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陈华庭

半月刊

1001-5213

pharmacy@vip.163.com

027-82836596;82809190

430014

武汉市汉口胜利街155号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ospital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的公开发行的医院药学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面向全国医院药学工作者、医务人员和广大药学工作者,主要介绍国内外药学先进技术、临床合理用药、中西药制剂、药剂科的科学管理与改革、药学基础知识及理论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分子肝素防治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出血风险因素分析

    张子雨周后凤张惠玲任常谕...
    1305-1309,1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肿瘤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防治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相关出血风险,为个体化评估肿瘤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防治静脉血栓疾病提供帮助。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观察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纳入其中年龄≥18岁并使用低分子肝素防治VTE的患者731例,按照临床结局是否发生出血事件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观察两组间性别、年龄、肿瘤分类、体质量等对出血风险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出血组患者体质量低于未出血组(P=0。009);出血组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占比高于未出血组(P<0。01);出血组低分子肝素日剂量高于未出血组(P<0。01);出血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低于未出血组(P<0。01);出血组血小板计数(PLT)低于未出血组(P=0。011);出血组凝血酶原时间(PT)低于未出血组(P=0。006);两组患者Padua评分和HAS-BLED出血风险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分类、低分子肝素用药持续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基础疾病状态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甾体类抗炎药、HAS-BLED出血风险评分、低分子肝素使用量、PT4个变量被纳入模型,模型整体评价采用Omnibus检验,x2=48。124,P<0。01。PLT与出血事件存在非线性关系,故未被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ROC曲线评估纳入模型的4个变量预测相关出血事件能力并不理想,ROC-AUC均<0。850。结论:体质量、非甾体类抗炎药、低分子肝素使用量、PT、Ccr、血小板计数、Padua评分、HAS-BLED出血风险评分可能是肿瘤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防治VTE的出血危险因素。非甾体类抗炎药、HAS-BLED出血风险评分、低分子肝素使用量、PT可能是预测相关患者出血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其预测能力并不理想。

    静脉血栓栓塞症低分子肝素肿瘤出血风险

    瑞维鲁胺治疗高瘤负荷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成本-效用分析

    刘颢张潇贺小宁
    1310-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瑞维鲁胺相较阿帕他胺,治疗中国高瘤负荷的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mHSPC)的经济性,为前列腺癌临床用药选择提供药物经济性证据。方法:基于分区生存模型开展成本-效用分析,分别使用无影像学进展和无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进展分析无进展生存期,结合总生存期获得临床疗效数据。临床、效用和成本参数来源于药物关键临床试验、已发表文献和市场调研。最终计算在1倍人均GDP下瑞维鲁胺治疗高瘤负荷mHSPC的成本-效果。结果:基础分析结果显示,瑞维鲁胺较阿帕他胺治疗高瘤负荷mHSPC可增加患者1。31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伴随75 387元成本增加,增量成本-效果比为57 565元/QALY,小于中国1倍人均GDP。当成本-效果阈值为1倍人均GDP时,瑞维鲁胺相比阿帕他胺更具经济性的概率为60。1%。若以无血清PSA进展为无进展生存期开展情境分析,瑞维鲁胺较阿帕他胺更具经济性优势。结论:对于中国高瘤负荷mHSPC患者,瑞维鲁胺相比阿帕他胺具有经济性。

    转移性前列腺癌瑞维鲁胺阿帕他胺分区生存模型成本-效用分析

    埃克替尼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管新生和治疗获益的影响

    王实慧汤姝
    1317-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埃克替尼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管新生和治疗获益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3)、对照组(n=43)。对照组予以吉西他滨、顺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埃克替尼治疗,均治疗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血清血管新生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糖类抗原 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治疗后随访2年,统计2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4。42%,明显高于对照组34。88%(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4周、12周后血清VEGF、TGF-β1、MMP-9、CYFRA21-1、CA125、CEA水平更低(P<0。05);观察组肝肾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2年生存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埃克替尼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进一步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提高治疗效益,延长生存周期。

    埃克替尼非小细胞肺癌血管新生生存率

    基于FAERS的奥沙利铂相关过敏反应的挖掘与影响因素的关联分析

    陈阳刘小林吴义来毛峻琴...
    1322-1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奥沙利铂导致过敏反应药品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发生特点和临床表现,为该药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OpenVigil 2。1工具从美国FAERS数据库收集奥沙利铂的过敏反应ADE报告,筛选后统计患者的基本信息、ADE发生时间、症状、结局及药物联用情况,并利用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方法探究不良事件发生的关联情况。结果:收集到以奥沙利铂为主要怀疑的过敏反应报告2 195份,年龄主要分布在60岁以上,发生国家以美国及其他欧洲国家为主,常见于结直肠肿瘤患者;最常见的ADE发生在0~1d,症状伴随呼吸困难、超敏反应等,结局多为延长住院时间、危及生命;ADE发生时间0~1d与呼吸困难、延长住院及危及生命的关联性较强;女性与ADE症状为呼吸困难、延长住院的关联性较强,提示女性或速发过敏反应出现不良结局的风险因素较高。结论:不同个体使用奥沙利铂出现过敏反应差异较大,医护人员和药师在日常工作中应重视该药物ADE的监测和上报,探讨其发生规律,并针对性地提出用药监护方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奥沙利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药品不良事件过敏反应用药安全

    帕博利珠单抗对比多西他赛治疗PD-L1低表达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成本-效用分析

    余炫瑶张少雅孙国君
    1328-1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的角度出发,对帕博利珠单抗与多西他赛治疗PD-L1低表达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经济性评价。方法:该数据来源于Ⅲ期临床试验(KEYNOTE-033),对其进行数据重构,构建分区生存模型进行成本-效用分析,以增量成本-效用比(incremental cost-utility ration,ICUR)作为其分析评价的指标,研究时限为7年,模型周期为21 d;采用单向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进行参数的不确定性分析,测试模型结果的稳定性。结果:帕博利珠单抗组较多西他赛组的ICUR值为634 893。48元/QALY,高于意愿支付(willingneess to pay,WTP)阈值257 094元/QALY。通过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得出,帕博利珠单抗费用对结果影响较大。通过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得出,当WTP为3倍人均GDP时,多西他赛组更具成本-效用。结论:在我国处于现有经济水平下,帕博利珠单抗对比多西他赛治疗PD-L1低表达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多西他赛组更具有成本-效用的优势。

    非小细胞肺癌帕博利珠单抗多西他赛成本-效用分析

    基于真实世界的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围术期应用的经济学评价

    李波保芸钟燕陈颖...
    1333-1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在围术期应用的经济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3月全国22个省40家三甲医疗机构的住院手术患者成本和疗效数据,分为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HCB)组、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HA)组及凝血酶散(LT)组。倾向性评分匹配基线特征,采用最小成本法和成本效果法进行经济性分析。结果:与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和凝血酶散组相比,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组出院转归无差异,住院时间缩短(HCB组vs。HA组:9。304dvs。10。62 d,P<0。01;HCB组vs。LT组:9。336 d vs。11。02 d,P<0。01),人均住院总费用降低(HCB 组vs。HA 组:32 148 元 vs。38 114元,P<0。01;HCB 组vs。LT组:35 957元vs。59 992元,P<0。01)。与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组相比,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组人均血凝酶制剂费用降低(342。54元vs。426。56元,P<0。01),与凝血酶散组相比人均血凝酶制剂费用无差异。结论: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应用于围术期的经济性优于其他两组。

    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围术期药物经济学真实世界

    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医院药品管理界面风险识别与应对

    刘扬赵伟刘越洋姜凯文...
    1338-1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识别、分析并降低医院药品管理界面风险。方法:建立项目团队,收集医院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对药品管理界面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通过对失效模式的严重度(S)、发生频度(O)和探测度(D)进行评分及风险优先值(risk priority number,RPN)计算,量化并确定优先改进的界面风险失效模式,制订改进措施、实施干预。评价实施6个月后的干预效果。结果:确定了需优先改进的界面风险失效模式15项,制定了 S、O、D评分标准,并据此逐项分析、评分与整改。干预后15项失效模式O、D值与RPN值均有所下降,且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这些界面风险通过干预整改效果显著。干预前后S值无差异,表明各界面风险的严重程度不会随干预措施的实施而改变。结论: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对医院药品管理界面风险进行识别和应对,各类界面风险的发生频度和探测度显著下降,有效降低了医院药品管理界面风险。

    界面风险医院药品管理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干预措施

    中成药重复用药的精细化设置在门诊前置审核中的应用实践

    张慧丽田京辉徐贞贞曹凯...
    1345-1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改善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对中成药重复用药处方的审核适用性,提高中成药处方审核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通过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获取许昌市中心医院2022年8月1日至10月31日门诊中成药重复用药不合理问题清单,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建立明确、科学、统一的审核标准,并以此构建中成药重复用药审核数据库,进一步完善前置审方中成药规则库,评价精细化设置后的效果。结果:经过1个月(2022年11月)规则库的持续修订与完善,门诊中成药重复用药任务数占比从 6。31%降至 1。73%(x2=1 178。95,P<0。01),系统拦截率从 1。05%增加到 3。23%(x2=363。53,P<0。01),系统审核后医生修改率从36。68%提升到53。31%(x2=525。69,P<0。01),药师审核率从3。14%下降到2。55%(x2=24。04,P<0。01),平均单张处方金额从(128。5±13。59)元降低到(112。86±11。46)元(t=4。899,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审核规则的精细化设置能有效弥补现有审核系统对中成药重复用药审核的不足,改善审方系统对中成药重复用药处方的审核适用性,显著提高门诊中成药的处方质量,对保障门诊中成药应用安全性、提升药学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成药重复用药药味组成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合理用药

    新型智能交互式药学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林瑶岳姣薛晓娟冯斌...
    1351-1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我国医院药学转型背景下,探索创新药学服务模式,打通患者居家时与药师交流渠道,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基于现阶段国内药学服务模式及提升药学服务水平存在的问题,结合医院疾病治疗特色,寻找药学服务转型方向。以"互联网+"药学服务为切入点,从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精准度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建立新型智能交互式药学服务模式。结果:通过智能交互式服务平台录入药品信息后可生成每种药品独立加密的二维码,患者无需关注任何APP,只需扫一扫药盒上方二维码即可随时查看该盒药品基本信息(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等),有用药疑问可通过二维码中预设常见问题自主解决或随时咨询药师。该模式2020-2022年上线服务3年间累计为患者提供药品信息查询241 262次,解答患者咨询2 912次,获取药品不良反应反馈172例,2022年较2020年咨询数量上升261%。结论:该项创新的智能交互式药学服务模式,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将专业的药学服务延伸至患者身边,在患者和药师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真正实现了把药师带回家。

    智能交互药学服务物联网互联网+合理用药

    去氨加压素致伴岛叶及皮层病灶的低钠血症性脑病1例

    曾阳桥李晓琴牟顺陶涛...
    1356-1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去氨加压素为精氨酸加压素的衍生物,主要用于中枢性尿崩症、夜间遗尿及血友病等。本文报道了 1例以可逆胼胝体压部、岛叶及皮层异常信号为影像学表现的去氨加压素所致低钠血症性脑病,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药所致特殊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并强调使用该药时按说明书控制饮水量,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去氨加压素低钠血症性脑病不良反应岛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