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赵铠

双月刊

1673-713X

cmbj01@126.com

010-62115986

100081

北京市天坛西里1号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Journal Chinese Medicinal BiotechnologyC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刊,是面向全国医药生物技术研发、应用、产业化、市场管理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CN 11-5512/R,ISSN 1673-713X)。办刊宗旨是及时全面地反映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研发成果和行业动态,积极推进医药生物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法规与标准、研发/质量管理与控制、产业/企业家论坛、会议纪要、综述、讲座、继续教育园地、争鸣园地等。欢迎踊跃投稿和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年寄语

    吴朝晖
    1页

    Secoemestrin C抑制肺腺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李杨赵午莉司书毅陈明华...
    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Secoemestrin C(Sec C)对肺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观察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及细胞信号通路的变化,揭示Sec C在抑制肺腺癌增殖过程的作用机制,为肺腺癌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以不同浓度梯度的Sec C处理肺腺癌A549和H1299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和生长增殖情况,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测定Sec C对A549和H1299细胞增殖的影响;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检测法测定Sec C对A549和H1299细胞DNA复制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探究Sec C对A549和H1299细胞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光镜下观察发现Sec C对A549和H1299具有杀伤作用,IC50分别为2.164和2.341μmol/L;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Sec C能够抑制A549和H1299细胞的增殖能力,且呈浓度依赖;EdU实验结果证明Sec C能够显著抑制DNA复制.Western blot结果表明,Sec C会引起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BiP)、活化转录因子4(ATF4)、磷酸化的真核生物起始因子2(p-eIF2)、1型内质网转膜蛋白激酶(IRE1α)表达增多,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Sec C可诱导细胞凋亡,使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caspase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7(caspase7)、多聚腺嘌呤二核苷酸核糖聚合(PARP)的表达显著降低,以及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caspase3)、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7(cleaved-caspase7)、凋亡剪切产物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cleaved-PARP)的表达显著增多,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结论 Sec C能明显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内质网应激诱导细胞凋亡.

    SecoemestrinC肺腺癌细胞增殖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

    梅毒螺旋体抗体快速试剂的实验室性能评价

    夏德菊袁柳凤周潜许四宏...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使用梅毒螺旋抗体快速试剂国家参考品以及商品化的血清转化盘和不同临床时期的梅毒样本对目前市面主要使用的TP抗体快速检测试剂进行性能评价.方法 选取34批次梅毒螺旋抗体快速试剂对梅毒螺旋抗体快速试剂国家参考品以及商品化的血清转化盘和51份不同临床时期梅毒感染样本进行检测,分析不同试剂的检测性能差异并依据检测结果进行评分.结果 34批次梅毒螺旋抗体快速试剂有5批次产品不符合梅毒螺旋抗体快速试剂国家参考品的性能要求,均为阳性参考品符合率项目;34批次梅毒螺旋抗体快速试剂检测血清转换盘阳转天数最大相差4周时间;评价梅毒螺旋抗体快速试剂对51份临床样本检测阳性率为84.3%~100%.来自14个厂家的16批次试剂评分结果为84.3~99.4分.结论 部分梅毒螺旋抗体快速试剂对早期梅毒感染样本的检出率较低,一方面需要选取合适的评价样本,另一方面需要加强试剂生产的工艺稳定性.

    梅毒螺旋体抗体快速试剂性能评价

    1.5 GHz微波辐射对大鼠外周血免疫细胞和脾脏组织影响的量效关系研究

    董霁姚传福管淑婷王惠...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平均功率密度的1.5 GHz微波辐射对大鼠外周血免疫细胞数量和亚群、细胞因子以及脾脏等组织结构的影响,明确1.5 GHz微波辐射对大鼠免疫系统的损伤效应和量效关系.方法 二级雄性Wistar大鼠(180±20)g,80只,随机分为4组:假辐射组(Sham)和3个辐射组(L5、L30和L50).采用1.5 GHz微波,平均功率密度分别为0、5、30和50 mW/cm2,辐射时间为6 min.辐射后6 h、7 d和14 d,采用戊巴比妥钠溶液腹腔注射麻醉大鼠,经腹主静脉采集外周血,分别采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外周血中免疫相关细胞的数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等)的比例;收集并分离外周血血清,采用多功能液相芯片分析平台检测细胞因子浓度,包括IL-2、IL-4、IL-6、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浓度.采用光镜观察脾脏和骨髓的组织结构,透射电镜观察脾脏超微结构.结果 与假辐射组相比,各微波辐射组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于辐射后6 h显著下调(P<0.05),于辐射后14 d基本恢复.辐射后6 h的L30组和L50组、辐射后7 d和14 d的L50组,大鼠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上调(P<0.001),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下调(P<0.001);辐射后6 h和7 d,L30组和L50组大鼠血清IL-2、IL-4、IL-6、IL-17A、TNF-α 等细胞因子释放增多(P<0.05).微波辐射后7 d,大鼠脾脏组织可见血管淤血、淋巴细胞核碎裂等,损伤程度与平均功率密度呈正相关,骨髓组织结构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1.5 GHz微波辐射可剂量依赖性引起大鼠外周血免疫细胞紊乱和脾脏组织损伤.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释放异常,可能是机体调节免疫平衡及改善损伤修复的途径之一.

    微波外周血脾脏淋巴细胞细胞因子

    多聚长效抗菌膜液材(敷)料裂解细菌生物膜的作用研究

    田爽倪朝辉赵雪利胡治...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聚长效抗菌膜液材(敷)料裂解细菌生物膜的作用.方法 以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大肠埃希菌、白念珠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晶紫染色及活菌计数法观察多聚长效抗菌膜液材(敷)料对细菌形成的生物膜的裂解作用.结果 结晶紫染色显示,多聚长效抗菌膜液材(敷)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埃希菌混合感染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混合感染形成的生物膜裂解效果明显.生物膜从密集状态变为稀疏,生物膜团块亦有所减少.活菌计数显示,生物膜中的细菌数与细菌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结论 多聚长效抗菌膜液材(敷)料能够裂解细菌生物膜,可用于临床治疗细菌生物膜感染.

    多聚长效抗菌膜液材(敷)料细菌生物膜裂解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源性DNA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中的残留

    梁凯歌孙丹丹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中的外源性DNA残留量进行探究和分析,确定该方法用于DNA质量控制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宿主细胞残留DNA样本前处理试剂盒(磁珠法)提取DNA,利用E.coli残留DNA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进行扩增反应,绘制标准曲线,建立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中外源性DNA残留量的qPCR检测方法.结果 对8批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进行测定,外源性DNA残留量在0.03~300 pg/μl内,重复性良好,均远低于每剂10 ng,线性良好(R2>0.99),回收率均在50%~150%之间.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中外源性DNA残留量的定量测定.

    实时荧光定量PCR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外源性DNA残留

    粤北地区围产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情况及妊娠结局分析

    黄文波范舒舒徐静刘玉兰...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粤北地区围产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的感染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GBS感染的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到粤北人民医院就诊的孕35~37周的孕妇共30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研究对象阴道及直肠分泌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GBS感染情况.并比较GBS阳性及阴性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3082例围产期孕妇GBS感染率为11.06%(341/3082).GBS阳性孕妇不良妊娠发生率32.55%(111/341)显著高于GBS阴性孕妇15.18%(416/2741)(P<0.05).结论 粤北地区围产期孕妇GBS感染率较高,GBS感染增加了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临床上有必要对围产期孕妇进行GBS筛查和干预,保障母婴健康.

    B族链球菌围产期孕妇妊娠结局

    Krüppel样转录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雷丽娟陈渝川陈明华司书毅...
    39-45页

    抗HIV药物的肿瘤抑制作用研究进展

    孙海菲詹芸韩燕星蒋建东...
    46-50页

    虫草素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方唯炜应汉杰蒋敬庭
    51-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