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马劲

月刊

1672-2124

pharmacy_bj@163.com

010-64813551

100053

北京市西城区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C座511室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Journal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Drug-Use in Hospitals of China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卫生部新闻处批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生物技术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医药类学术刊物。本刊刊号为CN 11-4975/R,ISSN 1672-2124,双月刊,大16开,64页,每期拟发行1.5万册。本刊以提高医院合理、科学用药水平,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资源浪费为办刊方针,重在指导;以报道临床用药现状和用药趋势预测为已任,重在实用;以从事医院临床、药剂科(药房)工作的工程师、药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兼顾药研制、生产、经营及医药、卫生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7576张含丹参-当归药对的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回顾性分析

    王红蒋征刘玲孙霞...
    352-356,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部院区/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以下简称"该院")含丹参-当归药对的门诊中药饮片处方情况,探究该药对的临床配伍应用规律,为该药对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 2020-2022 年该院使用丹参-当归药对的7 576 张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处方药味数、金额、疗程、涉及科室及病症、使用剂量、常用的配伍比例及配伍饮片等相关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 576 张含丹参-当归药对的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中,女性患者处方数约为男性患者处方数的 3。21 倍(5 776 张 vs。1 800 张),>30~40 岁患者居多。单张处方的中药饮片味数多集中在 16~20 味,开具的疗程均<30 d。丹参的使用剂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 10~15 g的处方有 6 490 张,占 85。67%;当归的使用剂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 6~12 g的处方有 6 608 张,占 87。22%。处方数排序居前 3 位的科室依次为国医堂、妇科及脑病科,治疗的病证以冲任失调、心脾两虚及气滞血瘀证为主。单张处方中丹参用量大于等于当归用量,丹参与当归的配伍比例以1∶1为多,高频配伍饮片为茯苓、川芎、炒白芍。结论:基于处方用药分析,该院含丹参-当归药对的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基本合理,为丹参-当归药对的使用剂量范围及配伍规律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丹参当归药对处方分析合理用药

    113例患者注射用硫酸黏菌素应用合理性分析

    刘培延杨小红李园园
    357-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该院注射用硫酸黏菌素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为促进该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0 年12 月至 2023 年 3 月该院使用注射用硫酸黏菌素治疗的患者的基本信息、感染部位、病原学检查结果、用法与用量、联合用药和疗程等,参考药品说明书、指南、共识及相关文献,对注射用硫酸黏菌素临床应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 113 例使用注射用硫酸黏菌素的患者,其中 24 例患者(占 21。2%)无用药指征。15 例患者(占 13。3%)使用负荷剂量;绝大部分患者(101 例,占89。4%)静脉滴注采用了最低日剂量 100 万U;43 例患者(占 38。1%)联合雾化吸入给药,其中 1 例患者(0。9%)雾化吸入剂量过低。27 例患者(占 23。9%)使用单药治疗,4 例患者(占 3。5%)联合用药不符合指南或共识推荐。19 例患者(占 16。8%)存在疗程过短,8 例患者(占 7。1%)存在疗程过长。该院注射用硫酸黏菌素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雾化吸入给药剂量过小、未联合用药及用药疗程不当等问题。结论:注射用硫酸黏菌素在该院的应用有待进一步规范,迫切需要对其药动学/药效学及临床应用等进行高质量的深入研究,以优化其用法与用量,提高用药合理性及治疗效果。

    注射用硫酸黏菌素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合理性分析

    15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与分析

    张建华康冰瑶陈任译冯娟...
    362-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分析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用药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3 年 2-4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更年期门诊复诊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开展用药情况问卷调查,采用Morisky量表调查用药依从性,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出调查问卷 151 份,有效回收150 份(回收率为 99。34%)。150 例调查对象中,70。00%的调查对象(105 例)重视该疾病,但 69。33%的调查对象(104 例)尚不了解围绝经期综合征,74。67%的调查对象(112 例)对使用药物治疗疾病的重要性了解不足,且 50。00%的调查对象(75 例)对不听从医嘱服药危害性的了解程度不足。150 例调查对象中,用药治疗依从性好的有 54 例(占 36。00%),用药依从性差的有 96 例(64。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与在职情况、文化程度、居住地、个人月收入、婚姻状况、是否已绝经、是否了解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是否了解不按医嘱服药的危害性有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导致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危险因素有个人月收入<10 000 元、单身、未绝经、不了解药物治疗的重要性(P<0。05)。患者认为医院提供疾病科普健康知识、个体化用药教育或在线用药提醒等可提高用药依从性。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总体用药依从性不高,用药依从性受经济因素、家庭环境、对疾病和药物的认知水平等因素影响,建议医院开展围绝经期健康知识科普、个性化用药教育、在线用药提醒等,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围绝经期综合征用药调查用药依从性

    精细化管理法减少中药注射剂不合理配伍的效果分析

    马娟娟高旭范顺心陈品英...
    367-370,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精细化管理法减少中药注射剂不合理配伍的效果。方法:通过鱼骨图分析可能影响中药注射剂不合理配伍的因素,针对关键问题实施精细化管理,调查精细化管理干预前(2021 年 7-12 月)、干预后(2022 年 7-12 月)该院中药注射剂医嘱,对不合理配伍医嘱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干预前后中药注射剂医嘱配伍不合理率,探讨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结果:干预前,25 453 组中药注射剂医嘱中,不合理配伍医嘱 2 366 组,中药注射剂医嘱配伍不合理率为 9。30%;干预后,28 466 组中药注射剂医嘱中,不合理配伍医嘱 855 组,中药注射剂医嘱配伍不合理率为 3。00%,不合理率较干预前降低 67。74%。干预后,中药注射剂医嘱中溶剂剂量不适宜、违反"十九畏"原则和溶剂种类选择不当问题大幅减少,未冲管和中西药混合输注问题已基本不存在。表明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中药注射剂医嘱不合理配伍情况。结论:通过鱼骨图分析可能影响中药注射剂不合理配伍的因素,针对关键问题实施精细化管理,可有效减少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配伍现象,为其他医院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提供了参考。

    中药注射剂鱼骨图分析法精细化管理法配伍合理用药

    蛋白酶体抑制剂致血栓性微血管病的文献分析

    牟致平林志健李振全荣晨...
    371-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PI)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TMA)的发生规律和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收录的PI相关TMA的案例报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 年4月30日。对患者基本信息、用药情况、TMA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纳入文献 37篇,涉及患者 92 例,其中男性 46 例(占 50。00%),女性 29 例(占 31。52%),性别不详 17 例(占 18。48%);平均年龄为(61±13)岁。TMA的中位发病时间为 64 d,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恶心/呕吐、少尿/无尿为主。因 1 例患者出现 2 次TMA,则合计 93 例次TMA,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中位值为 19。5×109/L,其中 0~50×109/L的患者最多(52 例次,占 55。91%);64 例次患者(占 68。82%)的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其中>177~445 μmol/L的患者最多(32 例次,占 34。41%)。停药和支持治疗后(共 93 例次),76 例次患者(占81。72%)痊愈/好转,6 例次(占 6。45%)有后遗症,5 例次(占 5。38%)死亡。PI相关TMA中,主要涉及的药物为卡非佐米(67 例次,占72。04%)。结论:应重视PI所致TMA,应用PI时应考虑患者性别、药物种类等因素;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尽早识别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蛋白酶体抑制剂血栓性微血管病卡非佐米硼替佐米伊沙佐米文献分析

    蒙药乌兰—13味汤方源考证及研究概况

    彩霞吴小花韩平安散初拉...
    376-378,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蒙药乌兰—13 味汤(WL—13)最早记载于《通瓦嘎吉德》,之后收录于 1998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中。WL—13 由栀子、诃子、川楝子、土木香、山柰、悬钩木、苦参、茜草、紫草、紫草茸、枇杷叶、金莲花、橡子等 13 种单味药材配伍组成,具有清血热的功效,主治血热盛行、头痛、目赤、高血压、成熟热与未成熟热、感冒、白脉病、肺热、鼻出血、皮疹、中暑、风湿、类风湿等诸疾,具有良好的潜在研究价值。本综述探析了WL—13 的历史沿革、方解、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以期为该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乌兰—13味汤方源方解临床应用实验研究

    子宫内膜癌的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

    黄苏日古嘎黄笑曹邦伟
    379-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与生活压力的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手术治疗是子宫内膜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内分泌治疗作为辅助治疗方法之一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其用药方案与治疗机制仍待进一步探究。因此,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对子宫内膜癌的内分泌治疗药物种类及作用机制、应用范围、疗效检测指标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阐述。

    子宫内膜癌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