宜(7 例、0。41%),用法用量不适宜(5 例、0。29%)。结论 该院GC类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需进一步加强对该类药物的监管和医嘱专项点评,促进其临床应用的规范性、合理性及安全性。

    糖皮质激素合理用药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

    基于医联体平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房颤动抗凝管理模式探索

    许珊珊沈慧闫珊左惠琴...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进一步规范并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方法 从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角度出发,总结其与其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上级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联合开展抗凝管理的经验,实现规范化、同质化管理的方式。结果 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优化配套服务措施,建立抗凝管理团队,明确抗凝管理路径,加强抗凝团队培训与考核 4 个方面对房颤抗凝管理的高效开展进行了探索。患者的抗凝药物使用率提高了 16。49%,抗凝依从率为83。78%;社区居民房颤常识得分提高了(9。56±1。85)分,房颤患者抗凝知识得分提高了(10。05±2。42)分。74 例接受抗凝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CHA2DS2-VASc量表评分为(3。26±1。19)分,HAS-BLED量表评分为(1。35±0。71)分,无新发脑卒中和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结论 该区卫生服务中心房颤抗凝管理模式(基于医联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为各区域医联体平台优化抗凝管理提供参考。但仍需在实践中不断优化。

    心房颤动医疗联合体抗凝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药物分析课程思政素材挖掘与融合探索

    马洁瑶蔡伟姚祖福刘良红...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药物分析课程中思政素材的挖掘与融合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课程的六大思政元素,梳理章节知识点,确立六大思政目标,据此进行课程思政素材挖掘并举例分析,构建药物分析课程思政融合体系(包括"师生融合""纵向融合""横向融合");分析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结果 课程思政融于教学后,90%以上的学生认为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严谨求实等精神是药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学生对药品质量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其中非常关注率由 19。94%上升至 91。01%;所有学生的药品质量意识均提高。结论 将课程思政融入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中,能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药品质量意识。

    药物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药学教育

    宁夏15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中药饮片处方用量分析

    田杰王俊卿纳金玲黄丽...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促进宁夏医疗机构对中药饮片的合理使用。方法 按随机简单抽样原则,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抽取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同区域 15 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门诊 2019 年中医处方 3 032 张。处方均由各医疗机构具有相关资质的中级及以上职称医师开具。统计各中药饮片使用频率、用量及与 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简称药典)规定的相符情况。结果 共涉及中药 615 味,平均每剂处方15~19 味。非药食同源及药食同源中药饮片的临床常用量分别集中在 4~10 g、11~15 g、16~20 g和 0~10 g、11~20 g、21~30 g;使用频次排名前 3 的分别为川芎(765 次、25。23%),北柴胡(734 次、24。21%),麸炒白术(723 次、23。85%)和茯苓(1 275 次、42。05%),当归(972 次、32。06%),甘草片(923 次、30。44%)。使用频次排名前 30 的非药食同源及药食同源中药饮片临床常用量与药典相符率分别为60。03%和 70。35%;15 家医疗机构有毒、小毒中药饮片用量与药典相符率分别为 44。61%和 45。60%。结论 宁夏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中药饮片处方使用总体较规范。为确保药典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建议药典进行再版时,加大中药饮片临床用药剂量与临床疗效的研究力度,修正部分药物的用量范围,区分药食同源和非药食同源中药饮片,以更符合临床实际,保证用药安全。

    中药饮片《中国药典》超剂量药食同源非药食同源量-效关系

    紫铆花素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与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共培养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高莉谭雪罗静莺闫明...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紫铆花素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 与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共培养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A375 细胞与HaCaT细胞的共培养细胞体系,实验分为对照组(等体积培养液),紫铆花素低、中、高剂量组(以下简称低、中、高剂量组,0。5,1。0,5。0 μg/L)。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周期分布和线粒体膜电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干细胞因子(SCF)和其受体c-Kit,以及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酪氨酸酶相关蛋白 1,2(TRP-1,TRP-2)及SCF,c-Kit,MITF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细胞的增殖率均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G0/G1 期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P<0。01),高线粒体膜电位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 或P<0。01),SCF,c-Kit,MITF的mRNA表达水平及SCF,c-Kit,MITF,TRP-1,TRP-2 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 或P<0。01)。结论 紫铆花素可能通过调节SCF,c-Kit,MITF的表达而影响A375 细胞与HaCaT细胞共培养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和线粒体膜电位等细胞生物学活性。

    紫铆花素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周期线粒体膜电位干细胞因子干细胞因子受体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

    丹参-当归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网络药理学研究

    王红蒋征刘玲付媛媛...
    4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丹参-当归治疗缺血性脑卒中(CIS)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wiss 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丹参和当归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并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相关文献进行补充;通过Gene-Cards、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DisGeNET数据库获取CIS的潜在靶点;将丹参-当归治疗CIS的共有靶点导入String 11。0平台,构建活性成分与疾病靶点蛋白的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Cytoscape 3。8。2 软件构建疾病-药物-活性成分-靶点可视化网络;将共有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利用Cytoscape 3。8。2 软件构建活性成分-核心靶点-通路网络;利用AutoDock软件对疾病-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中度值排名前6 的核心靶点和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共检索到 82 种活性成分,其中丹参 65 个、当归 17 个,潜在作用靶点 787 个,疾病靶点 671 个,共有靶点 76 个。度值排名前 6 的活性成分为丹参醇B、丹参新醌D、木犀草素、阿魏酸、藁本内酯、丹参酮ⅡA,核心靶点为MAPK14,MAPK1,AKT1,PTGS2,EGFR,JAK2。共获得GO功能条目 2 545 个,其中生物学过程 2 244 个,细胞组成 128 个,分子功能 173 个,分别涉及对脂多糖的反应、膜筏、内肽酶活性等;KEGG信号通路 152 条,主要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钙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证明了 6 种活性成分与其相应核心靶点均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丹参-当归治疗CIS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调控特点,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抗氧化应激、抗神经细胞凋亡、调节自噬功能等有关。

    丹参当归药对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