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镇静麻醉在治疗性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且行治疗性ERCP术,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Ⅱ级的患者 200 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 100 例.两组术前 30 min肌内注射地西泮 10 mg、哌替啶 50 mg及山莨菪碱 10 mg,对照组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手术,试验组缓慢静脉注射阿芬太尼 25~75 mcg/kg和丙泊酚 1.5~2 mg/kg诱导镇静后手术,术中持续静脉泵入丙泊酚和阿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情况[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O2)]、完成手术所需时间、镇静镇痛效果[镇静采用Ramsay评分(1~6 分),镇痛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及术后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量表检查(MMSE)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诱导前,两组HR、SBP、DBP、SpO2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镜时,试验组HR、SBP、DBP值均低于对照组、SpO2 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完成手术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对照组Ramsay评分明显低于试验组,术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 h,两组MMSE评分均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8.00%)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镇静麻醉在治疗性ERCP术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地维持血流动力学水平稳定,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镇静镇痛效果及安全性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