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陈华庭

半月刊

1001-5213

pharmacy@vip.163.com

027-82836596;82809190

430014

武汉市汉口胜利街155号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ospital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的公开发行的医院药学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面向全国医院药学工作者、医务人员和广大药学工作者,主要介绍国内外药学先进技术、临床合理用药、中西药制剂、药剂科的科学管理与改革、药学基础知识及理论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疏风活络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实验研究

    刘博文张晨妍祝伟杰张亚云...
    1548-1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疏风活络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TCMSP及相关文献收集疏风活络丸中的化合物,建立化学成分数据库。使用SwissTargetPrediction和PharmMapper数据库检索其作用靶点,并与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靶点进行对比。基于获得的交集靶点构建PPI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并构建"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小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1。289 6 mg·kg-1)、疏风活络丸低剂量组(422。5 mg·kg-1)及高剂量组(845 mg·kg-1)。连续灌胃给药4 d后,采用醋酸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1周后,再次连续灌胃给药4 d,采用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测量耳片厚度和质量评价小鼠耳廓肿胀度。HE染色评估耳廓的病理组织学改变。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IL-1β、IL-6及TNF-α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耳组织中IL-1β、IL-6及TNF-α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耳组织中PI3K、AKT及MAPK的表达水平。结果:疏风活络丸中共检索出1 352个化学组分,经筛选确定活性组分为184个。疏风活络丸入血成分的作用靶点为1 514个,而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靶点为5 211个,共有靶点为858个。PPI网络分析显示,核心靶点为291个,最为核心的包括TNF、CTNNB1、EGFR等。GO和KEGG分析显示,核心靶点主要涉及PI3K-Akt、M APK、Ras等信号通路。与对照组相比,疏风活络丸低、高剂量对乙酸诱导的内脏疼痛感受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疏风活络丸高剂量显著减轻耳廓肿胀小鼠的肿胀度(P<0。05)。耳廓肿胀小鼠耳组织真皮层增厚紊乱,中性粒细胞聚集,疏风活络丸高剂量减少小鼠右耳中性粒细胞数量,真皮层细胞排列较整齐。耳廓肿胀小鼠血清IL-1β、IL-6及TNF-α水平未发生变化(P>0。05),疏风活络丸低、高剂量未影响小鼠血清IL-1β、IL-6及TNF-α水平(P>0。05)。疏风活络丸低、高剂量显著降低小鼠耳组织中升高的IL-1β和IL-6的表达(P<0。05)。疏风活络丸显著降低小鼠耳组织中升高的PI3K、AKT及MAPK的表达(P<0。05)。结论:疏风活络丸可能通过影响PI3K-Akt、MAPK、Ras等信号通路,实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体现中药复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治疗疾病的特点。

    疏风活络丸网络药理学类风湿性关节炎

    基于UPLC-Q-TOF-MSE联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分析肾衰泄浊汤干预CKD合并As的化学成分及作用机制

    刘庚鑫郭敏张格第袁文萋...
    1557-1563,1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检测肾衰泄浊汤主要活性成分,并预测肾衰泄浊汤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关键靶标与作用机制。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E)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中药分子机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TCMSP/BATMAN-TCM)数据库分析肾衰泄浊汤主要活性成分与靶标名称、数量等信息。通过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基因疾病关联数据库(DisGeNET)、人类基因综合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筛选疾病靶标,与药物靶标取交集,构建"中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应用蛋白质/基因互作数据库(String)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基因本体论(Go)生物学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潜在作用机制;分子对接初步验证网络药理学结果。结果:UPLC-Q-TOF-MSE鉴定出33个活性成分,数据库检索获得75个活性成分,药物成分靶标349个,疾病靶标4 241个,得到249个交集靶标。获得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木犀草素、异鼠李素等核心活性成分与蛋白激酶1(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等核心靶标;GO分析共获得1 292条目;KEGG示潜在靶标主要富集在PI3K-AKT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途径、糖尿病并发症相关AGE-RAGE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表明核心成分与关键靶标结合良好。结论:肾衰泄浊汤活性成分可能通过干预MAPK3、Akt1、STAT3等靶标,调控炎症、氧化应激、脂质代谢等机制治疗CKD合并As,其中PI3K/Akt可能是重要的调节通路。

    肾衰泄浊汤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慢性肾脏病动脉粥样硬化

    环泊酚复合阿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膀胱镜检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周广伟张岚宁庚王英...
    1564-1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环泊酚复合阿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膀胱镜检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50例拟在唐山市工人医院行无痛膀胱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环泊酚组(观察组,n=75)和丙泊酚组(对照组,n=75)。麻醉诱导:两组均静脉注射阿芬太尼5 μg·kg-1,2 min后观察组泵注环泊酚0。3 mg·kg-1,对照组泵注丙泊酚1。5 mg·kg-1。麻醉维持:观察组持续泵注环泊酚0。8 mg·kg-1·h-1,对照组持续泵注丙泊酚4 mg·kg-1·h-1。记录两组患者有效性指标:麻醉诱导时长、手术操作时长、完全清醒时长、麻醉总时长,体动患者例数与发生率;安全性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进一步比较注射痛、低血压、心动过缓、辅助通气、苏醒期谵妄患者例数与发生率来评价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有效性评价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平均动脉压的抑制作用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对心率和呼吸频率的作用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注射痛、辅助通气、低血压、心动过缓例数与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苏醒期谵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泊酚复合阿芬太尼可安全有效的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膀胱镜检查,环泊酚对维持呼吸和循环系统的稳定更具优势,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环泊酚阿芬太尼老年膀胱镜麻醉

    抗菌药物相关迟发性皮疹的临床特点及其进展为重型皮疹的相关因素分析

    朱建柱徐吟秋梁培张海霞...
    1569-1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使用抗菌药物出现迟发性皮疹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进展为重型皮疹的相关因素,为抗菌药物迟发性皮疹患者的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依据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使用抗菌药物出现皮疹的不良反应报告,收集患者基本特征、过敏史、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处理等信息,分析使用抗菌药物出现迟发性皮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迟发性皮疹患者进展为重型皮疹的相关因素。结果:该研究纳入使用抗菌药物出现迟发性皮疹的56例患者,其中头孢菌素类和糖肽类抗菌药物的致敏次数最多(各13例,各占比23。2%),皮疹发生时间多分布于抗菌药物使用后2~7d(36例,占比64。3%)。患者多使用抗组胺药治疗(24例,42。9%),28日全因死亡率为14。3%(8例)。56例患者被划分为发生严重皮肤不良反应(severe cutaneous adverse reactions,SCARs)组11例、未发生SCARs组45例。两组患者基础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用药时间(Z=-2。281,P=0。023)、用药期间最高白细胞计数(Z=-2。186,P=0。029)、最高嗜酸性粒细胞计数(Z=-4。138,P<0。01)和最高单核细胞计数(Z=-2。757,P=0。006)存在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用药期间最高嗜酸性粒细胞计数(OR=0。030,P=0。004)存在组间差异。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用药期间最高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临界值为0。255×109 L-1,曲线下面积为0。905(0。826~0。984)。结论:导致患者发生抗菌药物相关迟发性皮疹的主要抗菌药物类别为头孢菌素类和糖肽类。用药期间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SCARs密切相关,应在临床用药中加强监测。

    迟发性皮疹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相关因素

    术中静脉输注硫酸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苏醒期质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徐海刘莺歌张颖周洲...
    1574-1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术中静脉输注硫酸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苏醒期质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术且合并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60例,年龄60~8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极Ⅱ或Ⅲ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硫酸镁组(M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评价苏醒期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呛咳、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时刻(T0)、诱导前(T1)、诱导后(T2)、插管后即刻(T3)、切皮时(T4)、手术开始15 min(T5)、30 min(T6)、45 min(T7)和拔管时(T8)的MAP、HR,记录术中全麻药物及血管活性药物用量以及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M组RASS评分明显降低,患者躁动和呛咳事件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T3、T8时MAP明显降低、HR显著减慢,T4时MAP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M组患者瑞芬太尼的用量较C组明显减少(P<0。05)。M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较C组均明显延长,但呼吸恢复至拔管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术中静脉输注硫酸镁可为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并改善患者的苏醒质量。

    硫酸镁老年高血压苏醒质量躁动

    基于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抗肿瘤药物与肿瘤患者DRG超支之间的相关性

    赵德华龙小庆王继生范红英...
    1580-1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抗肿瘤药物使用金额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DRG)超支之间的相关性,为控制药品使用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以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12月进入RE1A病组的患者为研究资料,分别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模型和分段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抗肿瘤药物使用金额与DRG超支之间的相关性、剂量-效应关系以及阈值效应。以性别、年龄(<60岁和≥60岁)、入住科室、参保类型、肿瘤类型和肿瘤分期为分层变量探讨抗肿瘤药物使用金额与DRG超支在不同亚组中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共纳入1 729例患者,431例患者出现DRG超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抗肿瘤药物与DRG超支之间存在相关性(OR=1。06,95%CI:1。05~1。07,P<0。01)。RCS模型结果表明抗肿瘤药物使用金额与DRG超支呈曲线关系,当抗肿瘤药物使用金额≥1 140元时,使用金与DRG超支风险呈正相关(OR=1。11,95%CI:1。09~1。13,P<0。01);当抗肿瘤药物使用金额<1 140元时,两者不相关(P=0。42)。各亚组中,抗肿瘤药物的使用金额与DRG超支均呈正相关。结论:抗肿瘤药物与肿瘤患者DRG超支之间呈J型曲线关系。当抗肿瘤药物使用金额≥1 140元时,抗肿瘤药物与肿瘤患者DRG超支之间呈正相关。

    肿瘤患者抗肿瘤药物疾病诊断相关分组超支限制性立方样条多因素logistic回归

    信息药师基于相似度算法的门诊药房药品差错防范体系建设及其应用

    王丰马文兵董海燕
    1585-1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基于相似度算法的药品差错防范管理体系,为门诊药房药品全流程管理提供技术方法及参考。方法:采用相似度算法检测看似听似药品的文本和图片相似度,建立相似药品数据库,结合根因分析法所得看似听似药品差错的根本原因,构建门诊药房全流程药品差错防范体系并初步应用。结果:共检测了 1 191种药品的708 645对相似度,构建了包括145种听似药品和87种看似药品的相似药品数据库。基于相似药品数据库和根因分析结果的关键环节因素,构建了全流程的药品差错防范体系,包括处方开具、调剂小票打印、标签货位和发药核对模块等4个核心部分。初步应用结果显示,在该体系实施后药品差错数据显著下降(P<0。05)。结论:该研究成功建立了基于相似度算法的药品差错防范体系,为计算机相似度算法理论在医院药学相关领域的拓展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信息药师在融合计算机专业理论的医院药品管理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度算法差错防范管理信息药师

    SGLT2抑制剂治疗炎症性肠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唐荣霜高艺源
    1592-1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程受环境、遗传、免疫和微生物等多因素影响。目前,IBD具有治疗费用昂贵、治疗药物长期使用不良反应多或治疗不耐受等问题,迫切需要新的治疗选择。最新研究发现,新型降糖药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抑制剂(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s,SGLT2i)可能通过葡萄糖依赖性和非依赖性途径,延缓IBD进程。SGLT2i在降低炎症反应、提高先天免疫反应、抗氧化应激、减少细胞凋亡、增强细胞自噬诱导以及调节肠道菌群失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揭示了 SGLT2i具有治疗IBD的潜力。

    炎症性肠病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抑制剂炎症反应免疫反应氧化应激自噬肠道菌群细胞凋亡

    卡瑞利珠单抗致声音嘶哑1例

    王永宽黄妮娅李寅珊马玲...
    1597-1600页
    查看更多>>摘要:67岁男性肝恶性肿瘤患者,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3个周期后出现声音嘶哑。排外肿瘤脑转移,声带损伤等原因后考虑为药物引起的声音嘶哑。予以停用卡瑞利珠单抗后患者声音嘶哑改善。目前已有1例卡瑞利珠单抗相关声音嘶哑的报道,其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相关6例,但这些病例声音嘶哑都继发于肌病、神经病变或感染等不良反应。该文报道的患者声音嘶哑为唯一不良反应症状,并不继发于其他不良反应。

    卡瑞利珠单抗声音嘶哑肝恶性肿瘤

    达比加群酯致抗凝剂相关肾病1例

    谌甜甜邹娟魏安华
    1600-16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凝剂相关肾病(anticoagulant-related nephropa-thy,ARN)是一种由抗凝剂过度抗凝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显著增加患者死亡风险。新型口服抗凝剂此类报道少见,易被临床误诊或忽视。本文报道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接受达比加群酯等药物治疗后出现急性肾损伤,伴有血尿、蛋白尿及凝血功能异常的罕见病例,分析其诱发ARN的高危因素,通过停药、护肾、促排等治疗后成功好转,同时对国内外报道文献进行梳理,以期为ARN的诊断与处置提供借鉴。

    达比加群酯抗凝剂相关肾病急性肾损伤药品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