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陈华庭

半月刊

1001-5213

pharmacy@vip.163.com

027-82836596;82809190

430014

武汉市汉口胜利街155号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ospital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的公开发行的医院药学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面向全国医院药学工作者、医务人员和广大药学工作者,主要介绍国内外药学先进技术、临床合理用药、中西药制剂、药剂科的科学管理与改革、药学基础知识及理论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FAERS数据库的布格替尼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与分析

    臧美彤孟帅张洁宋晓坤...
    1790-1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挖掘与分析布格替尼潜在的药品不良反应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提取布格替尼自美国上市至2023年第二季度的药品不良事件(ADE)数据,采用比例失衡法对提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符合判定条件的有效ADE信号,与药品说明书中记载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并结合文献个案报道,挖掘未被记录的潜在药品不良反应。结果:共提取以布格替尼为主要怀疑对象的ADE报告2 521份,女性所占比例(49。35%)高于男性所占比例(38。52%),年龄主要分布于41~65岁(29。27%)和大于65岁(21。98%),报告年份以2018年以后为主,呈逐年递增趋势,上报国家以美国为主(49。66%)。共挖掘到72个有效ADE信号,其中腹泻、恶心、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咳嗽的报告频次较高,与说明书记录一致。结论:该研究在布格替尼药品说明书的基础上挖掘到34个新的潜在不良反应,并提示了超说明书用药和剂量调整的注意事项,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

    布格替尼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挖掘

    基于FAERS数据库的抗体药物偶联物相关间质性肺疾病不良事件信号挖掘

    单晴刘霞陈燕郭宇航...
    1795-1800,1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系统(FAERS),对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的间质性肺疾病不良情况进行数据挖掘,为医院安全应用ADC提供依据。方法:提取2004年第一季度(Q1)至2022年第二季度(Q4)的FAERS数据进行歧化分析,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eporting odds ratio,ROR)和信息成分法(information component,IC)法评估ADC和间质性肺疾病之间的关系,收集76个季度中ADC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病例的详细信息,以分析人口统计学特征。结果:共提取到以8个ADC为首要怀疑药品的不良事件报告104 159例,ADC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系统类不良事件报告1 232例,检索到7种ADC药物信号,分别为:德曲妥珠(TD)ROR=38。35,IC=4。94;维布妥昔单抗(BV)ROR=5。25,IC=2。17;维汀-恩弗妥单抗(EV)ROR=4。97,IC=1。82;维汀-珀拉妥珠单抗(PV)ROR=3。80,IC=1。55;恩美曲妥珠单抗(T-DM1)ROR=3。71,IC=1。67;奥星-吉妥珠单抗(GO)ROR=2。68,IC=1。35;戈沙妥组单抗(SG)ROR=1。98,IC=0。41。间质性肺疾病不良事件病例死亡结局报告:TD 104例(26。20%),BV 51 例(24。29%),EV14例(30。43%),PV16例(22。86%),T-DM1 36例(17。56%),SG 1 例(3。70%),GO 23例(69。70%),奥星-艾诺妥珠单抗(IO)3例(33。33%)。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时间分析:BV用药首日事件发生数占总例数的10%以上;BV、IO、EV、PV和SG发生间质性肺疾病类事件中位时间在1~3个给药疗程(21~63d)之间。结论:基于FAERS数据库的信号挖掘结果提示应重视ADC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类事件风险,加强临床用药监护,降低不良反应对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抗体药物偶联物间质性肺疾病FAERS数据挖掘不良反应研究

    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医院药师人文关怀能力的指标体系

    关克磊王彦芳史香芬陈晓莉...
    1801-18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医院药师人文关怀能力的指标体系,提高药师的人文关怀能力和药学服务水平,加强医疗服务的人文关怀,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基于Watson关怀理论,运用德尔菲法和文献分析法构建医院药师人文关怀能力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权重,采用调查问卷法进行指标体系的信效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遴选药学专家25名,平均年龄为(39。44±5。60)岁,平均工作年限为(15。36±7。35)年。函询专家的熟悉系数为0。724,判断系数为0。880,权威系数为0。802。各级指标的肯德尔系数均在0。340~0。671,x2检验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后,最终确定医院药师人文关怀能力的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4个;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问卷调查法检测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结论:该研究构建的医院药师人文关怀能力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能够为医院药师人文关怀能力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医院药师人文关怀能力德尔菲法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

    泊沙康唑预防血液病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

    范丽萍孙慧媛孔祥文鲁姝...
    1806-1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泊沙康唑预防血液病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中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泊沙康唑预防血液病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对纳入的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740例患者。结果显示,泊沙康唑预防血液病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疗效优于对照组[OR=0。24,95%CI(0。14,0。40),P<0。000 01]和氟康唑组[OR=0。24,95%CI(0。14,0。41),P<0。000 01]。纳入研究中的不良反应均为轻度,泊沙康唑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OR=0。59,95%CI(0。36,0。95),P=0。03]以及低血钾[OR=0。23,95%CI(0。11,0。50),P=0。000 2]明显低于对照组,泊沙康唑组消化道[OR=0。85,95%CI(0。52,1。37),P=0。50]、肝损伤[OR=0。85,95%CI(0。56,1。29),P=0。45]、皮疹[OR=0。96,95%CI(0。32,2。86),P=0。94]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有限证据表明,泊沙康唑预防血液病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更多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需要更多随机对照研究。

    泊沙康唑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血液病儿童Meta分析

    KCNMA1单核苷酸多态与托吡酯治疗癫痫患儿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李艳阳徐晨阳高永涛
    1811-1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高导钙和电压依赖K+(BK)钾通道的α-亚基(KCNMA1)单核苷酸多态与托吡酯治疗癫痫患儿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的癫痫患儿746例,一代测序检测癫痫患儿KCNMA1的基因序列。根据序列,对照组为KCNMA1野生型患儿,突变组为KCNMA1突变型患儿,A138V组为A138V突变患儿,C495G组为C495G突变患儿,N599D组为N599D突变患儿。托吡酯治疗后,分析不同组患儿碱性磷酸酶(ALP)和血钙(SC)水平、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746例癫痫患儿中,KCNMA1野生型有660例,突变型有86例。KCNMA1 A138V、C495G、N599D及R800W的频率分别为4。96%、2。95%、1。74%、1。88%。与对照组比较,突变组的治疗有效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C495G组的治疗有效率更低(P<0。05)。托吡酯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突变组患儿ALP水平更高(P<0。05)。托吡酯治疗后,对照组和突变组患儿SC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托吡酯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C495G组和R800W组患儿的ALP水平均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突变组患儿具有更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A138V组和C495G组患儿具有更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KCNMA1单核苷酸多态C495G和R800W与托吡酯疗效具有相关性,A138V和C495G与托吡酯带来的不良反应具有相关性。

    KCNMA1单核苷酸多态托吡酯癫痫

    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治疗酸相关疾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余宏秀陈瑞祥杨用成卢熙奎...
    1816-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钾离子阻滞剂治疗酸相关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搜索PubMed、Scopus、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和万方数据等,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7月。收集数据库中发表的钾离子阻滞剂治疗酸相关疾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后,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整理资料,采用RevMan 5。4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43篇文献,共10 840例患者。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分析中,意向治疗(ITT)分析和符合方案(PP)分析,试验组患者的总体根除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分别为87。41%vs。79。86%[OR=1。80,95%CI(1。36,2。37),P<0。000 01]和 89。95%vs。83。54%[OR=1。87,95%CI(1。45,2。41),P<0。000 01]。在胃食管反流治疗分析中,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分别为66。27%vs。58。38%[OR=1。84,95%CI(1。14,2。97),P=0。01]。在糜烂性食管炎治疗分析中,试验组患者的糜烂性食管炎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4。73%vs。89。69%[OR=2。13,95%CI(1。59,2。86),P<0。000 01]。在溃疡治愈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相当。试验组患者的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分别为28。9%vs。32。05%[OR=0。85,95%CI(0。77,0。94),P=0。000 9]。结论:与质子泵抑制剂相比,钾离子阻滞剂治疗酸相关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好。

    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胃酸相关疾病有效性安全性Meta分析

    中药"酒行药势"理论的现代研究

    燕梦晴康乐曹彦刚李红伟...
    1824-1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酒制是一种传统中药炮制工艺,酒行药势是中药炮制的重要理论。酒和药的"彼倡此和"使得药物经酒制后改变药性、引药上行、缓和药物苦寒之性、降低药物毒性、增强活血通络止痛、补肝肾及其他作用,从而实现减毒增效的目的。该文综述了中药酒制的历史考证、机制探究、研究趋势等,结合中药质量标志物及靶向制剂机制对酒制中药增效减毒的现代研究,为进一步验证、发扬"酒行药势"炮制理论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凭据。

    中药酒制酒行药势炮制理论减毒增效

    口腔局部递药治疗牙周炎的研究进展

    张凯羿马银玲王爱丽宋振洁...
    1830-1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牙周炎是一种由微生物引发的炎症疾病,会影响牙齿周围的组织并最终破坏牙槽骨,导致牙齿脱落。牙周治疗,包括全身和局部治疗,选择正确的抗菌药物和适当的给药途径是治疗牙周炎的关键因素。利用口腔局部递送药物,其安全性高,疗效显著,是有潜力的药物递送策略之一。故该文就牙周炎疾病的特点、牙周炎的发病机制、口腔黏膜给药系统等方面进行综述。

    牙周炎口腔递药系统发病机制局部给药

    贝伐珠单抗、呋喹替尼致高血压、肾病综合征1例

    梁紫微吴娜孟凡堰
    1836-1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1份老年男性患者使用贝伐珠单抗、呋喹替尼引起高血压、肾病综合征的病例资料与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分析。患者使用贝伐珠单抗、呋喹替尼后出现血压升高达190/110 mmHg、大量蛋白尿(17。36 g·d-1),血清白蛋白降至24。4g·L-1,双下肢水肿,考虑为贝伐珠单抗、呋喹替尼所致高血压、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可能性大,经停用呋喹替尼、血液净化治疗与对症支持处理后有所好转。提示贝伐珠单抗、呋喹替尼可能会导致高血压、肾病综合征,临床使用该类药物时需警惕类似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贝伐珠单抗呋喹替尼高血压肾病综合征抗VEGF抑制剂

    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致严重舞蹈症1例

    崔朴梅陈超李晓东陈杰...
    1839-1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纳武利尤单抗引起的舞蹈症不良反应罕见,诊断困难、症状严重、治疗恢复时间长,可致严重的后遗症或死亡,早期识别、诊断和正确处置至关重要。该文报道1例纳武利尤单抗引起的严重舞蹈症病例,通过对临床特点和诊疗经过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重点讨论纳武利尤单抗致舞蹈症的发生机制、治疗和药学监护等,以期为纳武利尤单抗引起的舞蹈症不良反应的诊治提供参考。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神经系统毒性舞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