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陈华庭

半月刊

1001-5213

pharmacy@vip.163.com

027-82836596;82809190

430014

武汉市汉口胜利街155号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ospital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的公开发行的医院药学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面向全国医院药学工作者、医务人员和广大药学工作者,主要介绍国内外药学先进技术、临床合理用药、中西药制剂、药剂科的科学管理与改革、药学基础知识及理论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罗库溴铵致过敏性休克48例文献分析

    李跃东韩俊萍曹国文潘杰...
    318-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罗库溴铵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知网、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12月关于罗库溴铵致过敏性休克的中英文案例报道,并对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案例报道43篇,合计48例患者;患者年龄3~81岁,中位数年龄33。0岁,其中青年(18~44岁)和老年(≥60岁)占比较高(32例,66。7%);女性(26例)多于男性(22例);除25例过敏性休克的时间记录不详外,其余23例均发生在30 min以内;累及的器官系统损害涉及循环系统(100例次,51。5%)、呼吸系统(49例次,25。3%)、皮肤及其附件(45例次,23。2%);抢救措施包括立即停药、吸氧、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等抗休克治疗,最终46例抢救成功,2例死亡。结论:罗库溴铵致过敏性休克可导致致命的后果,临床应加强用药监护,做到及时处理,确保用药安全。

    罗库溴铵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系统分析

    心血管外科术后万古霉素治疗致红人综合征的诊疗经验

    杨蓉高雅萱李坤生王东进...
    323-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外科术后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导致红人综合征临床症状及演变过程,为临床治疗提供诊疗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因心血管外科术后使用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导致红人综合征的18例患者,分析病种、发病症状及演变过程、万古霉素剂量和血药浓度,并记录所有患者救治方式、临床转归等资料。结果:18例患者中17例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和主动脉夹层患者,红人综合征发病和万古霉素浓度过高及国产万古霉素使用有关,早期2例因消化道和气道黏膜水肿出血导致死亡,其余均经治疗治愈出院。结论:红人综合征是心血管外科术后万古霉素抗感染的常见并发症,应注意选择较纯的制剂并监测血药浓度。早期出现斑丘疹应立即停药并给予激素干预,防止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导致的呼吸道梗阻和消化道出血,以致不良预后。

    万古霉素红人综合征心血管外科手术诊疗经验

    地舒单抗对比唑来膦酸用于乳腺癌护骨治疗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王慧芳宋志颖董馨蔚左瑶瑶...
    327-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地舒单抗vs。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ZA)在乳腺癌护骨治疗中的获益与风险,为临床决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卫生技术评估(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HTA)相关网站、PubMed、万方数据、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纳入地舒单抗与ZA用于乳腺癌骨改良治疗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HTA报告以及药物经济学研究,由2名研究员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质量后,对结果进行综合性定性分析与比较。结果:纳入6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5篇经济学研究。在乳腺癌骨转移人群中,与ZA相比,地舒单抗在延缓骨相关事件(skeletal-related events,SREs)首次发生时间和复发时间、降低SREs发生率方面更加有效。地舒单抗可降低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绝经后乳腺癌人群的骨折发生率,而ZA无此优势。与ZA相比,地舒单抗的发热、骨痛、水肿和肾功能衰竭的不良反应更轻微,但可能增加颌骨坏死发生率。在国内外医疗环境下,地舒单抗相比ZA可能更具成本效用优势。结论:与ZA相比,地舒单抗在乳腺癌护骨治疗中更具安全性、有效性与经济性。

    地舒单抗唑来膦酸骨折乳腺癌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武汉城市圈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开展情况调查

    余恒毅刘东贡雪芃
    33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武汉城市圈医疗机构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工作开展情况。方法:设计网络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医疗机构开展TDM工作的基本情况、人员、仪器、方法、监测种类与样本量、制度、科学研究和观点看法等,调查对象为武汉药学会治疗药物监测专委会的48家委员单位,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共纳入46份有效问卷,其中41家医院开展TDM工作:30家自行开展,11家委托第三方。自行开展单位TDM岗位人数中位数为3人,人员专业以药学、学历以硕士、职称以中级为主,约1/3单位的TDM从业人员无相关资质证明。TDM方法以免疫法居多,HPLC及LC-MS法日渐普及,但剂量调整软件和群体药动学模型涉及较少。41家单位可开展TDM的项目种类共计74种,中位数为6项;精神类药物、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甲氨蝶呤和地高辛等TDM证据充分药物的开展单位较多,年样本量较大;不同单位在开展TDM项目种类和2021年检测样本量方面差异较大;部分专科医院开展TDM具有病种优势。超半数单位建立了TDM工作制度(70。7%)和项目审批制度(61。0%);66。7%单位的项目室内质控覆盖率达100%,但仍有2家单位未开展室内质控;56。7%单位未参加室间质评。除提供检测数值外,超半数单位还提供解读报告(70。7%)、参与剂量调整(53。6%)和开展TDM科普宣传(53。6%),仅有26。8%的单位鼓励实验室自建方法用于TDM。不同医疗机构在开展TDM相关临床试验、获得基金课题和发表论文等方面差异较大,大多数单位的TDM相关科研处于起步阶段。与医生开展TDM研究、得到行政部门的财政、政策支持及分析结果和解读报告的及时性被认为是有助于建立成功TDM项目的三大因素;费用报销、医生对TDM的接受度低及TDM操作障碍被认为是影响TDM项目成功的三大障碍。结论:该调查获得了武汉城市圈医疗机构开展TDM工作的多维度现状,在TDM人员资质与岗位培训、个体化方案制定、质量控制、科学研究及管理等方面存在发展不充分的情况,为后续TDM工作的提升提供了努力方向。

    治疗药物监测武汉城市圈问卷调查武汉药学会治疗药物监测专业委员会

    患儿家属对儿科药学门诊的认知现状与服务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周鹏翔张璐杨璨羽李灵慧...
    340-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患儿家属对儿科药学门诊(pharmacist-managed clinics,PMC)的认知与服务需求情况,为儿科PMC的设立与改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星"平台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主要为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患儿家属。调查内容主要依据既往发表的相关文献以及实践经验制定,采用SPSS 27。0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共计回收有效问卷531份。在儿科PMC认识和意愿方面,超过一半家属(52。54%)表示不知道PMC,绝大多数家属(94。35%)从未有过PMC的就诊经历。然而,大部分家属(85。31%)认为(非常)有必要开设儿科PMC。大部分家属(75。89%)认为如果医生建议转诊,则(非常)愿意前往PMC就诊。在服务需求方面,绝大多数家属希望可以在儿科PMC获得药品使用方法(88。14%)的具体指导,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提示(78。91%)、使用剂量(77。21%)和疗程(75。33%)也有较大的需求。需求度最高的药物类别包括:退热药(75。8%)、抗过敏药(73。4%)、止咳药(68。1%)、激素类药物(64。2%)、抗感染药物(58。0%)。大部分家属反馈,应该通过就医平台进行挂号并收取一定的服务费(60。83%),倾向于药师与患儿、患儿家属面对面口头交流(84。75%)。结论:患儿家属对儿科PMC的认知度较低,但普遍认为有必要开设儿科PMC,并提出了期望的服务形式与服务内容。未来儿科PMC应根据服务需求进一步完善服务模式与流程,提升患儿用药依从性和就诊满意度。

    药学门诊儿科服务需求调查研究

    基于PaaS云模式的微信小程序构建急救药品效期管理系统

    林武斌杨剑辉林万龙
    346-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微信小程序构建病区急救药品效期管理系统。方法:采用WXML(Weixin Markup Language)+WXSS(Weixin Style Sheets)编写系统界面,JavaScript语言编写管理功能程序,实现急救药品信息化管理。结果:建成内容涵盖药品效期列表、新增药品信息录入、有效期预警条件设置、数据监控页面等模块的微信小程序,命名为"药品效期管理",发布该程序,用于病区急救药品管理。结论:急救药品效期管理系统的建立,方便护士、药师通过移动终端协同管理急救药品,实现急救药品效期动态监管和精准提醒,提高急救药品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方便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微信小程序急救药品药品管理

    基于成分-单药-组方策略的中药抑制SARS-CoV-2主蛋白酶活性研究进展

    任帅伟董欢欢朱才庆朱卫丰...
    349-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自从暴发以来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主蛋白酶(Mpro)作为病毒基因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参与酶,是研究抗新冠病毒药物的重要靶点。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药防治具有巨大潜力,以经典方剂为基础开发的一些中药复方被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文以天然活性成分-单味药-组方3个层面为基础,对SARS-CoV-2 Mpro以及相关中药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发出抗SARS-CoV-2的中药特效药及中药复方提供思路。

    SARS-CoV-2主蛋白酶天然活性成分组方研究进展

    代谢组学在肺癌治疗生物标志物中的研究进展

    邓易汤浩李明明张凤...
    356-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癌具有死亡率高、预后差、5年生存率低的特点,目前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主要治疗方式。根据肺癌的分期分型,患者相应接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以及靶向的综合治疗,然而早期症状不显著、个体化差异巨大、放疗抵抗和化疗耐药等问题限制了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代谢组学从小分子代谢物的角度为发掘肿瘤生物标志物、评估整体代谢变化、研究发病机制提供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主要综述了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肺癌治疗预后效果评价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肺癌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帮助临床患者取得治疗收益的最大化。

    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肺癌预后效果

    PD-L1抗体首个治疗周期内出现的暴发性1型糖尿病1例

    茅蕾蕾颜楠佘敦敏罗娜...
    360-362页

    暴发性1型糖尿病度伐利尤单抗程序性死亡配体-1

    奈玛特韦/利托那韦联用甲泼尼龙致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1例

    董中华张哓吕慧刘含笑...
    362-364页

    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甲泼尼龙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高甘油三酯血症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