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放射性核素89Sr应用于骨转移癌患者的疗效

    沈阳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骨转移癌患者应用放射性核素 89Sr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8例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骨转移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放射性核素 89Sr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数、骨转移灶数、Karnofsky评分、疼痛评分变化情况,分析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治疗前后的白细胞数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数、骨转移灶数量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应用 89Sr治疗后的Karnofsky评分为(76。2±8。4)分,疼痛评分为(3。12±1。12)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镇痛效果为优28例,良19例,总优良率为81。03%。治疗后,前列腺癌患者的PSA含量和乳腺癌患者的CA-153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58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9%。结论 放射性核素 89Sr应用于骨转移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可推广应用。

    骨转移癌放射性核素氯化锶89Sr临床疗效

    献血者血液筛查中ALT与HBV、HCV的相关性分析

    王瑞仙
    5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曲靖地区献血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BV-DNA、丙型肝炎抗体(HCV-Ab)、HCV-RNA的相关性分析,为招募低风险的献血者提供依据,提高血液安全。方法 对本地区2015年~2017年116414份献血者血液进行ALT、HBsAg、HBV-DNA、HCV-Ab、HCV-RNA检测,并对ALT、HBsAg、HBV-DNA、HCV-Ab、HCV-RNA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站共116414人份无偿献血者的标本进行检测,ALT异常者3660人份,不合格率为3。14% ;HBsAg阳性452份,不合格率为0。39% ;HCV-Ab阳性279份,不合格率为0。24% ;HBV-DNA阳性94份,不合格率为0。081%。HBsAg和HBV-DNA阳性者中ALT的异常率和HBsAg和HBV-DNA阴性者中ALT的异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HCV-Ab阳性者中ALT的异常率与HCV-Ab阴性者中ALT的异常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单项ALT的升高和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没有相关性,单项ALT的升高和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有一定相关性。虽然ALT的升高和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有相关性,但仅占ALT阳性的比率为0。49%(18/3660),所占比率很有限,所以本人认为从保护血液资源的角度考虑还是应该调整ALT的阈值或者取消ALT在献血者标本中的检测。

    ALTHBsAgHBV-DNAHCV-AbHCV-RNA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和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比较

    顾岩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和剜除术在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实施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0例,分别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组(TURP组)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组(TPKEP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指标及Qmax、PVR、IPSS评分、QOL评分。结果 治疗后,TPKE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2。4±10。2)min、术后膀胱冲洗时间(20。0±4。9)min、导尿管留置时间(3。3±1。0)d、住院时间(5。2±0。9)d和TURP组(85。3±12。0)min、(35。3±5。0)min、(5。7±0。8)d、(8。0±1。0)d相比明显偏短,差异对比P<0。05 ;前列腺切除质量(62。3±10。5)g和TURP组(40。3±6。0)g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对比P<0。05 ;术中出血量(63。0±11。5)mL显著少于TURP组(98。3±17。0)mL,差异对比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在前列腺增生症治疗中,减少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少,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前列腺增生症

    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影响研究

    冷威张馨月李巧莹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经颅磁刺激(TMS)对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进行治疗的180例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者,由于治疗差异分为两组均9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实施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CRP、Fib、MMSE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无差异,治疗前两组患者CRP、Fib水平无差异,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肌痉挛、平衡评分、各项生活能力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CRP、Fib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肌痉挛、平衡评分、各项生活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VCI患者可实施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CRP、Fib水平,并提升MMSE评分,患者生活能力明显好转,且平衡评分有效改善,值得应用。

    经颅磁刺激脑梗死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

    静脉留置针输液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李丽琼
    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将2012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82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普通钢针输液,观察组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穿刺指标、护理依从率、输液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首次穿刺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接瓶时间、夜间给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穿刺部位感染、液体外渗、输液装置脱落、静脉炎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静脉留置针输液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有效提升穿刺成功率,提高患儿护理依从性,缩短治疗时间,降低输液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纠纷发生率,加快患儿康复速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小儿重症肺炎静脉留置针输液应用价值

    食物增稠剂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吞咽功能恢复及肺炎发生的影响

    王博
    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食物增稠剂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吞咽功能恢复及肺炎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食物处理上,对照组进食食物如水、流质、半流质、固体食物顺序进行饮食恢复训练;观察组咱进食时联合使用食物增稠剂,住院期间随访观察结合术后电话或门诊随访,统计两组吞咽困难饮水情况、经口进食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后营养相关指标,体质量指数、臀围、腰围变化情况,统计两组肺炎发生率及整体救治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饮水恢复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经口进食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BMI大于对照组(P<0。05),臀围大于对照组(P<0。05),腰围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整体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吞咽障碍者,将食物添加食物增稠剂,能有效的改善患者吞咽功能,确保营养供应,减少肺炎发生率。

    食物增稠剂脑卒中吞咽障碍吞咽功能肺炎

    不同麻醉方法对颅脑损伤患者大骨瓣减压手术的临床价值探索

    王英男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静吸复合麻醉,研究组患者则应用全屏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与患者的应激反应表现。结果 研究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5。83±1。24)min、拔管时间、苏醒时间(5。87±1。01)min、言语应答时间与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两组手术前应激反应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维持前与手术结束时两组应激反应指标均显著高于手术前,手术结束时,研究组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全屏静脉麻醉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等,且对抑制手术中出现的应激反应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探索。

    全屏静脉麻醉静吸复合麻醉大骨瓣减压手术颅脑损伤患者应激反应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体液白细胞检测中的应用探讨

    张迎明
    6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进行体液白细胞检测期间分析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应用可行性。方法 将我院2017年7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00例体液白细胞检测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诊断组(50例):选择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展开对应检测;对照组(50例):选择显微镜镜检展开对应检测;针对白细胞计数完成显微镜镜检后,将其作为标准合理进行白细胞计数为(1~50)、(50~1000)以及>1000的划分,通过对标本外观进行观察,合理完成血性与非血性组划分;最终就诊断组、对照组白细胞计数检测结果以及血性组、非血性组体液白细胞数展开对比。结果 诊断组检验患者白细胞计数为(1~50)(16。69±5。19)×106/L高于对照组(6。16±3。29)×106/L明显(P<0。05);白细胞计数为(50~1000)(200。15±25。15)×106/L、白细胞计数>1000(1917。62±101。43)×106/L同对照组(207。29±24。62)×106/L、(1928。25±98。43)×106/L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诊断组检验血性组白细胞计数(81。15±9。49)×106/L同对照组(80。99±8。62)×106/L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诊断组检验非血性组白细胞计数(41。07±5。15)×106/L同对照组(40。85±5。61)×106/L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有效应用,能够使得体液白细胞检测患者诊断结果显著提升,同显微镜镜检结果较为一致,但是针对白细胞计数为(1~50)在进行诊断期间,表现出优势明显,从而可为体液白细胞检测患者综合检测结果的提升做出保证。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体液白细胞检测白细胞计数

    添加螺内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有效性观察

    赵凤南
    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难治性高血压添加螺内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内科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通过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两组,对照组(n=35)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n=35)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螺内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舒张压为(78。12±6。08)mm Hg,收缩压为(131。27±5。46)mm Hg,低于对照组的(99。37±8。49)mm Hg和(151。43±6。17)mm Hg,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价值(t=12。0389,P<0。05 ;t=14。4761, P<0。05);对照组总疗效为80。00%,低于治疗组的97。14%,有统计学价值(χ2=5。0806,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83,P>0。05)。结论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临床常规治疗中加用螺内酯有效安全,能合理调节血压,改善病情,值得推广。

    难治性高血压螺内酯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冠状动脉分期杂交手术围术期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策略

    夏峰华正东张龙岩周榕...
    7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分期杂交手术围手术期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策略。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分期杂交手术的30例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前拟定计划,患者先行左乳内动脉(LIMA)至前降支(LAD)微创搭桥, 5 d后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他血管病变。造影前双抗负荷量,即拜阿司匹林300 mg+硫酸氯吡格雷300 mg,造影后停双抗,改低分子肝素40 mg,每12 h一次,5 d后行微创搭桥手术,术中肝素1~3 mg/kg,维持活化凝血时间>300 s,术后中和肝素,使活化凝血时间<200 s。术后第1日起每日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术后第3天口服硫酸氯吡格雷225 mg,术后第4天起每日口服硫酸氯吡格雷75 mg,第5日行介入手术,术后改为拜阿司匹林100 mg/d终身服用,硫酸氯吡格雷75 mg/d服用1年。观察住院期间及随访1年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围术期出血风险,常见血化验指标,评价本抗凝及抗血小板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接受分期杂交手术,术后随访1年,围术期出血风险未增加,手术前后血化验结果无明显差异,术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零。结论 本中心采用的围术期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在冠状动脉分期杂交手术中是安全有效的。

    冠心病微创冠状动脉杂交手术抗凝